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被提上日程,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這4個攻略拿好

2020-12-05 羊駝媽媽

執筆:暖陽

定稿:筱沐

要尊重兒童,不要急於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盧梭

孩子對父母的倚賴,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對於媽媽的倚賴,更是達到了父母難以想像的地步。

有不少孩子,每次去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哭得撕心裂肺,有時候連幼兒園的老師都看了不忍心。

孩子越來越黏媽媽,其實不見得是件好事,還可能是因為孩子患上了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是指嬰幼兒與其照看者,特別是和父母,因分離而引起的不安、焦慮、等一系列不良情緒反應。

分離焦慮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2個關鍵的高發期,一是孩子7月齡大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和父母分離而情緒崩潰。

再就是孩子3歲入園的時候,因為沒有長期離開過家,多會難適應園內生活,很容易出現分離焦慮。

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情況比較輕的話,沒有影響到孩子的生活的話,父母也不用過於擔心,但是如果孩子的分離焦慮已經比較嚴重的話,父母就不能再坐視不理。

今年大部分地區幼兒園開學已經被提上了日程,不少地區幼兒園將在9月中下旬開學,還有一些私立幼兒園會選擇10月下旬開學。

孩子闊別幼兒園已久,再去學校是否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還需要另說。

為什麼一些孩子會出現分離焦慮?

孩子沒有安全感孩子沒有安全感的話,很容易出現分離焦慮,尤其是一些平時工作比較忙的父母,給予孩子的陪伴不夠,孩子也容易出現分離焦慮。

尤其是一些老人帶大的娃,到了入園的年紀才被接到父母身邊,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和父母的相處方式。

父母最好給孩子一些時間,等孩子適應了再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

被圈養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入園焦慮從小被父母圈養的孩子,入園的時候反而容易出現分離焦慮。

這是因為被圈養的孩子,接觸外界的環境次數過少,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也有限,因此,反而容易有一些入園焦慮。

父母要儘快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才能減少分離焦慮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孩子出現了分離焦慮,父母卻置之不理的話,很可能讓孩子性格變得敏感多疑,甚至可能會出現性格缺陷。

入園焦慮對孩子的影響有大有小,主要看父母如何處理。

孩子入園後有分離焦慮應該怎麼做?這4個攻略父母拿好

多與孩子溝通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父母不能逃避,更不能一味責怪孩子。這樣只會火上澆油,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孩子有分離焦慮,父母最應該做的是安慰孩子,是和孩子達成共鳴。讓孩子儘快平復自己的情緒,等孩子完全冷靜之後,再與孩子溝通入園的事宜。

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不要總是和孩子大呼小叫,逼迫孩子理解自己。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上幼兒園和父母上班是一個性質,只是短暫地分離。並且要多跟孩子將一些兒幼兒園的有趣的事。

甚至還可以給自家孩子布置一些特別的任務,讓寶寶將自己在幼兒園學的東西回來教給媽媽。

這樣的話,寶寶的注意力將會被轉移,自然不會再糾結為什麼自己要去幼兒園這件事。

給孩子一個去幼兒園的理由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除了不想跟父母分離,還有可能會是孩子在幼兒園過得不好,有過被孤立,被搶玩具的經歷。

父母要儘可能讓孩子將這些不良情緒發洩出來,這樣孩子才不會害怕去幼兒園,除此,父母也要注意,儘可能給孩子找一個上幼兒園的正當理由。

比如,父母想要寶寶去幼兒園的話,可以和孩子約定好接送時間,告訴孩子,上幼兒園可以玩到很多玩具,而且媽媽也會每天給帶不同的好吃的。

父母讓孩子對上幼兒園這件事期待,孩子自然也不會覺得上幼兒園事一件辛苦的事。

此外,父母還可以給孩子在幼兒園找幾個好朋友,多讓一些性格活潑的孩子,照顧下自家孩子,孩子有了朋友之後,自然也不會過於焦慮。

父母可以給孩子帶一些家裡的玩具孩子有分離焦慮的話,父母可以讓孩子每天帶一兩件自己喜歡的玩具去幼兒園,這樣的話,也能減輕孩子的焦慮,讓孩子儘快適應校園內的環境。

不過父母給孩子帶的玩具,儘量不要太貴重,畢竟即使是自己從家帶的玩具,也經常會有一些不識趣的孩子來搶。

四:給孩子一些小獎勵

面對不愛上幼兒園的孩子,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小獎勵,比如父母可以設置一些全勤獎。

孩子上幼兒園滿一個星期,或者滿一個月,父母便可以帶孩子去慶祝一下,或者滿足孩子的一個小願望。

這樣的話,孩子上幼兒園自然也有了動力,分離焦慮也會減緩很多。

羊駝媽媽心裡話:

孩子有分離焦慮,父母完全可以用以上4種方法應對,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的低谷,父母千萬不能因為孩子有分離焦慮,就不讓孩子去上幼兒園,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

父母從孩子3歲起,就要讓孩子多適應和父母分離的情況。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又是如何看待孩子有分離焦慮這件事?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要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國際幼兒園給的這4點建議很實用
    和錄取通知書一起來的,還有一個檔案袋,裡面有一些需要填寫的表格和一些注意事項。其中注意事項是告訴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入園的分離焦慮。這也是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我家娃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一般都很慢熱,內心細膩敏感,適應新環境需要的時間更長。而且這八個月朝夕相處的陪伴,必定會增加他分離的難度,所以這幾個月其實我已經有意識的在幫他做一些準備了。
  • 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這9個專業指導也許能幫到你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可能徘徊在分離的焦慮中,這份焦慮是從嬰兒期就開始的。在幼兒園開學之前,如何處理幼兒的分離焦慮呢?雖然分離焦慮症在9-18個月的嬰兒中是最常見的,它也可能在兒童期的最初幾年捲土重來。兒童期的分離焦慮是怎樣的?·分離焦慮症,或者陌生人焦慮症,會使孩子在被不熟悉的人圍繞時感到不安並提高警惕。·這種不安和警惕通常會在孩子1歲之後減弱,但每個孩子的情況可能略有不同。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三、不能正確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會讓孩子「很受傷」學前教育專家周念麗指出,孩子的分離焦慮,是對父母的依戀表現,說明孩子和家長情感上聯繫很多,可喜可賀!不過這件事看上去是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其實卻沒有那麼簡單,這是孩子情感的表達,也說明孩子需要父母,如果父母沒有好好處理這件事,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
  • 狗狗有分離焦慮怎麼辦?
    當你的狗狗有以下表現時,說明它存在一些分離焦慮的問題:1.當狗狗看到主人換衣服拿鑰匙準備出門時,情緒會開始變得急躁不安。2. 主人出門以後,狗狗會開始不停地吠叫。3. 主人不在家時,狗狗會破壞家具或者胡亂撕咬任意東西,出現一些破壞行為4. 在家裡會出現隨地大小便的情況,因為內心不安,所以忍不住排洩。
  • 開學在即「分離焦慮」咋克服?專家:家長針對性引導
    記者走訪發現,不論是剛剛準備上幼兒園的「小豆丁」,還是準備升小學、中學的大孩子,有不少都有「開學焦慮」,這也令家長頗為頭疼。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心理科醫師鄭倆榮提醒說,開學焦慮是情緒問題,也會在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中引發不同的生理症狀反應,比如幼兒哭鬧、頭痛、腹痛,甚至腹瀉嘔吐,大一點的孩子情緒緊張失落、睡眠不好等。
  • 幼兒園分離焦慮到底怎麼辦?用好這4招,寶寶天天喊著要上學
    寶寶在9個月以前,他認為當物體消失了,就不再存在了,如果媽媽有事出門離開自己,媽媽就會永遠消失。大概到一歲半左右,寶寶才能意識到,媽媽出門了但依舊存在,渴望媽媽馬上出現,他會通過哭鬧召喚媽媽並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分離焦慮。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開學季又要到了,很多家長開始考慮如何送寶寶上幼兒園了。可是很多家長都聽說寶寶上幼兒園頭1-2個月很不易,就有點犯難了。下面聽聽一些家長反映的一些情況吧。「今天送寶寶去幼兒園,孩子哭的厲害,看寶寶那樣子,心裡好難受。」
  • 孩子入園前要早做好準備 避免寶寶的分離焦慮
    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父母,進入陌生的幼兒園,一待就是一整天,如果寶寶哭鬧得厲害怎麼辦?適應不了怎麼辦?萬一吃不飽睡不著又該怎麼辦……  第一次與寶寶分開的家長難免都有擔憂,上周末,新景幼兒園、西林幼兒園、思明藝術幼兒園等多位園長和老師為寶寶入園提了這些建議。
  • 如何面對分離焦慮?
    即使現在才剛大一,但是只要想到之後會發生的事情,我就會感到巨大的焦慮,不開心,無助。我沒有辦法想像我一個人去陌生的地方工作的場景。我很害怕孤獨,害怕一個人。可能和我父母的教育有關,我很希望依賴別人,喜歡安逸的被安排好的生活,只要生活中的事情有一點超出我掌控的,我都會感到不開心,焦慮無助。
  • 開學季到了,如何處理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父母可以從這4方面入手
