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物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一隻特別的阿狸,給孩子一個特別的禮物

2020-12-01 騰訊網

很多孩子在他們的成長中都選擇過屬於自己的移情物,或許是一個毛毯、毛絨玩具,或許是一個喜歡的玩具,亦或許是一個可愛的小公仔……

就像小豬喬治,他有一個最喜歡的「恐龍先生」,去很多地方他都會帶著它,睡覺的時候也喜歡抱著「恐龍先生」安然的入睡。似乎只要有「恐龍先生」在,他的內心就會充滿安全感。

移情物就像孩子的一個安撫物,孩子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作為自己的專屬移情物,有可能是一個毛絨玩具、一個小公仔、一個喜愛的玩具,也有可能是一個毯子或者一個小掛件。它能夠給孩子以情感的寄託,讓孩子的情感有所轉移,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安全感。

1、幫助孩子自主入眠

很多孩子在3~4歲前睡覺,都需要家長哄睡或拍著才能入睡。但如果孩子有一個他喜歡的移情物,在孩子睡覺的時候,讓他喜愛的移情物陪著他,孩子會更容易安然的入睡。

2、減少孩子分離焦慮

孩子在和父母暫時的分離,或者3歲前的孩子入幼託時,由於孩子年齡小,對父母的依賴感很強,在分離時,都會有所焦慮,導致孩子難以適應周圍環境,甚至哭鬧不止。

但如果這個時候讓孩子帶著他心儀的移情物,這種熟悉的陪伴,能夠使孩子感受到家裡的那份溫馨,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安全感,降低孩子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使他們更快地適應新的環境。

3、使孩子由依賴轉為獨立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太過依賴自己的移情物,會使孩子變得更加懦弱,但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孩子在移情物的陪伴下,能夠更快地做到自主入睡,更快地適應新的環境,這種情感的轉移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更多的安慰。

這樣的情感寄託,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的減少,他們會變得不再那樣的依賴父母,不再那樣的依賴他的移情物,然後將那份依賴逐漸轉為獨立。

有愛的移情物不是隨便的從玩具堆裡挑一個給孩子就好,我們首先應該選擇孩子喜歡的,從孩子的喜好入手,只有喜歡才會隨身攜帶,只有喜歡他們才更容易轉移情感。

其次要給孩子選擇一個質量好且安全的,不會給孩子的生命健康帶來威脅。

最後一個比較特殊的物件,不僅會引起孩子的注意,它們的獨特感會增加孩子內心的喜悅,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阿狸,一個可愛、溫暖又代表著堅強的卡通動漫形象,當孩子了解後,不僅會喜歡它,更會向它學習。

我兒子就經常會把阿狸的這句話掛在嘴邊上:「男孩子嘛要堅強一點。」

如果你的孩子也喜歡阿狸,可以把這款毛絨小公仔作為他的移情物。暖心的阿狸帶給孩子的不僅是安全感,也是一個好榜樣!

或者一個可愛的小掛件,掛在書包上,阿狸的陪伴或許也會讓孩子更加安心!

睿媽寄語: 移情物似乎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個必需品,孩子需要他的陪伴,但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因此父母不能因為孩子的喜愛,而過分的依賴移情物,在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也應該和孩子擁有更多的親子互動。

