子皮 | 誰擁有耶路撒冷?

2022-01-16 博雅書院人文視窗

12月6號,美國總統川普決定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現住址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馬上高聲叫好。穆斯林國家當然堅決譴責。美國在歐洲的盟友,英﹑法﹑德 …… 歐盟,不贊同和表示擔心。

在美國國內,熱烈擁護這一決定的有猶太右翼,支持以色列的共和黨右翼,及半數以上的基督教福音派。其餘人群中贊成者寥寥。即使川普本人親選的內閣,例如國務卿蒂勒森和國防部長馬蒂斯,之前都警告過川普這一舉動的潛在危險。

美國的中下階層,無論左右,對以色列並無太多好感。自1948年建國以來,以色列是得到美國援助最多的國家,累計2千多億美元(計入通貨膨脹)。美國政府入不敷出,債臺高築,卻將納稅人的錢成億成億撒幣到國外,難怪有人抱怨。

這兩千多億還僅僅是現金。70年來美國流血花錢,在中東打了N多無頭爛仗,攪亂了N個穆斯林國家;弄得中東戰亂經年,災禍不斷,死人無數,難民滿世界躥;除了以色列漁翁得利,全世界沒有其它任何一個國家得到任何好處。所以去年川普競選時,「美國第一「 的口號打動了不少人。許多美國人期望川普上臺後能就此遠離中東紛爭,關門閉戶過日子。誰知川普上臺之後,」美國第一「 不知怎麼漸漸變成了 」以色列第一「,很多人非常失望。

然而,對於川普的耶路撒冷決定,世界上有一群人,幾乎100%地支持。這群人不是以色列的猶太人,因為真正耶路撒冷的居民,此時很多在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這群人是:中國網民。

川普的耶路撒冷的決定傳出之後,絕大多數中國網民,包括不居住在美國的網民,馬上熱烈歡呼,全力擁護,社交媒體上好評如潮,點讚無數。五毛和反五毛﹑自由派和傳統人士﹑海外華僑和大陸居民﹑精英和DI_DUAN人口﹑鐵桿川粉和反川戰士﹑基督教徒和國學大師 ……  這幾天紛紛撰文﹑發言﹑轉貼﹑評點,激情讚揚川大大的耶路撒冷計劃,中文網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和諧﹑大一統。

為什麼?筆者曾問過幾個網友這個問題,被問者十分驚異:這有什麼可問的?難道答案不是明擺的嗎?難道穆斯林不是人人喊打的劣等民族嗎?不是全世界恐怖行動的罪魁禍首?難道猶太人不是人類的精華的精華,上帝親選的高端民族?…… 然後就有人扳著指頭數:猶太人有幾個諾獎﹑有幾個華爾街巨腕﹑有幾個矽谷精英﹑有幾個改變歷史的巨匠,有幾個發現宇宙奧秘的天才… …

所以,中國的網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猶太民族一邊,他們高呼:「耶路撒冷自古以來就是以色列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自古以來」?讓我們把時間倒回5千年 ……

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中海東岸﹑加上北非的尼羅河流域,這一片土地連起來,有些像一個新月,後人把它叫做 「新月沃地「。

「新月沃地「 也叫 」文明的搖籃「, 因為我們人類的農業和文明,起源於此。很難想像如果沒有「新月沃地「, 今天的地球和人類會是什麼樣子。

「新月沃地「上,有著人類最光耀的兩個古文明: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

兩大文明之間接近中點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城市: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古代文明之間流動的必經之地,商人﹑戰士﹑難民﹑僧侶,從這裡來來去去,給耶路撒冷帶來貿易和繁榮,也帶來戰爭和毀滅。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給歷史帶來更多輝煌;也沒有一個地方,給人類帶來更多災難。耶路撒冷是不朽的神話,也是永恆的詛咒。

7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耶路撒冷就有人居住。青銅器時代後期,耶路撒冷屬於埃及文明的一部分。公元前兩千年左右,迦南人的部族在近東出現, 而耶路撒冷,是迦南的一部分。聖經上說,當時耶路撒冷居住的,是迦南 「耶布斯人」 的部落。