    但是對於剛要上幼兒園的寶寶們,父母們經常又擔心又頭痛。幼兒園門口有多少爸爸媽媽,看著自家寶寶哭得撕心裂肺,心如刀割。對於離開爸爸媽媽,第一次進入幼兒園的寶寶們來說,開學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相信大家腦海裡不禁浮現一大堆號啕大哭的寶寶們了。
  • 孩子太粘人怎麼辦?面對「分離焦慮」,聰明的家長有方法
    隨著復工復產,不少需要出門的上班的爸媽開始在網上求助,到底應該如何面對自家孩子這種「一刻也不與你分開」的甜蜜煩惱。不少網友在下面吐槽:「你家孩子那還叫好的,我家娃的才真是名副其實的『腿部掛件』,走到哪兒跟到哪兒,連我上廁所都要看著才安心。」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做:分離焦慮。
  • 爸媽復工,小孩「分離焦慮」如何破?
    03-19 09:22:58 來源:都市熱報公眾號 都市熱報消息,受疫情影響,家長和孩子們宅家呆了一個多月,度過了難得的親子時光。然而如今不少家長已經正式復工,爸爸媽媽突然去上班,一些孩子卻不習慣,有了「分離焦慮」。
  • 幼兒園馬上要開學了,如何讓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掌握這幾點
    上幼兒園,孩子首次需要習慣全天沒有父母的陪伴,這個過程越順利,對孩子的成長也就越有益處,到底該如何做呢?與孩子討論分離現在距離開學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父母可以與孩子討論上幼兒園的事情,告訴他再過一個月,他將與一些哥哥姐姐一樣,每周有5天時間需要去上學,離開爸爸媽媽。並提前帶孩子多去參觀幼兒園,讓孩子熟悉環境。如果孩子因為分離表示害怕或傷心,父母不要過度反應,告訴孩子你也會想著他。
  • 小班孩子開學後若有這三個表現,說明孩子適應得很好,家長請放心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幼兒園開學第二周了,校門口早上的熱鬧程度趕上一周差距了不少。這是一個大好的消息,說明新入園的小班新生們,逐步適應了新的集體新的環境新的生活。當然了偶爾還是會有些孩子入園哭鬧,這都是很正常也能理解的現象。
  •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我們應該怎麼辦?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我們應該怎麼辦? 獨自在家帶娃的寶媽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抱著孩子上廁所,或者是上廁所的時候開著門,孩子呢,就像是一個監督者一樣站在衛生間的門口...
  • 疫情後遺症 「媽媽不要去上班」,孩子的分離焦慮怎麼破?
    想到疫情後幼兒園開學時,估計場面更加「悲壯」,老母親開始有一絲不安啊。有了這一系列的承諾和安撫,孩子顯然對分離沒有那麼牴觸了,在奶奶的鼓勵下和我告別了。當然,我遵守約定在晚飯前回家,給足他安全感。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可以利用同樣的方式,擁抱他,承諾會去接他,給他足夠的鼓勵和耐心,幫他從焦慮的情緒裡慢慢走出來。
  • 從孩子出生到成長,《包寶寶》裡4個階段,解析父母「分離焦慮」
    雖然看似題材非常詼諧幽默,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卻折射出我國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尤其是分離焦慮更是值得所有家長深思。影片中的主人公是包寶寶和他的媽媽,這位母親其實有自己的兒子,但是平時兒子因為上學經常不在身邊,再加上丈夫也是早出晚歸,所以她的內心是非常孤獨的。影片一開頭就是這位母親在和面揉面做包子,很快一屜包子就做好了。
  • 和你分離時,娃到底在焦慮什麼?
    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大家歸崗復工也提上了日程。但假期陪的越多,分開就變得愈發難捨難離…馬上就要上班的職場寶媽,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在出門前看著娃演了一出仿佛「生死離別」的家庭大戲?別只忙著苦惱和心疼,佩魯今天就用腦科學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娃的分離焦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焦慮的真正原因:「失控的」杏仁核焦慮不是娃的專屬,大人也會感到焦慮。
  • 媽咪愛提醒:幼兒園開學在即,這些準備工作需提上日程
    但興奮之餘,看著自由放飛、作息混亂、進食不規律、零食無節制的孩子,身體與生理上是否能很好的適應緊湊充實的幼兒園生活?會不會因此生病?的顧慮也由之產生。確實,有不少平時在家很少生病的孩子,一到幼兒園就會生病。這也就有了所謂的「開學季=生病季」。這主要是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與作息很容易導致寶寶身體免疫機能下降。
  • 孩子總是離不開你? 可能「分離焦慮」期到了
    有些孩子「分離焦慮」出現的時間比較早,最早8~10個月就會出現。當孩子會爬、活動範圍擴大,有時候可能看不到主要照護者時,就會開始有這種情形。  除了年齡與發展的階段之外,當媽咪再生弟弟妹妹時,因為媽咪的注意力會轉移到新生兒身上,孩子也可能會有「分離焦慮」的傾向;另如剛上幼兒園或到新環境,孩子也會開始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