相關焦點

  • 孩子特別愛哭,是幸福感太低?安全感不足是根源,家長可以這麼做
    關於某些孩子從小特別愛哭、特別難帶的問題,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尤其是一個有著多年照顧二寶經驗的全職爸爸,我的感受挺深的。 為什麼孩子愛哭,不好伺候?
  • 孩子睡覺必須抓著小被子?「戀物」不是病,源頭其實是缺乏安全感
    孩子之所以迷戀某一樣物品,源頭其實是缺乏安全感。特別是2歲到3歲之前的孩子,他們是非常需要安全感的。來自媽媽的擁抱、撫摸會給他們安全的感覺,讓他們不會感覺到害怕。如果媽媽不在身邊,這時如果有個時常在他身邊的物品讓他感覺到安全,他們就會把對媽媽的依戀移情到這個物品上。這樣的行為到4、5歲時會逐漸消失的。
  • 家長特別溺愛孩子,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現實生活有些孩子,會因為一些事情父母不滿足願望而抱怨。 1.父母引導孩子有了錯誤的價值觀 有的父母關注孩子學習,很少讓孩子獨立做一些家庭事務。孩子眼高手低,以為學習好就什麼都好。而一旦發現,現實不如所願,必然是埋怨父母。
  • 怎麼都丟不掉的毛絨玩具和小毛毯,孩子行為背後的小心思您知道嗎
    傅爸爸解釋說,這根紅繩傅園慧從小就帶著,吃飯睡覺從不離身,一根紅色的帶子能給她足夠的安全感,能讓她變得安靜很多。戚薇的女兒也是走哪裡都不能離開「彩妝蛋」,易烊千璽睡覺的時候也總是抱著一隻小熊。那麼,這種行為到底正不正常,爸爸媽媽要怎麼看待孩子的這個行為呢?今天開心爸爸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孩子戀物的那些事。
  • 孩子有數百個毛絨玩具,引網友羨慕,醫生卻為孩子健康擔憂
    很多網友羨慕,孩子真幸福可是這樣多的毛絨玩具真的好嗎,看過一個醫生寫的一本書《細節決定健康》,特別提到,別讓孩子抱著毛絨玩具睡覺。別讓孩子抱著毛絨玩具睡覺孩子懷裡的毛絨玩具其實是一個「隱形殺手」,正悄悄危害孩子的健康。和孩子的使用方法有關係孩子抱著玩具隨處亂放,放地上、放床上、放玩具堆裡、放飯桌上,所到之處都是隨手一丟。
  • 正能量卡通形象,家長會給孩子選誰
    3歲孩子的「假想夥伴」當小寶寶3歲左右的時候,常常會假想出一個甚至幾個小夥伴。這些小夥伴有的來源於孩子真實接觸過的形象,比如說一個繪本中的主角兒,一部動畫片中的形象,一個實實在在的小玩偶。有的時候,它又是孩子結合著自己曾經見過的東西,做出的想像。
  • 喜歡萌物,是一件和年齡無關的事
    小時候因為家庭條件有限,幾乎沒有什麼玩具;唯一的一個洋娃娃,還是別人送的舊物,被我當寶貝似的形影不離;我非常羨慕鄰居家的一位同齡小夥伴,因為她有很多玩具。我是2007年上的大學,上了大學以後,因為「財務」比較自由,我越發地看見萌物就挪不動腳,甚至專門省出生活費的一部分把它們帶回家。
  • 特別黏媽媽的孩子,可能存在這些問題!
    有一次身邊的一位女性朋友,特別有成就感的說:我家孩子特別喜歡我,只要我在家都是寸步不離,任誰都拉不開。你知道嗎,我帶他的日子不是特別多,大部分都是奶奶帶......特別理解媽媽們都喜歡孩子黏著自己,認為孩子黏著自己,肯定是出於對自己特別深的愛,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我也喜歡孩子粘著我只不過要有度要看得見這特別黏的背後可能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所以,不能高興得太早。1)孩子缺乏獨立性,會對媽媽非常依戀孩子在三歲以前,普遍會出現黏人的情況,喜歡黏著媽媽也很正常。
  • 給孩子的善良教育:陰險狡詐的狐狸,是如何一步一步變成溫暖化身
    狐狸形象趨向多元化,狡猾標籤被弱化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如今的童話故事,狐狸的形象已經更趨向多元化;開始慢慢變成了智慧、溫暖、善良的化身,並且形象一個比一個軟萌,給孩子們帶去更多的教育警示作用。繪本《晴朗的一天》講訴的是一隻勇擔責任的狐狸:因為偷喝了牛奶,被老婆婆砍斷了尾巴;為了尋找尾巴,歷經困難彌補了犯下的過錯。
  • 如何讓寶貝有安全感,發現舔被子的習慣,大家是不是很犯愁
    兩人都說「什麼樣的父母帶出什麼樣的孩子」,自信和大膽的父母自然可以養成一個自信而大膽的孩子。我現在擔心的是,孩子大膽,冒險,並且願意挑戰是一件好事,但不要變得傲慢,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這種依戀在孩子心中的作用是什麼?我曾經對小米在睡覺前舔被子的習慣感到非常內疚。我不知道她是否應該改變她。而且是否要改變,如何改變,如何使她在一系列問題後入睡,需要認真思考。
  • 你真的懂孩子的感受嗎?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最缺乏安全感嗎?
    沒有安全感就沒有幸福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通常無法很好的適應和融入社會。 應該說,融洽的家庭關係,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礎。對於孩子來講,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是他生活的楷模。 如果孩子經常看到父母間衝突,就會感到極大的不安與畏懼,幼小的心靈會埋下陰影。
