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胃減肥,並不是想得那麼簡單

2021-01-08 央視網
切胃減肥,並不是想得那麼簡單

原標題:

  近年來,減重代謝手術的熱度越來越高。近期國際著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發研究表明,肥胖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健康問題有可能通過接受這項手術解決。

  切胃減肥手術如何減重,是否會反彈?究竟什麼樣的人適合進行切胃減肥手術?為減重「在肚子裡開一刀」會有哪些後遺症,有沒有辦法解決?帶著相關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北京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趙剛。

  為減重限制胃容量

  手術減重,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說起,隨著和平的到來和經濟的快速增長,肥胖人群日益龐大。歐洲和美國的醫生發現,除了肥胖本身,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病、冠心病、深靜脈血栓、心衰、關節炎、腹外疝及腫瘤等也嚴重威脅著肥胖人群的生命安全。歐美國家逐漸開始採用手術方式減重,並得到推廣。

  近些年,比較流行的術式是袖狀胃切除術,通過限制胃容量而減輕體重,進而達到治療代謝症候群的目的。「減重代謝手術,是通過手術的方式改變消化道結構,減少食物攝入量,控制食物的吸收,進而降低合成代謝水平,讓合成代謝小於分解代謝,並在較低的體重再次達到平衡。」趙剛告訴記者。

  據介紹,減重代謝手術的術式有很多種,需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來選擇手術種類,如單純性肥胖通常選擇腹腔鏡袖狀胃切除;伴有合併嚴重的糖尿病時,腹腔鏡胃轉流術則治療效果更好,術後患者血糖甚至可以完全恢復正常。

  減重代謝手術會反彈嗎?趙剛說:「這種手術改變了胃腸道結構,使得人的飢餓感下降,從而限制攝入更多的食物,有的術式還同時減少食物的吸收。經過十多年的臨床觀察發現,遠期復胖率僅為5%—10%。若術後嚴格遵照指導及定期隨訪,在很大程度上能杜絕復胖。所以,手術減重的接受程度比較高。」

  「相較於其他如抽脂等局部治療方式,減重代謝手術具有很大優勢,是通過減少內臟脂肪含量而帶來長期有效減重的方法,同時可以降低多種與肥胖相關的惡性腫瘤發生率,並治療肥胖帶來的合併症。」趙剛指出。

  並非所有肥胖者都適用

  趙剛介紹,肥胖患者身體負荷過大,會導致多種併發症,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急需在多學科診治模式指導下治療,手術減重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然而,並不是所有肥胖者都適合減重代謝手術,手術減肥針對的是肥胖伴有併發症的患者,在青少年當中更要謹慎推廣。」趙剛指出,「一般來講,減肥手術患者的年齡須在16歲—65歲之間,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2.5,罹患肥胖相關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呼吸睡眠暫停等情況的患者BMI數值可以適度放寬。」

  據今年剛發布的《中國肥胖及Ⅱ型糖尿病外科治療指南(2019版)》顯示,對於年齡在16歲以下的病人,須經營養科及兒科等討論,綜合評估可行性及風險,充分告知及知情同意後謹慎開展,在青少年當中這種手術不建議廣泛推廣。

  趙剛介紹說:「美國一項前瞻性的研究認為,青少年實行減重代謝手術是安全的,術後可以有效降低體重,改善生活質量。據報導,迄今我國開展的減重手術最低年齡為14歲。對於小於16歲的患者,如果要做減重手術需要經過充分的術前評估,認為採取手術會使其極大獲益後,須經醫院倫理審查通過後方可進行手術治療。」

  術後會伴有後遺症

  「任何手術對身體都是有傷害的,減重手術也不例外,手術後有的患者會出現脫髮情況,有些會出現長期營養不良,包括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趙剛指出。

  據介紹,術後早期應補充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特別是青少年術後更應嚴格的隨訪,並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在體重趨於穩定狀態後,則需注意膳食平衡。

  術後也可能出現一些後遺症。趙剛介紹:「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後,少數患者可能會有噁心、嘔吐等症狀,還會有發生腹壁疝、膽道結石的風險。術後胃食管反流相對多見,這樣的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抑酸藥物。另外,短期內形體會發生較大改變,可能會導致皮膚鬆弛下垂,這需要一段時間配合運動來恢復皮膚的緊緻。」

  「營養併發症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術後短時間內或很長一段時間會影響鐵和維生素B12,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的吸收,所以建議患者一定要注意術後的營養均衡,而且要經常隨訪複查。」趙剛表示。

