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國際幼兒園給的這4點建議很實用

2020-12-05 陪娃日誌

今天收到了孩子的幼兒園錄取通知書,北京這邊要求幼兒園9.11開學,如果能如期開學的話,那就是只有20天的時間了。

雖然這八個月的全職帶娃讓我迫不及待的想把他送進幼兒園,但是一想到他馬上要去到一個新的環境、需要自己去面對一些事情,內心還是有點不捨得的。

但是無論如何,總是要成長嘛,我現在能做的就是早點幫他做好一些準備。

和錄取通知書一起來的,還有一個檔案袋,裡面有一些需要填寫的表格和一些注意事項。其中注意事項是告訴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入園的分離焦慮。

這也是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

我家娃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一般都很慢熱,內心細膩敏感,適應新環境需要的時間更長

而且這八個月朝夕相處的陪伴,必定會增加他分離的難度,所以這幾個月其實我已經有意識的在幫他做一些準備了。

我給娃挑選的是一所口碑很不錯的國際幼兒園,幼兒園給的建議我覺得可能更實用一些。

結合我的準備和幼兒園給的建議,總結了下面四點,希望能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分離焦慮期。

一、家長要理性樂觀,既不佛系也不過於緊張

首先家長要明白,對於新入園的小朋友來說,出現分離焦慮是很正常的。

分離焦慮表明了孩子和家長之間強烈的愛和依附的親子感情,因此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出現分離焦慮過於緊張甚至憤怒。

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以幫助孩子入園後能迅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1、規律作息

詳細的了解一下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表,並且儘早幫助孩子調節,形成生物鐘。

有的孩子習慣晚睡晚起,如果不早點調節,那麼突然的早起就會讓孩子不適應,孩子睡不夠,情緒就會不佳,會增加分離的難度。

另外,可以了解一下幼兒園有沒有午睡,如果有,也儘量幫助孩子養成午睡的習慣。

2、自主進食

當時幼兒園線上面試的時候,特別提出要拍攝一段孩子自主進食的視頻,可見這是很重要的。

這不僅反映出孩子的生活能力,更是直接影響孩子入園後的進餐狀況,在幼兒園如果吃不飽,也會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牴觸。

3、自主如廁

教會孩子自己準確表達如廁需求。

小區裡一個媽媽曾向我們訴苦,由於沒有提前給孩子斷尿不溼,孩子去了幼兒園經常尿褲子,時間長了老師非常不耐煩。於是她就更加著急的鍛鍊孩子,可是她越著急孩子壓力越大,整個過程大人孩子都很辛苦。

所以最好在上幼兒園前的幾個月裡自然的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如廁的好習慣。

4、心理準備

對於熟悉的事情,孩子會減少恐懼感,所以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比如告訴孩子上幼兒園都做什麼、什麼時候去接他送他、吃飯的時候應該怎麼做,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上幼兒園的過家家等。

孩子心裡對上幼兒園有了概念,去了以後就會有熟悉感,適應的就會更快。

但是,提前準備也要把握好尺度,不要總是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讓孩子感覺到去幼兒園是一件有負擔的事情

而是應該儘量給孩子勾勒一幅美好的幼兒園畫面,激發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期待

二、送孩子的時候,讓再見變得短暫又快樂

送孩子的時候,不必快速告別,但是也沒必要徘徊停留,給孩子一個簡單的告別儀式,然後果斷離開。

這樣既會讓孩子知道媽媽是很愛他的,也會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家長有信心他自己能處理好情緒。

如果家長依依不捨,孩子就會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依戀,反而更容易哭鬧。

三、家長做出努力,幫助孩子熟悉新的環境和人

家長要用心記住班級老師和同學的名字以及幼兒園的作息時間,這樣就能和孩子有談論的話題,談論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熟悉和適應的過程。

另外可以將邀請班級裡的其他孩子到家裡玩,幫助孩子建立友誼。

我們要允許孩子到新的環境有恐懼和焦慮感,但是也要做出努力幫助孩子去緩解焦慮。

四、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

該做的準備都做好了以後,家長要做的就是耐心陪伴、靜待花開。

孩子剛入園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急躁、喊叫、弄溼內褲或者格外黏著家長的行為,無論孩子怎麼看起來無理取鬧,家長都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給孩子更多的寬容,相信孩子一定能夠適應新的環境。

