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列舉民進黨「十大罪狀」 討厭民進黨成社會最主流

2021-12-24 今日海峽

據臺媒報導,近日臺灣網友都說,臺灣最大的黨是「討厭民進黨」,而「討厭民進黨」的人數遠遠超過任何政黨的黨員數及支持者的人數,已經成為超越藍綠白黃橘的新主流。在網友眼中到底民進黨有多討厭?臺媒列舉了十大代表事件。

吳音寧接任北農總經理後,一直被外界戲稱是「250萬實習生」,吳音寧一開始還否認,但隨即遭到民代打臉。吳一年可以領248萬元新臺幣,而且這還不包含公關費、業務推廣費等費用,而吳音寧自己也承認確有其事。

民進黨當局以改革為名砍軍公教年金,引發軍公教大反彈並走上街頭,民進黨不分區民代段宜康還罵他們「自私自利,厚顏無恥的人還在對抗改革」,但諷刺的是,連陳水扁都說,「對軍公教只有感激,千萬不可以將人家汙名化,和軍公教無情對立是不智的。」

蔡英文上臺後,抗議行動一波接一波。2016年12月6日強行三讀通過的「勞基法規修正案」,2017元旦上路,不僅是物價漲聲四起,更是民怨沸騰。

賴清德9月上任後,政策大轉彎,二修「一例一休」卻掀起另一波不滿。作為蔡英文後援會長的資方代表蕭明仁卻在公聽會上大喊:「臺灣沒有過勞死,如果有,那也是他們本身就有病。」讓勞工憤怒爆表。

2017年8月15日全臺無預警大停電,臺「經濟部長」李世光第一時間請辭下臺,「中油」董事長陳金德隨後也請辭。

但隨後為了2018選戰,民進黨還在搶位,陳金德竟跑去接任宜蘭縣代理縣長,完全讓人傻眼。

今年8月23日,豪雨狂炸南臺灣,引爆民怨,蔡英文搭乘雲豹裝甲車到嘉義勘災,到布袋鎮永安裡遭災民嗆聲。

之後媒體更披露,副領導人陳建仁竟然在24日帶著夫人、2位女兒、女婿與外孫舉家到金門進行家族旅遊!

高雄市長陳菊4月出任蔡辦秘書長後,隨後副市長吳宏謀、許銘春調升臺交通部門負責人與勞動部門負責人」,高雄教育局長範巽綠也即將北上,任教育部門「政次」,至今17名大官落跑。

左起許銘春、吳宏謀、範巽綠

今年8月,「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召集幕僚會議,席間張天欽笑說「促轉會」就是蔡當局的東廠,雖然事後張天欽火速請辭,但外界分析,不只「促轉會」,包括臺法務部門、選務部門等許多單位,都在搶當各種「廠」。

眼見執政引起民眾憤怒,民進黨開始塑造「假新聞」氛圍,指控境外勢力勾結敵對勢力,製造假新聞攻擊執政黨,蔡英文更將執政過失全部推給假新聞。

民進黨通過深澳電廠興建的環差評估,遭到民眾圍剿,賴清德卻說,未來燒的是「乾淨的煤」。

此後民進黨的候選人蘇貞昌民調大幅落後,賴清德又髮夾過彎,先拋出「若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順利興建,可以評估停建深澳電廠」,接著靠官派委員全數贊成,硬過觀塘案,隨後宣布不建深澳電廠,等於是敗戰處理。

島內網友表示,臺當局每一個官員或民代都可以三不五時說出令人吐血或噴飯的幹話,讓對手國民黨可以出一副52張牌加2張鬼牌的「幹話撲克牌」,還被搶訂一空。蔡當局的幹話連連,令外界嘆為觀止。

海峽衛視特約評論員謝楠認為,臺灣網友歸納的民進黨罪狀主要有三,首先是以改革之名進行實質的政治追殺,第二是政策頻繁的「髮夾彎」,第三,充分利用全面「執政」進行政治分贓。目前民進黨的施政荒腔走板,讓綠營選民投不下去,綠營在此時操作「選民含淚不投票」也是一種政治操弄,想藉此凝聚基本盤。

(圖片出處除特別註明外,均來源於網絡,轉載誠請註明出處「今日海峽」)

