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以巴均實施了戰爭罪行

2021-02-07 聯合國

  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於去年7月設立的有關2014年加沙衝突問題的獨立國際調查委員會6月22日在日內瓦正式發布了工作報告。報告稱,委員會收集的大量確證信息顯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於去年6月13日開始在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巴勒斯坦被佔領土、特別是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中均可能實施了戰爭罪行。


  聯合國2014年加沙衝突問題獨立調查委員會負責人、美國紐約州前最高法院大法官、紐約市聯邦檢察官戴維斯22日在調查報告發布會上指出,去年夏天在加薩走廊發生的敵對行動中,以色列共實施了超過6000次空襲、通過坦克和大炮發射了約5萬枚炮彈;在51天的軍事行動中,有1462名巴勒斯坦平民被打死,其中三分之一是兒童。與此同時,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在去年7、8月間向以色列發射了4881枚火箭彈以及1753枚迫擊炮彈,造成6名平民死傷,至少1600人受傷。




  戴維斯表示,以色列針對平民家庭和人口密集住宅區實施了攻擊。調查委員會尤其對以軍普遍使用重型武器及其廣泛的殺傷範圍表示關切;儘管可能不違法,但不加區別的進攻在清除戰鬥人員的同時也極有可能殃及平民。有信息顯示,以方明顯了解其進攻對平民造成的可怕後果,但卻並沒有調整空襲戰略,由此使調查委員質疑此舉是否是由政府最高級默許的更廣泛政策的一部分。以色列認為,當自己士兵的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所有的國際法規則似乎都可以被忽略不計。


  戴維斯援引報告指出,加沙衝突在造成巴勒斯坦平民嚴重死傷的同時,也給以色列民眾帶來巨大的痛苦並破壞了其正常生活。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向以色列發射了成千上萬枚火箭和迫擊炮;同時,以軍發現了14條從加薩走廊延伸進入以色列境內的地下隧道,相關活動意圖散布恐怖情緒,讓以色列人處於隨時可能遭受攻擊的恐懼之中。




  戴維斯強調,針對2014年加沙衝突問題的獨立調查並非一個國際司法程序,調查報告也不是針對衝突任何一方是否有罪的最終判決;調查組成員只是希望通過大量翔實的信息讓巴以雙方的衝突受害者都能有機會公平講述自己的遭遇,讓公眾了解其所遭受的苦難,並希望藉助報告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結束暴力的惡性循環。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於去年7月23日通過題為「確保國際法在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受到尊重」的決議,要求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緊急派遣一個獨立國際調查委員會,對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巴勒斯坦被佔領土、特別是被佔加薩走廊與2014年6月13日以來進行的軍事行動有關的所有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和國際人權法的行為進行調查,查清違法行為和所犯罪行的事實和狀況,查明肇事者,提出建議特別是問責措施,以期根本避免和終止有罪不罰的現象和確保追究肇事者的責任,提出保護平民不再受到任何進一步襲擊的方法和手段建議,並就此向理事會提交報告。


