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財年美國國防預算投入特點分析

2021-02-15 軍工圈

來源:「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當前,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正在審議《2017財年國防預算法案》,引起各方廣泛關注。本文對提交審議的預算申請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探究2017財年美國國防預算的投入特點。根據美國總統歐巴馬2月份向國會提交的《2017財年國防預算申請》,2017財年美國防預算申請為5827億美元(不包含聯邦其他部門與防務有關的預算)。其中,保障軍隊建設和發展的基礎預算5239億美元,較2016財年增加22億美元,增幅0.42%;保障反恐作戰、軍援等的海外應急行動預算588億美元,較2016財年增加2億美元,增幅0.34%。從預算投向看,2017財年美國國防預算重點在於下述5個方面。美軍一直將部隊人員視作「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高度重視人員經費投入。在2017財年國防基礎預算申請中,與人員有關的經費預算高達2508億美元,較2016財年國會批准數增長0.6%,佔國防基礎預算的比例高達47.9%。2017財年國防預算中與人員有關的經費主要包括:現役軍人、國民警衛隊、後備役人員工資和補貼津貼預算1289億美元,佔整個人員經費預算51.4%;文職人員工資和補貼津貼預算729億美元,佔整個人員經費預算29.1%;國防健康計劃預算338億美元,佔整個人員經費預算13.5%;國防部教育、家庭住房等經費預算152億美元,佔整個人員經費預算6.1%。2017財年美軍與人員有關預算增長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一是人員基本工資增長1.6%,較2016財年增長0.3個百分點。二是軍人住房補貼增長。2017財年軍人住房補貼增長1%,與2016財年基本持平。在2017財年國防預算申請中,裝備科研費和採購費預算申請為1839億美元(見下表),較2016財年預算增加64億美元,增幅3.6%。從預算投向看,2017財年美軍科研和裝備採購重點是提升戰略防禦水平、提高太空能力、加強網絡空間能力建設等。2017財年,美軍飛彈防禦計劃預算申請為85億美元,重點項目:繼續完善地基中段防禦(GMD)系統,使「地基攔截彈」(GBI)部署數量在2017年底增至44枚,同時繼續研製「重新設計的大氣層外殺傷攔截器」、「遠程識別雷達」等。繼續執行「歐洲分階段自適應途徑」(EPAA)反導系統的第三階段任務,確保2018財年在波蘭部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並使該系統具備發射「標準-3」IA、IB和IIA等各型飛彈的能力。採購85枚新型「飛彈段增強型」「愛國者-3」飛彈,以攔截更快、更複雜的彈道飛彈和空中目標,提高美軍的戰區飛彈防禦能力。繼續對「宙斯盾」驅逐艦進行飛彈防禦能力改裝,同時採購35枚「標準-3」IB攔截彈,裝備「宙斯盾」驅逐艦和部署在羅馬尼亞的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開展「地基攔截彈」可靠性試驗和系統工程改進等,應對來自朝鮮洲際彈道飛彈的現實威脅和來自伊朗洲際彈道飛彈的潛在威脅。繼續支持以色列的「鐵穹」近程防禦系統、「箭」系列飛彈防禦系統、「大衛投石環索」武器系統等建設,提升其對近程彈道飛彈和遠程火箭彈的防禦能力,進一步完善以色列的多層防禦體系。近年來,美國防部不斷加大太空技術發展的經費投入,改善太空項目的投資結構,以維持對太空的控制。2017財年,美軍太空領域預算為71億美元,重點項目:研製「全球定位系統運行控制系統」和軍用「全球定位系統用戶設備增量1」,同時向「全球定位系統」主集成商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其優化太空控制和用戶設備計劃,以及管理軍民規範和要求等。