  據統計,與未實施減重手術的肥胖者相比,通過規範的醫療,病人術後可平均延長壽命7年。趙剛強調:「採取手術減重,不是減少病人體表的脂肪,而是內臟的脂肪含量。這類手術也非整形美容,而是以改善代謝、促進健康為目的。作為醫生,我們倡導大家平時要採取積極的運動方式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來保持自身的健康。」(記者 華凌)

相關焦點

  • 楊天真自曝將用切胃手術減肥,娛樂圈這些明星也進行過切胃?
    近日楊天真在直播中宣布,自己要去做切胃手術,引起了不少討論,有網友認為通過切胃減肥不如做運動,也有網友覺得楊天真說一套做一套跟人設不符,還打擊了自己的信心。減肥是愛美人士的永恆追求,娛樂圈內也有不少藝人在減肥的道路上使用了一些誇張的方法,結果並不那麼如意。
  • 選擇切胃的人:不是每個「胖子」都需要做切胃手術
    不是每一個「胖子」都需要做切胃手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發布《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BMI達到28以上為肥胖。孟化「刀下留胃」有嚴格的指標,BMI 值達到27.5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能實施切胃手術;BMI值高於32.5且有糖尿病的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案是切胃手術。而BMI37.5以上的患者,有沒有糖尿病,都可以切胃幹預體重。中國的腰圍正在變粗。
  • 楊天真做切胃手術引熱議,專家提醒正式手術風險
    近日,娛樂圈經紀人楊天真曬出一段視頻,稱自己要去做切胃手術。楊天真透露,朋友聽到她要做切胃手術後都紛紛來勸阻她,希望她能通過控制飲食或者運動來減肥瘦身。 此消息一出,「楊天真切胃」迅速竄上微博熱搜,很多人好奇,她做切胃手術是因為太胖想變瘦變美?
  • 吃草,吞蛔蟲,切胃……這些明星都是在用生命在減肥!
    如果不是因為還有《歡樂頌》製片人侯鴻亮在場的話,氣氛不知還要僵到哪去。曾經的姐妹情深到如今的你好路人,這變化也是蠻令人感嘆的。除了劉濤蔣欣外,被疑過度減肥而復發癲癇的大S,要幫經紀人減肥的孫娘娘,再到明星花式減肥餐,「減肥」似乎成了明星們上熱搜的不二法寶,那麼今天就讓芒媽來盤點一下各路明星減肥大法。
  • 切胃手術減肥後,會有傷口裂開的風險嗎?
    切胃手術作為微創外科手術,由於利用的是腹腔鏡技術進行,所以對人體外部的影響並不大,但對人體內部的改變卻一點都不簡單。很多即使沒做過切胃手術的人都知道,該手術是需要將胃部縮小,也就意味著多餘的部分需要切除。很多人都擔心手術安全性主要來自於這一系列的操作。尤其是擔心會有傷口裂開的風險。
  • 武漢「大胃王」束胃減肥 把3/4的胃"訂"起來
    武漢「大胃王」束胃減肥 把3/4的胃"訂"起來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30日 16:23 來源:武漢晨報   把3/4的胃訂起來,只用剩下的1/4胃完成消化工作,以達到減肥目的。
  • 「切胃」火了,但沒有多少人真的了解這件事|百家故事
    而在一輪又一輪關於切胃的討論之後,我們想去講述一些與切胃有關的、但卻並不被大眾所了解的事——例如,醫生群體也是肥胖的重災區;例如,當胖到一定程度後,幾乎沒有可能自然減肥;例如,肥胖人群中,男女比例相當,但在選擇切胃的人中,女性的比例高達70%,而越來越多體重未超標的女孩想要去切胃……文|呂蓓卡編輯|金石1肥胖是一種病,因胖致死人數超過肺癌
  • 背後的4個原因,不是你想得那麼簡單!
    其實狗狗舔毛,背後的幾個原因還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的哦,可能不是你想得那麼簡單,你又知道嗎?原因1、社交需要狗狗在給自己舔毛時,會在身上留下屬於自己的氣味,其他同類可以通過氣味來識別對方,這是它們社交的方式之一,生活在一起的狗狗互相舔毛,也是建立社交關係的一種方式。
  • 切胃減重,術前術後都需要考慮什麼?
