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南京劉霖記的 扇面地圖 ——《最新世界全圖》

2021-02-13 地圖雜誌

《最新世界全圖》印製在一把民國時期的摺扇上,摺扇與地圖的保存都並不理想。扇骨的一枚大骨已折斷,與扇面脫膠;其中一枚小骨也已折斷。這把扇子11 檔,大骨長33.3 釐米(1 尺),最寬處3 釐米,排口寬0.1 釐米,因而這把摺扇可用術語描述為「1 尺、11 檔、0.1 排口」。摺扇的扇面高19 釐米,展開最寬處約50 釐米。扇骨為竹製,油性較足。

 

大扇骨上陰刻一副對聯——「他日趨庭叨陪鯉對,南華秋水東林幽徑」。上聯出自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取了《論語》中孔子之子孔鯉學《詩經》和《周禮》的典故。下聯中的「南華秋水」是採自《莊子·秋水》篇的典故,就是莊子與惠施著名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辯論;「東林幽徑」則取自明末東林書院講學議政的典故。對聯既表達了自謙的一面,也暗含了胸懷天下、經世致用的一面。

滑動觀看 大扇骨上陰刻的對聯

扇面的內容與這副對聯表達了共同的旨趣,一面印有《最新世界全圖》,一面印有孟秀珙(民國福州人,寓居上海,擅長人物畫)的畫。

因印製地圖的扇面右側及左上角有破損,所以《最新世界全圖》的編繪者和編繪時間等信息缺失。不過,扇面左下角的「南京劉霖記發行」則提供了一點線索。

據鮑國強《近年新入藏中文古舊全國地圖題記》的介紹,中國國家圖書館於2005 年從中國書店拍賣會買入過一幅繪有《最新大中華民國地圖》的摺扇。該摺扇的扇骨不存,僅存扇面地圖,此圖由洪懋熙編繪,印有1924 年9 月南京劉霖記的石印,並注有詳細的題記。2006 年上海敬華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的秋拍拍過同樣一件拍品。另外在網上還有一件南京劉霖記的摺扇拍品。以上種種,大體可以推測劉霖記是民國時期南京的一家以摺扇為主業的商號,它發行的摺扇扇面除了繪有常見的人物、山水圖案之外, 較有特色的是地圖,且主要是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因所見有限,並不知劉霖記商號的存續時間,故而只能推測本文所談摺扇的生產時間是在1924年前後。

印有《最新世界全圖》的扇面

 

印有孟秀珙人物畫的扇面

《最新世界全圖》扇面的底色為土黃色,屬於單色。地圖有經緯線,但因為是繪在扇面的緣故,高緯度地區的失真比較明顯。地圖用暈滃法表示出重要山脈。暈滃法也叫暈滃線法,是用不同長短粗細、疏密的線條來表示地面起伏形態的方法。在坡度平緩的地方,用細長而稀疏的線條表示;在坡度陡峭的地方,用粗短而密集的線條表示。圖上坡度低平的地方顏色明亮,坡度陡峭的地方顏色陰暗。據學者考證,暈滃法最早出現在18 世紀初的歐洲,通過地圖和書籍傳播至中國。中國人繪製的暈滃地圖最早出現在清同治年間。在中國的小比例尺暈滃地圖中,暈滃符號比較統一,採用單層暈滃線表示山脈走向,而在大比例尺地圖中,則採用多種暈滃符號。晚清洋務派組織翻譯的《行軍測繪》和《測地繪圖》最早介紹了暈滃法的原理和繪製方法,但「暈滃法」的名稱是在民國時期才逐漸確定下來的。

《最新世界全圖》上的北美、中美局部,美國的鐵路系統和用暈滃法表示的落基山脈在圖上清晰繪出

該摺扇上的《最新世界全圖》以歐洲為中心,右下角附有《歐洲西部諸國圖》。世界主要國家及首都、著名城市在地圖上都有註記,世界主要海洋、島嶼、半島以及大山大河也清晰繪出,還繪出了主要航線、鐵路甚至海底電纜等人類交通通信信息,這些內容很好地反映了當時世界政治與社會的關係。從清末以來,鐵路、航線、海底電纜等促進人類交往與彼此聯繫的人文地理景觀就常常為中國的地圖編繪者所繪製,這既是對當時世界重大現象的關注,也與當時的中國人渴望強盛的願望有關。

 

