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我寫了一篇關於冷戰的推文,講了一些男人對於冷戰的心理狀態。
冷戰解凍指南——快速和好又不丟面子的制勝小秘訣。
於是,後臺就有同學給我留言,說她覺得自己男朋友好像不是那種面對衝突無所適從而導致的冷戰,而是真真正正的殺人誅心的那種冷暴力。
說到這裡,估計很多人就要犯迷糊了,那到底怎麼才算是冷戰,怎麼才算是冷暴力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冷戰」和「冷暴力」是有本質區別的。
冷戰只不過是男人對於衝突的一種緩衝手段而已,而冷暴力卻是實實在在在的精神虐待。
它不會讓你頭破血流,也不會損你身體分毫,但它就是能讓你痛苦、難受,卻無從言說。
冷暴力的形態較為豐富,手段較為多元,但大體上分為兩種:
不說話、不溝通是大家最熟悉的冷暴力手段。
雖然說這也是冷戰的常見手段,但是相較於「冷戰」的出發點是「冷靜一下再談怎麼解決問題」,那麼冷暴力最大的特點在於——施暴者從頭到尾都是拒絕溝通的,也不願意與對方一起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我曾和大家說過,「吵架」作為負向性表露,其實是親密關係之間最高效的溝通方式,而冷暴力的行為就是完全阻斷了溝通的橋梁。
他們用不說話、不溝通的方式使衝突加劇,默默地把過錯加諸在對方的身上。
舉個例子,電影《無問西東》裡,許伯常對待劉淑芳就是典型的冷暴力。
不管劉淑芳怎麼做,哪怕是打罵對方,無理取鬧,許伯常的態度始終都是冷漠對待、拒絕溝通,甚至連妻子的杯子都拒絕使用。
這種精神與物質的雙重隔離對一個基本需求是被愛、被關心的女人來說,簡直就是毀天滅地的。
事實上,像這樣的拒絕溝通,雖然沒有任何過激的語言或者行為,但卻句句都在表示「我對你沒有興趣」,甚至是「我的眼裡根本就沒有你這個人。」
所以,劉淑芳才會歇斯底裡地說出那句:「你讓我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歸根結底,他們這麼做的目的,不是希望你可以主動放手,就是為了進一步掌控,讓你陷入對他們的徹底服從和依賴。
比如,陳思成上訪談節目的時候,提到和佟麗婭的相處時,曾這樣說過:
「但凡有點小矛盾,我其實只要做一件事就夠了,就是安靜的等她自我化解。」
而佟麗婭也表示:「我們倆如果生氣拌嘴,時長不會超過五分鐘,我會先道歉。」
事實上,陳思成這種漠不關心、拒絕溝通,讓對方主動求和的行為何嘗不是一種冷暴力呢,為的就是用不說話、不溝通的方式建立雙方的掌控關係。
所以,但凡你發現在一段關係中,溝通出了問題,對方總是有意無意地拒絕溝通,拒絕對話,那你就需要注意了,也許一個冷暴力的框架,正在搭建中。
這類手段常常被人忽略,也就是——長期用冷嘲熱諷、諷刺挖苦這些來「人格腐蝕」別人。
比如,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裡的曹七巧。
曹七巧說話指桑罵槐、像剃刀片一樣四面割著人,她對兩個媳婦冷嘲熱諷,極盡挖苦打擊之能,當中羞辱兒媳,破壞兒女的婚姻。
最終,她的兒子和女兒,都被逼成了和她一樣的瘋子!
相信看過小說的同學們一定對她記憶猶新,就是這個人讓我們光是看著那些白紙黑字,都有種像是送了半條命的感覺。
這就是冷暴力帶來的殺傷力,不易察覺卻又潤物細無聲。
但是我們透過表象就會發現,其實曹七巧也是可憐人,她既是加害者,同樣也是受害者。
她曾經也是一個很有生命力的人,也有人愛她,可她的哥哥貪圖聘禮,把她嫁給得了軟骨症的丈夫。
慢慢地,她開始生活在絕望裡,性格越發古怪,說話越發刻薄,最後導致了獨立人格受損。
這一種受損,就需要通過控制和凌虐他人來獲得補償,而缺乏同理心這一點,也讓他們在凌虐的時候,完全不會手軟。
所以,如果你在一段關係中,常常感受不到對方對你的尊重。
比如,譏笑你的喜好;公開拿你開玩笑,或者是在旁人面前讓你丟臉;用你的弱點來嘲笑你;刻薄地指桑罵槐;以及質疑你的評判力和決斷力等等。
如果他有以上這些行為,那你就要警惕起來了。
最後我想說,其實任何人都可能陷入冷暴力的相處模式中,成為施暴或受害的一方。
而你究竟是哪一方,這取決於你在親密關係中權力鬥爭所處的位置。
什麼叫「權利鬥爭」呢?
簡單來說,就是你在這段關係中所處的位置。
比如說你本身就處在高位,一般都是對方聽你的,更在乎你的感受,那他基本上就不太可能會成為施暴的那一方。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尋求一段健康的、積極的親密關係,除了需要擁有識人辨人的能力之外,還需要我們能夠掌控自己感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