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分離焦慮到底怎麼辦?用好這4招,寶寶天天喊著要上學

2020-12-05 音卓鋼琴

一起來做成長型的父母

開學一周啦,很多爸爸媽媽反映,自家寶寶每天一到上學時間就心情不好,磨磨嘰嘰不願出門,甚至早飯都不要吃了。

一送到幼兒園門口,就開始上演苦情劇戲碼,哭鬧嘶吼不肯走,對爸爸媽媽依依不捨,開始念「不要小朋友,不要幼兒園 ……」的魔咒。

再這麼下去寶寶會不會厭學?要怎麼處理呢?

其實,這個時候的家長比寶貝們更焦慮,一分開就開始想寶寶,幾十條信息問候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焦慮值遠超各位小寶寶。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幫助寶貝緩解焦慮?家長們自身的焦慮又該如何調節?

首先,明確告訴你

分離焦慮很正常,孩子都能自行克服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過「客體永久性」的概念。寶寶在9個月以前,他認為當物體消失了,就不再存在了,如果媽媽有事出門離開自己,媽媽就會永遠消失。大概到一歲半左右,寶寶才能意識到,媽媽出門了但依舊存在,渴望媽媽馬上出現,他會通過哭鬧召喚媽媽並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分離焦慮。

換位思考一下,當我們大人在換工作或是到一個陌生地方生活一段時間,起初都會不適應不舒服的感覺,更不要說小寶寶了。

每個人都會有分離焦慮,在家裡有親人時時刻刻的陪伴,家長在身邊特別有安全感,突然家人都離開了自己,身邊圍繞著一群陌生人,寶寶就會有比較大的心理壓力。

寶寶從反抗到適應的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依舊哭泣,斷斷續續。

3.超脫階段——開始接受他人的照顧,正常活動,但看到親人又會出現悲傷的情緒。

無論處在哪個階段,這些都是孩子的正常情緒表現,不是他不喜歡幼兒園,更不是在幼兒園受到了委屈。

經歷一段時間的分離焦慮後,孩子可以自行調節,家長也不用太擔心,這是必經之路,我們要做的事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適應環境,從而緩解焦慮情緒。

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怎麼做?

1.千萬不要偷偷溜走,經常做一些訓練

每次送孩子去學校,很多家長的方法是偷偷溜走,短時間內對寶寶可能比較有效,但是當他意識到媽媽離開的時候,可能情緒會更加嚴重,而且長期來用孩子反而更黏媽媽不讓她走,她知道自己注意力一離開媽媽就會偷偷溜走啦。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周末的時間提前做一些訓練,營造父母短暫離開的氛圍,離開之前先告訴孩子自己會去哪,什麼時候回來。如帶孩子上一些親子課堂,爸爸媽媽離開讓寶寶獨處一會兒,正式和孩子告別並約定好回來的時間,在孩子有安全感的前提之下進行分離訓練,可以更好適應上學。

2.和孩子明確時間,什麼時候去接

每天入園之前要和孩子正面告別,和孩子約定明確的時間。但是在這裡要注意,不要說幾點來接,因為孩子對於時間沒有太大的概念。

具體到事件,如媽媽會第一個在幼兒園門口等你;等寶寶午睡過後,上完今天的手工課,就能見到媽媽啦。讓孩子在幼兒園內更有盼頭,一天也就不會那麼難熬了。

當然家長必須要注意,一定要守時,爸爸媽媽說的話是算數的,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如果某次沒有按照約定抵達,可能會令寶寶很失望沒有安全感,從而不再相信家長說的話,分離焦慮的情緒會再次觸發。

3.提前了解幼兒園,帶孩子熟悉環境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因為對幼兒園不熟悉,就和大人一樣對陌生環境都會不適應。

除了常規的看繪本和相關的視頻動畫,還有幾個方法可以借鑑:

①自製影集熟悉環境

帶孩子去園內和幼兒園周邊轉轉,從家裡出發坐了什麼交通工具,一路上看到了什麼,拍下看到的建築物或是各類設施的照片,也可以拍拍幼兒園內的環境老師和同學,並把這些照片列印出來做成影集。

在周末孩子情緒較為平和的時候,家長可以帶孩子翻一翻這本影集,日常上學每天都很緊張什麼都沒有注意到,這個時候找些有趣的內容和孩子說說,比如你們學校邊上有一個書店裡面有好多好多的繪本,下回我們放學一起去逛逛吧。那裡有很好玩兒的遊樂場,你想去玩兒嗎?