據以色列的聖經說,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原先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城,後來耶和華上帝告訴亞伯拉罕移民到迦南,亞伯拉罕就領著全家到迦南定居;亞伯拉罕住下的地方,大致是我們今天說的以色列或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是以色列亡國後羅馬人給這片地起的名字)。

到了亞伯拉罕孫輩,迦南大旱,全族遷往埃及。但埃及人種族歧視,把猶太人當奴隸使喚,於是摩西就領著猶太人回迦南。摩西一行人還沒有回到以色列,摩西就死了。摩西死後,他的助手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回到了迦南。但迦南這時住著各種各樣的其它部落,於是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在迦南攻城略地。

在攻打艾城時,約書亞用計,佯裝逃跑,將艾城的兵馬騙出城外,殺個片甲不留。然後色列兵殺回無兵防守的艾城,殺盡了所有婦孺,總共殺了12000人。

耶路撒冷一說是約書亞攻下的,但主流說法是:後來公元前900多年,以色列的大衛王打敗了耶布斯王,攻佔了耶路撒冷。然後大衛王將以色列王國的首都從希伯侖(Hebron)遷到耶路撒冷。

大衛王統治了以色列40年,死後他的兒子所羅門即位。據說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第一聖殿,但今天蹤跡無存。

所羅門死後,以色列分裂,北方諸部落為以色列國,而南方成為猶大王國。耶路撒冷是猶大王國首都。

公元前722年,亞述人攻佔以色列國。公元前586年,巴比倫人攻佔色列國和猶大國,耶路撒冷夷被為平地。猶大國王被帶到巴比倫,親眼看到他的兒子們一個個被殺死,然後自己被剜去雙眼。

數百年歷史的以色列從此亡國, 猶太人開始了兩千年的大流放。

後來波斯的居魯士大帝徵服了巴比倫。居魯士大帝是史上少有的極其寬容的帝王。居魯士大帝解放了猶太人,讓他們回到耶路撒冷,還支持猶太人重建第二聖殿。今天耶路撒冷老城的西牆,是第二聖殿僅存的遺蹟。

西牆

不久後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徵服了波斯帝國,耶路撒冷落入亞歷山大手中。亞歷山大死後,帝國迅速分裂,耶路撒冷成了埃及和塞琉古帝國爭奪之地。此後,猶太人建立過一個短暫的自治王國——哈斯蒙尼(Hasmonean)王國 ,然而好景不長,50年後,公元前63年,以色列被羅馬佔領,變為羅馬的行省。

從此後一直到公元1948年,世界再也沒有過任何猶太人的國家。

羅馬人收服以色列後,立希律為猶太王。希律是個有為的王,但非常殘酷。希律時期,在以色列,誕生了一位改變世界歷史的人,就是耶穌。

耶穌自稱是天父的兒子,宣揚天國的福音。耶穌反對將猶太教摩西律法形式化,他在安息日也給人治病。與猶太宗教領袖不同 ,耶穌不拒絕為社會所鄙視的罪人,如稅吏、外邦人、犯奸的婦女,也向他們傳講福音。

所以猶太長老們以耶穌為異端,到統治以色列的羅馬總督那裡告狀,於是耶穌被送上了十字架。傳說耶穌是在耶路撒冷受難的,在今天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的所在地。

聖墓教堂

早期基督徒一直被羅馬帝國和猶太教迫害。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正式接受基督教。從此歐洲和近東,漸漸成了基督教的天下。耶路撒冷也成為猶太人和基督徒的雜居之地。

在拜佔庭統治下的猶太人,一直在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公元614年,猶太人聯合波斯的薩桑王朝,攻陷了耶路撒冷。

城陷後,幾萬基督徒被殺害。一位拜佔庭的僧侶安提奧徹斯(Antiochus)記述說:波斯人把被俘的基督徒關押在耶路撒冷的馬米拉(Mamilla)水庫附近,猶太人買下了這些俘虜: 「他們給波斯人銀子,把基督徒買出來,然後把基督徒像羊一樣地殺掉。」