  • 孩子特別愛哭,是什麼原因?其實與父母有關
    小時候寶寶特別愛哭,因為他們還不會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只能通過哭聲來引起注意,餓了會哭、尿了會哭、沒人陪也會哭……哭聲就是孩子和父母溝通的方式,但隨著寶寶的長大,具有語言溝通能力後,孩子哭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少。
  • 孩子與同學互送生日禮物?爸媽抓住好時機,更能引導娃懂金錢含義
    老公看著眼前的兩個禮物,也是笑了笑,因為這兩個禮物對於家裡的開銷來講,其實也不大,但是他想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便問兒子:「你的同學,家裡的條件怎麼樣?」兒子立即回答:「還行,上一次他送了我一個生日禮物不算貴,也不算便宜。」老公點點頭說道:「那你送一個價格和心意都相等的禮物吧。」
  • 讓孩子寄人籬下要不得,安全感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念本科的時候,同班有一個姓袁的同學,身材高大,皮膚有點黑。她人緣特別好,大家都很喜歡她。她總是幫助別人。現在我懂得了,她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同住一個宿舍後了解到,她從小就是放在奶奶家養的。奶奶重男輕女,一起住的時候還有其他表弟。每次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是表弟吃剩下不吃了才輪到她。在那樣的環境下,她從孩童時期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努力讓自己討人喜歡。
  • 孩子膽小、缺乏安全感怎麼辦?
    安全感是兒童的基本需求。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緒穩定,性格堅毅,能夠較好的融入群體,現實理智的處理生活中的難題。安全感缺失的孩子表現為情緒波動大,膽小怕事,社交迴避,性格孤僻,抗挫能力弱。(一)安全感缺失的原因1.早期的成長經歷孩子在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得到母親穩定而有規律的照顧,決定了其對這個世界的基本信任。這種基於對母親的信任所發展出來的安全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母親應儘可能地有規律地照料孩子,而不應將其簡單地交給別人餵養或過早分離。
  • 家長給孩子買這4件生日禮物孩子更開心,最後一個禮物很暖心
    每一年孩子的生日都是爸爸媽媽最重視的日子,父母既想給孩子送他自己最喜歡的,又想給孩子送父母覺得最合適的。買禮物真是傷透了父母的腦筋,就怕一不小心買到的是孩子不喜歡的,那本該開開心心的生日可就得以哇哇大哭結束了。到底什麼東西送給孩子當做生日禮物最合適呢?家長們快收藏起來吧。
  • 『六一兒童節禮物』聰明的家長都給孩子送什麼禮物
    【導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想給孩子過一個快樂兒童節的父母們都是怎麼做的? 『六一兒童節禮物』聰明的家長都給孩子送什麼禮物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想給孩子過一個快樂兒童節的父母們都是怎麼做的?
  • 這些玩具家長別給孩子買,特別是最後一種玩具雞,傷害超過想像
    有一次,欣欣媽媽的朋友給欣欣帶了一份洋娃娃禮物,裡面的娃娃有著金色的頭髮和大大的眼睛,那種眼睛仍在移動。真是太可愛了,但是沒想到欣欣看到之後會號啕大哭。最初,欣欣媽媽並沒有想太多。在她看來,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洋娃娃,顯然很可愛,怎麼會讓人害怕。但是沒想到欣欣之後會出現很多奇怪的舉動。經常在深夜做噩夢、整晚睡不好覺。
  • 孩子特別粘人還愛哭?分離焦慮期到了,家長試試這5個方法緩解
    6歲以下的寶寶大多都有分離焦慮,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特別離不開大人,一察覺到家長要離開就大哭大鬧,連送去幼兒園都能幾個星期不消停,那麼你家孩子也很有可能出現了分離焦慮。先了解寶寶分離焦慮的表現分離焦慮在最開始表現是孩子的反抗,他們往往又哭又鬧,伴有劇烈的動作,接著孩子看起來會很失望,依舊會哭但是沒有劇烈的反抗動作了,並且哭的時候也會斷斷續續,只是安靜地坐著,慢慢地孩子就會接受幼兒園,只是在放學的時候,家長接孩子,他又會很委屈的哭。
  • 爸媽相愛,就是孩子最好的安全感,先學會愛自己是孩子的首要功課
    知乎有個高關注問題:「有安全感的人是什麼樣子」?高贊回答是:「不在乎有的,不惦記沒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強扭的。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的,萬一什麼都不是了也無所謂。對得到適可而止,對失去心無畏懼。」 這不就是我們一直說的「君子坦蕩蕩麼」?是的,心下無戚戚就對了!真正的安全感只可能來自於一個地方,那就是你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