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對四艘,南海四座「不沉航母」,與四艘尼米茲級航母實力對比

2022-01-23 大國戰勢

點擊 上方藍字關注,全球最新軍事資訊等您閱讀!

‍前言

南海總面積350萬平方公裡,其中屬於我國領海的有210萬平方公裡,我國南海這一巨大的海域星羅密布著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四大群島,大大小小有名字的島礁多達兩百多座。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在永興島修建了一條長度2400米的混凝土跑道,這條飛機跑道可起降當時國內最大的客運飛機。2010年之後,我國又先後在永暑島、渚碧島和美濟島修建了飛機跑道。我國對南海這四座島礁的吹沙填海人工改建,初衷一是為了改善島上駐守人員的生活條件,畢竟在遠離大陸的海島海礁上長期駐守,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我國南海永興島

第二點是把這些島嶼的基礎設施進行升級,為在附近進行漁業作業的漁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不過當前這四座擁有機場跑道的島嶼,有時候會被網友稱為南海的四座「不沉航母」!當然我們不會主動拿這擁有機場跑道的四座島嶼做什麼事情,但如果遇到外敵來犯到了我們必須要保家衛國的時候,四座擁有機場跑道的島嶼也會發揮出他們潛在的軍事作用和價值!那麼網友們眼中的這四座「不沉航母」,與四艘真正的航母相比,誰的作戰實力更強大呢?

我國南海永暑島

一,四座島嶼與四艘尼米茲級航母的進攻能力對比

既然要比我們就拿綜合實力最強的航母來比,像印度海軍那種只能搭載20架米格29K的小航母就不提了,鑑於目前福特級航空母艦還未形成戰鬥力,因此我們就把尼米茲級航母擺到擂臺上。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10萬噸,通常搭載各型艦載機75架左右,其中固定翼艦載戰鬥機F/A-18E/F在45架左右,此外還會搭載5架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4架E-2C/D「鷹眼」固定翼預警機、以及20架左右的反潛和運輸直升機。

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的主要進攻手段就是艦載機

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在常規模式下水面護航艦艇數量為6艘,戰時經過加強後最多可以達到8艘,按照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6艘伯克級驅逐艦來計算,8艘護航水面艦艇的垂髮系統共有832單元,如果是進攻作戰這些護航艦艇會有30單元左右裝填的是射程1600公裡左右的艦載版戰斧巡航飛彈。這樣計算下來,四支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用於進攻的力量為:艦載機200架左右,戰斧式巡航飛彈240枚左右,為什麼沒有考慮攻擊型核潛艇的進攻能力呢?攻擊型核潛艇用魚雷打島嶼,能把自己累死!

一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可以搭載接近50架固定翼艦載戰鬥機

再來看我國南海四座島嶼具備的潛在進攻能力,南海四座島嶼本身的面積以及機場跑道的長度 ,都遠遠超過尼米茲級航空母艦,一艘尼米茲級航母的甲板面積不到兩萬平方米,而在我國南海擁有機場跑道的四座島嶼中,目前陸地面積最小的永興島還有2.6平方公裡,機場跑道最短的美濟礁還有2600米,而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僅有332米長,與這些機場島嶼的飛機跑道相比,根本不在一個重量級。

伯克級驅逐艦可以發射艦載版戰斧式巡航飛彈攻擊固定目標

雖然目前我們從未在這四座島嶼進行實戰化作戰部署,此前也僅僅是進行了運輸機以及戰鬥機的臨時性起降部署,但按照足這四座島嶼遠超航母的硬體基礎來看,我們的轟炸機、大型預警機、電子戰機、重型戰鬥機、陸基先進防空系統、岸艦飛彈等等均可以大量部署,需要的時候四座島嶼上部署的戰機數量會遠超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而且在陸基重型戰鬥機面前,尼米茲級搭載的艦載機毫無優勢,我們的重型戰鬥機可以用600公裡繞個側從後面對航母展開攻擊,而F/A-18E/F和F35C只能在以航母為中心800公裡的半徑內飛行。

我國客機在南海島嶼機場起降

此外由於四座島嶼均具備起降轟6K轟炸機的能力,在戰鬥機數量超過尼米茲級航母的前提下,可以起飛大編隊轟6K或殲轟七對航母發動飽和攻擊,這樣我們的戰鬥機只負責制空,另有攻擊機群展開反航母作戰,而4艘尼米茲級有限的戰鬥機制空權都拿不下來,根本無力展開進攻,雖然我們的四座島嶼無法移動,此時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攜帶的戰斧式巡航飛彈可以發揮作用,但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會面臨一個問題:在反艦彈道導面前,戰鬥群能否進入戰斧巡航飛彈的有效作戰距離內?