②故事法,可以隨時將上學這件事兒說給孩子聽

寶寶明天要去上學啦,媽媽開著車子送寶寶去學校,一路上遇到了好多車,有大卡車、灑水車、工程車……滴滴,很快我們就到了學校,看到了老師和可愛的同學們。媽媽會和寶寶說再見,寶寶也會揮揮手說再見。

但是寶寶說不想離開媽媽,沒關係媽媽很快就會回來接寶寶。等你午睡過後,上完手工課媽媽就會來接你啦。媽媽會第一個等在門口等你放學,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媽媽每天都會準時來到幼兒園等寶寶下課。

強調幼兒園是有趣的,媽媽是會準時回來的,日常多給寶寶講講這樣的故事,寶寶可能對入園會沒那麼抗拒。

③借鑑一位媽媽的方法,上學路上開心陪玩

緩解入園焦慮的一個辦法,就是上學的路上陪他玩得開心。受到《小豬佩奇體育課》兔爺爺的啟發,上學路就是一次探險,他是小小探險家,徵服路上的各種障礙,我會把障礙描述得特別難特別恐怖,但都是他很容易就做到的。

最後到幼兒園的時候,我說:小小探險家已經很厲害了,接下來不需要媽媽了,可以獨自完成在幼兒園的探險。效果挺好的,雖然內心裡對幼兒園還沒有完全接受,不過之前晨檢不肯張開嘴巴,後來主動張得很大,見到老師也是笑嘻嘻的。

大家也可以試試看哦,借鑑寶寶喜歡的動畫或者繪本中的故事,上學路上有趣陪玩,效果可能會很好。

4.寄託一個物品幫助寶寶化解思念

給寶寶一個可以帶著的物品,可以是自己做的全家的合照小卡片或是某些小物件,如果想念爸爸媽媽的時候,看看照片。只有正面去面對這些情緒,寶寶才能通過自我調節慢慢克服。

可能會有爸爸媽媽說看到照片不是睹物思人,情緒難道不會觸發嗎?

但是如果不正面面對這些焦慮,這個情緒永遠在那兒,只是暫時沒有觸發而已,我們需要做的是帶寶寶找到解決化解不良情緒的方法。

針對爸爸媽媽的焦慮情緒,有以下建議

自己的情緒藏心裡,不要傳遞給孩子

自然而然愉快地進行分別,微笑面對分離,把寶寶交給老師後就立刻離開,不要把自己的一些不安擔心傳遞給孩子。

學會對孩子放手

即使你認為孩子還不夠獨立很多事兒都沒法做好,例如吃飯睡覺,放手讓孩子去適應,和小夥伴共同生活的過程中,自然而然能變得獨立。放手才是愛,說不定不久就會收穫驚喜哦。

足夠相信老師的能力

既然選擇了自己信任的幼兒園,要相信老師足夠專業,面對孩子的哭鬧能有超棒的解決方法,讓孩子學到知識的同時,並擁有獨立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能力。

「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有一條鴻溝,跨不過去叫作挫折,跨過去了叫作成長」願我們一起努力,帶孩子跨越一切阻礙,獲得更好的成長。

