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官宣:美國用謊言發動伊拉克戰爭

2021-02-13 後沙

2003年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雖然已經過去十七年,但伊拉克的社會動蕩、經濟崩潰仍然沒有結束,美國大兵也沒有離開伊拉克。

美國信誓旦旦所說的「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已經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謊言,儘管連美國國會都承認情報出現錯誤,但美國總統從來沒承認這一錯誤。

出人意料的是,在「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美國政治內鬥中,6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居然在推特上公開承認了此事。

不過,川普並不是什麼良心發現,而是為了反擊對他倒戈一擊的共和黨要人科林.鮑威爾(四星上將、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國務卿)。

鮑威爾7日在接受CNN採訪時稱,「川普不是一位有效率的總統,而且一直撒謊,從就職典禮就開始撒謊,2016年我沒有投票給他……」

當被問及是否支持拜登時,鮑威爾肯定地說,「我將為他投票」。

這是第一位公開表態支持民主黨候選人的共和黨要人,其它人一般都只是批評川普,而對是否支持拜登持謹慎態度。鮑威爾帶頭倒戈,對川普來說是不可容忍的行為。

針對鮑威爾個人最有力的反擊莫過於證明其也是個騙子,川普找到了武器。

6月7日川普發推:「鮑威爾是個真正的死硬分子,他應該為我們捲入災難性的中東戰爭負責,今天鮑威爾宣布將票投給另一個死硬分子,昏昏欲睡的喬.拜登。鮑威爾不是說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嗎?他們沒有,而我們還是去打仗了。」

不愧是耿直BOY,為發洩私人恩怨把國家「機密」都用上了。

全世界都知道「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謊言,但從美國總統嘴裡得到證實,性質完全不一樣。前者,人們是從道義上對美國劊子手進行譴責;後者,可能從法律(戰爭罪)上對戰爭主謀進行追責。

不知道那些當年為美國搖旗吶喊的狗狗們今天怎麼想?川普都官宣了,它們還要洗嗎?

混過天涯的朋友們都知道國觀光子大樓,被人年年鞭屍,鞭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三圈。

2003年正是美軍侵略伊拉克的時候,這類洗地網文在各個平臺隨處可見,密集投放。

那時候,我們還不懂什麼是輿論戰,留言反駁它們,只是覺得自己智商受到了侮辱,而聯合光子此文,又是最最最無恥無知,顛覆常識的一文,所以樓高萬丈,堪稱天涯地標性建築。

美國為什麼要發動伊拉克戰爭?到今天還存在著一個模模糊糊的觀念:薩達姆與911有關。這種缺乏邏輯和證據的「美國說法」在中國大有市場。然而,美國真正動機並不是911,而是:

一,地緣政治利益

二,軍工、石油集團、旋轉門政客的極少數人利益。

美國宣傳機器將動機說成是給伊拉克人民帶來「民主、自由、人權」,當然,伊拉克人付出一點點代價(屍山血海)是值得的。

其實,早在1999年美國通過科索沃戰爭在巴爾幹半島取得地緣政治優勢之後,就準備在中東繼續「前進」,它需要一個控制中東的觸媒。

美國將四個目標列入選項,選擇摧毀哪一個?

哈梅內伊的伊朗、阿薩德的敘利亞、穆巴拉克的埃及、薩達姆的伊拉克。

最終美國選擇了薩達姆的伊拉克,原因:

一,伊拉克擁有龐大的石油蘊藏量(世界第三)

二,萬一沙特不可靠,伊拉克能接替它成為美國軍事基地中心。

三, 薩達姆邪惡的公眾形象已深入人心。

四, 美軍太熟悉伊拉克。

其它三個目標,可以在伊拉克被摧毀後,一一解決。

困難在於,伊拉克遭到長時間國際制裁後,只能進行極為有限的石油貿易,經濟長期低迷,軍力不振,對內對外都沒有粗暴的國家行為。美國必須給伊拉克設定一個可怕的「罪名」,以使自己師出有名。

