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 俄媒解讀蘭德中國軍力報告:中國在周邊幾近無敵

2021-02-18 參考消息


9月14日,搭載高分九號衛星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新華社發

參考消息網9月20日報導 俄羅斯《觀點報》網站9月18日發表題為《美國開始認真看待中國軍隊》的文章,作者為羅曼·克列楚爾,編譯如下:

美國分析家對假想的中美軍事衝突進行模擬推演。最終發現,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美國無論如何都穩操勝券,那麼如今在一系列指標上,結局都不那麼明朗。而再過10至15年,力量對比還會進一步改變。

蘭德公司分析家起草了關於90年代初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變化情況的報告。作者從十個方面分別將1996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的中美軍力進行對比,預測潛在軍事衝突的結果。他們研究了兩種可能的對抗方案:在靠近中國的區域,即爭奪臺灣;遠離中國的區域,即爭奪戰略上重要的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

最終他們指出,二十年來解放軍實現了轉型:由人數眾多但裝備陳舊的武裝力量,變成了一支有戰鬥力的現代化軍隊。以下是對比的十個方面。

中國能以短程彈道飛彈攻擊最近的美國空軍基地。他們約有1400枚這樣的飛彈,其中一小部分就足以令美軍基地癱瘓數周,因此美國飛機將不得不從阿拉斯加、夏威夷和關島基地出發作更遠距離的飛行。在這方面,中國在附近區域的衝突中略佔上風,在遠離區域的衝突中則與美國勢均力敵。

當前,中國半數殲擊航空兵都配備第四代戰機。這本身就縮短了兩國軍力的差距。在附近區域雙方打個平手,在遠離區域美國只佔微弱優勢。

中國防空系統的發展,導致(美國)在中國領空或其附近活動變得困難許多。1996年,中國地對空飛彈主要是對蘇制老舊飛彈的仿製品。到2010年,中國投入了約200套擁有更複雜追蹤系統、射程達200公裡的裝置。美國空軍依舊可以憑藉隱形技術滲透中國領空。但倘若90年代還可以談論美軍優勢,那麼眼下,在附近區域雙方呈現均勢,在遠離區域美國略微佔優。

美國襲擊中國空軍基地能力:高精度武器的發展賦予美國一旦臺灣爭奪戰爆發可資利用的一系列優勢和能力。因此在這方面,美國在附近區域具備優勢,在遠離區域則優勢明顯。

中國武裝力量的作戰能力已達到這種程度——可用反艦彈道飛彈威脅美國航母。儘管這些飛彈在反導系統面前還不堪一擊,但美國將領如今必須正視的一點是,中國有能力攻擊航母,且這種能力只會增長。

此外,中方的偵察,包括衛星偵察手段更加先進了。報告作者認為,除反艦彈道飛彈外,美國司令部還應考慮到,配備巡航飛彈和魚雷的中國潛艇也在得到完善。因此,中國在附近區域略佔優勢,在遠離區域中美不相上下。

美軍極力防止中國陸戰隊登陸臺灣。根據報告,美國潛艇、飛機和地面力量能摧毀40%的中國登陸艦,在遭受這樣的損失後,登陸後的集群將無法保持完整性和統一指揮。但中國不斷完善反潛直升機和艦船,繼續擴大登陸艦集群。1996年以來,中國的登陸能力提高了一倍。然而,一旦臺海衝突爆發,優勢將屬於美國,在遠離區域這一優勢還會更大。

中國日益依賴衛星,並傳出其研發能摧毀太空飛行器武器的消息。與此同時,美國自2002年開始為反衛星武器的研製撥款。另外據報導,美國正在開發可令中國衛星光學感應控制設備失效的高能雷射系統,和用以擊落這些衛星的彈道飛彈。

中國開展了若干次「動能」反衛星飛彈測試。此外,中國正研製能破壞衛星設備的雷射系統。報告評估美國衛星面臨的威脅很大。報告作者認為,在這兩方面雙方實力近乎相當。

儘管美國國家機構不止一次受到中國支持的黑客的重大攻擊,但報告顯示,一旦衝突發生,美國計算機網絡不會遇到特別的麻煩。中國也是如此,儘管美國將佔據一定優勢。

該指標衡量的是國家核力量在遭受核打擊情況下的生存及回擊能力。中國一直在發展核力量,部隊裝備了新型洲際彈道飛彈,包括東風-31/31A和改進後的東風-5。中國海軍獲得了巨浪-2海基彈道飛彈。儘管如此,美中核彈頭的數量之比為13比1,因此中國沒有任何能力實施令對方無還手之力的打擊。

