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連線!阿巴斯警告,美國的舉動可能引發地區「宗教戰爭」

2021-12-28 新華網

12月6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支持者揮著綠色旗幟,在加沙抗議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美國總統川普當日在白宮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美國駐以大使館遷移至耶路撒冷。新華網發(Wissam Nassar攝)

美國總統川普6日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啟動美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的進程。

就川普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一事,新華網獨家連線了新華社耶路撒冷分社記者陳文仙、杜震。

新華網:川普剛剛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將把駐以色列使館遷至耶路撒冷。現場民眾的情緒如何?能否描述一下現場的情況?

陳文仙:6日,耶路撒冷風雨交加,氣溫驟降。可能由於天氣過於惡劣,在東耶路撒冷並沒有看到明顯的抗議活動,在老城大馬士革門附近的市場依舊開業。在川普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之後,耶路撒冷老城西牆廣場,巨大的美國和以色列的國旗投影在古老的城牆上,非常醒目。

在川普宣布決定的數小時之前,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民眾已經上街抗議,焚燒川普的照片、美國和以色列的國旗。

巴勒斯坦方面已經明確表示,在川普做出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決定之後,將舉行三天的「憤怒日」活動。所以,接下來幾天,在耶路撒冷、約旦河西岸等地可能會有較大規模的抗議,很難預料是否會發生衝突。

以色列安全部門已經表示,做好了應對發生衝突的準備。以色列國防軍6日宣布,從美國引進的9架F-35戰機正式列裝以色列空軍「金鷹」140中隊,以色列是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國以外第一個正式列裝F-35戰機的國家。

資料圖:耶路撒冷(圖片來源:路透社)


新華網:對川普的舉動,以色列政府目前作何反應?當地媒體的報導情況怎樣?巴勒斯坦政府目前的最新動向是怎樣的?民眾有何反應?巴以雙方政府下一步打算如何應對?

杜震:就在美國總統發表演講,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同時宣布將使館遷到耶路撒冷的數分鐘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就通過視頻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川普做出了「歷史性的決定」。

內塔尼亞胡說,這個決定是「實現和平的重要一步,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就沒有和平可言」。他還表示,以色列將繼續致力於推動與巴勒斯坦的和平談判。

內塔尼亞胡還呼籲,其他國家都跟隨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並將其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不過,他強調說,耶路撒冷作為聖城的現實不會改變。

以色列總統裡夫林說:「這是送給以色列明年70周年建國最合適和最美的禮物。」

以色列媒體6日報導重點在於川普的決定,認為美國此舉可能會在本已脆弱的中東地區激發新一輪暴力。同時,以色列媒體評論說,美國的這一決定要歸功於內塔尼亞胡的政治業績,但也有分析人士質疑,內塔尼亞胡獲得美國支持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川普的決定引發了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強烈抗議。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6日晚間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川普關於耶路撒冷地位的聲明永遠不會成為以色列將耶路撒冷據為其首都的任何合法依據,耶路撒冷永遠是一座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基督教-伊斯蘭教城市,並且永遠是巴勒斯坦的首都。

根據巴勒斯坦官方通訊社報導,阿巴斯在聲明中稱美國政府對於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是對巴以和平的「蓄意破壞」。他指出,這個決定標誌著美國已經完全磨滅其過去數十年來在中東和平問題中所發揮的作用。

阿巴斯警告說,美國的上述舉措將為本地區的極端組織提供口實,將把本地區的衝突轉化為一場「宗教戰爭」。

阿巴斯還呼籲巴勒斯坦各派別立即結束分裂,一致對外,在未來的幾天內召開各派別都參加的緊急會議研究對策。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警告說,川普此舉使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面臨「地獄之災」。

新華網:中東其他國家和地區對川普的舉動持什麼態度?在您看來,川普的舉動對中東局勢有什麼影響?

陳文仙:伊朗總統魯哈尼和土耳其總統通話說,美國遷館將增加中東地區的不穩定。他呼籲伊斯蘭國家聯合起來一致反對川普的挑釁性危險行為。他強調,以色列應該為中東地區的不安和不穩定承擔責任。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同沙特國王薩勒曼通話,呼籲召開伊斯蘭國家緊急會議,但沙特國王並未就此表態。之前,埃爾多安就警告說,一旦川普觸動耶路撒冷這個底線,土耳其將同以色列斷交。

埃及總統未表態,但埃及外交部譴責了美國遷館做法,稱此舉絕不會改變耶路撒冷目前的法律地位。

川普的這個舉動也不單純是針對某一個中東地區的問題,要放在美國國內政治宮鬥和全球地緣政治角逐的範圍內考慮。我們不僅要聽其言,主要還要觀其行,就是看美國到底什麼時候會遷館,怎麼搬,搬到哪裡(西耶還是東耶)等等。

但總體說來,中東的政治有很多玄機,因此保持定力是最重要的,當事方保持某種程度的謹慎,就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局外人也要保持謹慎的態度,才能夠逐漸看清複雜表象之後的本質。

新華網:這一事件對美國的中東政策意味著什麼?