轟6K在南海島嶼機場起降

二,四座島嶼與四艘尼米茲級航母的防守能力對比

先來看反潛,航母戰鬥群最怕的裝備之一就是潛艇,而南海四座島嶼基本不用擔心潛艇的問題,即便放任不管,用潛艇攜帶的魚雷飛彈去打擊島嶼?這樣的戰術基本等於以卵擊石!唯一需要防範的是尼米茲級航母編隊中或加入一艘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增加戰斧式巡航飛彈的攻擊密度,但這實際上又成為了防空問題,四座島嶼上可以部署紅旗9、紅旗16等各型防空飛彈,組成遠中近立體式防空網,外圍還會有大量的海軍艦艇提供第一層防禦,雖然四艘尼米茲級航母可以攜帶幾百枚戰斧式巡航飛彈,但這種亞音速飛彈基本無法突破這種嚴密的防空網,要知道2018年在擁有絕對的制空權和電磁權的情況下,美軍向敘利亞發射的58枚戰斧式巡航飛彈還被敘利亞防空部隊老舊的防空系統攔截了一部分!

我國陸基戰鬥機部署南海島嶼機場

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的另一種進攻手段反艦飛彈此時也會失去作用,美軍增程型魚叉反艦飛彈的射程只有220公裡,並且也無法超音速飛行,不僅突防能力有限,而且用魚叉反艦飛彈攻擊島嶼,是要上演反艦飛彈與礁石的碰撞嗎?要知道魚叉反艦飛彈可沒有垂直攻頂能力,在對島嶼的進攻中毫無作用!剩下的就是依靠艦載機攜帶對地攻擊武器對機場跑道等進行打擊,不過在戰鬥機性能以及數量均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尼米茲級航母攜帶的艦載機很難找到攻擊機會,此時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航母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必要時陸基防空系統可以迅速部署南海島嶼機場

三,南海四座島嶼作戰實力遠超四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我國南海四座島嶼機場可以部署陸基重型戰鬥機,並且無需考慮起飛效率問題,採用「大象漫步」起飛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起飛數十架戰鬥機,而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想要把艦載機全部彈射出去,最少需要半個小時,中間還有一段停止彈射讓鍋爐補充蒸汽的過程,艦載機起飛效率遠不及島嶼機場。而從島嶼機場起飛的殲16、殲20等重型戰鬥機會對F/A-18E/F和F35C形成性能碾壓優勢。

我國南海「鐵三角」

我國南海四座擁有機場跑道的島嶼,其中永暑島、美濟島和渚碧島形成了一個鐵三角,三座島嶼之間的距離不過百公裡左右,永興島則是三座島嶼與大陸之間的連接樞紐,可對三座島嶼提供迅速地支援。從實際作戰能力來看,戰時我國南海四座擁有機場跑道的島嶼,其進攻和防守能力均超過4艘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再加上從大陸而來源源不斷的補給,過來4艘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什麼也做不了。

