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別粘人還愛哭?分離焦慮期到了,家長試試這5個方法緩解

2020-12-05 齊姐育兒

6歲以下的寶寶大多都有分離焦慮,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特別離不開大人,一察覺到家長要離開就大哭大鬧,連送去幼兒園都能幾個星期不消停,那麼你家孩子也很有可能出現了分離焦慮。

寶寶最早在4-5個月的時候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孩子10-18月時最為嚴重,但是一般來說在2歲的時候就會減緩症狀,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這可是甜蜜的負擔,看著孩子這麼喜歡自己固然是高興,但是他完全離不開家人,又讓人喘不上氣,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減輕這些表現呢?

先了解寶寶分離焦慮的表現

分離焦慮在最開始表現是孩子的反抗,他們往往又哭又鬧,伴有劇烈的動作,接著孩子看起來會很失望,依舊會哭但是沒有劇烈的反抗動作了,並且哭的時候也會斷斷續續,只是安靜地坐著,慢慢地孩子就會接受幼兒園,只是在放學的時候,家長接孩子,他又會很委屈的哭。

一、創造和諧家庭環境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沒有安全感,突然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會讓他痛苦,因此家長構建一個和諧的家庭很關鍵,這會給孩子很大的安全感,如果一個孩子能感到父母相愛、家庭穩固、家長對自己的關心,那麼他就會變得樂觀自信,分離時即使會有些難過,也會很快適應。

二、建立穩定依戀關係

孩子又哭又鬧也是因為與自己最熟悉、親密的人分離。

因此家長要讓孩子與園所中的老師構建新的依戀關係,多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和老師關係不錯的樣子,也可以多和孩子談談老師,讓孩子感覺老師與父母是朋友,儘快產生熟悉感。

三、參與幼兒園預備班

不少幼兒園現在會安排預備班,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多參加,一方面熟悉環境、熟悉老師,另一方面讓孩子有機會與其他小朋友接觸,他也會很快喜歡上幼兒園的生活。如果沒有預備班就帶著孩子多在幼兒園周圍走走。

四、幫助孩子提前了解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的生活與家庭有很多不一樣,在幼兒園不再有父母的照顧,老師也要顧及其他的同學,這或許會讓孩子有些不適應,因此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自理能力,到了幼兒園也不用麻煩老師,除此之外幼兒園的早操時間、用餐時間、放學時間等等,也要讓孩子多多了解。

五、老師家長及時溝通

家長不能把孩子放在幼兒園就萬事大吉了,多多與老師溝通也能幫助孩子更快適應,既可以從老師處了解到孩子目前的狀態,也可以學到更多的教育方法,因此及時溝通也是很重要的。

不少家長看著孩子在自己離開時哭得這麼難過就會產生罪惡感,心疼孩子受罪,其實家長們沒有必要這樣想,因為分離焦慮帶來的壞處不僅僅是你和孩子受罪,還會影響到寶寶今後的心理健康,因此儘量減少讓孩子焦慮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相關焦點