杜震:中東地區近年來實行的都是「叢林法則」,這一點各國政要也很清楚。這一事件,只是美國長期以來中東政策的自然發展和延續,也就是說,無論採取什麼辦法,保持中東地區總體欠發展或發展畸形、堅決打擊有地區影響力的強權,並維持地區國家實力均衡這兩點,永遠都是傳統地緣政治語境下的美國戰略政策的核心。

至於美國的中東政策的未來走向如何,還是要看川普和內塔尼亞胡能否在實際行動中保持必要的謹慎。

來源:新華網

記者:李夏 鞏陽

編輯:谷朋

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美國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關於大使館的搬遷,白宮官員表示將涉及1000餘名美國使館工作人員,且在耶路撒冷的新址尚在選址過程中,不會立即搬離,其後設計建築過程預計將花費1年左右的時間。 白宮在此前的一份聲明中公布,川普於周二上午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巴勒斯坦人領導人阿巴斯和約旦國王阿卜杜拉通了電話,同天稍後將與其他地區領導人通話。
  • 獨家丨尼泊爾大地震前方實時連線(持續更新)
    據中新社消息,尼軍救災指揮總部上校SK Baniya表示,預計最終遇難人數可能達4000至5000人。記者在田野中蹲著寫稿子,根據周圍人群從各自親朋好友處得到的消息,加德滿都有許多道路、房屋損壞,大量人員傷亡(尼官方表示至少108人),醫院中醫護力量短缺,部分地區出現火災,大量著名古建築、宗教建築和地標性建築損毀,在北部登山的遊客也有傷亡和失蹤
  • 就這樣生猛,伊朗對美國發出了這種戰爭警告!
    5,美國你也別自大?與伊朗戰爭,你將戰鬥到最後一個士兵,但不會贏得戰爭。摘清了自己,警告了沙特,又譏諷了美國。這麼慘烈的損失,沒有報復是不可能的。沙特政府沒法向國內交代,美國政府也被打了狠狠一記耳光。既然美國和沙特認定罪魁禍首就是伊朗,那就對伊朗發動報復?伊朗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於是緊急安排扎裡夫接受CNN專訪,給美國和沙特發出警告:全面戰爭。你打一下試試!東風吹、戰鼓擂,這個世界誰怕誰!
  • 以色列是美國「大哥」,軍方發出明確警告,戰爭正在成為唯一選項
    該表態引發了以色列的擔憂,以色列最高將領、國防軍總參謀長阿維夫·科哈維回應稱,以色列軍方正在更新針對伊朗的作戰計劃。科哈維強調,美國任何重返伊核協議的舉動都將是「錯誤的」。以色列媒體指出,科哈維的表態是美國發出的警告。
  • 蘭德公司警告:中美軍事衝突三大「燃點」可能引爆
    石江月原創對於「中美可能爆發軍事衝突」,最近一段時間因為美國連續做出各種挑釁舉動,所以讓這個話題成為媒體炒作的熱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最近出臺了一份給美國軍方的報告,提到了要對「不斷強大的中國軍事力量做好準備」。
  • 拜登上臺,以色列警告美國
    美國可能調整對伊朗政策,引發以色列和伊朗方面競相對拜登政府隔空喊話。據路透社27日報導,以色列最高將領、國防軍總參謀長阿維夫·科哈維26日表示,以色列軍方正在更新針對伊朗的作戰計劃,強調美國任何重返伊核協議的舉動都將是「錯誤的」。報導說,這顯然是在向拜登發出明確信號,要求拜登在對伊政策上「謹慎行事」。
  • 違背宗教信仰?《Pokemon Go》遭到多國警告
    與此同時,世界各地不少地方的安全與宗教當局對它發出警告。在沙烏地阿拉伯,神職人員重申了目前對精靈的「法特瓦」,宣稱它「不符合伊斯蘭信條」。沙烏地阿拉伯伊斯蘭教理事會高級宗教學者的總秘書處神職人員發表聲明,再次強調《精靈寶可夢(Pokémon)》這個遊戲違背了伊斯蘭教義,並恢復15年前對這個遊戲的禁令。該組織是根據伊斯蘭教義做出的裁決。
  • 軍事在燃:解放軍警告美艦穿航臺海,點名批評美國丨美軍機頻飛「詭異路線」,不排除演練模擬攻擊丨插手中巴與印度失敗後,又盯上尼泊爾
    美國太平洋艦隊8月19日證實其一艘軍艦前一天通過臺灣海峽。美艦的這一舉動被臺灣綠營媒體大肆炒作,宣稱過去穿越臺灣海峽的美國軍艦都是在所謂的「臺海中線」以東航行,但美艦此次穿越臺灣海峽是在「臺海中線」以西航行,「是最逼近中國大陸沿岸的一次」。
  • 敘利亞戰爭:中國的利益在哪裡?