報告還提到,照目前事態發展,再過5至15年,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將下滑。同時,中國領導人可能得出結論:美國不會插手它與某個鄰國的衝突。

俄軍事分析家怎麼看:俄羅斯《莫斯科防務簡報》雙月刊主編瓦西裡·卡申說:「在我看來這是危言聳聽。美國與日本和菲律賓結成了正式同盟,而《與臺灣關係法》規定一旦中國大陸企圖以武力解放該島,美國可以介入戰局。但該法並未明確提出都有哪些行動方案,美國將自行決定介入與否。也就是說,這裡存在戰略不確定性。美國對其他國家沒有明確義務。但無需懷疑美國是否會馳援日本,因為這是關鍵盟友,棄之不顧意味著放棄全球領導權及對它的任何野心。」

卡申說:「對於菲律賓,一切則沒那麼簡單,行動級別又會不同。但顯而易見,現在東亞對於美國是重點地區。我認為,不應低估美國的決心,北京對此亦心知肚明。中國發動令美國措手不及的快速局部戰役是巨大的冒險。但未來十年的某個時刻,當兩國關係惡化、力量對比變化時,此舉並非不可能。」

同時,卡申認同報告作者的這一觀點,即中國軍力取得了長足進步,以至於他認為,某些方面超過了美國。

該專家表示:「即便在斯普拉特利群島區域,中國已有其優勢,因為它長期存在於該區域,而美國需從全球向那裡調集兵力。此外,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現代化高精度陸基飛彈帶來的非對稱能力。在該地區,中國確實是美國極其危險的對手,對抗結果殊難預料。美國可稱雄全球,但在自己周邊,中國能夠挑戰一切。」


資料圖片:南沙海域,美軍「沃斯堡」號戰艦(前)與中國海軍054A鹽城艦(後方)。

外媒:中國軍力增強令美不敢貿然攤牌

據路透社9月10日報導,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一個咄咄逼人的中國現在相信,其軍隊所擁有的技術至少能令美國在中國眼中的自家後院採取軍事冒險行動之前三思。

擁有大量擁躉的軍事評論員羅援少將在今年6月曾寫道:「一旦與中國攤牌,美國有打贏的絕對把握嗎?要知道中國軍隊一直在為打贏現代化戰爭做準備。」點擊查看更多>>

俄媒:中國空軍軍機數量世界第三 僅為美國兩成

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報8月19日發表題為《數量少了,質量高了——全球空軍力量發展速度不減》的文章。文章稱,據「環球飛行」網站稱,全球各國空軍現擁有飛機和直升機51685架(無人機不計算在內)。就飛機和直升機數量而言,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國空軍,第三名是中國(2860架,6%)。排名前十的其他國家依次是印度、日本、韓國、法國、埃及、土耳其和朝鮮。