從時機上來說,科索沃戰爭之後的四五年內,是完成摧毀伊拉克最好的時間窗口。美國不用擔心其它大國軍事幹涉,俄羅斯已經舉步為艱,中國力量無法真正投射到中東,老歐洲(德法)不可能破壞美國行為。

柯林頓的民主黨和小布希的共和黨政府對這一戰略目標並沒有分歧,只是柯林頓完成了巴爾幹任務,小布希要去落實中東計劃。

早在2001年2月,CIA局長特尼特就在國會宣稱:薩達姆正在尋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我們對此有著最嚴重的關切……薩達姆已經重建了幾個關鍵的飛彈生產聯合企業。

那時還沒有911,也就是說小布希政府一開始就在為侵略伊拉克做輿論政治和輿論準備。

美國情報系統一直堅持提供薩達姆有能力和決心成為大殺器擁有者的情報。

並不是CIA等機構真的發現了什麼證據,而是它們需要為侵略伊拉克計劃製造證據,美國要做的就是如何將謊言再編得「真實」一些。

2002年美國找到了最忠實的盟友--英國的布萊爾工黨政府,英國情報機構結論與美國一致-必須消除薩達姆的大殺器。

2002年9月,倫敦發布一份前所未有的政府文件稱,英國確信薩達姆一直在不斷生產生化武器,並努力開發核武器,彈道飛彈射程正在擴大。英國認為,伊拉克竭盡全力將核武器藏了起來。

有了英國證詞,法國和德國能做的,只有反對戰爭本身,而不是質疑戰爭的理由,其它西方國家也是如此。

美英政府干涉伊拉克的論據全部建立在確定薩達姆擁有大殺器上,2002年底,這已變成了一種西方共識,不允許受到任何質疑。

在民間輿論上,這種說法更是呈壓倒性優勢,專家、學者、教授不斷在主流媒體發表文章,宣布薩達姆「罪行」,並提醒民眾他可能將大殺器提供給恐怖分子。

假設被美國變成了事實,而且是不可證偽的必然事實。中國,俄羅斯就算要推翻這一「事實」,又如何能證明伊拉克沒有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中俄只能要求對伊拉克進行核查,聯合國核查小組多次進入伊拉克各地檢查,都沒能發現任何證據。

然而這並沒有改變美國的結論,反而成了薩達姆無比狡黠的證據。美英媒體拋給受眾一個「獨立思考」的問題:薩達姆為什麼要把核武器藏得這麼好?

2002年底,聯合國核查小組再從伊拉克空手而歸後,美英做了結論:阻止薩達姆野心的時間正在耗盡,必須儘快採取軍事行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2003年2月,國務卿鮑威爾在安理會出示了證據--一瓶洗衣粉。

2003年3月,英美繞開聯合國,以無比崇高的理由去侵略伊拉克,四個星期後,薩達姆政權崩潰,伊拉克陷入全國混亂。

然而,人們期待中的大殺器,無論在巴格達、巴斯拉、納西裡耶、摩蘇爾等地都沒有找到。

美國再用薩達姆精心隱藏大殺器的理由已經說服不了其它國家,當人們發現薩達姆擁有大殺器並非事實後,質疑之聲四起。

英國將鍋甩給了情報機構,稱政府被誤導。2016年卡梅倫為此事道歉,表示要加強對情報機構的約束。

美國只是由國會不斷發表報告,表示對情報機構的憤怒,聲稱要對情報系統進行改革,加強信息審查制度。共和黨支持者也譴責情報部門,尤其是CIA。

但美國從不認為發動伊拉克戰爭本身有什麼錯誤,畢竟,摧毀薩達姆政權是「正義」的行為,小布希、鮑威爾主觀上都沒有撒謊,只是選擇了錯誤的情報信息。然而,連佩洛西都在開戰前知道情報是假的,小布希、切尼(副總統)、拉姆斯菲爾德(國防部長)、鮑威爾他們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美英迫不及待地發動戰爭,不是因為確定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是確定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去掉「民主自由」這些遮羞布,整個伊拉克戰爭之醜陋與殘忍,發動者的罪惡意圖及動機,令人髮指。