開發「衛星通信」系統和「過頂持續紅外」系統,確保2027年前「先進極高頻」通信衛星數量維持在5~6顆,2025年前「天基紅外系統」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數量維持在5~6顆,提高美軍的信息收集和信息通信能力。啟動「下一代氣象衛星」的研製工作,確保在2021年能發射升空,滿足美軍對大氣、陸地、海洋等全球環境觀測任務的需要。投入18億美元採購5批次「漸進一次性使用運載火箭」的發射服務(其中3次為競爭合同),並資助國產火箭發動機研發,以確保可靠地進入太空的能力。2015年4月,美國防部公布新版《國防部網絡空間戰略》,提出「保護國防部的網絡、系統和信息」、「保護美國免受大規模網絡攻擊」和「為軍事行動與應急計劃提供網絡支持」三大網絡任務,確定了「建立並維持遂行網絡空間行動的戰備部隊與能力」、「保護國防部信息網絡並降低國防部任務風險」、「保護美國本土和美國重要利益免受破壞性或大規模網絡攻擊」、「構建並維持可靠的網絡手段以及利用其控制衝突升級」和「建立並維持穩健的國際聯盟以懾止網絡威脅」五大戰略目標。為完成上述網絡任務和實現戰略目標,2017財年美國防部計劃在網絡空間領域投入67億美元,重點項目:繼續組織133個網絡任務部隊的建設,確保在2018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支持在馬裡蘭州米德堡的美國網絡司令部聯合作戰中心建設,該中心計劃2018財年投入使用。繼續支持網絡空間預研計劃以及其他研究和技術項目,研製網絡任務部隊履行其任務所需的裝備與工具。繼續支持防禦性網絡空間行動,為國防部各層級網絡提供信息保障和網絡安全保證。繼續支持戰區指揮官和攻擊性網絡行動,為保障軍事行動和應急任務提供一體化網絡能力。為推進國防科技創新,保持軍事技術領先優勢,2017財年美國防部安排125億美元預算資金用於「科學與技術」計劃,約佔2017財年國防基礎預算的2.4%。按支出項目劃分:基礎研究21億美元,應用研究48億美元,先期技術發展56億美元;按支出部門劃分:陸軍23億美元,海軍21億美元,空軍25億美元,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30億美元,其他部門26億美元。開展「國防創新試驗小組」(DIU-X)建設。2015年,美國防部在矽谷成立了DIU-X,計劃通過該機構重新建立與工業界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友好關係。2017財年,國防部計劃投入4500萬美元開展DIU-X建設,以推進國防部與高科技創新企業在前沿知識和創新技術方面的交流。開展先導計劃研究。2017財年,美國防部擬向中央情報局所屬的In-Q-Tel高科技風險投資公司投入4000萬美元,支持其開展國防部先導計劃研究工作。開展製造創新研究。根據2012年美國政府啟動的「國家製造創新網絡計劃」相關要求,2017財年國防部將投入1.37億美元用於繼續支持6個國防部牽頭的製造創新研究所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同時還撥款新建2個製造創新研究所。開展「第三次抵消戰略」的相關研究。2017財年國防部計劃投入3500萬美元開展「第三次抵消戰略」的相關研究,重點面向有可能形成新技術優勢的領域。未來5年,國防部還將投入180億美元,用於「精確定位與導航」、「大型無人深潛器」、「高超聲速」、「低成本無人系統」等方向的科技研究,大力促進「第三次抵消戰略」的實現。支持「戰略能力辦公室」開展相關研究。2017財年,國防部計劃向戰略能力辦公室提供總額達9.02億美元的資金,以支持其開發「改變遊戲規則」的能力,使美國繼續保持全球軍事技術優勢。2013年,受財政減赤的影響,美陸、海、空三軍均不同程度地減少了訓練時間和演習次數,如陸軍取消7個旅戰鬥隊和所有非戰鬥部隊在作戰訓練中心(CTC)的輪訓安排;空軍削減18%(約20萬個小時)的飛行訓練時間;海軍分時段封存「斯坦尼斯」號、「艾森豪」號、「裡根」號和「羅斯福」號航母以及被迫推遲或取消在西太平洋地區1/3的海軍演習等。這些計劃致使美軍整體戰鬥力水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此,自2014年起,美國國防預算開始由「側重於當前的作戰」向「能夠滿足更廣泛的任務」轉型,使各軍種恢復全譜戰備,以訓練出戰備精良、富有能力、能在任何時間或地點實現任務目標的部隊。