15年之後,公元629年,拜佔庭皇帝又奪回了耶路撒冷。因為15年前對基督徒的屠殺,拜佔庭將猶太人統統趕出耶路撒冷。

9年之後,耶路撒冷被新興的阿拉伯穆斯林徵服。徵服耶路撒冷的是阿拉伯帝國第二代哈裡發奧馬爾。奧馬爾進城後,和基督教首領領籤訂了協議,約定基督教在穆斯林統治下得到保護。

當時耶路撒冷沒有清真寺,奧馬爾手下的人,打算把基督教的聖墓教堂改作清真寺,他們領奧爾馬到聖墓教堂禱告,但奧馬爾拒絕進去,只在門外禱告。奧馬爾告訴手下的穆斯林,不要把聖墓教堂改為清真寺。

不久後奧馬爾帶領穆斯林在耶路撒冷建了一座小清真寺,就是今天赫赫有名的阿克薩清真寺的前身。阿克薩清真寺緊鄰著名的圓頂清真寺,圓頂清真寺是相傳為穆罕默德夜行登霄之處。

圓頂清真寺

穆斯林統治了耶路撒冷之後,允許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居住。從此在耶路撒冷,穆斯林﹑猶太人﹑基督徒比鄰而居。11世紀,法蒂瑪王朝驅趕基督教徒,歐洲開始第一次十字軍東徵。十字軍攻下耶路撒冷後,將穆斯林和猶太人一併砍殺。耶路撒冷從此落入歐洲徵服者手中。直到幾十年後,穆斯林在薩拉丁領導下將她收回。

此後,耶路撒冷又經歷了不同的帝國和王朝,和平和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耶路撒冷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中。奧斯曼帝國是德國在戰爭中盟友。於是德國的對手英國,找到了麥加的聖裔(穆罕默德家族的後人)哈希姆家族,攛掇哈希姆家族率領阿拉伯人起義,推翻奧斯曼帝國。英國人許諾戰後讓阿拉伯人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包括今天的伊拉克﹑敘利亞﹑以及巴勒斯坦。

哈希姆家族聽了英國人的話,起義了,英國人從此在中東節節勝利。一年後,英軍攻下了耶路撒冷。1917年12月11日,英國艾倫比(Edmund Allenby)率軍,從雅法門入城,全軍下馬,步行進入這座聖城。

一戰勝利後,阿拉伯人並沒有得到應許的阿拉伯國 —— 英國和法國瓜分了中東。法國得了敘利亞,英國管轄伊拉克和巴勒斯坦。

1896年,維也納猶太人西奧多· 赫茨爾發起了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 。號召散居全世界的猶太人回歸故土。

然而這時的巴勒斯坦,多數居民已是阿拉伯人,猶太人是少數。

英國管轄巴勒斯坦後,支持猶太復國主義。1919年,在英國主持下, 阿拉伯王子費薩爾和猶太復國主義領袖籤約,支持猶太人回家。費薩爾的聲明說:

「我們阿拉伯人,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表示最深切的同情 …… 我們以真誠地歡迎猶太人回家 .未來裡我們將幫助你們,你們也將幫助我們;我們共同繁榮的國家,將屹立於文明世界。 「

之後越來越多的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尤其1930年納粹在歐洲興起後。猶太人的加速移民引起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不滿,兩族矛盾不斷。

二戰結束後,在巴勒斯坦的問題上,猶太人﹑阿拉伯人﹑英國人的分歧再也無法調和。猶太復國主義者開始打擊英國人,包括恐怖行動。1946年7月22日,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在耶路撒冷的大衛王酒店放置炸彈,共炸死91人,其中有41名阿拉伯人,28名英國人,17名巴勒斯坦猶太人。策動大衛王酒店恐襲的首領,是後來當上以色列總理的梅納赫姆 · 貝京。

