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彈:MIM-3(地對空飛彈)

2021-12-26 戰爭機器

收錄於話題 #戰爭機器系列-飛彈兵器 191個

西部電氣公司(Western Electric)SAM-A-7/M1/MIM-3

耐克勝利女神(Nike Ajax)勝利女神(Nike Ajax)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地對空飛彈系統。它的起源是在戰後不久,當時美國陸軍意識到,防空飛彈是提供有效防空的唯一途徑,以應對未來快速高空飛行的轟炸機。西部電氣公司成為XSAM-G-7勝利女神防空飛彈系統的主承包商,道格拉斯公司作為主要分包商負責飛彈的彈體。

第一批無制導的勝利女神飛彈於1946年發射,但最初的多枚火箭助推器(8個固體燃料助推火箭包裹著飛彈尾部)的問題很快導致了該計劃的延遲。1948年,決定用一個連接在飛彈後部的單火箭助推器取代火箭助推器組。飛彈的主要推進裝置是貝爾公司的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飛行路線由彈頭周圍的四片小彈翼控制。1951年11月,對QB-17無人靶機首次成功攔截。第一枚生產型勝利女神飛彈(1951年被重新命名為SAM-A-7)於1952年飛行,第一座勝利女神飛彈基地於1954年啟用。此時,該飛彈已被陸軍稱為M1防空制導飛彈。名稱改為耐克 I(Nike I),以區別於耐克 B(Nike B)(後來的MIM-14耐克大力神「Nike Hercule」)和耐克 II(後來的LIM-49耐克 宙斯「Nike Zeus」)。1956年11月15日,該名稱最終改為耐克勝利女神(Nike Ajax)。

耐克勝利女神飛彈使用了一個指令制導系統。一個被稱為LOPAR(低功率探測雷達)的雷達探測遠距離的潛在目標,然後將目標的信息傳輸給TTR(目標跟蹤雷達)。相鄰的MTR(飛彈跟蹤雷達)則跟蹤耐克勝利女神飛彈的飛行路徑。利用TTR和MTR的跟蹤數據,一臺計算機計算出攔截軌跡,並嚮導彈發送適當的航向修正指令。當目標和飛彈的路徑相遇時,飛彈的三個高爆破片戰鬥部(分別位於彈頭、中部和彈尾)由地面指令引爆。

SAM-A-7 (MIM-3A)

耐克勝利女神飛彈系統的一個主要缺點是,引導系統一次只能處理一個目標。此外,不同的耐克勝利女神飛彈發射站之間最初沒有數據連結,這可能導致幾個發射站可能攻擊同一個目標。後一個問題最終通過引進馬丁AN/FSG-1飛彈火控系統得到了解決,該系統具有自動數據通信和處理功能。耐克勝利女神飛彈系統的其他問題是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及其劇毒推進劑,以及包含所有部件的完整發射場地過大的問題,這使得耐克勝利女神飛彈系統基本上只能作為固定防空系統。

SAM-A-7 (MIM-3A)

到1958年,美國已經啟用了近200套耐克勝利女神飛彈系統。然而,更先進的MIM-14 "耐克大力士 "很快取代了 "耐克勝利女神",到1963年底,美國本土的最後一部 "耐克勝利女神 "已經退役。1963年,"耐克勝利女神 "獲得了新的名稱MIM-3A。儘管使用了MIM(機動攔截飛彈)的代號,但耐克勝利女神飛彈系統的機動性在理論上要比在戰鬥中實際可行。MIM-3A繼續在美國的海外和友軍服役了許多年。總共製造了超過16000枚飛彈。

技術參數

註:幾個來源提供的數據有輕微的差異。因此下面的數字可能不準確。

MIM-3A的數據。

彈長 

(不包含助推器)

6.40 m ;

助推器: 4.21 m

彈翼展1.37 m彈徑0.30 m

彈重

(不包含助推器)

450 k; 

助推器: 660 kg 

速度音速(Mach)2.3射高21300 m 射程48 km動力

助推器: Allegheny彈道實驗室的M5 固定燃料火箭; 

推力25000公斤(燃料3秒)

續航發動機: 貝爾液體燃料火箭;