2017財年,美國防部計劃投入近1400億美元,繼續恢復各軍種的全譜戰備訓練。其中,陸軍將充分利用作戰訓練中心的能力,對旅戰鬥隊進行全譜戰備訓練;海軍將繼續執行「優化艦隊反應計劃」(OFRP),進行部署前的規劃和訓練,滿足「全球力量管理系統」的要求,提升部隊的戰備能力;空軍將充分利用經費開展飛行訓練,並投資進行訓練基地的現代化改造,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駐地訓練水平。另外,受前期財政減赤影響的所有空軍13個戰鬥機中隊將可以全面執行其飛行計劃。2017財年,美國海外應急行動預算為588億美元,較2016財年增加0.34%,主要保障內容:用於打擊「伊斯蘭國」的預算75億美元,較2016財年增長50%,其中18億美元用來採購超過4.5萬枚GPS制導炸彈和雷射制導火箭彈。「歐洲再保證倡議」預算34億美元,是2016財年的4倍多,主要用於支持在歐洲輪換部署更多的美軍部隊,與盟國進行更多的訓練和演習,並在歐洲預置更多的作戰裝備和保障設施等。阿富汗安全部隊基金預算34億美元,主要用於訓練和裝備阿富汗安全部隊。裝備維修和更換預算94億美元,反恐夥伴關係基金預算10億美元,伊拉克訓練與裝備基金預算6億美元,秘密項目預算81億美元。2017財年國防預算申請提交後,美國防部主要領導宣稱,該預算體現了戰略目標、資源配置和能力手段的有效平衡,能夠滿足應對各方面挑戰的需要,並呼籲國會如數通過。但是,受《2011財年預算控制法案》規定的上限限制,以及兩黨鬥爭、部門反對等因素的影響,2017財年國防預算能否順利通過國會審查,還存在不確定因素。5月26日,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通過了2017財年國防預算法案。其中包括5159億美元的基礎國防預算,586億美元海外應急行動資金。撥款預算法案對來自450項具體預算削減所節省的151億美元資金進行了重新分配,對美軍在戰備、船舶建造、戰機採購以及飛彈防禦上進行了重點投資:為海軍的艦船建造增加21億美元,其中10億美元用於建造破冰船(此舉說明美國充分認清北極日益增長的戰略意義,美國上一次對破冰船的資助是在1990年)。5月初,美眾議院撥款委員批准了眾議院版本的國防預算法案,提議削減數十億美元,但此舉遭到美政府否決。

作者: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 張玉華 董齊光 王陽

來源:美國防部網站等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推薦理由:三分鐘早讀」每天早晨準時推送當下最有價值的(語音版)時事、民生、政策、財經、網際網路新聞,是軍事迷必關注微信之一,每天三分鐘,讀懂天下事。

【免責聲明】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聯繫QQ:3339372142。

相關焦點

  • 美國聯邦預算與國防預算的發展、構成、決策
    其中,作為在選擇性支出中佔比最高的國防預算仍將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和博弈的重點,它的通過對於了解未來數年美國的軍事戰略趨向具有標杆意義。2017年3月16日,川普政府公布了題為《美國優先:一份使美國再次偉大的預算大綱》的2018財年預算藍皮書,這也是川普總統上任後向國會提交首份聯邦預算的藍本。
  • 《美軍無人系統和機器人2019年國防預算分析報告》
    本期,佔知介紹《美軍無人系統和機器人2019年國防預算分析報告》,本報告共198頁,報告對2019年美國無人系統和機器人的採購、研究、開發、測試和評估的經費情況分析,供大家研究美軍無人系統裝備發展和關鍵技術發展趨勢提供參考(反無人系統裝備投資大幅增加)。
  • 【安信軍工】國防預算專題分析:國防預算公布在即,優選低估值細分龍頭
    而美國、俄羅斯和印度2019年軍費增速均大幅提升,2019年美國軍費增幅達5.3%,系近十年來軍費增幅最高;俄羅斯2019年軍費增幅4.49%,系2017-2018年連續兩年軍費下滑後首次上升;2019年印度軍費增幅6.85%,高於中美俄三國的增速。
  • 美國防部《2020財年國防工業能力報告》分析美軍機工業現狀與問題