(2006年7月,以色列紀念大衛王酒店爆炸案60周年,出席紀念活動的有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英國人對此很是生氣,大使在抗議中說:「對這場奪去那麼多無辜生命的恐怖活動如此表彰,是錯誤的。」)

大衛王酒店爆炸後

英國人管不了巴勒斯坦,於是決定撤離。同時聯合國提議巴勒斯坦分治,分為猶太人區和阿拉伯人區,而耶路撒冷由聯合國管理。

這個分治方案在聯合國投票通過。猶太人接受了分治方案, 阿拉伯人認為猶太人人少地多,分法不公,不接受。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託管期結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國正式宣布成立。

以色列成立的第二天,埃及、伊拉克約、敘利亞、和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戰。這場戰爭數月後停火,以色列佔領了西耶路撒冷,而約旦佔領了東耶路撒冷。

從此阿以衝突不休。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以色列大敗埃及、約旦和敘利亞聯軍,一口氣搶佔了加薩走廊,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戈蘭高地共65,000平方公裡的土地,數十萬阿拉伯平民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以色列這次搶到的,還有東耶路撒冷。從此整個耶路撒冷城,都掌握在猶太人手中。

東耶路撒冷約60%是巴勒斯坦人,共20多萬。這些以色列佔領地的巴勒斯坦人沒有以色列國籍,也沒有約旦國籍。他們要定時拿著各種證明,到以色列政府去辦居住證,否則會被驅逐。

以色列對東耶路撒冷的佔領,從未得到聯合國的承認,也沒有得到任何國家的認可。國際社會一直表示,耶路撒冷問題要巴以雙方協調解決。這也是所有國家的使館都在特拉維夫,而沒有搬到耶路撒冷背後的主要原因之一。

縱覽耶路撒冷三千多年文明史,在1948年之前,耶路撒冷屬於猶太/以色列只有兩次:一是公元前約1000年—— 前586年的以色列王國,延續了約414年;二是公元前110年始的,只有47年的哈斯蒙尼王國。所以以色列對這片土地的擁有,總共大約450年。

以色列歷史:藍色為猶太人佔有期,

綠色為穆斯林佔有期

回顧了這座城市的史略,讓我們回到這篇文章題目的主題:誰擁有耶路撒冷?此時相信我們多數還是無法完全肯定地回答這個問題。

也許我們該問一問自己:這個問題本身是否有意義?

人類從最一開始,我們就一直為土地爭鬥廝殺;地球上每一寸肥沃的土地都浸染著鮮血,我們的祖先的鮮血。

猶太人的祖先也不例外,他們古老的祖先殺戮了迦南其他部族,到耶路撒冷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定居;幾個世紀後,猶太人卻在巴比倫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刀劍下,離開了幾世生活的地方。

我們每個民族的祖先,都曾經殺戮和被殺戮,驅趕和被驅趕;每個民族都曾移民到陌生的遠方,然後開墾,種植,生兒育女,把曾經陌生的地方稱為故鄉。

拿一張兩千年前的地圖,宣布一個民族對一片土地的擁有,這是否有太大的意義?兩千年太遠,僅僅在幾百年前,美洲印第安人擁有整個美洲,直到他們被前來的歐洲移民驅趕,殺戮,和死於歐洲人帶來的致命的傳染病。

但是今天沒有一個印第安人宣布要在美洲建立一個印第安國家,更沒有印第安人宣布要驅趕美洲的歐洲人;也沒有印第安人對世界說:我們的神和祖先,應許了我們美洲這片土地。沒有。如果有哪個印第安人這麼說,這麼做,人們一定以為他瘋了。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是否承認,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不一樣地對待猶太民族和印第安人。其實,在我們心目中,誰的祖先是否擁那片土地並不重要,誰是殺戮者誰是被殺戮者並不重要,誰曾掠搶誰被掠搶也不重要;我們內心深處太習慣了讓強勢佔有,讓弱者屈服;我們太習慣了讓正義站在強勢一邊,讓神站在強勢一邊。