推力1180公斤

戰鬥部3個高爆破片戰鬥部: 5.44 kg, 81.2 kg, 55.3 kg

謝謝贊助,繼續鏟武器裝備史。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彈:MIM-14 核彈頭地對空飛彈
    西部電器 SAM-A-25/M6/MIM-14 "耐克大力士"(Nike Hercules)
  • 每日一彈:AQM-35超音速靶機
    諾斯羅普(遙控飛機分部)Q-4/AQM-351953年,諾斯羅普公司的遙控飛機分部開始研製
  • 「紅旗-7」地對空飛彈總設計師鐘山:「忘不了沒有空防的痛」
    雖然過去了40年,但回憶過往,「紅旗-7」地對空飛彈總設計師鐘山依然感慨萬千:「那是我們軍工人的春天,所有人仿佛一下子都甦醒了。」那一年之後,鐘山帶領團隊再攀高峰,使我國「紅旗」系列防空飛彈不斷取得突破,成為我軍重要的防空利劍。
  • 頭條 美媒鼓吹臺灣發展地對空飛彈:戰機數量及性能不如大陸
    地對空飛彈將提供更大防禦性能,也是推動防空向前發展的更佳投資選擇。▲ 兩架美制F-16戰鬥機從臺南嘉義機場起飛。地對空飛彈並非完美解決方案,因其也並非無堅不摧,但總體而言,其比臺灣戰鬥機更可禁受打擊,可以提供抗衡人民解放軍制空權的可行方式,尤其是如果臺灣以不同方式使用其地對空飛彈的話。此類飛彈在面對大量飛彈來襲時無法防禦固定目標。其唯一功用是提高襲擊的代價。更有效地使用此類飛彈將有助於保護臺灣其他防禦部隊免受人民解放軍空襲。
  • A-10「雷電II」硬抗地對空飛彈——美軍女飛行員的伊拉克之戰​
    在實戰中,A-10攻擊機的實際表現很好地兌現了這個承諾。其中,最為著名的例子當數2003年「伊拉克自由」行動期間,美軍女飛行員金·坎貝爾上尉的一場驚魂任務:A-10攻擊機硬生生地扛下敵軍的一枚地對空飛彈,再成功降落在基地的跑道上!
  • 看中國丨中國撤出南海地對空飛彈,「努力緩和中美矛盾」
    在南海仲裁判決兩天前,中國撤出了在南海部署的地對空飛彈。23일 중화권 언론은 영국 군사전문 매체 IHS 제인스 디펜스를 인용, 인공위성 사진 분석을 통해 중국이 지난 10일 남중국해 파라셀 군도(시사<西沙>군도)의 우디 섬(융싱다오(<永興島>)에 배치한 '훙치(紅旗·HQ)-9' 미사일을철수했다고 전했다.
  • MP7a1雷射訓練器材和路西法 A1 影視道具模型(不可發射)一周出貨!~~!特惠活動進行到底!~
    贈送價值58 禮包 一份斯密斯M&P9 三色可選 特惠活動 1258 贈送價值 58禮包一份戰鷹1911全金 黑和銀  限量特惠活動 1388和1488 贈送價值128 禮包一份戰鷹zy2 3.8
  • 每日一彈:LEM-70
    這個系統被稱為ERCS(緊急火箭通信系統),是為了在指揮所和發射控制中心之間提供一個可靠和可生存的連接。ERCS的超高頻發射器攜帶預先錄製好的部隊執行信息,傳送給火箭遠地點視線範圍內的所有單位。作為一個臨時的ERCS,美國空軍在1963年投入使用了MER-6A藍色偵察兵火箭。然而,作為最終的ERCS飛彈,空軍開發了LGM-30F民兵II洲際彈道飛彈的改進版。
  • 每日一彈:PQM-56 超音速靶機
    諾德/貝爾 CT.41/PQM-56 超音速靶機1957年,法國諾德航空公司開始研製
  • 每日一彈:AGM-83 牛頭犬 (Bulldog)空對地飛彈
    1970年,美國海軍授予德克薩斯儀器公司一份合同,為AGM-12小頭犬開發雷射制導系統。這種新型飛彈名為AGM-83鬥牛犬,是與位於中國湖的海軍武器中心(NWC)合作研製的。鬥牛犬基於AGM-12B「小鬥犬」A,並使用了一種新的113千克MK 19破片彈頭。它可以依靠美國海軍陸戰隊地面部隊投射到目標上的雷射束的反射。
  • 每日一彈:AGM-65 "小牛 "(Maverick​)空對地飛彈