  • 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這9個專業指導也許能幫到你
    作者:Moumita Ghosh 來源:momjunction.com還記得當寶寶還小的時候,每次離開,把他(他為簡稱,無性別特指)交給別人,即使是孩子他爸爸,他就開始大哭嗎?這就是寶寶在嬰兒階段的分離焦慮。如果你認為,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這種情況會改變,那你的想法很有可能是錯的。
  • 粘人的寶寶讓父母心累,一步都離不開:是時候了解分離焦慮了
    小孩子最粘人,整天圍著爸爸媽媽轉,甩都甩不掉。這邊剛想幹點自己的事情,那邊孩子哇的一聲就哭出來了。孩子粘人的問題,讓家長感到十分痛苦。這種現象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分離焦慮。家長應該提前了解關於分離焦慮的知識,以便孩子出現焦慮的時候,能夠從容應對。
  • 孩子特別愛哭,是幸福感太低?安全感不足是根源,家長可以這麼做
    關於某些孩子從小特別愛哭、特別難帶的問題,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尤其是一個有著多年照顧二寶經驗的全職爸爸,我的感受挺深的。 為什麼孩子愛哭,不好伺候?
  • 孩子總是離不開你? 可能「分離焦慮」期到了
    中新網10月21日電 據臺灣《嬰兒與母親》雜誌報導,如果家長發現小孩一直黏著自己,那麼很可能是因為孩子「分離焦慮」的時期到了。  文章摘編如下:  「分離焦慮」出現的時間  當孩子一歲左右時,可能會出現離不開主要照護者的情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分離焦慮」。
  • 孩子太粘人怎麼辦?面對「分離焦慮」,聰明的家長有方法
    隨著復工復產,不少需要出門的上班的爸媽開始在網上求助,到底應該如何面對自家孩子這種「一刻也不與你分開」的甜蜜煩惱。不少網友在下面吐槽:「你家孩子那還叫好的,我家娃的才真是名副其實的『腿部掛件』,走到哪兒跟到哪兒,連我上廁所都要看著才安心。」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做:分離焦慮。
  • 貓咪太粘人怎麼辦?四招,教你緩解貓咪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圖 | 源於網絡侵刪家中有個粘人的貓咪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相信大部分鏟屎官應該都能體驗到吧。雖然貓咪獨立、傲嬌還高冷,但如果是從小就和鏟屎官相處的貓咪,還是比較粘人的,尤其是原生鏟屎官,從貓咪離開貓媽媽以後,相處最多的就是原生鏟屎官,所以和原生鏟屎官感情較好,比較粘人。很多人覺得貓咪粘我求之不得啊,好不容易被主子寵幸,太開心了。但是如果貓咪過分粘人,會患上分離焦慮,這種情況就需要訓練它了,畢竟你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左右。
  • 8個月寶寶離不開媽媽?孩子分離焦慮期,家長千萬不能忽視
    我家寶寶8個月後變得特別粘我,每天早上出門都會哭的很大聲,聽得我很揪心。同事家兒子10個月,也是一刻都離不開媽媽,只要媽媽在家就誰都不給抱,她出去給孩子熱奶,孩子看不見她就狂哭。「這可怎麼辦呀?聽他哭我也難受。」同事苦惱地說。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開學季又要到了,很多家長開始考慮如何送寶寶上幼兒園了。可是很多家長都聽說寶寶上幼兒園頭1-2個月很不易,就有點犯難了。下面聽聽一些家長反映的一些情況吧。「今天送寶寶去幼兒園,孩子哭的厲害,看寶寶那樣子,心裡好難受。」
  • 分離焦慮期的娃兒,怎麼告別、怎麼陪伴?
    的確,分離焦慮期如何應對可是大有講究的,處理得好,對寶寶反而起到正面的心理建設,會讓寶寶學會如何適應和媽媽的不同距離。寶寶更粘人了,這種行為倒退是分離焦慮如同學走路、學說話一樣,分離焦慮是寶寶發育中的必經之路,也是一個正常現象。很多媽媽們會因為與寶寶分別時寶寶的哭泣、或寶寶在夜晚哭鬧增多而擔憂、沮喪,其實真的不用。媽媽最應該做的是調整好心態,讓自己意志更堅強一些,用接納和愛幫寶寶度過焦慮期。
  • 孩子要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國際幼兒園給的這4點建議很實用
    其中注意事項是告訴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入園的分離焦慮。這也是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我家娃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一般都很慢熱,內心細膩敏感,適應新環境需要的時間更長。而且這八個月朝夕相處的陪伴,必定會增加他分離的難度,所以這幾個月其實我已經有意識的在幫他做一些準備了。我給娃挑選的是一所口碑很不錯的國際幼兒園,幼兒園給的建議我覺得可能更實用一些。
  • 寶寶有「分離焦慮症」?學會以下辦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焦慮期
    雖然分離焦慮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常見的一個階段,但梅梅似乎對於要和媽媽分離這件事比一般小孩來的更加抗拒。梅梅從小就是媽媽一個人帶大的,梅梅爸爸在梅梅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外派去了國外,梅梅的媽媽也是比較女強人的類型,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辭了職就獨自留在家裡帶娃。夫妻兩平時也是聚少離多,梅梅爸爸基本也就2、3個月回國一次。
  • 寶寶的分離焦慮期到了,3種方法巧妙解決
