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分享】核能的出路:從巨型工程到「即插即用」的核電池

2022-02-06 上海阿波羅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核工程教授雅格布·布翁焦爾諾(Jacopo Buongiorno)要西方發達經濟體用「核電池」輔佐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系統「脫碳」,避免災難性氣候變化[1],一時讓人「摸不著頭腦」。幸好,丹·尤爾曼(Dan Yurman)在《Neutron Bytes》網站上做了充實性論述[2],使人能把許多情景聯繫起來,加深「理解」……


圖1核電池概念圖像,包括(從左到右)儀控模塊、反應堆、屏蔽和熱傳輸模塊以及發電模塊(MIT)

麻省理工學院(MIT)核科學與工程系(NSE)TEPCO(東京電力)教授雅格布·布翁焦爾諾,正致力於開發一種堅固、小型、輕便的核電池,可以「旁路」電網,直接向終端用戶現場提供電力和熱能[3,4]。

這就把離網、分布式電力和社區微電網的理念結合在一起。核電池「群」不需要新的輸電線路,不需要電網升級,也不需要備用的儲能。它們無需接入電網,就可支持單一設施、社區微電網,或其他當地的專門用途。

在MIT看來,當前,一個核電池約可產生10兆瓦(MW)電力和/或熱能;也就是說它的能量輸出,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太陽能或風力發電場,但佔地面積很小。

MIT先進核能系統(CANES)中心主任布翁焦爾諾說,「核電池在地理上不受限制,可在任何緯度和任何氣候下脫碳。」他說,這種分布式網絡就是為了「大大減少難以電氣化行業的碳排放。」它們會比國家目前依賴的老化、脆弱的電網更有彈性。

「我們的雄心很大,因為我們正在處理的問題巨大。[5] 」

核電池概念並不新鮮。早在2004年,美國防先進研究規劃局(DARPA)就在研究微型電源[6]。這種設計使用美國宇航局(NASA)的放射性同位素熱核發電裝置(RTG),作為先進設計概念的跳板。矽谷初創公司Oklo已在去年6月向美國核管會(NRC)提交1.5 MW微堆設計的許可證申請,NRC已接受申請;它還獲得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INL)科技園區現場建造的廠址許可證,很有可能在2026年前後建成,成為美國多年來首個先進核反應堆……

核電池聯盟的組成

2021年1月,布翁焦爾諾和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能源和製造業、法律和建築公司的一群合作者宣布成立非營利的聯盟,即先進核能與生產專家組(ANPEG)[7]。這個首字母縮寫有意與MPEG相呼應,MPEG是數字圖像和視頻媒體編碼的國際標準。

ANPEG是全球性的聯盟,致力開發以「即插即用」微堆(或稱核電池)為基礎的低碳能源系統,要提供靈活、有彈性、成本效益好的能源解決方案,支持先進的生產活動、能源公平,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布翁焦爾諾說,「MPEG為數字壓縮和性能建立了『即插即用』標準,大型技術公司則把它作為競爭產品的基礎。」

「我們希望把同樣的理念應用於核電池的開發,通過創建一套共享的標準、法規和商業模式,促進核電池設計廣泛應用。」

布翁焦爾諾和聯盟成員,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的科魯什·希爾凡(Koroush Shirvan)(NSE),查爾斯·福斯伯格(Charles Forsberg)(NSE)和約翰·帕森斯(John Parsons)(MIT Sloan),他們都想在近期內對碳排放產生影響。他們認為,核電池最適合應對這個挑戰。詳見查爾斯·福斯伯格關於研發工作的簡要報告[8],旨在解決「裂變電池」的市場和經濟問題。

這個聯盟沒有透露任何外部投資者的名字。或許因為這個群體的負責人長期在MIT從事學術生涯,也可能他們的戰略就是開發智慧財產權足夠詳細,將其授予一家公司,使之可以完成整個工程設計、獲得NRC的許可並衝過終點線。