就飛機和直升機數量排行而言,美國依然延續了之前的霸主地位,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中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經位列第三,且數量逐漸向俄羅斯靠近。印度與中國的數量差距還不小。值得關注的是,埃及、土耳其和朝鮮也躋身前十名之列。而西歐國家中,躋身前十名的只有法國。前十名中有四個國家都位於亞太地區,這也表明該地區緊張程度在上升。點擊查看更多>>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軍情|中國在過年,國外有人在添亂
    ( 新華網東京2月20日電 記者馮武勇 劉秀玲)  最近一段時間,美、英等國涉及中國軍力發展的多個報告相繼出爐。長久以來,提及中國軍力的報告在世界範圍內層出不窮,其中有捧的有貶的,有談威脅的,也有找弱點的。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報告往往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中國軍力發展,有的題目聽上去唬人,卻沒什麼實質內容。
  • 蘭德最新報告解讀:美國「會輸到脫褲子」!
    在2010年之前,中國還沒有對付航母的殺手鐧。但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大閱兵上,中國亮出了東風21D和東風26,局面就改觀了。我們知道,只要一枚飛彈擊中跑道或指揮塔,一艘航母就失去了戰鬥力。蘭德報告中承認東風21D對航母的威脅,因此在2017年的兵棋推演中,美國航母只能在遠離中國本土2000千米的範圍之外作戰。
  • 蘭德報告說中國"摸著美帝過河"?其實遠不止學習這麼簡單
    戰支則不僅運作中國的軍用衛星,還負責網絡戰、信息戰,如果說前一點與美國空軍為主空間司令部相當的話,後一點就不同了,美國把網絡戰、信息戰能力分散在三軍中,只在戰區聯合司令部層面整合。蘭德報告涵蓋中國空軍、火箭軍和戰支。
  • 蘭德建議:美政府放棄臺灣丶釣魚島,與中國商貿合作!
    當時,對於「中國是否出兵」朝鮮的問題,美國拿不準。而蘭德公司在對當時的中國國情、領導人毛澤東的性格以及當時的國際環境等眾多證據詳細分析後得出兩個結論:一是中國定會出兵朝鮮;二是美國會以不光彩的姿態從朝鮮戰場上失敗而退出。而近日,中國軍事專家楊承軍撰文稱,美國蘭德公司1月22日向政府呈送了一份諮詢報告,報告建議,中國已經崛起,為了臺灣對抗中國大陸吃力不討好。
  • 蘭德公司報告建議美國「放棄臺灣」?實際情況是——
    因此,我們選擇在牛年的大年初一加以解讀澄清。希望讀者在牛年吉祥如意的同時,能夠獲得更多高質量的準確信息。前述自媒體提到的蘭德公司報告題為《實施克制——美國地區安全政策的變化,走向實施現實主義的克制大戰略》(下簡稱《克制戰略》),為蘭德公司今年1月21日發布的長篇報告,報告中文譯文約12萬字。
  • 蘭德公司警告:中美軍事衝突三大「燃點」可能引爆
    不過,這份報告的作者認為,中國在今後成為什麼樣的國家,以及中國軍隊的演變既不是事先註定的,也不是完全不受美國的影響。必須注意的是,蘭德公司的這份報告是為美國陸軍進行的研究。說白了,是美軍方掏錢,讓蘭德公司做出了這份重磅報告。
  • 美叫囂抓住中國的三大弱點,可高度稀釋中國軍力!真有這麼簡單?
    這不,美媒叫囂抓住中國的三大弱點就能阻斷中國的軍事發展!那麼美軍口中所說的「中國三大弱點」究竟有哪些呢?  據《環球時報》援引香港《南華早報》的報導稱,美智庫向美國以及盟友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提到,由於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複雜,再加上中國無法在多個戰線上與美軍進行對抗,因此美軍若能抓住中國的主要軍事弱點就能對中國的軍事資源高度稀釋。
  • (附音頻)本周軍情觀察室內容精選:美售臺重型魚雷助臺攻截解放軍渡海船艦+解放軍東風41今年將服役+美新國防戰略報告直指中俄威脅
    從全世界來看,中國飛彈試射的高成功率非常罕見。 美新國防戰略報告直指中俄威脅/美軍加大軍力投資/中國:冷戰思維妄議解放軍美國國防部1月19日公布最新的國家國防戰略,中國和俄羅斯被視為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挑戰,國防部長馬蒂斯強調世界重回大國競爭狀態說,現在美國國家安全的重點是大國競爭,而不是恐怖主義。這份戰略是非常符合時代的。
  • 蘭德公司重磅報告:預測2050年的中國,崛起或停滯最有可能
    蘭德公司報告通過政治、經濟、科技、外交和軍事和環境因素交叉分析,認為中國在本世紀中葉(2050年)可能出現四種情況:(1)完勝的中國(triumphant China);(2)崛起的中國(ascendant
  • 揭秘美國人如何刺探中國軍情
    美國人手裡中國軍力的消息來自何方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美國對中國軍力的興趣也日益濃厚。雖然中國確實擁有地下飛彈洞庫,但「3000英裡長」(接近5000千米)這一數據的杜撰者明顯不了解這個數字的工程意義與這份報告類似的還有一年一度的所謂中國軍力報告。這份報告由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組織撰寫,每年都有一份50頁左右、附帶十多張示意圖片的報告書,耗資則要達到數十乃至上百萬美元。