    美國總統川普周日連發幾則推文,對阿薩德及其支持者俄羅斯警告說,要「付出重大代價」。輿論的視點再一次集中在了這個戰亂區。自2011年以來,敘利亞已經在「民主陣痛」中煎熬了7年,整個國家淪為「人鬼相殺」的地獄,外國勢力也紛紛介入其間,上演著相互拆臺的舊把戲。事實上,上周的化武攻擊慘案以及由此引發的美俄相互指責,在這個國家(如果還能稱之為國家的話),是最為稀鬆平常的事情。
  • 東南亞佛國的宗教戰爭趨勢
    >
  • 斬首美國記者的恐怖分子被釋放,反恐戰爭不為人知的一幕
    美國人似乎在相信法治的和無限期拘留的矛盾中,製造了一個有待商榷的平衡點。反恐戰爭的遺留問題在巴基斯坦更加嚴重。在巴基斯坦,情報機構支持襲擊印度和阿富汗的宗教武裝分子,只有在全球對其罪行強烈抗議的情況下才會逮捕他們。巴基斯坦有自己的無限期拘留和軟禁制度,讓恐怖分子逃離法庭和媒體的監視。這場衝突沒有邊界,沒有固定的規則,沒有制服,沒有終點,很難說清楚敵人是誰。
  • 東南亞地區風雲再起!又有鄰國步入印度後塵,張召忠發出緊急警告
    對於這樣的變化,我國軍事專家張召忠警告稱,這三國同時挑事,非常有可能是受到了他國的挑唆,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小心對待,如果到了該動手的時候絕對不能手軟。先拿印度舉例,前段時間印度國內疫情嚴重程度甚至出現了趕超美國的趨勢,為了將國內民眾的注意力轉移,新德裡政府只能下令在邊境地區大肆挑起爭端,同時還將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送往前線地區,想要通過這樣來展示出自己卓越的軍事能力,進而對鄰國造成壓力。
  • 避免四面出擊、避免矛盾激化:中國三大舉動引發西方輿論關注
    可能中國的快速崛起和科技進步讓美國措手不及,也可能中國強勢的內政外交讓美國焦慮不安,特別是中國前段時間對美採取針鋒相對、一報還一報的策略,不僅引發美國強烈反彈
  • 俄專家發出警告,北約或將顛覆中國鄰國政權,發動代理人對華戰爭
    對此俄羅斯政治信息中心主任阿列克謝·穆欣近日撰文對中國發出了預警,他認為這是中美對抗從貿易轉向軍事對抗的象徵,考慮到美國是北約的領導者,北約此舉「並不讓人意外」。阿列克謝·穆欣還在文章中對中國發出了預警,他表示北約有可能會將黑手伸向中國周邊國家,通過煽動或者顛覆政權的方式發展代理人,繼而對中國發動代理人戰爭。
  • 最嚴重「社會毒瘤」宗教衝突阻礙緬甸轉型
    但是,在民主轉型迅速推進的大背景下,媒體與言論自由、示威集會自由是民主社會的標誌,政府無法用高壓方式予以壓制,因此,社會上的教派對抗言行恐將繼續蔓延,宗教衝突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此起彼伏。緬甸宗教衝突已經成為威脅民主改革進程的最嚴重「社會毒瘤」。從緬甸國內方面講,改革需要長期的穩定環境,而宗教衝突破壞全國穩定,緬甸多個地區動輒就被迫實施緊急狀態,國家大量精力用在維穩。
  • 美國打敗伊朗需要付出多大代價?一仗就可能把美國打垮
    近十幾年來,中東地區一直都是戰爭爆發地,美國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蘇聯解體後,美國就開始走上了「霸權主義」的道路,到處用「武力和戰鬥」去聲張美帝人口中的正義,前後多次引起了伊拉克、阿富汗等戰爭,中東地區的每一個國家,都深深被美國的軍事力量威脅著,中東每一寸土地都在控訴了美帝的罪行。
  • 東南亞國家的宗教戰爭趨勢及對中國的影響
    在這裡,主要是講緬甸與泰國內部的另一種戰爭形式----宗教戰爭。眾所周知,緬甸與泰國,是兩個主要的佛教國家,佛教在這兩個國家裡,可以說,有著很崇高的地位,甚至可以左右國家的一些重要決策。但攤開東南亞到南亞的地圖,可以看到,這兩個佛教深厚的國家,實際上一直在面臨被伊斯蘭宗教逐步蠶食的困境。
  • 無視美國警告,全球第十核大國在亞洲出世,俄:這才是真正對手
    為了報復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伊朗提高了本國核燃料的生產能力。如今伊朗的液產濃縮鈾已經達到17公斤,將要躋身核大國行列。雖然美國對此進行了警告,但並沒有什麼作用,伊朗表示將會進一步提升核燃料生產能力。面對伊朗的威脅,俄羅斯專家表示,這才是美國真正的對手,美國肆意妄為的舉動終會迎來可怕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