未來的成功取決於客戶「所要」的設計和成本

布翁焦爾諾說,電池概念的微堆、密封和能量轉換系統的核心基於成熟的核技術,包括美國陸軍試驗開發小型移動反應堆(SMR)的戰術準備,以及NASA新的原型系統(如KiloPower)。

布翁焦爾諾說,「十年前,這種電池只是個『白日夢』,但它們的構建模塊技術已經成熟到可信的程度,今天有獨特的機會。」

雖然這個聯盟在其核電池的設計方面沒有提供任何信息,但就提議要開發什麼,提供了某些概括性的信息。未來的挑戰包括總體設計、試驗和合格的燃料、傳熱機制和安全設計綜述。

據這個聯盟說,核電池就在20英尺長貨櫃的重屏蔽容器內,幾乎能自動地「運行」,只有簡單的冷卻系統和最低的維護需求。在滿足NRC的安全標準的同時,也能強健地抵禦極端外部條件。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必要的監管測試和審評,大型核反應堆通常花費的時間要長得多。


圖2 核電池及其發電機概念圖像

布翁焦爾諾說,「令人興奮的是,雖然傳統核反應堆發展模式需要10年甚至更多時間,甚至超過100億美元,但這種微堆的第一個原型,堆芯也只有『人』的大小,可在幾年內造出來,開發成本小兩個數量級,不到1億美元。」

核電池可以為工廠、住宅區、制氫裝置和貨船推進等大型市場提供熱能和電力。此外,還可用於島嶼上的海水淡化和防洪泵等特殊位置;貨櫃式農業和水產養殖產品;可攜式數據中心;可攜式生物製藥,甚至給月球和火星上的宇宙飛船和基地提供動力。

要讓這麼激進的事業結出碩果,需要建立真實的成本模型。在ANPEG的模型中,核電池能源的供應商將根據最終用戶的需求「定製」其服務,保證在這段時間以給定的價格供熱和供電。這個供應商將在場外安全地更換核燃料。可以證明,核電池不依賴電網而且運營開支很少,其電價能與電力和熱力公用事業公司的收費相競爭。

新型核能範式?

布翁焦爾諾認為,核電池的發展是他過去五年研究工作「合乎邏輯的結果」。2016-2018年,他領導了《MIT能源倡議》下的「碳約束世界核能的未來」研究[9],認真審視了核能在西方經濟體中開發和部署日益困難。最基本的調研成果是,要把核能作為脫碳的手段,成功地部署取決於控制新堆的建造成本。

他說,「這讓我開始思考如何改變這種範式。」「核能必須從昂貴而漫長的大型建設項目轉變為廉價的即時服務。只有在規模和技術上發生根本性變化,才能實現這種轉變。」

一年前,布翁焦爾諾開始接觸潛在的合作者、研究人員以及工業和政府的相關人士;他們已認識到電池與成熟核技術的潛力。布翁焦爾諾自詡為「催化劑」,將30個人快速組成一個正式的組織。

ANPEG的前進道路

到今年年底,ANPEG將確定電池的監管要求,推進市場準備的最佳商業模式。下個階段將聚集核電池製造商、運營商和公用事業公司,為建造、部署和運營這個電池「群」做好準備。此後,將在某個國家能源實驗室現場創建並試驗一個核電池原型裝置。

有布翁焦爾諾所謂的「潛在的阻礙因素」,例如,經濟潮流轉移或安全問題。但是有個壓倒性、令人信服的理由向前推進:現在就開始轉向無碳能源生產。布翁焦爾諾說,「對於核電池,我們談論的不是幾十年,而是五年,這就是為什麼說它是個『遊戲規則的改變者』的原因。」


圖3 西屋公司:伊-達文西(eVinci)小型模塊式反應堆概念設計圖像

其他的努力,包括美國國防部(DOD) 在今年3月22日說,它已對兩個團隊執行合同選項,一個由BWXT先進技術公司領導,另一個由X能源公司領導,繼續開發可運輸的先進微堆原型裝置的最終設計。