今天我們在縱情讚美猶太民族,我們相信耶路撒冷這樣的聖城,需要猶太這樣高端的民族佔有管理;而DI_DUAN落後愚昧貪婪的巴勒斯坦人,即使像野狗一樣被驅趕,也沒有人需要感到內疚。然而,我們忘了,僅僅在70多年前,猶太民族在歐洲一些地方像野狗一樣被驅趕;因為,那個時候在歐洲,很多人相信,高端的民族是雅利安人,而猶太人低..端落後愚昧貪婪。

誰擁有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人擁有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人可以是猶太人,也可以是巴勒斯坦人;他們可以是猶太教徒,也可以是穆斯林,或是基督徒,或者都不是。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居住,這片土地給予他們,他們也給予這片土地。

耶路撒冷有過驚人的神跡,也有過太多的血腥。今天,在美麗的耶路撒冷,我們還看不到暴力的盡頭。然而,既然神創造了耶路撒冷,那麼神也會愛耶路撒冷人。也許有一天,人能從他們的神那裡,學會放下刀槍,學會共存和共生,學會愛他們的鄰人。

【作者簡介】子皮,系博雅書院•作家作品群群友,畢業於北大物理系,巴黎大學博士。現居美國從事金融量化工作。近兩年謀生之餘,有時寫字。作品發表於電子平臺及《青年作家》和《文綜》等。註冊有個人公號《世界和我的筆》。

(博雅書院群友原創,轉載務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人文科學文史薈萃

詩歌散文小說傳奇

寓言故事段子小品

繪畫攝影自然風光

 風物工藝藝術欣賞

中國學子博雅書院集群人文藝術交流展示平臺;