這個女人,是俄羅斯休克療法專家之一,伊拉克戰後,她又是「中東自由貿易區」(重建工程)負責人,她叫麗茲.切尼,是當時美國副總統切尼的長女,現在的共和黨第三把手,眾議員。

血腥的戰爭給美國一些企業帶來了財富,美國企業再回報給政客們,美國民眾也並沒有得到什麼利益。

當時在國內某些網絡平臺上,身家數億的切尼是什麼形象?

副總統下班到白宮餐廳端盤子打工,掙零錢為老婆買皮大衣,還有寫手以此為論據寫文章來歌頌美國,這不就是智商篩選器嗎?

美國要的根本不是民主,也不在乎人權,它的繁榮建立是在別人的屍山血海之上,同時用無數謊言來欺騙全世界。

川普捅破了這層窗戶紙,但隨著美國政治內鬥加劇,他還會揭穿多少謊言?或許對他來說這麼做很危險,但對世界看清美國嘴臉卻是件好事。

建國同學胸前的紅領巾更鮮豔了,一定要保護好自己,萬萬不可低估敵人的作惡能力。

相關焦點

  • 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美國究竟是賺了,還是虧了呢?
    於是美軍就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在法國、德國、俄羅斯、阿盟等眾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反對下,繞過了聯合國發動了非法入侵伊拉克的戰爭。最終伊拉克戰爭導致4491名美軍士兵命喪疆場,約有4.7萬人傷殘,消耗了約7630億美元,遠超過韓戰、越南戰爭的消耗費用。那是不是就可以認為美國打伊拉克是一場虧本的戰爭呢?
  • 美國總統是三軍統帥,德國、印度、日本總理誰有權發動戰爭?
    【美國總統是三軍統帥,德國、印度、日本總理誰有權發動戰爭?】中企思智庫:近日,印度總理訪華,有網友提出,印度總理和德國、日本總理及美國總統有什麼區別?今天是五一放假的第二天,中企思智庫編輯們放棄休息時間,請教有關專家和資深外交官後,做出如下答覆:美國總統權力巨大,直接統帥三軍;德國總理無權調動軍隊,只有德國議會有權指揮軍隊,發動戰爭;印度總理也無權調動和指揮軍隊
  • 美國第43任總統小布希,任內曾發動兩場戰爭,卸任後近況如何?
    喬治·沃克·布希,美國第43任總統,其父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是美國第41任總統。人們為了方便稱呼這對父子,習慣將父親稱為老布希,將兒子稱為小布希。在其就任的當年,發起了阿富汗戰爭。這場戰爭共持續了十三年,在小布希卸任五年後,才由繼任的歐巴馬宣布結束。阿富汗戰爭中,有三萬多平民死於戰火,有兩千多美軍陣亡,耗資超過兩萬億美元。部分美國人認為,阿富汗戰爭就是翻版的越戰,將美國深深的拖入泥潭。在阿富汗戰爭爆發的第三年,小布希又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最終成功將薩達姆送上絞刑架。
  • 為什麼伊拉克戰爭是一場浪費錢的戰爭?
    眾所周知伊拉克戰爭是繼越南戰爭和韓戰中耗資最大的規模戰役,自海灣戰爭以來,伊拉克和美國的戰役一直持續到現在,作為世界前五的軍事大國,而且還是世界重要石油輸出國
  • 建立在謊言上的暴政為什麼在美國混得下去?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顯然是以虛假情報為基礎發動的錯誤戰爭,它既打亂了中東格局,也徹底摧毀了伊拉克的社會穩定。這場沒有聯合國授權的戰爭為西方針對小國發動蠻橫的軍事打擊提供了樣板,它製造的巨大人道主義災難被「推翻暴政」的道義藉口洗白。在那之後,利比亞政權垮臺了,敘利亞內戰爆發了,西方的軍事介入十分專橫,既害了被幹預國的人民,也讓西方、特別是歐洲社會後來吞食了中東難民潮和更多恐怖主義泛濫的惡果。
  • 2003年: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尋獲藏身在提克裡特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海珊.
    當時美國擔心伊拉克政府與共產黨關係日益密切,於是向復興黨及其他反政府勢力提供援助。1961年曾以伊拉克低階軍官身份,與當時格達費,巴拿馬諾瑞加奉派至臺北北投政戰遠鵬班受訓半年。1963年2月8日,在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發動軍事政變奪權後回到伊拉克巴格達,薩達姆開始掌管黨內勢力;但同年11月,當時總統阿里夫大舉緝捕復興黨人;他在1964年被捕。