    閨蜜知道她兒子現在這種情況是一種分離焦慮。這種焦慮大概會從1歲左右開始,和媽媽分開時,就會產生這種分離焦慮感。而這種焦慮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寶寶在逐漸長大的時候,慢慢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但同時他們又還存在「母嬰共生」的感覺,覺得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分開了就見不到媽媽了,會很沒有安全感,從而開始哭鬧。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都說孩子依賴父母,其實時間久了,父母也會依賴孩子,儘管照顧孩子很辛苦,但是當自己要離開孩子的時候,會感到特別不舍,尤其是看到孩子哭著鬧著不讓父母離開,父母會感到很心疼。孩子不讓父母出門,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怪,幾乎所有的小寶寶都會產生這種焦慮,父母面對這種情況時,要妥善處理,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 開學在即「分離焦慮」咋克服?專家:家長針對性引導
    記者走訪發現,不論是剛剛準備上幼兒園的「小豆丁」,還是準備升小學、中學的大孩子,有不少都有「開學焦慮」,這也令家長頗為頭疼。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醫師鄭倆榮提醒說,開學焦慮是情緒問題,也會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中引發不同的生理症狀反應,比如幼兒哭鬧、頭痛、腹痛,甚至腹瀉嘔吐,大一點的孩子情緒緊張失落、睡眠不好等。
  • 秋季開學被提上日程,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這4個攻略拿好
    分離焦慮:是指是指嬰幼兒與其照看者,特別是和父母,因分離而引起的不安、焦慮、等一系列不良情緒反應。分離焦慮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2個關鍵的高發期,一是孩子7月齡大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和父母分離而情緒崩潰。父母要儘快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才能減少分離焦慮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父母卻置之不理的話,很可能讓孩子性格變得敏感多疑,甚至可能會出現性格缺陷。入園焦慮對孩子的影響有大有小,主要看父母如何處理。孩子入園後有分離焦慮應該怎麼做?
  • 幼兒園分離焦慮到底怎麼辦?用好這4招,寶寶天天喊著要上學
    其實,這個時候的家長比寶貝們更焦慮,一分開就開始想寶寶,幾十條信息問候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焦慮值遠超各位小寶寶。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幫助寶貝緩解焦慮?家長們自身的焦慮又該如何調節?寶寶在9個月以前,他認為當物體消失了,就不再存在了,如果媽媽有事出門離開自己,媽媽就會永遠消失。大概到一歲半左右,寶寶才能意識到,媽媽出門了但依舊存在,渴望媽媽馬上出現,他會通過哭鬧召喚媽媽並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分離焦慮。
  • 孩子離開媽媽就哭?不同階段有不同分離焦慮原因,家長需要知道
    大部分的家長就認為孩子習慣上學以後,肯定不會再這麼鬧騰了,但是並不是這樣的一個原因,孩子在6歲之前都會出現分離焦慮,而且每個年齡段出現的分離焦慮的原因都是不同的;那麼接下來跟著不同的年齡階段分析分離焦慮,家長需要多多了解到!
  • 孩子會肚子痛,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緩解
    肚子疼痛是臨床上常見問題,引起肚子痛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孩子出現肚子痛的機率是非常大的,這和疾病也有著密切聯繫,同時也要注意孩子在飲食方面的護理。那麼孩子為什麼老是會肚子痛呢?都是因為家長沒注意這三點!引起孩子肚子痛的三點原因:1、便秘當寶寶大便開始成形後,寶寶肚子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便秘。
  • 新生入園季,「哇」聲一片,專家教你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 據相關調查顯示,在小班新入園人數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佔15%,持續兩周的佔 65%,持續三周以上的佔20%。幼兒分離焦慮隨年齡的增加而逐漸下降。3-5歲幼兒的分離焦慮程度較高。
  • 寶寶的分離焦慮期要怎麼度過?
    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來聊聊幾乎每個寶寶都會遇到的問題——分離焦慮。一、寶寶哪個階段最容易出現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與照看者,特別是和爸爸媽媽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分離焦慮有兩個高發期:一個從7月齡左右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的跡象,通常到18個月時會達到高峰;另一個則是3歲剛上幼兒園的這段時間。分離焦慮是寶寶發育成長中不可避免的一環,需要爸爸媽媽和寶寶一同面對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