這兩個團隊選自「初步設計競賽」,每個團隊都將在DOD《戰略能力辦公室》(SCO)倡議下的「貝利項目」內繼續獨立開發。

2022年初,經最終設計審查並按國家環保政策法案完成環境分析後,可能選擇這兩家公司的一家建造並演示一個原型裝置。

這個反應堆要能承受比正常運行更極端的條件,要通過直接試驗表明,沒有超出故障極限。可為後續階段的廣泛商用設施提供信心。

先進核燃料商業化再循環與加工能力

奧克洛公司(OKLO)正在與美國能源部(DOE)和阿貢國家實驗室(ANL)合作,推進電精煉技術,為先進堆生產核燃料。

這項技術將有助於降低先進堆設計的燃料成本,同時藉助「乏」核燃料轉化為先進堆的核燃料,減少核廢物量。

OKLO公司宣布,US DOE通過技術商業化基金(TCF)支持,提供200萬美元成本分擔獎勵。OKLO再投資100萬美元,與US DOE和ANL開展這項公私合作研究。TCF項目將利用電精煉技術實現先進核燃料再循環能力商業化[10]。


圖4 阿貢國家實驗室高溫處理裝置的概念圖像。

電解精煉工藝有助於降低先進堆核燃料的成本。熱堆利用燃料的一小部分能量,而快堆與電精煉相結合,可以釋放燃料中剩餘的、未開發能量,同時減少廢料的體積和放射性的壽期。

OKLO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營運長卡羅琳·科克倫(Caroline Cochran)說,「我們很自豪,因為被選中,加速先進核燃料再循環和開發的商業化,並把清潔能源快速、經濟高效地推向市場。」

科克倫還說,「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比其他能源高几百萬倍,最關鍵的是給人類提供最便宜的清潔能源。」「『用過的』核燃料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可以給世界提供清潔的能源。」

美國能源部對工業夥伴的承諾,有助於推動有前景技術的商業化。

OKLO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雅各布·德威特(Jacob DeWitte)說,「這個獎項展示能源部優先支持私營部門,把下一代裂變技術推向市場。」此外,這種公私夥伴關係能為美國的「乏」的(即「用過的」)核燃料轉化為清潔能源提供商業機會。

愛達荷實驗室園區OKLO公司微堆裝置廠址「許可證」


圖5 OKLO公司極光(Aurora)核電廠的藝術效果圖

2020年6月,NRC接受了OKLO公司微堆設計取照審查的申請,同意審查1.5 MW微堆設計的聯合許可申請。

OKLO 公司的微堆名為「極光」,是個先進的裂變動力系統,包括小堆和集成的太陽能電池板。極光微堆使用液態金屬核燃料,把裂變熱能從堆芯傳輸到二次發電系統,產生約1.5 MW的動力。

擬議中的極光設計,使用熱管將堆芯的裂變熱能傳輸給超臨界二氧化碳動力轉換系統,發電。

OKLO公司說,極光裝置的預算安排是,建設約需1000萬美元,每年運行的預算為300萬美元。

至於燃料循環的成本,OKLO公司說,鑑於反應堆和燃料循環的類型,許可證有效期為20年,堆芯只需裝料一次。極光裝置將用於供熱和發電。

結語

面對急迫的氣候危機和能源轉型,全球各界都在尋求「萬全之策」。但從本質上講,最經濟、安全、可靠、有彈性的能源未來是局域性和分布式的;從總體上講是太陽能、風能+儲能的無碳排放的清潔能源系統。但儲能有各種形式,問題在於採用什麼樣的儲能最經濟、安全而且可靠。

有核和希望有核的國家,不會放棄核能追求,問題在於它的經濟性。MIT及美國科學界主張開發先進核能系統,提出了「核電池」概念,這在西方經濟體有堅實的科學和技術基礎。原來的第三代、第四代核能系統,看來走不下去或者「困難重重」,走「微堆」核電池道路是穩妥的,也有可能實現乏核燃料再循環,解決鈾資源短缺問題……