本刊編委會和主要編審人員,由中國高校名校學子學人自由組合而成 。

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一段歷史
    「國際法規定:當一個國家將大使館駐紮在另一個國家的某地時,表示派駐國承認駐在國對這一領土擁有主權,後者可以控制這一領土並行使其權利。」——川普總統的宣告,其實是對耶路撒冷實際地位的強調。耶路撒冷這座聖城究竟屬於誰,有著怎樣的歷史糾葛?人們總說,耶路撒冷擁有兩種存在:天堂和人間。
  • 好書推薦——《耶路撒冷三千年》
    但就在當地時間2017年12月5日,美國白宮召開新聞發布會,美國政府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把美駐駐特拉維夫大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舊城外第一座猶太住宅區的建造者摩西·蒙蒂菲奧裡爵士的曾孫,紀錄片《耶路撒冷:一座聖城的誕生》(Jerusalem: The Making of a Holy City)主持人。其作品被翻譯成三十五種語言,暢銷多個國家,曾獲得英國科斯塔傳記獎、美國《洛杉磯時報》傳記圖書獎、法國政治傳記大獎,以及奧地利克萊斯基政治文學獎等眾多大獎。
  • 最新消息丨十個國家把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啊,愛你的人必然興旺!
    美國5月14日在耶路撒冷開設大使館後,瓜地馬拉將於5月16日在耶路撒冷開設該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在這關鍵時刻,美國總統川普宣告和確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決定將把美駐駐特拉維夫大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現在,以色列正進入建國七十周年,更確切時間是2018年5月14日,在這關鍵時刻,美國駐耶路撒冷大使館竟然暫定於5月14日開館!這又將是引爆全球,尤其是中東國家的極大標誌性事件!可以預測,美國駐耶路撒冷大使館開館,還會面臨國際社會的抗議甚至衝突!但是,上帝的旨意,誰能阻擋呢!就像70年前的以色列復國,上帝的旨意,永遠無法阻擋!
  • 《耶路撒冷三千年》:數千年宗教紛爭下的耶路撒冷路在何方|搜書記
    2017年12月6日,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召開新聞發布會,聲明美國政府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把美國駐特拉維夫大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這一重磅新聞引爆了全球新聞界,耶路撒冷再度成為世人高度聚焦的城市。
  • 耶路撒冷王國的建立與以色列究竟有多相似?
    關於耶路撒冷王國我們可以知道一些什麼?為什麼要說以色列像是耶路撒冷王國?這幾個問題是了解以色列問題的根本,解答了這幾個問題,關於以色列的神秘面紗和這個特殊國家的興衰之道也就可以大致有一個清晰的脈絡了。因為耶路撒冷王國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他位於整個伊斯蘭世界的中心地帶,所以他的興衰起落,命運所系都需要來自歐洲的庇護,需要歐洲成為他堅實的後盾,因為歐洲的十字軍聯盟在一開始打了伊斯蘭世界一個措手不及,節節勝利,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因此才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也就是說耶路撒冷王國建立在勝利的基礎之上,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就是為了日後的再次徵伐提供了一種可能和一個前沿陣地。
  • 耶路撒冷三千年
    受四帝統治之年羅馬實力減弱的鼓舞,加之還有耶路撒冷險峻的地勢、強大的防禦工事以及迷宮似的聖殿作為輔助,猶太人迎戰提圖斯時信心十足。畢竟,他們已經與羅馬對抗了將近五年。但提圖斯擁有權力、野心、資源,還有完成這項任務所必需的天賦。他開始憑藉一貫的效率和強大的武力削弱耶路撒冷。在聖殿西牆旁邊的地道裡發現的弩炮,可能是提圖斯發射的,這驗證了羅馬轟炸火力之猛烈。
  • 耶路撒冷三千年:7、馬其頓人來了(上)
    一開始,他並沒有追捕大流士,而是沿海岸線進軍埃及,並命令耶路撒冷為他提供軍需。起初,大祭司表示拒絕。但這並未持續很久:當提爾起而反抗亞歷山大的統治時,亞歷山大圍攻了這個城市,並在此城陷落後,將它的所有倖存者釘死在十字架上。  亞歷山大「匆忙趕赴耶路撒冷」,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斯很久以後寫道。約瑟夫斯聲稱徵服者在城門口受到身穿紫紅色長袍的大祭司和身著白衣的耶路撒冷人的歡迎。
  • 耶路撒冷究竟咋回事?
    總之對於基督徒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耶穌最後被釘死在了耶路撒冷,又在此地復活,並被預言還將在末日來臨時重返耶路撒冷。其生前走完的最後一段路(又稱「苦路」)以及死去及復活的地方(今天的聖墓教堂所在地),至今仍然吸引著眾多的基督徒前往瞻仰。回頭來說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與羅馬人的關係。
  • 耶路撒冷到底屬於哪個國家?
    《迦南西岸》(連載)——第三章 神往耶路撒冷 第四更在搜索框中輸入「耶路撒冷」,聯想詞往往是「耶路撒冷是哪個國家的」
  • 耶路撒冷王國最初的歲月
    以上每一位顯貴都懷揣著統治耶路撒冷的願望(不論是將它作為世俗國家或神權國家),他們的出現意味著心照不宣的威脅。可是,藉助政治上的實用主義,戈弗雷設法將他們的抵達變得對己有利。在伯利恆(Bethlehem)慶祝主降生節(Feast of the Nativity)後,他選擇反對紹克的阿努爾夫(第一任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轉而與戴貝爾特站在一起。