    美國法典》要求,美國防部每年開展國家技術與工業基礎(NTIB)評估,並向美國國會提交年度評估報告,作為制定國防工業政策、編制下一財年預算以及進行國防工業能力調整的重要決策依據。隨著美空軍B-21遠程轟炸機與陸軍「未來垂直起降飛行器」項目投入生產,F-35戰鬥機和T-7A教練機採購達到峰值,預計2025-2027財年的飛機採購預算將大幅增長。2029財年以後,由於預計的飛機產量下降,以及發展重點轉向六代機、新型運輸機及無人作戰飛機的開發,採購預算將減少。
  • 【重磅】美國國防部2019財年飛彈武器採購簡析
    2018年2月,美國國防部發布了2019財年國防預算提案,該提案顯示,2019財年美國國防預算申請總經費6861億美元,比2018財年申請經費增長了470億美元,增長率7.4%。其中,基礎國防預算6171億美元,比2018財年申請金額增加426億美元;海外緊急作戰預算690億美元。
  • 美國組建天軍的三種方案及相應預算分析
    遠望智庫技術預警中心 申元璋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防預算分析計劃主任兼航空航天安全計劃主任託德
  • 【產業報告】全球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展望2017
    持續緊張的國際形勢使國防領域的投入增加2016年國際形勢持續緊張,許多受其影響的國家都計劃調整資本改善國防。傳統的陸上武力對抗發展到海事糾紛、混合戰爭、島礁建造、公海海盜行為、城市暴動、「獨狼式」恐怖襲擊、網絡攻擊,再到反介入與區域封鎖。2017年,隨著美國新當選政府對加強國家軍事力量的關注,國防航空領域將會有所發展。
  • 外媒分析稱印度新年度國防預算事實上降低了
    印度2021—2022年度國防預算名義上小幅增長到了655億美元,但簡式防務分析指出,該預算在事實上降低了7%。亞太地區防務分析專家喬恩•格雷瓦特(JonGrevatt)分析了印度近些年的國防預算報告後指出:印度2月1日宣布其2021—2022年度國防預算為4.78萬億印度盧比(約655億美元),名義上較上一年度有小幅增長,但事實上下降了不少。
  • 我國公布2019年國防預算,和美國比怎麼樣?羅援獨家解讀
    北京時間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公布了2019年國防支出預算,總額為11899億元,增長約7.5%,這是我國國防預算連續第四年以個位數增長,低於2018年8.1%的增長率。美國2009-2019年國防預算我們比較一下中美兩國軍費。2019年,美國軍費71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萬億。中國軍費11899億人民幣,約合美元1776.5億。
  • 海軍造船名列美國防預算重新評估的首位
    根據USNI的備忘錄,為了實施拜登政府2023至2027財年的「重建更好的美國」計劃和氣候投資計劃,CAPE還應評估「現有2022財年投資和2023財年機會」。據分析,2020年美國國防部直接介入美國海軍的長期軍力結構計劃,進行了一個海軍武力結構研究項目;因此,國防部2020年第一季提交給國會的2021財年國防開支法案,沒有包含原本海軍提交的30年造艦計劃等文件。
  • 美2018財年國防預算請求文件達新高
    (2)生成聯合能力 「戰區司令部演習與交戰(CE2)及訓練轉型(T2)」項目(CE2T2)是國防部唯一的聯合訓練項目,2018財年總統國防預算請求也為支持九大戰區司令部相關演習與交戰需求申請了預算。艦船 採辦2艘「維吉尼亞」級核潛艇,預算55億美元;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預算40億美元;1艘「福特」級航母,預算46億美元;「哥倫比亞」級彈道飛彈核潛艇,預算19億美元;「美國」級兩棲攻擊艦,預算17億美元;1艘近海戰鬥艦,預算12億美元。
  • 國際 | 美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禁用中興、華為技術