「核電池」可能具有下列屬性[11],因而有強大的「生命力」:


圖6 (裂變)核電池的屬性

經濟性:對於特定領域的特定應用,與其他分布式能源(電和熱)在成本上具有競爭力。這就要跨越多個應用的靈活部署與其他能源的集成,實現多種分布式的能源系統。

標準化:在開發標準化的規模、功率輸出與製造過程中,實現通用和工廠生產。這會降低成本,生產更可靠的系統,實現更快的資格認證。

安裝:便於安裝投用和用後拆卸。用後可以通過重新裝入新核燃料或負責任地處置回收,實現再循環。

無人值守:無人值守的情況下安全運行,提供需求驅動的動力。

可靠性:系統和技術必須高度可靠,提供較長的使用壽命,支持大規模部署應用。支持遠程監控概念,必須牢固、有彈性、容錯和持久,需要更換時預先有「告示」。

資料與注釋:

1 David L. Chandler, 3Q: Why 「nuclear batteries」 offer a new approach to carbon-free energy, MIT News, June 25, 2021

2 Dan Yurman (djysrv), MI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Expands Effort to Develop a 10MWe 『Plug-and-Play』 Nuclear Battery, Neutron Bytes, June 27, 2021

3 Leda Zimmerman, A nuclear battery-powered boost, Nuclear Science & Engineering at MIT, February 2021

4 James Conca, What Would Nuclear Batteries Do For Us? Forbes, Jan 25, 2021

5 Leda Zimmerman, A nuclear battery-powered boost, MIT NSE, February 2021

6 Amit Lal & James Blanchard, The Daintiest Dynamos, TEEE SPECTRUM,01 Sep 2004

7 ANPEG, Advanced Nuclear and Production Expert Group. https://anpeg.mit.edu/

8 INL, Fission Battery Initiative, https://nuc1.inl.gov/SitePages/Fission%20Battery%20Initiative.aspx;

9 MIT EI, The Future of Nuclear Energy in a Carbon-Constrained World, AN INTERDISCIPLINARY MIT STUDY(2018)

10 ANL, RECYCLING USED NUCLEAR FUEL FOR A 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 Pyroprocessing Technologies, 2018