  •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到底犧牲了多少?答案其實很簡單!
    當年,美國以薩達姆政權藏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支持恐怖分子賓拉登為由,和英國組成了一支聯軍繞開聯合國,對伊拉克發動了軍事打擊。在長達7年的戰爭中,美軍迅速推翻了薩達姆政權,控制了伊拉克扶持了親美勢力,但同時美軍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給伊拉克造成了深重的民族創傷。
  • 羅文 | 美國對伊朗:又一場伊拉克戰爭?
    這12萬人已經接近美國在2003年出兵伊拉克時所使用的兵力。2003年3月20日,國際反恐怖主義的聯合部隊由12萬的美軍、4.5萬人的英軍,2千多人的澳軍和200人的波軍部隊組成,對伊拉克宣戰。當時的美國總統是小布希總統。當時出兵的理由是,一個伊拉克的變節者阿爾•賈納尼對美國和德國媒體透露說「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後來他於2011年2月15日坦承「一切其實均為謊言」。
  • 《美國戰爭文化》草稿
    3曾經美國人以文明開化為由奴役了印第安部落,而後戰爭的擁躉們又再次以普世理想以及救世說辭為由發動侵略戰爭,比如為了帶去和平與自由而出兵,直到最近幾年美國以打擊邪惡發動商業戰爭。全都是為了掩蓋戰爭真正的目的——掠奪資源。「落後就要挨打」不僅僅是受侵略國家的警句,也是侵略國家的戰爭背書——他們落後,所以挨打,用槍炮送去文明。民風在政客高超的演講手段下越來越尚武。
  • 26年前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海灣戰爭,為何深刻影響了中國軍隊發展的軌跡?
    金一南曾說:「1991年海灣戰爭後,美國的作戰模式對我們衝擊非常大。我們一度大量翻譯美軍的作戰條例、軍事報告,無形中開始參照對方的模式和標準來建軍。」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這場戰爭,為何如此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軍隊發展的軌跡?此後,解放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事兒,得從「中東強國」伊拉克入侵他的鄰居說起。1990年8月,伊拉克出動10多萬軍隊入侵科威特。
  • 喬新生:高度警覺美國試圖發動代理人戰爭
    因此,美國充分利用自己的戰鬥力和震懾力,在世界各地耀武揚威。可是如今,美國面臨非對稱的戰爭,美國軍事能力不能轉化為現實的利益,這是美國軍事能力過剩最突出的表現。首先,美國對阿富汗、伊拉克發動戰爭,推翻政權,可是,美國已經無法結束戰爭。美國可以宣布減少駐軍,甚至退出戰場,但是,美國不可能結束戰爭。
  • 如果疫情讓美國走投無路,是否會發動戰爭?
    【如果疫情讓美國走投無路,是否會發動戰爭?】著名軍事評論家張召忠認為,戰爭一般都是為了經濟(備註:《戰爭論》把這種「軍事不光是為了軍事」的思想叫「非單純軍事主義」,《毛選》多強調戰爭的政治作用)。比如科索沃戰爭就是為了打歐元。
  • 兩伊戰爭、海灣戰爭、911事件與伊拉克戰爭——薩達姆海珊的伊拉克往事(兩伊戰爭)
    他曾將兩千萬伊拉克人置於恐怖統治之下長達二十四年之久。他曾先後發動過兩場戰爭,導致數十萬伊拉克人喪生。在他死後,有人曾在巴格達街頭開槍慶祝薩達姆時代的結束。但十年之後,又有人說如果薩達姆還活著的話,伊拉克會比今天更好。甚至就連美國總統川普也說,只有薩達姆才懂得對付恐怖主義的正確姿勢。 薩達姆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狠角色。
  • ...謊言、離奇身亡:川普吐槽前國務卿的背後,是圍繞美國生物實驗...
