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的報導,在1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五,美國軍方承認中國轟炸機在南海模擬了對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母的攻擊,這證實了英國《金融時報》早些時候的報導。這是中美歷年來的交鋒中破天荒的頭一回,也意味著隨著中美兩國綜合國力和軍力的此消彼長,中國面對美國挑釁開始從以往的被動應對向主動出擊進行轉變。那麼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來了,如果模擬一下,中國需要多少架轟6,發射多少枚飛彈才能對抗一個美國航母編隊呢?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的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早先的報導
美國《福布斯》網站給出的答案是「中國需要100架轟炸機才能穿透美國一個航母打擊群的防禦網」。這是基於航空專家兼作家湯姆·庫珀的看法,「蘇聯人已經指明,他們需要兩個師(總共約100架轟炸機)來與一個美國航母戰鬥群作戰。中國的轟6及其鷹擊12反艦飛彈大致類似於蘇聯的轟炸機和飛彈。並非巧合的是,轟6實際上是老式圖16轟炸機的改良版」。
「如果蘇聯人在1980年代需要出動100架圖波列夫轟炸機對一艘美國航母進行攻擊,那麼今天的中國可能至少需要一百架轟6來做同樣的事情,中國將不得不以類似的方式進行戰鬥。」庫珀說。
那麼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簡單分析下。目前我國為美國航母進行準備的能夠由轟6發射的遠程反艦飛彈為鷹擊12和東風17彈道反艦飛彈的空射版本,分別由轟6J和轟6N發射。
攜帶東風17空射版本的轟6N
其中鷹擊12是傳統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如果單獨使用基本對美國航母編隊用處不大。這裡我們使用東風17空射版本,這是唯一一款單獨使用便能對美國航母編隊造成重大傷害的武器。
攜帶鷹擊12的轟6J
這其中最致命的自然是東風17,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國早已經完美解決了中遠程彈道反艦飛彈打擊水面移動目標的發現、鎖定、制導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一點連美國和日本都不得不承認。
其次,自然是東風17本身的實力。東風17是全世界首款服役的高超音速武器,裝備有DF-ZF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這種飛彈能夠攜帶常規或核彈頭,射程達到2000公裡以上,速度達到5馬赫以上。雖然其最大飛行速度沒有東風26和東風21D高。憑藉其獨特的「全程大氣層內滑翔技術」,現有所有手段均無法攔截,甚至無法被探測。
相比俄羅斯和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東風17取消了傳統高超音速武器最容易被偵測和攔截的「大氣層外飛行階段」,全程都在大氣層裡飛行。這樣一來,對手甚至無法提前對其進行偵測,自然更談不上提前攔截了。而「全程大氣層內滑翔」還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東風17的「滑翔段」是目前「已經服役」和「在研」高超音速武器裡最長的,同時可用機動次數也最多、橫向機動性也最強,這樣的東風17即使末端為了制導減速到5馬赫也無法被攔截。東風17是全世界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全程滑翔」飛彈,代表了高超音速武器的最高水準。
而美國現役主力的尼米茲級航母打擊群的防空半徑在1000公裡左右,考慮到其主力艦載機型F/A-18-E/F裝備的AIM120D最大射程約130公裡,在不考慮對方戰鬥機攔截的理想狀態下,我們大致可以認為,尼米茲級航母可以對最遠1130公裡外的空中目標進行打擊。
很顯然,這是遠小於轟6N+東風17空射版本的打擊距離。而且區別於傳統反艦飛彈,東風17的制導並不需要載機負責,因此轟6N發射完飛彈就能返回。另外由於東風17無法被美國現在的標準2系列、標準3系列和標準6系列防空飛彈攔截,因此除非我們操作不出問題,那麼理論上可以做到百發百中。而美國一個標準的航母戰鬥群大致由由1艘航空母艦,4艘飛彈驅逐艦,2艘飛彈巡洋艦,1艘攻擊核潛艇和1艘綜合補給艦組成。其中8艘為水面艦艇。
考慮到航母比較抗揍,給它按10枚東風17的豪華標準,其它7艘水面艦艇按2枚1艘的標準,24枚東風17足已對抗美國一個航母戰鬥群,而這些只需要24架轟6戰神就可以了。100架轟6根本不需要。
事實上,正如美國《商業內幕》寫的那樣,「解放軍不需要擊傷或擊沉很多美國航母就可以有所作為。美國太平洋艦隊只有五艘航母,哪怕損失一艘都將構成物質和政治危機。在戰時,中國的轟炸機部隊可能只需要對美國航母開火兩次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