情緒是會傳染的,家長的樂觀平和也會傳遞給孩子,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焦慮期。

我是,多平臺親子遊戲達人,專注親子陪伴與啟蒙!歡迎關注,一起聊聊養娃那些事兒。

相關焦點

  • 孩子入園前要早做好準備 避免寶寶的分離焦慮
    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父母,進入陌生的幼兒園,一待就是一整天,如果寶寶哭鬧得厲害怎麼辦?適應不了怎麼辦?萬一吃不飽睡不著又該怎麼辦……  第一次與寶寶分開的家長難免都有擔憂,上周末,新景幼兒園、西林幼兒園、思明藝術幼兒園等多位園長和老師為寶寶入園提了這些建議。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入園焦慮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開學季,幼兒園裡傳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門口媽媽一邊抹淚一邊帶著擔心離開或不放心,趴在教室的窗戶上…… 這種情景我們在開學季的幼兒園裡時常見到。那我們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地應對入園分離焦慮呢?入園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為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 幼兒園分離焦慮到底怎麼辦?用好這4招,寶寶天天喊著要上學
    寶寶在9個月以前,他認為當物體消失了,就不再存在了,如果媽媽有事出門離開自己,媽媽就會永遠消失。大概到一歲半左右,寶寶才能意識到,媽媽出門了但依舊存在,渴望媽媽馬上出現,他會通過哭鬧召喚媽媽並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分離焦慮。
  • 秋季開學被提上日程,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這4個攻略拿好
    被圈養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入園焦慮從小被父母圈養的孩子,入園的時候反而容易出現分離焦慮。這是因為被圈養的孩子,接觸外界的環境次數過少,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也有限,因此,反而容易有一些入園焦慮。父母要儘快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才能減少分離焦慮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父母卻置之不理的話,很可能讓孩子性格變得敏感多疑,甚至可能會出現性格缺陷。入園焦慮對孩子的影響有大有小,主要看父母如何處理。孩子入園後有分離焦慮應該怎麼做?
  • 新生入園季,「哇」聲一片,專家教你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入園前家長提前和孩子一起憧憬幼兒園,每天晚上陪寶寶睡覺的時候講幼兒園的故事,從幼兒園這種整體的外觀來給孩子去講,讓其對幼兒園產生好的期待感。讓小朋友知道幼兒園其實是一個很有趣、很好玩的地方。「幼兒園裡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有滑滑梯、沙堆、區域遊戲。在幼兒園裡,你可以結交很多好朋友,有更多的朋友陪你玩耍,與你分享快樂。」
  • 入園焦慮太鬧心,4招教你搞定!
    一邊是哭天搶地、撕心裂肺喊著要「媽媽」的孩子; 一邊是痛苦糾結的老母親,咬咬牙狠狠心,把孩子硬塞給老師,轉身離開的同時,卻忍不住眼淚譁譁直掉。 入園分離焦慮,如一根魚刺,歡快地橫在孩子們奔向長大的路上,也堵得家長直發憋。
  • 幼兒園園長支招:這樣做讓孩子入園更順利
    消除幼兒分離焦慮,有助於幼兒愉快地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各種活動,有助於幼兒與教師及同伴建立良好的關係,有助於幼兒身心健康對這種現象,我們給剛入園孩子家長提幾點建議:① 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要輕易答應。答應了就必須去做,做不到就很容易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以後孩子就不再相信父母了。② 要忍心,放下孩子交給老師就走。
  • 開學在即「分離焦慮」咋克服?專家:家長針對性引導
    記者走訪發現,不論是剛剛準備上幼兒園的「小豆丁」,還是準備升小學、中學的大孩子,有不少都有「開學焦慮」,這也令家長頗為頭疼。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醫師鄭倆榮提醒說,開學焦慮是情緒問題,也會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中引發不同的生理症狀反應,比如幼兒哭鬧、頭痛、腹痛,甚至腹瀉嘔吐,大一點的孩子情緒緊張失落、睡眠不好等。
  • 開學季到了,如何處理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父母可以從這4方面入手
    在入園後,大多數寶寶都會出現哭鬧不斷、情緒起伏大、食慾減退的現象,這都是分離焦慮症的體現。一、什麼是分離焦慮症呢?寶寶離開家人或者熟悉的人,從而導致的一些負面情緒,例如恐慌、緊張、不安、煩躁等等,我們稱之為分離焦慮症。
  • 寶貝要上幼兒園了,防止孩子哭天搶地,這個準備要做好