音卓鋼琴,來自美國。是國際著名音樂教育出版品牌Alfred,在中國成立的音樂中心,專注於3至14歲兒童鋼琴教育。

相關焦點

  • 入園焦慮太鬧心,4招教你搞定!
    孩子要做到不哭,很難;父母要做到鎮定離開,更難。 孩子哭成這樣,我怎麼走? 我就這樣走了,會不會太狠心? 孩子會不會以為我丟下他,內心受到傷害? 怎麼辦?我要不要回去再看一眼?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都說孩子依賴父母,其實時間久了,父母也會依賴孩子,儘管照顧孩子很辛苦,但是當自己要離開孩子的時候,會感到特別不舍,尤其是看到孩子哭著鬧著不讓父母離開,父母會感到很心疼。孩子不讓父母出門,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怪,幾乎所有的小寶寶都會產生這種焦慮,父母面對這種情況時,要妥善處理,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開學季又要到了,很多家長開始考慮如何送寶寶上幼兒園了。可是很多家長都聽說寶寶上幼兒園頭1-2個月很不易,就有點犯難了。下面聽聽一些家長反映的一些情況吧。「今天送寶寶去幼兒園,孩子哭的厲害,看寶寶那樣子,心裡好難受。」
  • 秋季開學被提上日程,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這4個攻略拿好
    這是因為被圈養的孩子,接觸外界的環境次數過少,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也有限,因此,反而容易有一些入園焦慮。父母要儘快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才能減少分離焦慮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父母卻置之不理的話,很可能讓孩子性格變得敏感多疑,甚至可能會出現性格缺陷。
  • 孩子要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國際幼兒園給的這4點建議很實用
    但是無論如何,總是要成長嘛,我現在能做的就是早點幫他做好一些準備。和錄取通知書一起來的,還有一個檔案袋,裡面有一些需要填寫的表格和一些注意事項。其中注意事項是告訴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入園的分離焦慮。這也是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
  • 孩子入園前要早做好準備 避免寶寶的分離焦慮
    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父母,進入陌生的幼兒園,一待就是一整天,如果寶寶哭鬧得厲害怎麼辦?適應不了怎麼辦?萬一吃不飽睡不著又該怎麼辦……  第一次與寶寶分開的家長難免都有擔憂,上周末,新景幼兒園、西林幼兒園、思明藝術幼兒園等多位園長和老師為寶寶入園提了這些建議。
  •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我們應該怎麼辦?
    儘管媽媽們一再強調說「媽媽等會就來」 可孩子們還是「不相信」,必須要看到你。 這是因為他們對「分離」是沒有概念的,在他們的意識裡,看不到就等於消失了,所以內心才會恐懼。
  • 寶寶的分離焦慮期要怎麼度過?
    寶寶抱著媽媽的大腿不讓媽媽走,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媽媽心疼又著急……」「都過了這麼久了,寶寶還是不願意去幼兒園,這可怎麼辦啊?」分離焦慮有兩個高發期:一個從7月齡左右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的跡象,通常到18個月時會達到高峰;另一個則是3歲剛上幼兒園的這段時間。分離焦慮是寶寶發育成長中不可避免的一環,需要爸爸媽媽和寶寶一同面對和調整。
  • 寶寶有「分離焦慮症」?學會以下辦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焦慮期
    好不容易熬過了"斷乳"期,滿心歡喜地準備讓孩子入託兒所、幼兒園的時候,又發現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果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梅梅的媽媽最近就碰上了這樣的問題。雖然分離焦慮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常見的一個階段,但梅梅似乎對於要和媽媽分離這件事比一般小孩來的更加抗拒。
  • 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這9個專業指導也許能幫到你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可能徘徊在分離的焦慮中,這份焦慮是從嬰兒期就開始的。在幼兒園開學之前,如何處理幼兒的分離焦慮呢?作者:Moumita Ghosh 來源:momjunction.com還記得當寶寶還小的時候,每次離開,把他(他為簡稱,無性別特指)交給別人,即使是孩子他爸爸,他就開始大哭嗎?這就是寶寶在嬰兒階段的分離焦慮。如果你認為,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這種情況會改變,那你的想法很有可能是錯的。