相關焦點

  • 頭條 加刊解析中國南海「超級艦隊」:有四艘不沉「航母」
    四個島礁上修建的4座機場就是不折不扣的不沉「航母」。從永興島填海、部署紅旗-9地對空飛彈、進駐殲-11、空警系列、運-8系列巡邏機的動向看,這樣的前沿化軍事設施,會進一步向南方擴展,今後在未來的7座填海島礁上,也可能進行類似的部署。
  • 南海島礁被譽「不沉的航母」?其實遠比不上航母
    一直以來,提到南海島礁,大家第一反應就是「不沉的航母」,畢竟在不少小夥伴心目中,南沙島礁基地那是種花家的驕傲!再加上機場的附屬設施、港口、醫院、兵營、倉庫……當時的美國媒體看到了炒作「中國威脅論」新契機,於是紛紛開始炒作這些島礁的威脅,將其稱之為「不沉的航母」,來煽動南海周邊國家的緊張和不安情緒。
  • 日本實施「西南諸島不沉航母」戰略:對抗中國航母
    日本《經濟學人》周刊5月16日刊發國際問題評論家丸山浩行的文章《日本將西南諸島建成「不沉航空母艦」》稱,中國開始爭取成為擁有4艘大型航空母艦的「
  • 從山東艦與尼米茲級航母的對比,看為啥我國必須要建核動力航母
    作為海洋大國的我們,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也已經有擁有了2艘6萬噸級的大型航母了,而更大的9萬噸級的003航母也正在建造中。那我國現役的航母與美國主力的尼米茲級相比有多大差距呢?山東艦與尼米茲級航母誰更強?顧名思義,航空母艦最核心的戰鬥力是上面的艦載機。艦載機的性能和數量自然就決定了一艘航母的戰鬥機。
  • 中國南海艦隊實力如何?7國海上聯軍進入南海,南海艦隊扛得住嗎
    但實際上,目前我國在各個方向上都有較大的壓力,南海地區的主要防務,除了火箭軍之外,主要擔負南海地區防務的還是南海艦隊及其配合部隊。接下來,本文就大致對比下雙方在南海地區的實力對比。以美國為首的7國海上聯軍作戰實力——擁有148架戰鬥機;7國海上聯軍中實力最強的自然是美國海軍了,目前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已經實現了3個航母戰鬥群的常態化部署。
  • 「尼米茲」號駛向印太 — 中國近海同時聚集3艘美軍航母
    不過這種航母的調遣方式比較罕見,因為如果「尼米茲」號航母被調往印太,那麼該區域將同時聚集3艘美軍航母,而如今火藥味不減的中東地區卻一艘美軍航母都看不到了。美國海軍是世界上「管得最寬」的軍隊,沒有之一,通過第二艦隊、第三艦隊、第四艦隊、第五艦隊、第六艦隊和第七艦隊總計6個艦隊,美國海軍將全球所有海域都列為其執行任務的區域,具體示意圖如下:不過考慮到實力的均衡分布,美軍一般很少讓多艘航母集中在一個海軍艦隊的「任務區域」內,算上會有一艘航母常年處於輪換維護狀態,平均一支艦隊只會分到1艘航母(第三艦隊是個例外,由於鎮守美國西海岸,
  • 國產新航母下水,中國海軍躍居世界第二,2030年或將有六艘航母
    相反,如果取消這一設計,將省出不少空間,還是比較划算的,實際上,美國福特級的攔阻索也同樣由此前尼米茲級的4道降為3道。▲紀念新航母下水,軍武特別製作了個視頻,《中國航母暢想,001A只是個開始》。 如果航母編隊能常年保持在遠離大陸的南海深處進行巡航,將大大提升中國對一區域的控制力和威懾力,在應對南海地區可能發生的衝突時,就多了一種手段上的選擇。當然,通過談判來解決南海爭端還是第一選擇,但有沒有航母編隊恐怕還是不一樣的,有的話,至少會在談判桌上居於更加有利的地位。當然,我們現在國際貿易如此之多,貿易航線的安危如果不能保證,始終是一塊心病。
  • 美軍尼米茲級10艘航空母艦的三個發展階段
    1980年亟欲重振軍威的裡根上臺後,為了達成其提出的「海軍艦艇600艘」之目標,在其任內大舉建造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在1982年一舉訂購二艘(CVN-72、73)。不同於前四艘尼米茲級是單獨訂購,第五、第六艘尼米茲級是在1982年12月27日一起訂購,這是因為同時間的大量採購能壓低單位成本,較長時間個別採購相同數量更為划算。
  • 在現代戰爭中,美軍現役尼米茲級航母的抗打擊能力
    不過,尼米茲級航母的抗打擊能力可是不弱,雖然理論上擊沉航母的看似簡單,但在現實中要想擊沉航母難度可以說是相當的大。 一旦航母遭到打擊,航母的這些防護設計,將有效保護航母的安全。 其次,航空母艦不光是單艦作戰,而是航母戰鬥群一起出動。相當於一個惡漢帶著一群打手,尼米茲級航母的外圍一般會配置2-3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這兩種都是宙斯盾驅逐艦,具備跟蹤和打擊多目標群的能力,可以抵抗飽和攻擊。
  • 把它和尼米茲級航母放在一起對比就知道了
    包括山東艦上採取的四面有源相控陣掃描雷達和S波段的346a雷達等等,都使得山東艦的整體作戰實力與遼寧艦相比有了較大的提高。特別是綜合空間的使用,使得山東艦上搭載戰鬥機的數量可以高達36架,而遼寧艦僅為24架。當然由於上述兩艘艦艇都參考了俄羅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的設計,因而山東艦採取的滑躍起降平臺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戰鬥力的整體發揮。
  • 航母沒用了?二戰後期日本心甘情願讓美軍弄沉自己的航母