相關焦點

  • 國際刑事法院或起訴美軍戰爭罪行
    國際刑事法院可就反人道戰爭罪行,追究個人的刑事責任,條例還點明,就算某國沒有加入條約,如果該國公民在一個已加入條約的國家犯了反人道罪,當地人也可尋求國際刑事法庭介入檢控他們,因此,美國雖然退出了條約,但美國人還是有可能被起訴。
  • 【書訊】《侵略的證言:日軍在港戰爭罪行》
    全景披露英國國家檔案館館藏陸軍部珍貴檔案實地採訪日軍暴行倖存者及其後代揭露日軍佔領香港的累累罪行《侵略的證言:日軍在港戰爭罪行》劉智鵬,廣東揭陽人,華盛頓大學博士。戰後對日本的法庭審判以及對其罪行的蓋棺定論,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法律資料,被各國歷史研究者所珍視,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對這些資料展開了深入的研究。《侵略的證言:日軍在港戰爭罪行》便是一本鉤沉英國國家檔案館館藏陸軍部珍貴檔案,重現日軍侵佔香港的歷史片段的著作。
  • 戰爭究竟有多殘酷?細數亞塞拜然戰爭罪行,引起世界眾怒
    儘管這場戰爭已隨《納卡和平協定》的籤署而接近尾聲,但世人不該忘記,在這場戰爭中,亞塞拜然做出的違背人道,超越人類文明底線的戰爭罪行。這些戰爭罪行大多數都被公布到網上,並有一些罪行被攝像機記錄下,阿軍所犯下的戰爭罪行,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並引發世界眾怒!本文就將歸納整理一些亞塞拜然所犯下的戰爭罪行,帶領讀者們了解現代戰爭的殘酷!
  • 德國如何反省戰爭罪行
    當時,德國各地出現了大批「流民」,數百萬原來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的德裔居民被驅逐出境……因此,戰後初年,許多德國人認為自己只是「受害者」,而較少考慮本民族給其他國家造成了多大傷害。理由竟然是依照納粹時代的法律,反戰人士的確犯有「顛覆國家罪」,所以他們是「賣國賊」,而對國家的不忠誠放在任何時代都是應該否定的,歌頌叛國者不利於愛國教育,而且赦免反戰人士的罪名對所有參加戰爭的士兵不公平,也不利於提振德國軍隊的士氣。
  • 淺析巴以衝突的根源與出路
    在中東問題中,影響最大的是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衝突,而衝突的焦點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巴以衝突由來已久,影響巴以衝突的因素錯綜複雜,包括:領土爭端、耶路撒冷地位問題、聯合國的有關決議、雙方軍事力量對比、外交與國際環境以及民族和宗教衝突等。歷史上,為了解決巴以問題,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爆發了五次大規模戰爭;聯合國以及其他大國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也作出了大量努力,但巴以衝突始終未得到根本解決。
  • 以巴爆發近7年來最嚴重衝突,戰爭一觸即發
    自5月9日起以巴之間愈演愈烈的武力衝突從隔空發射火箭彈升級到地面部隊攻擊。 不過,以色列數小時後又澄清,地面部隊只是在邊境待命,尚未進入加薩走廊。 5月9日,在數周零星衝突之後,控制著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簡稱為「哈馬斯」)開始對以色列發射火箭彈,以色列隨即以空襲回擊。這是以巴雙方自2014年經歷50天衝突後的最嚴重武力對峙局面。
  • 以巴衝突:正向全面戰爭升級!
    以色列13日對加薩走廊實施空襲 聯合國代表警告說,巴以局勢正在「向全面戰爭升級」。聯合國中東和平進程特別協調員託爾·溫內斯蘭德說:「必須立刻停火,我們正朝全面戰爭升級。各方領導人必須承擔起(衝突)降級的責任。」
  • 巴以衝突,戰爭新形態!
    然而,這種熱鬧的背後,卻似乎隱藏著戰爭形態的某種變化。 不止本次巴以衝突,再結合早前的兩場戰爭(或對峙),這種趨勢更顯得若隱若現。 第一場戰爭:亞阿戰爭 到現在,可能很多人都已經記不得亞阿戰爭是怎麼回事了,但對那場戰爭中亞美尼亞坦克被亞塞拜然無人機吊打的場景應該印象深刻。
  • 巴鐵少將:戰爭不可避免
    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印巴兩國曾經爆發過3次大規模戰爭,第3次印巴戰爭之後,雙方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大致和平,1998年雙方擁核之後,兩國對於大規模開戰的態度更加謹慎。印巴兩國在2天內連續發生3次交火,印度邊防部隊甚至公然動用大口徑火炮和自動武器,對巴鐵平民進行肆無忌憚地殺戮,這說明印巴兩國已經遊走在戰爭的邊緣,克什米爾局勢開始失控。8月5日,印度突然宣布,取消克什米爾邦的「自治權」,並出動4萬多名印軍,對該地區實施了「軍事佔領」,啟動「吞併模式」。
  • 【觀點】《罪行與懺悔》:讓日本道歉真的無解嗎?