  • 剛去幼兒園,孩子天天哭,晚上睡覺做噩夢,是怎麼回事?
    有網友私信問:三歲小孩不願去幼兒園,天天早上去幼兒園就哭,晚上睡覺做噩夢都說不去幼兒園,我感覺是不是在幼兒園受到老師虐待了,怎麼辦?我在幼兒園工作了7年,見過了太多孩子早上不願意來幼兒園,晚上做噩夢哭鬧著不去幼兒園的情況,我在這回答解讀一下。
  • 粘人的寶寶讓父母心累,一步都離不開:是時候了解分離焦慮了
    寶寶在平時會表現出對父母陪伴的渴望,一旦父母離開了自己的身邊,就會用哭鬧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讓父母儘快回來。由於與父母分離進而表現出種種焦躁不安的情緒,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寶寶的分離焦慮。分離焦慮並不是寶寶的情緒表達出現了問題,對寶寶來說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家長對此要抱有寬容的心態,這說明寶寶對你有著充分的信賴,家長應該對此感到高興。
  • 化解2歲半寶寶分離焦慮的方法
    化解2歲半寶寶分離焦慮的方法2009-11-18 10:23作者:佚名來源:出處:搖籃網錄入:liuchanjuan   收藏本文導讀:我的寶寶現在兩歲半了,每天早上一醒來就找我,並說:「媽媽不要上班,在家裡陪寶寶玩。」
  • 幼兒園馬上要開學了,如何讓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掌握這幾點
    上幼兒園,孩子首次需要習慣全天沒有父母的陪伴,這個過程越順利,對孩子的成長也就越有益處,到底該如何做呢?與孩子討論分離現在距離開學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父母可以與孩子討論上幼兒園的事情,告訴他再過一個月,他將與一些哥哥姐姐一樣,每周有5天時間需要去上學,離開爸爸媽媽。並提前帶孩子多去參觀幼兒園,讓孩子熟悉環境。如果孩子因為分離表示害怕或傷心,父母不要過度反應,告訴孩子你也會想著他。
  • 新生入園季,「哇」聲一片,專家教你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孩子們入園哭、吃飯哭、 睡覺哭、睡醒了還哭…… 這聲聲哭泣, 把老母親們的心紮成了篩子。 「媽媽,我不想上學」 「媽媽,為什麼要上幼兒園,你不要我了嗎?」
  • 開學季到了,如何處理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父母可以從這4方面入手
    在入園後,大多數寶寶都會出現哭鬧不斷、情緒起伏大、食慾減退的現象,這都是分離焦慮症的體現。一、什麼是分離焦慮症呢?寶寶離開家人或者熟悉的人,從而導致的一些負面情緒,例如恐慌、緊張、不安、煩躁等等,我們稱之為分離焦慮症。
  • 繪本趣讀丨寶寶不肯上幼兒園,就陪他讀 Owl Babies
    「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媽媽,你陪我一起去教室吧。」「為什麼要上學,媽媽你不想要我了嗎?」......相信家長們在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時,都碰見過這些問題。從遲遲不肯出家門口時的「抗議」,到入園時的大哭大鬧......也許家長都會覺得,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是不聽話,想要留在家裡玩的表現。
  • 寶寶越來越黏媽媽,可能是分離焦慮在作怪
    寶寶在6個月到3歲之間會出現分離焦慮現象,這是很正常的,也說明孩子的情感在進一步發展。媽媽是孩子最早和接觸時間最長的人,所以孩子比較信任媽媽,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能夠在媽媽那裡找到安全感。什麼是分離焦慮呢?其實分離焦慮就是和親密的撫養者有分離感時,所表現出來的不安情緒和行為。
  • 【父母學堂】適應新學段 迎接新挑戰——如何克服分離焦慮
    你家寶寶上學哭鼻子嗎?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你知道如何應對嗎? 幼兒園階段,孩子的成長特點和規律是什麼? 需要學會的技能、養成的習慣、具備的品質能力有哪些? 如何處理孩子社會性發展和人格發展問題? 家長如何培養教育和陪伴?
  • 寶寶好黏人!如何克服嬰幼兒分離焦慮?
    若要確診為分離焦慮症患者,需要個體對於主要依附者的分離,產生與個體當前發展階段不符的不適應反應,如:過度痛苦、想像遭遇不測或死亡,使個體出現無法出門、不願獨處、反覆做離別相關噩夢或身體症狀(頭痛、腹痛、噁心、嘔吐)等情況,且此情況於兒童或青少年身上持續1個月以上、成人持續6個月以上,才能被確診為分離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