    要知道飛行員都沒受過什麼夜間著艦訓練啊,馬裡亞納大海戰的時候,不就因為夜戰問題,出徵回來的飛機飛蛾撲火般地批量著艦,結果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嗎?要是哈爾西出擊的話,難免會遇到類似問題。於是,哈爾西就給自己的老大尼米茲發了封電報,說我已經重創了慄田健男的中路艦隊,現在我發現小澤治三郎的航母編隊了,我決定北上打他了。
  • 五角大樓宣布將尼米茲號航母調離中東 三艘航母同時現身印太
    美國之音2月3日報導,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從中東調往印太地區,形成三艘航母同時聚集印太地區而中東地區無航母的局面。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說,國防部長奧斯汀批准尼米茲號航母撤離中央司令部安全負責區時考慮了範圍更廣的地緣戰略局面。
  • 中國海軍一口氣退役四艘驅逐艦!這麼壕的舉動難到是舷號不夠用了?
    ▲在同一天光榮退役的051四兄弟從官方報導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四艘051分別是舷號為109的「開封」號、舷號為110的「大連」號、舷號為164▲中國海軍新銳主力艦首艦下水時間一覽表因此,在我國海軍戰鬥力水平逐漸崛起的今天,這四艘051的退役也成了必然。
  • 二戰時最著名的四艘航空母艦:美國「企業」號曾幹掉三艘日本航母
    航空母艦起源於一戰之後,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百眼巨人」號。發展於二戰期間,以飛機作為主要武器的航母戰術,在二戰期間徹底終結了「大炮巨艦」的戰列艦對轟,航母也就此成為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利器。二戰期間建造和擁有航空最多的是美國151艘(袁騰飛說有210艘),其次是英國91艘,日本擁有25艘航母位列第二,德國1艘,義大利3艘,法國2艘,蘇聯一艘沒有。
  • 中國第三艘航母會跳過常規直接上核動力嗎?
    其實,美國智庫也認為中國的航母發展會採用「四步走」,即第三艘常規動力,第四艘核動力。考慮到軍用的要求更高,熱功率只會更大,至於會大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咱們研製核動力航母的話,即便追不上「尼米茲」級的動力水平,但肯定不會重蹈法國人的覆轍,不會搞出一款最大航速只有27節的航母來……
  • 這艘航母有多抗打:挨12魚雷5炸彈400炮彈不沉
    注意這裡僅僅統計的是艦隊航母,不包括美軍在戰爭後期所損失的輕型和護航航母,也就是說在1942年10月之後,美軍再也沒有一艘大中型航母被擊沉。我們悉數了解一下美軍這4艘艦隊航母的死因,其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1942年5月8日,滿載排水量高達43400噸的「列剋星敦」號航母在珊瑚海海戰中被日軍第五航空戰隊的「翔鶴」、「瑞鶴」號所擊沉。
  • 真要是火力全開,能頂半艘尼米茲級航母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遼寧艦航母的另一面,也就是遼寧艦的進攻能力。(遼寧艦航母戰鬥群)航母的進攻能力,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看艦載機的性能水平;一部分是看航母自身的技術水平。所以下面我們也分兩個部分來介紹一下遼寧艦的進攻能力。首先,就是殲-15艦載戰鬥機。
  • 尼米茲載機90架,我們兩艘比不上人家一艘?航母戰力不是這麼算
    數十年來美國海軍一直維持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母戰鬥群,目前美國海軍航母已全部實現核動力化,共有十艘排水量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和一艘排水量11萬噸的福特級航空母艦,僅這十一艘航母的排水用量就達到了110餘萬噸,因此美國海軍的艦艇噸位優勢還是非常大。
  • 淺析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 — 001A型航母
    從滑躍航母的性能來看,它在執行防空任務方面,只要防空攔截陣位和巡邏數量在一定範圍之內,滑躍航母大致可以與彈射器航母相當,一般認為在巡邏陣位距離母艦不超過400-500公裡的時候,彈射航母和滑躍航母要保持12個小時不間斷的艦載機巡邏,兩者的效能差不多相當,只有超過這個距離的時候,兩者才有差距。
  • 臺灣的雷人大建計劃:自造2艘航母、20艘神盾艦
    只不過,在當代現實條件下,臺灣海軍實現的這個方案的可能性恐怕不會比民國當年的12艘航母、30艘戰列艦和重巡洋艦的方案更大。由於南海局勢升溫,為因應南海的變局,臺海軍代號「弘運計劃」所規劃的兩艘兩萬噸級多功能兩棲突擊母艦,已經確定採用全通式甲板設計,可以讓5架直升機同時進行起降作業,依任務需求不同,可搭載MH-60R反潛直升機、AH-1W超級眼鏡蛇或AH-64D長弓阿帕奇攻擊直升機、UH-60M黑鷹運輸直升機,或CH-47SD奇努克重型運輸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