  • 耶路撒冷旅遊攻略
    目前該地區的空中運輸依靠本·古裡安國際機場,它同時服務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的民眾。客車貝京高速公路是耶路撒冷主要的南北方向幹道之一;穿過城市西部,然後併入通往特拉維夫的以色列443號公路。以色列60號公路穿過市中心的綠線附近,將東耶路撒冷與西耶路撒冷分開。
  • 以色列耶路撒冷聖殿及其重建
    ,美國當局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領土,這又點燃了以巴衝突這個陳年火藥桶。耶路撒冷聖殿平面圖 (第1頁)概述: 該頁主題為耶路撒冷聖殿平面圖的圖片集,內容包含有耶路撒冷聖殿平面圖; 室外桌子平面圖; ,耶穌在耶路撒冷和聖殿(馬太福音21),用細面烤制的12個餅,分成2行,上面放置乳香,供奉在耶路撒冷聖殿的聖所,[轉載]耶路撒冷:三大古經一奇葩等等...
  • 《耶路撒冷三千年》導讀-後記-耶路撒冷的早晨
    耶路撒冷的早晨:從那時到現在本書將六日戰爭形容為一次從災難邊緣竊取的軍事勝利,即戰爭勝利的偶然性。本古裡安在退休前曾考慮過將西岸和加沙歸還給巴勒斯坦人,以換取和平,但耶路撒冷是永遠不能放棄的。耶路撒冷不再分東西兩城了,城內有近20萬的猶太人和7萬多的阿拉伯人。繁榮的耶路撒冷同樣也吸引了西岸的大量阿拉伯人前來耶路撒冷找工作。曾有一度,猶太人和阿拉伯人能在一起和諧的工作。
  • 川普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中東又要亂了?
    ,並將把美駐駐特拉維夫大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根據國際法規定,當一個國家將大使館駐紮在另一個國家的某地時,表示派駐國承認駐在國對這一領土擁有主權,後者可以控制這一領土並行使其權利。因此,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所在地是對耶路撒冷的實際地位的強調。此前,歐巴馬政府一直擔心將美駐以使館遷址問題將引起混亂,所以並沒有輕易承認以色列或任何國家關於耶路撒冷主權的決議。
  • 以色列|耶路撒冷:天國和塵世之間(猶太區篇)
    耶路撒冷就是一座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聖地,它還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感受耶路撒冷就是在考量這個世界的歷史,不僅如此,耶路撒冷的歷史還是天國和塵世的歷史。耶路撒冷曾經被視為整個世界的中心,是亞拉伯罕系宗教之間鬥爭的焦點,是越來越受歡迎的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的聖地,是不同文明衝突的戰略角鬥場。同時耶路撒冷也是許多教派的共同家園,但每個教派都認為這座城市只屬於自己。沒有什麼比宗教競爭更能提高一個地方的神聖性,作為一個普通遊客,即使是無神論者是否認神聖的,但如果一味的否認人類對宗教的深切需求,就不可能理解耶路撒冷。
  • 耶路撒冷,一張沉沉的臉
    很快,巴勒斯坦抗議民眾與以色列軍隊士兵在約旦河西岸與耶路撒冷兩地爆發衝突,據外媒消息,衝突已造成數十人受傷,並且仍在發酵升級。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關係是中東的核心問題,巴以衝突被稱為「世紀難題」,而耶路撒冷是其中的關鍵。這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老聖城承載了太多的紛爭和苦難,是一座命運多舛的「悲情城市」。
  • 川普真要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在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的問題上,川普或會先籤署豁免聲明,將搬遷推遲六個月,以此為近1000名使館工作人員的重新安置做好後勤準備。根據美國1995年生效的耶路撒冷使館法,美國駐以色列使館必須遷至耶路撒冷,除非總統以國家安全為由每六個月籤署一份豁免聲明,放棄這一要求。
  • 川普正式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 附:川普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講話全文  美國總統川普6日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啟動美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的進程。國際社會普遍擔憂此舉將增加中東地區的不穩定性。    在當天的電視講話中,川普說,作出這一決定是「對現實的承認」,也符合美國利益。
  • 耶路撒冷是如何在羅馬人的進攻下毀滅的?
    提圖斯第一次從斯科普斯山(Mount Scopus)上眺望這座城市,此城以希臘語skopeo命名,意思是「觀看」,用普林尼的話說,它是「從古至今東方最著名的城市」,是一座圍繞著古代世界最偉大的聖殿而建的富裕、繁榮的大都市,城市本身就是一件精緻的、規模巨大的藝術品。
  • 耶路撒冷:猶太民族的執著
    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川普上周三(12月6日)表示,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如果地緣問題的複雜程度可以排名,將巴以問題放在第一應該是世界各國的共識。川普在此問題上大動幹戈的一紙聲明,讓整個巴勒斯坦甚至中東翻了天。最近幾天,加沙地區戰火重燃,曾短暫消失的「火箭彈襲擊」再度席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