    薩達姆肯定想不到,在他身死15年後,為他「洗冤」的人竟會是美國總統。近日,美國總統川普「不經意間」承認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真相:當時的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並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後者正是美國當年發動戰爭的藉口。川普此舉只是為了讓公開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前國務卿鮑威爾難堪。
  • 海灣戰爭(一):認識伊拉克
    海灣戰爭(一)認識伊拉克海灣戰爭是在冷戰結束後,世界範圍內爆發的一場大規模武裝衝突,是一次重新定義作戰方式,重新定義戰術戰法,一次新的科技、信息的戰爭。聯盟軍以較小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當然也可以理解成為美國在經歷了冷戰後的立威之戰。海灣戰爭也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 美國的「大秘密」!川普說漏嘴了……
    難道不是鮑威爾說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嗎?結果伊拉克沒有,但我們卻發動了戰爭!」 川普推特截圖幾個小時後,川普再次「炮轟」;「科林·鮑威爾今天接受了『假新聞』CNN的採訪。在他那個時代,他很軟弱,這一切都對美國來說太糟糕了。還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完全錯了,你知道這個錯誤讓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嗎?難過! 」
  • 美軍在伊拉克遇襲…運輸車隊又中了埋伏…這場失敗的戰爭還要持續多久?
    眾所周知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曾一直是美國的忠實跟班它首先是中央情報局扶植上位的之後的伊拉克幫美國打了幾場代理人戰爭在伊朗人和美國翻臉之後薩達姆就用美式裝備發動了兩伊戰爭導致雙方數百萬人的死亡而智商低下的小布希用一場戰爭把美國的小弟變成了反美國家今天的伊拉克已經沒人敢說喜歡美國
  • 剛剛,又發動了空襲,這就是戰爭
    本來就緊張的局勢驟然升級,美國前副總統拜登說:「川普將炸藥扔進了一個火藥箱。」曾擔任美國國防部助理副部長的安德魯⋅埃克薩姆說,「這件事不意味著戰爭,不導致戰爭,也不製造戰爭風險。它就是戰爭。」現在美國人認為這就是戰爭,川普這是向伊朗宣戰,因此接下來的問題不是如何避免戰爭,而是怎麼應對這場戰爭。不僅僅美國人這麼認為,伊朗人也是這麼認為。
  • 戰爭警報解除?中東局勢怎麼變?
    當地時間1月9日傍晚,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戰爭權力決議案」。這一決議案旨在限制川普總統未來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權力。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 佩洛西:我們必須保障美國民眾的安全,眾院將推進一項戰爭權力決議案,以限制總統對伊朗的軍事行動。
  • 海灣戰爭老照片:美國以傷亡不到200人的代價,輕易擊敗了伊拉克
    爆發於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美國領導的聯盟軍隊,為恢復科威特主權和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發動的一場現代化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伊拉克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以慘敗告終,而美國以傷亡不到200人的代價輕易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震驚了世界,也具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