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舉辦古琴音樂會 聽眾如痴如醉(圖)

2020-12-04 閩南網

­  古有名師溫陵傳

­  「古琴在泉州的歷史悠久,可惜很多泉州人對這段歷史並不了解。」泉州六藝學堂負責人黃羅及介紹,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古琴以及古琴和泉州的淵源,他們不定期舉辦古琴雅集,將古琴與洞簫、詩經、南音等各種傳統文化元素結合,吸引了古琴愛好者前來學習。此前,在他的邀請下,原今虞琴社社長戴樹紅老師曾到泉指導交流。

­  「泉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在其輝煌的歷史長河中,有一段短暫但又非常精彩的古琴演奏活動繁盛時期。」曾家陽說,提起泉州的古琴史,都繞不開近代泉州最著名的兩位琴師黃漁仙女士和周子秀先生。

­  黃漁仙生於1886年,卒於1982年,婚後從夫姓黎,常署名黎黃漁仙,是泉州近代著名的才女。黃漁仙師從泉州著名古琴家周振高習琴,13歲又拜畫家丁應夢等人為師。1904年,她遠嫁湖南,24歲時丈夫病故。不久她移居湖南長沙,先後在湖南漢壽、湖北宜都兩縣當小學教師,教授古琴與圖畫。1920年黃漁仙參加了上海晨風廬琴會,演奏了《普庵咒》《平沙落雁》和《醉漁唱晚》三首名曲,技驚四座。在此後的10多年中,她也參加了上海、蘇州的好幾場琴會,常彈《平沙落雁》和《醉漁唱晚》。當時,黃漁仙已被稱為「南派古琴名師」。後來,黃漁仙女士回到泉州黃氏老家,她愛泉州,晚年自號「溫陵老人」。曾家陽當年就曾在泉州親耳聆聽過黃漁仙撫琴,「應該是1981年元宵節期間,第一屆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的歡送宴會在中心市區工人文化宮的音樂廳(歌舞廳)舉行,當時黃漁仙老師曾上臺彈琴,這或許是黃漁仙最後一次在公眾面前彈琴了。」

­  另一位名師周子秀先生,秀才出身,以前到南洋,新中國成立前才回國。他彈的曲目有《搗衣》《漁樵問答》《高山》《流水》和《歸去來辭》。周子秀先生當時在泉州還授徒傳藝,也曾和弘一大師交流琴藝。1956年在泉州群眾戲院舉辦了泉州市第一屆民間樂器會演,周子秀還上臺彈奏古琴。弘一大師逝世後,有關部門籌備弘一法師紀念館,周子秀特地從東南亞送了一把古琴過來,贈作館藏品。如今,這把琴仍然靜靜地躺在紀念館裡,向過往賓朋訴說著當年泉州的琴事。

­  李雅珊認為,古琴曲深藏泉州的文化特質,只有透徹領悟泉州文化的精神內涵,才能體會到古琴中蘊含的人文情懷,才能彈出古人獨有的韻味。

­  今育知音古琴興

­  古琴在春秋戰國時非常繁榮,直到清朝中期、後期都在發展,鴉片戰爭後逐漸衰落;上世紀50年代,全國會彈古琴的還不足100人。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古琴藝術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目前國內外會彈古琴的人可能已經逾萬。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日漸復興,喜歡古琴的人日漸增多,據稱國內古琴愛好者總人數已達40萬。

­  「泉州古琴藝術的發展讓人感到樂觀。」曾家陽認為,古琴藝術現在已經呈現蓬勃發展之勢,有不少人通過不同的渠道接觸、了解古琴藝術。古琴作為一門古老的樂器,擁有越來越多的泉州知音,每次大型的古琴彈奏會總是受到熱烈追捧。

­  「古琴入門並不難,只要喜歡就能學會。」黃羅及說,古琴其實離現在的人們並不遙遠,比如電影《知音》《秦頌》等,裡面都運用了古琴藝術。

­  「自從2003年12月古琴藝術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近年來其在泉州的傳播和推廣也日益活躍,目前學琴的人數不斷增多;古琴班裡,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師生前來參與。」李雅珊說,「我不知道如今是不是古琴最好的時代,但這應是古琴走向興盛的時代。」

­  「泉州的古琴復興指日可待。」翁副館長表示,只有深入認識古琴的本質內涵,繼承中華琴學的精粹,並將數千年來琴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的成分結合今日時代的精神來發揚,讓更多的人得到琴之大益,才能真正弘揚古琴文化。