11 INL, Fission Battery Initiative, INL/EXT-21-61275, January 2021

來源:嘿嘿能源heypower  公眾號

聲明

本文系轉載,源自網絡的圖片與文字內容,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

如有疑問敬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西班牙開發即插即用的模塊化菲涅耳集熱器,為工業提供太陽能蒸汽
    據SolarPACES報導,西班牙初創公司Solatom設計一種即插即用、可為工業過程產生蒸汽或高壓熱水的模塊化菲涅耳太陽能反射器系統
  • 原來是「核電池」惹的禍!俄羅斯驚天大爆炸權威真相來了
    8月15日,俄羅斯《消息報》通過權威渠道獲得準確消息,該爆炸根本和傳言的俄最新式「海燕」核動力洲際巡航飛彈試驗無關,而是在試驗某種新式液態火箭發動機裝置所用助推器(即「核電池」)時出了事故。俄軍工綜合體稱,所謂「核電池」的專業名稱叫「新式同位素電源」,這次火箭發動機帶同位素電源的試驗場試驗系首次進行,儘管試驗以失敗告終,但研製工作並不會就此停止。
  • 京東AI開源最強ResNet變體CoTNet:即插即用的視覺識別模塊
    code: https://github.com/JDAI-CV/CoTNet本文是京東AI研究院梅濤團隊在自注意力機制方面的探索,不同於現有注意力機制僅採用局部或者全局方式進行上下文信息獲取,他們創造性的將Transformer中的自注意力機制的動態上下文信息聚合與卷積的靜態上下文信息聚合進行了集成,提出了一種新穎的Transformer風格的「即插即用
  • Kino-mo 推出「即插即用」全息技術解決方案,低成本超逼真
    在今年的 CES 展會上,來自倫敦的 Kino-mo 展示了一種「即插即用」全息技術解決方案,並在 ShowStoppers LaunchIt 大賽中榮獲第二名。Kino-mo如今,全息投影可以說是當今一種最時尚的產品展示和市場推廣手段,但在內容創建和設置上還存在很大的技術難關,而且成本也比較高,還無法投入到大眾市場。Kino-mo 的這項技術則是適合中小型投影,能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聚攏消費者的眼球。
  • 【航運百科】核能郵輪、核能貨櫃船,要來了!?
    # 核能用作商船可能性幾何?Paul Read認為,無論是通過安全的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亦或是核電池技術的發展,還是即將得到證明的未來核聚變反應堆,原子能提供了任何能源生產方法中最大的機會,可以在未來提供大量清潔、可持續的能源。如上文所述,在航運業中,以安裝在船上的大規模核電站的形式使用原子能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第一艘核動力船艇是美國的一艘潛艇,於1955年投入使用。
  • 核能郵輪、核能貨櫃船,要來了!?
    當前,核動力頻繁的出現在破冰船領域,從郵輪到貨船的各種概念項目都在都處在摸索和實驗階段。11月16日,一家名為 Baltiysky Zavod 的聯合造船公司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開啟試航。這是22220 項目系列的一部分。俄羅斯22220項目船的多用途核動力破冰船是世界上最強大和最大的破冰船。他們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北極西部地區的全年通航。
  • 阿波羅登月從頭到尾都是一個騙局嗎?
    來源 | Catia科技迷1969年,美國人發射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順利抵達月球,而作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地球人
  • 隨著阿波羅飛翔3.1——阿波羅計劃的管理
    同樣巨大的是整個阿波羅任務的採購項目,NASA的採購項目從1960年的大約44000筆上升到1965年的將近30萬筆。鑑於阿波羅計劃的複雜性和艱巨性,NASA在組織管理上進行了細緻的系統設計,建立了NASA總部決策層、阿波羅計劃辦公室到3大載人航天中心組成的內部層級管理架構,並吸納3家承包商企業提供輔助管理。因此,從管理鏈條看,阿波羅計劃共分4級,形成了既集權也分權、決策與執行邊界明確、彼此獨立、各司其職又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計劃管理體制。
  • 核能是什麼?核能發電的原理?核電有哪些優點與缺點