相關焦點

  • 臺媒列舉民進黨「十大罪狀」,討厭民進黨已成社會最主流
    臺媒列舉民進黨「十大罪狀」,討厭民進黨成社會最主流。
  • 經過民進黨不懈「努力」,「討厭民進黨」又回來了!
    2018年,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時,「討厭民進黨」成為島內最大黨。
  • 大佬退黨,扎向民進黨的「最後一刀」?
    民進黨在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中敗選,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新主席卻一直「難產」,期間曾有傳言稱桃園市長鄭文燦有望參選。直到今天,已經是民進黨主席登記參選的最後一天。鄭文燦在網上發文稱,經過共同的討論,面對眼前的挑戰,民進黨需要一位堅定無私的專職黨主席,全心投入黨的改造與革新,爭取臺灣社會更大的信任,「而我們中生代的大師兄——卓榮泰是最適合的人選」。
  • 國臺辦點名不允許「臺獨」家人在大陸賺錢 民進黨急了
    沒想到民進黨今日竟稱這是大陸用「政治手段來威脅正常的經濟市場的運作」。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30日報導,民進黨發言人林棕盛竟說,這是大陸一再用「政治手段來威脅正常的經濟市場的運作」,這只會打擊投資人的信心,也會讓臺商卻步。
  • 臺媒:民進黨的東風停了
    」,讓蔡英文、蘇貞昌滿意度突破7成。根據「美麗島電子報」4月底的民調,顯示民進黨的正向評價下降1.6%,而負向評價增加3.9%,雖整體仍是好感居多,然而這樣的趨勢卻有重要意涵。因為自去年11月至今年3月的「美麗島」數據,民進黨正向評價都是呈現增加狀態,從39.6%急劇增加到54.9%;負向評價更是由46.3%大幅減少到25.9%。所以說,4月出現的趨勢,可算是反轉綠營這波半年期的大順風。
  • 民進黨在高雄20年幹了什麼?看完驚呆...
    ◆民進黨治理高雄20年,人口成長墊底經濟發展疲軟停滯。
  • 民進黨為何瘋狂「圍剿」馬英九?
    正因為馬英九的反擊,讓沉醉於此後國民黨將會衰竭不起、民進黨將會「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民進黨人驀然驚覺,馬英九仍然具有戰力,而且他的言論也是打到他們的「痛點」,因而就全面反撲,從蔡英文本人到一般的民進黨從政黨員,都赤膊上陣,「圍剿」馬英九。
  • 民進黨上臺,為什麼到處淹水?
    臺媒報導,臺北市昨天(8日)下午下大雨,導致臺北市區多處積水、淹水,連蔡英文辦公室前也淹了。有民眾翻出民進黨臺北市議員何志偉在「823水災」後上節目說「不淹水是不可能的」,與其想辦法不淹,不如讓水「好好地淹」。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8日晚間轉貼此新聞痛批,「所以綠營好好『執政』是不可能了,不如好好地讓民進黨倒一次」。
  • 島內 民進黨派系鬥爭愈演愈烈
    民進黨執政後,新系在「部長」搶奪戰中出師不利,缺乏斬獲。不過,在新系林錫耀接掌了「行政院副院長」,並主導公營事業人事案後,公營事業就成了新系的天下。    據臺媒報導,臺灣公營事業幾乎所有重要職缺,新系猶如擺出「流刺網」大小通吃,從最大的臺電、中油、中鋼,到中型的臺水、華航,甚至是稱不上公營事業、僅有官方色彩的「中央社」人事,均是斧鑿斑斑。
  • 民進黨奇葩三寶,「雷語」頻出把民眾氣飽!
    臺媒憂心發問:這種水平的官員,到底要把臺灣帶向哪裡?綠營高官「新三寶」,「雷語」頻出讓民眾氣到飽「給豬吃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好比是人平常吃三餐外,還是會吃一些保健食品。」說出這種混帳鬼扯話的,是臺當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
  • 藍營公布「卡神」網軍上線 直屬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副秘書長蔡正元、張顯耀及新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邱毅上午(24日)舉辦「民進黨的暗黑網軍」記者會,公布合約、關係圖等資料,直指「卡神」楊蕙如網軍直接隸屬於民進黨中央黨部,合約上有「蔡英文」,要求民進黨中央出現交代清楚。
  • 馬當局的「鐵血」,民進黨的「一口老血」?