相關焦點

  • 一場記錄蓉城千年雅樂的古琴音樂會完美上演
    縷縷琴音迴響於四川歌舞劇院內,錦江在一側靜靜流淌出時光的痕跡,室外星雲冉冉,月色如銀,室內溢滿馨香,餘音不息,聽眾在琴聲中瞬間穿越,與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展開對話,像極了杜工部筆下絲竹漫捲的盛唐天府。12月6日晚,成都古琴文化學會應邀於四川歌舞劇院舉行了第26屆蓉城之秋「天府雅樂」古琴展演系列活動的最後一場「雲外弦歌·梓又雅韻」音樂會。
  • 楚音華韻 華卉阮獨奏音樂會即將舉辦
    2017年9月19日,武漢音樂學院阮專業教師華卉將在武漢音樂學院編鐘音樂廳內,舉辦「楚音華韻」阮獨奏音樂會。  華卉,青年阮演奏家,武漢音樂學院中阮教師,中央音樂學院阮專業碩士。師從徐陽教授。大學期間輔修柳琴師從張鑫華老師。
  • 古琴崑曲,雙璧同輝
    原標題:古琴崑曲,雙璧同輝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的後臺。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供圖《讓古琴醒來——中國藝術研究院館藏古琴音樂會》上的古琴表演。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供圖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崑曲表演現場。
  • 廣陵派古琴名家張金橋、田泉古琴公益導賞活動,觀眾反響熱烈
    廣陵派古琴名家張金橋、田泉古琴公益導賞活動,觀眾反響熱烈,盛況空前古琴是中國最早的彈奏樂器之一,歷史悠久,被列為四藝之首。從2003年古琴申遺成功,如今已經走過了15個春秋,古琴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 劍橋古琴大師音樂會-流水行雲8月23日
    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這場劍橋古琴大師音樂會-流水行雲 將於多次在成都、上海、杭州、天津等地舉辦專場音樂會。發表論文《喻紹澤琴學考略》,並任《蜀中琴人口述史》副主編。 Zeng He is the son of Zeng Chengwei and a sixed generation qin player of the Sichuan school of guqin.
  • 「德音琴聲——南北流派名家學術交流音樂會」成功舉辦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17日訊 (記者 馬文文)16日晚,由山東省藝術研究院主辦,濟南市曲藝團、山東省藝術研究院非遺所承辦,濟南鐵路文化宮、濟南市天橋區少年宮、濟南市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菏澤市古琴研究會協辦的慶祝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德音琴聲——南北流派名家學術交流音樂會
  • 當古琴遇上黃梅戲 安慶師大舉辦古琴和黃梅戲通識教育公選課程匯報...
    1月6日晚,由安慶師範大學教務處主辦、黃梅劇藝術學院承辦、安徽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和安慶市古琴學會協辦的2020年全校通識教育公共選修課《黃梅戲藝術欣賞與演唱》《古琴藝術欣賞與演奏》課程匯報演出在菱湖校區圖書館報告廳隆重舉辦。教務處、黃梅劇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及各學院師生近200人到場觀看了演出。
  • 網商社科丨古琴文化在商丘:撫琴是一種生活方式
    「松下撫琴,一幾一琴,三兩知己,豈不快哉」,這是宋徽宗趙佶親繪的《聽琴圖》描繪的撫琴和聽琴的場景,可以看出宋代對於美學的態度及風尚,一種閒適寧靜、自得其樂、與知音為樂的生活方式往往成為人文士大夫的日常,自然又不失高雅。
  • 一曲古琴《欸乃》張萌:攜琴一張,遊山玩水聽欸乃
    探索古琴美學靜心 | 音樂 | 承古 | 融今 古琴中國網>▲古琴演奏自幼啟蒙自中國古琴藝術代表性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李祥霆教授並受教至今。2004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民樂科,2010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本科,2014年以專業成績第一名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同年公派赴全球首家音樂孔子學院—丹麥皇家音樂學院任古琴教師。2014年至2015年間,相繼在義大利米蘭國立大學、法國蒙比利埃孔子學院、挪威卑爾根孔子學院、瑞典孔子學院等校執教並舉辦多場音樂會。2015年5月受聘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
  • 中國音樂學院經典歌劇名曲專場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精彩上演
    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教授擔任藝術總監,指揮系主任邵恩教授擔任指揮,聲樂歌劇系教授丁毅,特聘教授郭森、於冠群、石倚潔,青年教師張玫瑰攜手中國樂派交響樂團為首都人民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歌劇名曲盛宴。上半場,首先由德國作曲家恩格爾貝特·洪佩爾丁克創作的三幕童話歌劇《漢澤爾與格蕾泰爾》前奏曲拉開音樂會的序幕。