    雷神公司(休斯公司)AGM-65 "小牛 "(Maverick)空對地飛彈AGM-65 "小牛 "是美國空軍服役的第一種通用型
  • 信號完整性:什麼是地彈
    所謂「地彈」,是指晶片內部「地」電平相對於電路板「地」電平的變化現象。以電路板「地」為參考,就像是晶片內部的「地」電平不斷的跳動,因此形象的稱之為地彈(ground bounce)。那麼「地彈」是如何產生的呢?首先我們要明白,對於任何封裝的晶片,其引腳會存在電感電容等寄生參數。而地彈正是由於引腳上的電感引起的。我們可以用下圖來直觀的解釋一下。圖中開關 Q 的不同位置代表了輸出的「0」 「1」兩種狀態。
  • 超音速3倍的蘇聯轟炸機有兩個段子----每日新圖200622
    《每日好圖》系列,每天將我在各種渠道看到的人文,軍事圖片,奉獻給大家,並儘量加上我個人的一些讀解。希望大家喜歡             每日提供大量國際軍事航空科技人文歷史圖片,所有圖片版權均屬於原作者。如需購買原圖請私聊本號,本號竭誠提供相關服務。
  • 中國在海南航母基地部署三款防空飛彈 一飛彈首次亮相
    文章稱,從2014年開始,中國對這些地對空飛彈陣地進行新的改造,至少改造了三個防空飛彈陣地,它們都在山上,偽裝隱蔽,從陣地外形推測,完全不像空軍的地對空飛彈陣地,因此推測這些防空飛彈屬於南海艦隊海軍防空旅。
  • 【冰原每日配裝】通常彈輕弩
    在這裡也必須提前說明一下,冰原輕弩的通常彈已經沒有本體時那麼輝煌,僅僅屬於能用的程度。如果想要滿會心,可以1級攻擊換達人;如果想要出體力3,可以1級攻擊換體力。都是可行的。最後說下客制,其實酋長個人推薦直接客制全攻擊,因為援擊本身非常穩,不太容易受傷(當然也得看人),靠冥赤套的回血已經夠了。PS:援擊輕弩是可以打眠彈的,所以狩獵的時候最好帶上眠彈(調和材料就看情況帶吧)。通2速射配裝(其二)
  • 致命鐵幕:俄羅斯S-300系列遠程地對空飛彈
    在立項之初,陸軍火箭炮兵總局提出,發展一款兼具反導/防空功能的野戰防空飛彈。但金剛石設計局與國土防空軍司令部則希望,發展一種全軍通用防空飛彈。隨後經過磋商和妥協,決定發展一款成系列的通用飛彈,為不同軍種裝備不同型號來滿足需求。
  • 每日一題---課外探究電阻與溫度的關係
    (掃碼可下載)2020中考物理各地試題彙編每日一題---比熱容知識點初中物理知識點常用常量及換算冒氣的比不冒氣的食物一定溫度高嗎?每日一題---電路圖連接、互畫你能用物理知識解釋--人感冒為什麼會流鼻涕嗎?
  • 中航發布暴力鑽地彈, 為何說它與殲-20是絕配?
    ▲中航發布的畫面中,炸彈垂直鑽入地面後,沒有爆炸火光就出現垂直鑽升的煙塵,表示該炸彈垂直鑽入極深才會擠出如此多的土石從視頻畫面來看,中航此次公開的鑽地彈外型細長,彈錐尖削,與美國動能鑽地彈相當類似相較之下,傳統戰機被攔截機率高,除非對手戰力極度不相稱,能夠早早取得絕對空優,不然飛到敵軍頭頂投下鑽地彈的機率很低。
  • 貝卡谷地之戰 ——壓制防空作戰史上的經典戰例
    以軍實際上是在第9次演習中入侵的6月9日13時30分左右,以軍各部隊分別展開行動,這一作戰行動包括突擊地空飛彈陣地和與前來保衛地空飛彈陣地的敘軍戰鬥機空戰兩個階段。 6月9日13時30分左右,以軍各部隊分別展開行動。E-2C「鷹眼」預警機和波音-707電子戰飛機首先升空。
  • 敏感時刻,美軍突然放出3萬磅級鑽地彈測試畫面
    據悉,這種GBU-57鑽地彈外號叫碉堡剋星,最早開始研發於2002年左右,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開發,但是隨後由於技術和資金原因,導致研發工作中斷。應該說它是目前常規鑽地彈藥中,威力和穿透力最強的,但是由於太大太重,所以對載具的掛載要求很高,目前只有在2007年升級改裝後的B2轟炸機能夠使用,一次可以攜帶兩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