  • 中印邊境的印度軍力報告
    日前有報導說雙方邊防部隊都已經各自後撤,不過從衛星圖上可以看到,印度方面一直在邊界增兵,雙方都在班公湖附近集結軍力。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方面的增援部隊從周邊城鎮不斷輸往前線位置,相信中方也會採取對應措施,做好準備。 印度的軍事武裝力量雖然總排名位列全球第四,不過外界對印度的真實軍力充滿質疑,經常有報導指稱印度軍力有諸多不行,當然也有一些誇大的。
  • 頭條 | 中國軍力躍升引起美國警覺 日媒:實力對比或在這一年逆轉——
    日本《產經新聞》2月27日發表題為《中國軍力增強引發美國警惕》的報導稱,美國川普政府在安保層面的與華對抗姿態,正變得日益鮮明,尤其是對中國的軍事動向投以犀利目光
  • 獨家|蘭德公司:中國轟-6K三年內38次進入太平洋,實現四大目標
    除了穿越第一島鏈進行訓練外,中國空軍派出的機型也不斷豐富,旨在執行更加多樣化的作戰和訓練任務。12月1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導稱,中國轟-6K轟炸機現身太平洋的數量大增,已經實現四大目標。文章作者是美國蘭德公司參與撰寫2017年關於中國空軍報告的研究員德裡克·格羅斯曼。
  • 中國軍力強盛為何武器沒啥人買?美專家揭開內幕讓人汗顏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頂尖的軍事大國,這點很少有人懷疑,但是軍力強大並不代表武器就受歡迎,二戰時的蘇聯和德國就是例子,前者的武器質量粗糙但卻能打敗裝備精良的德軍
  • 頭條 澳媒稱中美軍力對比並非「一邊倒」:中國能重創美軍
    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導 澳媒稱▲中美軍力對比蘭德公司說,在未來的5至15年裡,如果雙方繼續保持現有的防務開支,「亞洲將見證美國霸主地位的逐漸消退」。中國的軍力發展一直十分側重於發現並擊沉美國艦艇。」「十年前你會說,美國有必勝的實力。現在,美國面臨招致巨大損失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會損失一艘航母。」懷特說,自1996年以來,中國一直在集中力量開發潛艇、反艦飛彈和靈活的巡邏艇,力圖阻止美國向本地區投放海軍力量。
  • 剛剛,五角大樓拿出「中國軍力報告」,假裝把自己嚇一跳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軍部隊」、「未來10年核彈頭數量將增加一倍」、「打造世界級軍隊」,美國國防部9月1日在向國會提交的2020年度《中國軍力報告》中用這樣的描述來吸引眼球,炒作中國軍力發展。雖然這份報告引用了大量並不靠譜的信息來源,還以大量猜測的語氣臆測中國軍隊未來的發展,但它反映出的美國關注重點和針對性動向仍值得警惕。
  • 蘭德報告:未來30年中美關係最可能的走勢
    報告由蘭德公司資深政治科學家安德魯·斯科貝爾(Andrew Scobell)博士領銜,參與撰寫的還有埃德·伯克(Ed Burke)、庫珀(Cortez a . Cooper III)等。蘭德公司報告通過政治、經濟、科技、外交和軍事和環境因素交叉分析,認為中國在本世紀中葉可能出現四種情況:(1)完勝的中國(triumphant China);(2)崛起的中國(ascendant China);(3)停滯的中國(stagnant China);(4)內亂的中國(imploding China
  • 蘭德報告:現在美空軍全軍已保不住臺灣
    《國家利益》的這篇文章其實是對蘭德公司10日發表的《中美制空能力》一文的介紹。而這篇文章本身又是對蘭德公司今年年度重磅報告《中美軍力積分卡》中關於中美在臺灣和南海制空權相對優勢部分的簡報。《中美軍力積分卡》報告全文有400多頁內容,涉及了中美從局部摩擦到全面核戰在內的多種假想對抗情況。
  • 從中國軍力報告看中美軍事關係變遷
    9月1日,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2020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該報告從2000年起每年發布一次,內中常常引用網際網路信息,充斥眾多毫無根據的臆測和抹黑,成為美國炒作「中國軍事威脅」的重要依託。儘管如此,從過去20年中國軍力報告的關注點、相關評估看,這份報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美軍力對比和兩軍關係的變化。
  • 美四星上將:短期內美軍無敵,但中國軍力將在2035年趕上美國
    馬克·米利稱他們希望防止與中國開戰,但特別提醒道:"你想讓你的對手清楚地知道,如果他們毫不猶豫地與美國開戰,他們就會輸,而且他們會以非常大、非常迅速的方式輸掉,對他們的國家利益來說是非常災難性的。"這番表態的意思很明顯,短期內美軍無敵,誰跟美國開戰誰就會輸得很快、很慘;但15年後就說不準了,中國就是一個很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