《最新世界全圖》可以討論的話題較多。比如,從圖上鐵路線的分布,可以非常直觀地了解當時世界經濟的格局、主要的經濟中心以及主要國家與其他地區的交通方式。還有,圖上密集的海上航線也說明了當時海運的重要性。

※ 轉載及雜誌訂閱、購買,均請聯繫後臺

合作or投稿郵箱:dituzazhi@sinomaps.com

新浪微博:@地圖雜誌

電話:010—83543926

更多地圖文化創意產品:上淘寶,搜索店鋪「輿圖天下總店」

相關焦點

  • 【地圖收藏549】1938《廈門島全圖》《廈門市全圖》《鼓浪嶼地圖》
    ☞微信後臺回復【地圖收藏】即可獲取1938《廈門島全圖》《廈門市全圖》《鼓浪嶼地圖》
  • 我的臺灣行:中國地圖見人心,從兩張地圖看出中國心
    過年期間,我去臺北旅遊了一番,一下車便買了幾張臺灣出版的中國全地圖,才發現大陸地圖和臺灣地圖的巨大差別!,只能標註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大的島嶼、島礁,讀者無法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
  • 【地圖收藏457】了解新中國的一個窗口(五)——美國中情局出版三種中國地圖集賞析漫記
    其地位與英國的軍情六處、前蘇聯克格勃和以色列摩薩德相當,號稱世界三大間諜機關。中情局下設管理處、行動處、科技處、情報處等四個主要部門。中情局的組織、人員、經費和活動高度保密,是美國唯一具有獨立地位的情報部門。新中國成立之後,兩國長時間的敵對狀態使中情局一直視我為重點「關注」和防控的目標。
  • 【地圖收藏349】1840《浙江海防圖》
    圖題已佚,據圖中內容擬訂為《浙江海防圖》;全圖採墨線描繪。圖中不附圖例、比例,方位則隨海岸線而改變,大致以左起寧波府霩衢所經錢倉所、爵谿所、大嵩所、象山縣、昌國衛至台州府健跳所的海岸線。但全圖側重在沿海岸各駐守墩汛、烽堠、瞭望臺、橋梁、城寨、衛所的分布,以形象描繪並註記名稱。圖中各處地名有英文註記,海洋多處註明「many Islands」,說明原圖曾經洋人之手並被使用過。本圖原為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1814-1843)所收藏,他在鴉片戰爭後擔任中英《南京條約》談判的翻譯;香港割讓英國後,出任議政局和定例局委員,兼代輔政司,位次於港督。
  • 傳教士利瑪竇出版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圖(組圖)
    傳教士利瑪竇出版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圖(組圖)
  • 「規範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 中英文最新標準版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來了!
    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地圖」各大媒體紛紛發聲,「嚴查問題地圖,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吾國雖大,寸土必爭」地圖(英文:map),是按一定的比例運用線條、符號、顏色、文字註記等描繪顯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區域、社會狀況的圖形。隨著科技的進步,地圖的概念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將地圖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現象的形象、符號模型",地圖是"空間信息的載體"、"空間信息的傳遞通道"等。
  • 【地圖收藏626】1954《新編香港九龍新界全圖》
    ☞微信後臺回復【地圖收藏】即可獲取1954《新編香港九龍新界全圖》原圖
  • 一帶一路:鼓浪嶼 古地圖之華美
    為開闢新的殖民地和貿易路線,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先後派出艦隊前往探索世界上的各處海洋。探索的需求和科技的發展相互促進,航海技術和地圖繪製在這一時期快速發展。鴉片戰爭後,清廷與大英帝國籤訂之《南京條約》將廈門設為條約口岸,其後幾十年間,難以被本地人接納的各國領事和洋行商人,逐漸在隔海相望的鼓浪嶼上建造辦公場所和居所,並讓它成為一個頗具盛名的外國人居留地。