  • 張萌 古琴獨奏《欸乃》一聲山水綠 誰能聽欸乃,欸乃感人情
    請點擊輸張萌青年古琴演奏家。國際古琴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琴碩士,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古琴專業教師。師從李祥霆教授、李鳳雲教授。2015年5月受聘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理事。2015年9月起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琴副科,2017年3月起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古琴專業。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舉辦「走近古琴」系列專題講座。
  • 江蘇晉江商會大學生聯誼會 舉辦「鄉情暖冬日」活動
    晉江新聞網12月14日訊  近日,江蘇晉江商會大學生聯誼會成員及婦女聯合會代表,齊聚「鄉情暖冬日」活動。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高校封閉管理,晉江籍大學生難以找到相聚的機會。如今疫情防控逐漸常態化,高校出入管理放鬆,大學生聯誼會特舉辦此次活動,以增強在蘇晉江籍大學生的歸屬感。
  • 英國鋼琴家舉辦演奏會 聽眾是數百隻猴子(圖)
    中新網11月29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一名英國鋼琴家在泰國華富裡的一處歷史遺蹟,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演奏會,引起許多人關注。在這場演奏會中,他的聽眾是數百隻猴子。
  • 「玉笛飛聲」葉飛聲笛子獨奏音樂會將在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舉辦
    「玉笛飛聲--葉飛聲笛子獨奏音樂會」將於2018年6月22日在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李成義-張治華音樂廳舉辦。主辦: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葉飛聲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竹笛教師,青年笛簫演奏家,1979年出生於浙江臨海的一個音樂家庭,八歲開始從父學習竹笛,洞簫,嗩吶等民族管樂器,後師從已故竹笛大師趙松庭教授。
  • 大音希聲遠 盛世古琴興(圖)
    逾三千年歷史古琴入「世遺」  談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3年11月7日向世界宣布中國古琴藝術被入選第二批「人類口傳與精神遺產」,自謙不善言辭的區君虹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古琴藝術是繼崑曲被授予這一稱號後,中國第二個入選的項目。古琴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博大精深。
  • Amazon Music與說唱歌手Lil Nas X合作舉辦特別節日系列音樂會
    丁丁娛樂大師 舉報   Amazon Music已經與Lil Nas X合作舉辦了即將到來的節日音樂會系列
  • 中國歌劇舞劇院在榕舉辦新年音樂會
    福州新聞網1月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文 張旭陽/攝)中國歌劇舞劇院的演員們2日在福建大劇院的歌劇廳和音樂廳,同時舉辦合唱新年音樂會和中外經典歌曲新年音樂會,讓榕城樂迷大飽了眼福和耳福。2日晚在大劇院歌劇廳上演的合唱新年音樂會,展示了我國著名音樂家青主100年前在德國留學期間根據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創作的混聲合唱《大江東去》,著名音樂家騰格爾30多年前為電影《黑駿馬》創作的男聲合唱《蒙古人》……此外還有《達坂城的姑娘》《嘎達梅林》《掀起你的蓋頭來》《青春舞曲》《回娘家》等作品。
  • 惠州一家律師所連續六年舉辦新年音樂會
    2020年12月25日晚上八點,廣東卓凡律師事務所在惠州文化藝術中心保利歌劇院隆重舉辦了「不負所望—卓凡20周年慶典音樂會」。全場近千名來自社會各界的領導、嘉賓朋友們與全體卓凡人歡聚一堂,享受了一場君耳樂團帶來的藝術盛宴。
  • 第六屆中國新年音樂會《壯觀》在卡內基舉辦
    海外網2月8日電 當地時間2月7日晚,由哈佛財富戰略與管理公司與紐約Premier Event Management Inc.聯合推出的第六屆中國新年音樂會《壯觀》在紐約內基音樂廳舉辦。
  • 真實版「高山流水遇知音」,四城古琴聲匯聚江城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15日訊(記者萬旭明)4個人,從4座城市來,聚集在武漢琴臺音樂廳,帶來一場古琴演奏會。10月19日,《江城之秋——合真琴社古琴演奏會》堪稱一場真實版「高山流水遇知音」。俞秦琴來自成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蜀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蜀派名家俞伯蓀先生之女。葛瀚聰來自臺北,同為古琴名家。1992年,他們在上海的一次古琴交流會上相遇,這是俞秦琴第一次聽葛瀚聰彈琴,聽完覺得很美,從此兩人相知,雖身在不同的城市,仍互為知音。如今他們都在成都生活,以合真琴社傳播古琴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