    淘淘媽一直期盼著幼兒園恢復正常,進入8月,她原本以為自己會很期待很興奮,但越臨近開學,她卻發現,雖然內心會有一股興奮的感覺,但興奮之外,卻又會隱隱覺得不安,總感覺淘淘入園不會那麼輕鬆,會很多狀況,雖然她告訴自己不要這麼想,要相信孩子,但這種不安感卻像揮之不去一樣,她不知道自己這是怎麼了。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都說孩子依賴父母,其實時間久了,父母也會依賴孩子,儘管照顧孩子很辛苦,但是當自己要離開孩子的時候,會感到特別不舍,尤其是看到孩子哭著鬧著不讓父母離開,父母會感到很心疼。孩子不讓父母出門,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怪,幾乎所有的小寶寶都會產生這種焦慮,父母面對這種情況時,要妥善處理,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 寶寶有「分離焦慮症」?學會以下辦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焦慮期
    比如帶孩子去參觀即將進入的新環境,認識一下老師,看看其他小朋友在上課的情況,這樣都有助於孩子可以更快地度過分離焦慮期。孩子若對於新的環境有所期待,那即使孩子還有些分離焦慮的症狀,也會更容易被其他人和事吸引。4.
  • 幼兒園老師透露: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的孩子,大都出自這3種家庭
    當這個「依戀系統」的固有方式被打破,孩子不得不與親人分離,本能就會做出大哭的反應。這種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面對「分離焦慮」,大多數孩子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才能進行正常的幼兒園生活。而那些上幼兒園第一天不哭的孩子,基本上已經適應了,所以才會表現的十分淡定。我認識的一位幼兒園老師透露,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孩子,大都來自以下3種家庭。
  • 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不是一丁半點
    我們家3歲的孩子,已經按耐不住自己到處去玩了,我想也是該送去幼兒園的時候了,鄰居卻說現在送孩子去幼兒園還為時太早,這麼早送去幼兒園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孩子送去幼兒園,家長可以省省心了,畢竟這是第一次父母與孩子分離,但是幾歲送孩子去幼兒園是最佳時機呢?我國有一項關於幼兒園的規定:幼兒園是屬於三歲以上的教育機構。
  • 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這9個專業指導也許能幫到你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可能徘徊在分離的焦慮中,這份焦慮是從嬰兒期就開始的。在幼兒園開學之前,如何處理幼兒的分離焦慮呢?·根據2009年的一項調查,4%的學齡兒童和上學前班的兒童有這種情況。該如何識別分離焦慮?看看你家孩子是否有以下的行為和表現,來判斷他是否有分離焦慮:·孩子不願意和你分開。·他會擔心你受傷或者遭遇車禍,並因此感到缺乏安全感。
  • 又是一年入園季,孩子第一次離開家上幼兒園,家長需要做些什麼
    聽老師說別的小朋友都哭得嗚哩哇啦的,我女兒一聲都沒哭,是班上唯一一個沒哭的孩子。即便是這樣,在入園的一周後的有一天她開始有點小傷感,回來跟我說在幼兒園想爸爸媽媽了。這是正常的入園焦慮,有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有的孩子表現得不明顯。我家老二:老二是個男孩,可是卻是凡事都很謹慎那種類型。
  • 荷花池世博幼兒園:小神獸沒有明顯分離焦慮!背上小書包,戴上小口罩...
    :荷花池世博幼兒園早晨7:30,荷花池世博幼兒園門口,老師和保安已經就位,陸陸續續有老師到達,進門都要先測量體溫。↓7:40分,第一個孩子由家長帶領送進幼兒園。幼兒園錯峰入校,較早到達的是大班學生,中班幼兒入園時間在8:00以後。疫情期間幼兒園小毛巾暫停使用, 家長們給孩子帶好了抽紙巾,自己的玩具不能帶入園。
  • 孩子初入幼兒園階段的4個常見問題
    1、入園的時候孩子哭鬧怎麼辦?  大部分孩子在入園之初都會哭鬧,不要看到孩子哭鬧就束手無策,甚至被孩子的情緒所感染也嚴重地焦慮起來。不能要求孩子「不要哭!」「在幼兒園要開心喔!」這對孩子來說太難了!可以告訴孩子:「寶寶上幼兒園,媽媽去上班。」「需要什麼隨時和老師說。」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不管3歲還是4歲,這幾個方面要考慮
    鄰居家的小孩今年3歲,正準備上幼兒園,本來考慮到讓孩子再大一點再放到幼兒園裡,可一看身邊大部分的家長在孩子3歲的時候都放到幼兒園了,就覺著沒必要再等了。但是這孩子生性內向,不愛在外面玩,在家很喜歡粘著父母,家長的想法是進入幼兒園能夠鍛鍊下孩子。於是在和幼兒園溝通好之後,還是決定將孩子送入園內。
  • "世博寶寶"到了入園年齡 申城幼兒園迎來入學高峰
    2010年本市常住人口「世博寶寶」出生數達17.51萬人,今年,孩子們到了入園年齡,幼兒園迎來入學高峰。如何讓這些在家庭裡眾星捧月的寶貝順利從家庭過渡到幼兒園,成了開學初的「重頭戲」。   昨天上午,3歲的雋儀在爸爸的陪伴下踏進了思南路寶寶班的教室,當看到老師伸手來迎接她時,小女孩轉身與爸爸說了聲「再見」,就落座享用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