    臺灣這次高調護漁  誰最不開心?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過去遠洋護漁的最遠記錄是在2014年4月,派兩艘「成功級」巡防艦駛往太平島繞島一周,而此次前往位於臺灣東南東方近1000海裡的衝之鳥礁,距離略遠於太平島,將創下臺海軍遠洋護漁的紀錄。
  • 民進黨有苦說不出!
    不過,這對於民進黨當局而言,這也是一件有苦說不出的事情。川普的支持者在國會的瘋狂行動,讓川普一下子成為國際社會的眾矢之的,而作為最支持川普的臺灣當局,此刻唯恐避之不及,最巴不得的恐怕就是與川普及其部下切斷關係。但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川普政府對於臺灣也是予取予求,很多涉臺的事情也是我行我素,絲毫不把蔡英文當局放在眼裡。
  • 民進黨的「兩顆子彈」與「太陽花」
    3月19日,臺灣「三一九槍擊案」十三周年,無論是三年前還是十三年前的這兩起事件,民進黨都可謂是最大受益者,不知道現在大權在握的民進黨有沒有考慮把這兩天設為法定節假日?「兩顆子彈」還要飛多久?2004年3月19日,在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的前一天,陳水扁和呂秀蓮同乘吉普車為選舉拉票過程中遭遇槍擊事件。
  • 「反滲透法」露出了民進黨的「臺獨」尾巴
    民進黨所稱的「境外敵對勢力」,其實就是指中國大陸。民進黨倉促提出所謂「反滲透法草案」與在臺灣立法機構強勢決議徑付二讀,並期望在本屆會期結束前完成「立法」程序。事實上,早在兩年多前,民進黨黨團即曾召開記者會,聲稱是為了「健全臺當局情報系統」,但該草案既非情報執行機關草擬,內容又盡系對人民的限制與處罰。
  • 民進黨,你欠臺灣果農一個公道!
    海關總署日前宣布自3月1日起暫停臺灣地區菠蘿(鳳梨)輸入大陸後,民進黨當局指責大陸「政治打壓」,綠營政客們輪番上場作秀對大陸進行抹黑攻擊,把暫停輸入臺灣菠蘿的技術問題進行惡意政治解讀,妄圖通過「甩鍋」大陸來迴避自身責任。此舉引起島內輿論強烈譴責,民進黨不僅毫無作為,還欠廣大臺灣果農一個公道。
  • 臺灣民進黨的前世今生
    這是他最明確、最強烈的一點,顯示他見到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有機會獲致名義上的統一。  1986年9月民主進步黨成立。由於當時還沒開放黨禁,從程序上來說仍然不合法。這是臺灣歷史上的大事,社會各界一時非常關注,不知道當局是要鎮壓還是順應改革的形勢。當副官聞訊向蔣經國報告時,他點點頭,沒有回應,過了半小時才交代副官通知幾位核心高級官員到官邸開會。黨政軍要員迅速趕到七海新村接待室。
  • 國臺辦:民進黨當局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
    綜合臺灣「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報導,就在民進黨當局外事主管部門宣布在蓋亞那設立「臺灣辦公室」、美國國務院也立即附和稱許不到24小時,蓋亞那外交部4日宣布,持續堅守一個中國政策,並維持與中國大陸的外交關係,這項協議因「溝通不良」,已即刻終止。有臺灣網友對此諷刺「這臉打得啪啪響,既狠又急」。
  • 學者聲音 什麼是現在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
    面對高亢的兩岸民粹主義,需要認真梳理現在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考察這些主流民意形成的原因,找到解決兩岸民意對峙的焦點,才能擺脫兩岸交流的深層困境,韜光養晦,推動兩岸人民理性溝通,真正維護兩岸和平。「太陽花學運」是臺灣政治史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她標誌著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國民黨的兩岸政策遇到了臺灣社會主流民意不認同的客觀事實。那從「太陽花學運」後,究竟什麼是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呢?根據我近年的觀察,我覺得主要有這樣幾點:  1、「臺灣的未來由2300萬臺灣人民共同決定」?
  • 為拉下韓國瑜,民進黨當局無所不用其極……
    據臺媒報導,民進黨和「時代力量」黨公職大力參與了「罷韓」團體的「三山站出來」活動,並質疑韓國瑜團隊治水破功。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有人因一早在暴雨應變中心沒看到韓國瑜的身影,因此就質疑「韓國瑜在家裡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