  • 熱門 | 南航學生的愛我們感受到了,連繡個扇面都是戰鬥機的圖案!
    南航學生該有多愛學校啊,連繡個扇面都是戰鬥機圖案!
  • 第一張世界地圖:出自中國
    1522年之前,歐洲能夠產生世界地圖嗎?當然不會!即便是十年後的1532年,歐洲也不可能產生世界地圖,因為,小國寡民的西班牙葡萄牙,十年時間不可能完成世界地圖的測繪。    事實上,西方人早就知道:第一幅世界地圖、地圖學源於中國。那些宣稱世界地圖、地圖學源於西方的西方學者,他們深知自己在胡說八道。    我列舉一個事實吧。
  • 【地圖收藏418】了解新中國的一個窗口——《中國大陸省別地圖》賞析漫記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圖收藏】系列為大家帶來的是了解新中國的一個窗口——《中國大陸省別地圖》賞析漫記,
  • 世界地圖|康熙皇輿全覽圖
    因此清代產生了三種實測全圖,《康熙皇輿全覽圖》、《雍正十排圖》和《乾隆十三排圖》,中國古代地圖繪製的高水平成就達到頂峰。《皇輿全覽圖》又名《清代內府輿圖》,木刻墨印設色,不注比例,板框210cm×226cm,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內府刻本,是康熙朝繪製全國輿圖中刊刻年代較早而又罕見的善本輿地圖。
  • 民國憲兵的多重身份:集特務與軍中警察於一身,保衛南京時損失慘重
    中國憲兵主要存在於民國時期。各國憲兵職能大同小異,但職權大小有別,那麼在中國近代史上的憲兵究竟又是什麼樣的呢?作為世界上多數國家軍隊中的正規常設兵種,有著維持軍隊紀律,保障軍隊命令的執行,組織軍事法庭等職權的憲兵,最早起源於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的法國,後來因拿破崙軍隊橫掃歐洲而傳遍歐陸諸國,19世紀開始傳入亞洲。
  • 朱英||民國時期工商界人士的「民國」印象(三)
    在此期間,中國商會加入國際商會走向世界舞臺的計劃也得到了國民政府的支持。1928年年底國際商會就曾致函在近代中國號稱「第一商會」的上海總商會,試探中國商會的意向。隨後,上海總商會認為茲事體大即向全國商會聯合會進行通報。全國商聯會在通告全國各商會徵求意見的同時,電呈國民政府行政院以及工商部、外交部,請示處理辦法。
  • 北伐群英録.南京.南京1927
    唐生智湘系軍頭與北洋系不同,從唐生智到趙恆惕以及賀耀祖、葉開鑫,還有之前率先破城的程潛和書法家譚延闓都是老同盟會員,趙恆惕還是民國第一個民選的省長。張發奎民國舞臺的主旋律是槍打出頭鳥。到了10月,奉、直系軍閥還在北方虎視眈眈,唐生智已遭到北伐軍各路軍頭的圍攻,11月就跟著通電下野了。
  • 《民國海軍》︱民國時期海軍的艱難起航
    △ 民國時期海軍部舊址素描1911年12月29日,已經反清獨立的十七省代表在公定的首都南京召開會議,選舉臨時政府大總統,剛從美國返回的同盟會領袖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抵達南京宣誓就任,同日發布《通告海陸軍將士文》,讚揚海陸軍對革命所做貢獻,希望「共勵初心,守之勿失。弗嬰心小忿而釀鬩牆之譏,弗藉口共和而昧服從之義,弗怠弛而遺遠寇,弗驕矜以誤事機,擁樹民國,立於泰山磐石之安」。
  • 第9艘052D南京艦艦徽曝光:神獸睚眥寓意深刻
    中國海軍現役最新型飛彈驅逐艦052D型目前已有14艘處於服役、海試、舾裝、分段建造等不同狀態。這些新銳戰艦艦名分別為哪些城市,一直是廣大軍迷津津樂道的問題。近日,國內知名社交網絡出現第9艘052D型驅逐艦艦徽照片,顯示該艦艦名已歸「六朝古都」南京所有。
  • 民國軍界才子鄭楷
    中華民國「四大楷」(袁世凱、廖仲愷、蔡廷鍇、鄭楷)之一,有「世界博士」之美譽。邦熙公有子四,鄭楷最小,其三位兄長鄭同平、鄭錦賜、鄭錦賢均從商。鄭楷自幼聰穎過人。在家鄉揭陽讀小學時,成績突出,頗受名師楊淡吾先生器重,今人孫淑彥在《點擊揭陽清末民國書家》一文中特意談到楊淡吾的學生,「門人如吳文獻、林清揚、鄭楷、許照寰等多有成就」。
  • 海纜地圖背後的世界
    同樣,菲律賓、泰國也在這一時期發行相關主題的地圖郵票。之後,多國還發行了SEA-ME-WE(South East Asia Middle East Western Europe)亞歐電纜系統的郵票,這條電纜以及後來的升級版均經過並登陸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