    為贏得明年選舉推出討好民眾的速成措施,重寫新安倍經濟學、在聯大開會期間一路小跑會見普京、其所屬的自民黨在國會強推新安保法……不過,最引國際社會尤其是亞洲國家注意的內容,恐怕是對二戰中日本所犯下的戰爭罪行的態度。畢竟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但,最終還是讓曾經遭受侵略的亞洲國家們失望了。
  • 浙江省抗日戰爭史研究會專欄 | 日軍在浙江蕭山實施細菌戰的罪行考
    日本侵略者在蕭山犯下的戰爭罪行磬竹難書,其中一項令人髮指的是滅絕人性的細菌戰。細菌戰之危害不僅涉及前線和後方的武裝人員,還在於人為地製造傳染病策源地,大規模地殘害和平居民,這是一種殘暴險惡的殺人手段。1925年6月17日,世界各國代表在日內瓦籤訂協議書,已明確規定禁止使用細菌武器,日本也是籤字國,但日本侵略者竟喪心病狂地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違反國際法的規定,使蕭山抗日軍民和無辜和平居民慘遭殺害。
  • 以巴交火,戰火熊熊!
    第二行預言中東的以巴衝突: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領土,就將這個戰爭火藥桶點燃。兩國將會開始相互殘殺!這幕後卻是美伊矛盾,是美國在中東的新代理人戰爭。第三行預言中國的城市群建設。這是偉大的中國夢!第四行預言的正是美伊矛盾:因為中俄攪局伊朗問題,美國也無法直接針對伊朗動武,儘管伊朗擊落了美國無人機,但美國還是克制,沒有冒然發動針對伊朗的軍事打擊。
  • 美軍為首的北約聯軍借「反恐」之機在阿富汗境內的戰爭罪行(上)
    儘管阿富汗國內的談判前景依然充滿變數,但是不妨礙小編為大家梳理近20年來北約入侵者在阿富汗犯下的累累戰爭罪行,根據聯合國、國際刑事法院、人權觀察組織、英國軍方、澳大利亞軍方、塔利班等各方披露的信息,充分揭示出標榜所謂「人權」、「反恐」的北約聯軍在阿富汗戰爭中最陰暗的一面。
  • 【梁良良轉】巴以戰爭何時了?
    6月間三名以色列少年被綁架、失蹤、棄屍在約旦河西岸的田間,此後16歲的巴勒斯坦青年被殺害暴屍在耶路撒冷的森林。7月8日巴以戰火再開,哈馬斯的飛彈和以色列空軍的轟炸籠罩著特拉維夫和加薩走廊。每日所見不是以色列人躲空襲,就是被以軍轟炸後加沙的瓦礫廢墟與流血傷亡。第一次加沙戰爭是在2008年,上一次是在兩年前,戰事越來越頻繁,和平越來越渺茫。
  • 巴鐵來了!
    他說,這次中巴空軍聯合訓練,分為空對空作戰、近距支援作戰、空對地作戰、紅藍體系對抗演練等7個階段實施。中國空軍派出殲-11、殲轟-7、空警-200等多型飛機,以及地空飛彈、雷達、空降特戰等地面分隊參訓;巴基斯坦空軍派出梟龍和預警機等多型飛機參訓。中國海軍航空兵也派出飛機參加中巴空軍聯合訓練。
  • 有戰爭罪行責任而沒有受到審判的裕仁天皇
    亞洲太平洋戰爭結束後,日本政府與美國做了交易,以保留日本天皇制為代價實現所謂「無條件投降」,裕仁天皇也因此得到了庇護,逃過了東京審判。二戰後,裕仁天皇又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愛好和平的老人。然而,無論國際海事日本國內,對於裕仁天皇應該接受戰爭罪行審判的呼聲從來沒有停止過。
  • 被遺忘的戰爭罪行:二戰後義大利為什麼能夠逃脫被審判的命運?
    這場戰爭波及了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最終這場戰爭以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 森巴之戰(中)
    南路則沿象泉河前進進攻札布讓宗、達巴宗(均在今札達縣 )。從這個戰役布局來看,谷郎森可謂煞費苦心,三路軍隊齊頭並進,既有阻援,又奪實地。軍隊會合後,合併向南推進,沒有給清軍留下任何可乘之機。森巴戰爭進行到此,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鍵節點,未來將會如何發展,已經不完全取決於谷郎森的意願,棋盤外的各方勢力開始紛紛捲入這場博弈。阿里地區清軍力量的孱弱令谷郎森欣喜不已,他甚至開始產生了一直驅兵直入拉薩的綺夢。
  • 外交部:呼籲對美軍在世界各地濫殺無辜平民的戰爭罪行進行調查追責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譴責美方打著「民主」「人權」旗號,對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發動軍事幹涉的野蠻行徑,呼籲國際社會對美軍在世界各地濫殺無辜平民的戰爭罪行進行調查追責「我們呼籲國際社會對美軍在世界各地濫殺無辜平民的戰爭罪行進行調查追責。」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汪文斌說,美國以所謂「民主」「人權」為藉口,在世界上肆意妄為的時代已經結束,美軍殺害各國無辜平民的罪行受到清算的一天終將來臨。
  • 以色列高官口出狂言:每天消滅一個巴村莊
    近日,國際刑事法院正式接受了巴方申請,開始對以色列在該地區可能犯下的戰爭罪行展開調查,而之所以巴以衝突持續了這麼些年,國際刑事法院都沒有做出類似舉動,主要是因為巴勒斯坦此前一直是個地區,直到今年巴當局正式成立,該地區才成為了一個獨立主權國,刑事法院也因此能夠接受其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