    核能發電的缺點在自然界的鈾礦中,穩定的同位素鈾-238 濃度為 99.3%,然而,真正可進行核分裂的同位素鈾-235 的濃度僅為約0.7%,換言之,開採鈾礦即是讓有害物質離開相對安全的地底環境,且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畢竟只有0.7% 的鈾是有用的),這些廢棄物會釋出含有放射性與有毒物質的氡氣與滲流水,無色亦無味,對於鄰近礦場的居民是一種相當難察覺的生存與健康威脅
  • 阿波羅登月內幕:曾與外星人僵持6小時!
    加外星人微信:UFOsee其實在阿姆斯壯走出太空艙,站上的月球6個小時前,老鷹號就已經登月成功,當時另一位太空人艾德林目擊到不名強光,並大喊看到了強光(Contact light),這出乎眾人意料的插曲,幾乎一度讓要登陸月球的計劃喊卡。
  • 小米藍牙降噪耳機來了:廣泛適配 即開即用
    廣泛適配,即開即用!小米新品,全面兼容各種主流設備從「告別喧擾,還原本色」的口號來判斷,這應該是款降噪耳機,支持主動降噪功能。「廣泛適配,即開即用」,配圖中可以看到新耳機廣泛適配PC、筆記本、平板及智慧型手機等多平臺。
  • 即愈特效方
    腎炎浮腫:蘆薈葉,搗爛取汁,調麵粉敷足心,2-3小時便開始排尿消腫,堅持用可根治。半身不遂:芥子末,米醋調塗患病一側,睡一覺見效。精華:都是即愈特效秘方(261)值得珍藏!!!頭風:葶藶子,研末,以湯淋汁,沐頭3—4次即愈。(肘後方)偏正頭痛:細辛、雄黃各等分,研細末,用紙捻蘸藥搐鼻,左痛搐右,右痛搐左,全痛兩邊交替搐。一次痛減,二次即止。
  • 「阿波羅登月」是騙局嗎?
    但在同前蘇聯「冷戰」的過程中,美國在航天競賽領域處於劣勢,遂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恢復以往的輝煌。因此,美國總統甘迺迪於1961年正式宣布,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末要實現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標。這個計劃便是舉世聞名的「阿波羅計劃」。美國一共發射了12艘載人阿波羅飛船,即從阿波羅7號開始,到阿波羅17號以及其後的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為止。其中最受人關注的便是阿波羅11號。
  • 阿波羅登月騙局
    在「阿波羅」太空人拍攝的數千張照片中,有許多照片在曝光、聚焦和圖像合成方面存在瑕疵。在《「阿波羅」月面活動日誌》中能夠看到許多這樣的照片。照片都是用配有蔡司鏡頭的哈蘇高品質相機拍攝的,用的是70毫米膠捲。相信照片造假的人們經常指出照片中沒有星星。尤裡,加加林(1961年首次進入地球軌道)表示,星星相當耀眼。
  • 王者榮耀小雞手柄即連即玩教程
    此前雞友們可以從小雞手柄精靈進入遊戲然後進行按鍵的映射,而現在,我們直接幫助雞友們用合理的按鍵方案,將按鍵適配直接和遊戲相結合,大家就可以不用設置按鍵,打開遊戲即連即玩了。有多合理呢?技能加點左右分明,技能方向和範圍位置輕鬆調整,合理不?目前iOS版本尚未上架,用安卓設備的雞友們可以搶先體驗。那麼應該怎麼玩呢?別著急,現在給大家帶來最新鮮的教程。
  • 阿波羅18號任務是否存在?它究竟隱瞞了什麼恐怖事物
    眾所周知,著名的、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備受爭議的計劃之一——「阿波羅工程」,在執行到17號就戛然而止了。
  • 今天來揭秘阿波羅20號最後的任務,是時候搞清楚真相了
    (在第一段視頻,月球上一個廢棄的城市,第二個視頻雪茄形的不明飛行物,第三個視頻是兩個人形外星人的屍體,一名男性,一名女性,用像蠟的一樣的物質包裹著)最初,他沒有透露關於那些具有爭議視頻的細節,這些視頻顯示了月球上廢棄已久的建築,以及一艘墜毀的巨型宇宙飛船裡有一個外星模樣的「女孩」。
  • 美國阿波羅登月隱藏的18個驚天騙局
    5、無法解釋的東西登月照片公布後,理論家們很快就注意到一個神秘的東西(如上圖所示)——在阿波羅12號任務中太空人頭盔上的反射。這似乎是完全沒理由出現在那的一根掛著的繩子或者電線,讓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在電影棚中經常見到的聚光燈。因為圖像質量太差,這一猜測仍存在疑問,但謎團依然存在:為什麼會有東西懸浮在月球的半空中(幾乎沒有空氣)。
  • 即熱式電熱水器安裝視頻教程
    安拉貝爾電熱水器安裝步驟詳解第一步:確認環境1、地線必須可靠接地;2、必須單獨配備防漏電空氣開關;3、功率 >3000W 不能使用排插;4、功率 >3000W 電線至少達到4平方毫米銅線;第二步:固定掛板1、確定好安裝位置,用隨機器附帶的定位紙板標記好鑽孔位置;2、用電鑽在4個標記好的位置打孔;3、用釘錘把4個硬質塑料膨脹管打進鑽孔內;4、用螺絲固定好熱水器掛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