    年7月24日,美國眾議院公布眾、參兩院關於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簡稱 NDAA)最後協商版本的「會議報告」,其中禁止美國聯邦政府機構使用華為和中興通訊提供的存在風險的技術。該法案的最後版本要求,美國國防部在2019年3月之前提交報告,重點報告美國國防信息系統局(DISA)如何更好地管理國防部信息網絡的日常防禦職責,美國網絡司令部是否可以更好地完成這些任務。該法案還提出將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 Sharkseer 計劃轉移到 DISA。此外,還要求美國國防部使用 Sharkseer 的「沙盒即服務」工具。
  • 美國飛彈防禦系統2018財年預算分析
    MDA計劃於2018財年開展首次GMD系統作戰飛行試驗,代號FTG-11。試驗中,將從范登堡基地齊射地基攔截彈,攔截洲際彈道飛彈靶彈。此外,還將開展GMD系統第3次受控飛行試驗(CTV-03),收集RKV的飛行環境數據,驗證RKV的集成和性能。預計2022年開始部署RKV。
  • 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關於網絡安全都講了什麼?
    年8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涉7163億美元軍費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2019),作為美國防務年度開支預算的指導性文件,NDAA2019不僅軍費再創新高,同時透露出強烈的遏華色彩。
  • 關注|從美軍2018財年裝備採辦預算看飛彈武器發展 (三)——戰術飛彈
    反輻射飛彈——海軍加速增程型AARGM-ER研發進度,空軍增加HARM研發投入以應對新型反輻射目標威脅由於庫存足夠,美國海軍在2017財年後就已停止現役反輻射飛彈AGM-88A HARM的採購,重點轉向增程型AARGM-ER的研發。
  • 2019年中國國防預算公布,羅援獨家解讀
    3月5日,在2019年全國人大提交的預算草案中,我國2019年將國防預算增長率從去年的8.1%下調至7.5%。
  • 【推薦閱讀】2017年國外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發展綜述
    5月公開的2018財年預算中,美國為高超聲速打擊武器預研項目共申請4.34億美元,較上一財年批覆額(3.41億美元)大幅提升。美國空軍在2018財年預算中首次編列了「高超聲速樣機」項目,並隨後發布了首個高超聲速打擊武器型號——「空射型高超聲速常規打擊武器」(HCSW)項目的招標預告,指出將在2018年初授出HCSW的工程研製合同,標誌著美軍高超聲速飛彈相比之前的規劃將提前5年左右進入工程研製階段。
  • 【原創】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發展動向及趨勢分析
    2017年12月18日,美國發布新版《國家安全戰略》,提出將優先發展增強的飛彈防禦能力,包括在發射前擊敗威脅的能力,將發展包括非動能攔截、雷射武器以及網絡攻擊武器在內多種新項目。2018年1月19日,美國發布最新版《國防戰略》,指出要加快飛彈防禦系統發展,以實現防禦能力的提升。美國還持續加大對飛彈防禦系統的經費投入。
  • 太空部隊2021年預算分析
    以下是對預算要點的分析:太空部隊要求2021年提供23億美元,以繼續發展下一代過頂持久紅外星座(OPIR)。這些衛星向美國和盟國提供彈道飛彈攻擊預警。第一批下一代OPIR星座被稱為Block0,擁有三個GEO地球同步軌道和兩個H極地軌道衛星。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負責極地軌道衛星。
  • 美國 | 2020年「美國預算草案」,犧牲民生,軍工得利
    新預算,第二個犧牲品,是美國國務院,預算大減24%美國國務院和中國國務院不一樣,美國國務院主要是管外交的,負責制定美國的外交政策,對美國海外的權益進行策略分析和評估。這樣想就錯了,在這波新財年的預算計劃中,犧牲的是民生部門,得利的,是軍工國防。國防部,加5%;商務部,加7%;國土安全部,加7%;退伍軍人事業部,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