    3、這個「微創」切胃手術,到底是不是嚇人之談?術前術後都需要考慮什麼呢?4、「微創」切胃手術的歷史由來……上一篇科普了前2個問題,沒看過的小夥伴請點擊「切胃減肥:是天真衝動?還是科學?」:恰逢國際糖尿病日,我們再就第3、4個問題,今天咱們接著來科普。
  • 胃繞道減肥手術風險高嗎
    核心提示:胃繞道手術相比其他胃部減肥手術需要的技術難度會比較高一些,但是胃繞道減肥的效果是比較好的,所以現在也越來越多人會做胃繞道手術。如果經濟能力較好的家庭,可以去美國做手術,美國在各方面的醫療條件比較好,能夠降低手術的風險。
  • 楊天真要做切胃手術?自曝曾每天給自己打針,難怪要轉行!
    自曝準備做切胃手術8月10日晚,她曾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段視頻,透露過幾天要去做切胃手術,因為自己確實做不到在身體上的自律,沒辦法堅持運動和控制飲食,所以決定要切胃。消息一出,便立刻引起網友的熱議。畢竟切胃不是小事,對身體也有一定的損害,朋友也都勸她不要去做。但是也有網友表示能夠理解她,覺得切胃是想讓自己變瘦變美。
  • 44歲臺灣女星自曝曾被性騷擾,一年內暴胖40斤,為減肥切大半胃
    於是她決定減肥,在胃裡裝了510cc的水球來抑制食慾,水球在胃裡足足裝了近一個月,在三周內成功減掉了六公斤。她還割了三分之二的胃來減少自己的食量,最後終於成功減肥了25公斤。說到切胃,楊天真曾經也公開說自己要做切胃手術,切胃後的她說自己差不多瘦了二十斤,被路人拍到確實身材有了一些曲線。引得很多網友感嘆切胃真的效果顯著,還有不少女生評論說也想去嘗試一下。
  • 減肥總暴食,或許不是意志力不足,而是這2個原因
    減肥總暴食,或許不是意志力不足,而是這2個原因談到減肥,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純粹生理方面的問題。事實上,很多肥胖是由心理問題引發的。常見的類型有:1.一.這個時候,切不要著急節食很多朋友在暴食之後,馬上去節食。但節食顯然無法滿足身體的需要,這就很可能引發下一輪的暴食,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自暴自棄。暴食之後,不必刻意節食。正常吃飯就可以,每天三餐,逐漸讓身體去適應。
  • 減肥不用養成小鳥胃,土豆換個做法,變成低脂營養減脂餐,很扛餓
    朋友們都說佩服我能堅持這麼久做減脂餐,其實,你只要想一想,對自己身體負責,就是對健康負責,現在這年頭,身體好,吃嘛嘛香,減肥瘦身也是為了吃更多好吃的。我不提倡減肥減脂靠節食,也許對部分意志力特別堅強的夥伴來說非常有用,但不科學而且傷身體。
  • 早期胃癌可以胃鏡下切除,為什麼醫生建議切胃?
    原創: 小曾先生01 普外科曾醫生早期的胃癌可以在胃鏡下切除,為什麼醫生建議切胃呢?病房收了一位50歲的中年男子老李,因為上腹部隱痛、反酸,吃藥沒效果,反反覆覆發作。
  • 節食減肥會把胃「餓小」嗎?
    變美 Yes or No | 第 40 期節食並不會把胃「餓小」。胃是一個有彈性的器官,胃壁具有非常好的擴張收縮能力,其大小本身就是根據內部食物的多少而變化的。正常成人空腹時,胃的容量約 50 mL,進食時,胃壁會舒張,最大可達約 1.5 L,食物經 2~4 小時排空後,胃又恢復了原來的形狀。胃的最大容量與遺傳、年齡、性別等因素有關,長期吃撐或長期飢餓並不會改變胃的大小。節食減肥只是人為控制自己的飲食多少,自然也不會影響胃的大小。但是,長期飢餓會對胃造成一定的損傷,增加胃潰瘍和胃癌的風險,所以減肥階段也要做到規律進食哦。
  • 手術減肥,究竟減掉了什麼?
    長達四個小時,切掉80%的胃換30斤體重,許多被「胖」困擾的年輕人似乎找到了一個減肥的「好辦法」——手術。通過手術來削減自己的胃口,減少進食量,進而實現減肥目標,這是許多人走上手術臺之前的美好願景,但手術帶來的系列後遺症似乎並沒有讓他們獲得「新生」,反而有些生活「失控」。
  • 減肥別吃得太單調,不用養成小鳥胃,照樣吃飽吃好,腰身又細了
    在許多朋友的印象中,減肥應該少吃或者不吃甚至節食,節食對身體的傷害還是不小的,對女性朋友們來說,容易造成內分泌失調,如果長期不吃主食,對身體還是有影響的,這兩年聽得最多的就是「減脂」這兩個字,減少脂肪攝入,3分練7分吃,才是最省時又有效的瘦身塑形方法。
  • 楊天真為變瘦切胃?回應:滿意外形,患糖尿病6年手術是為了治病
    切胃手術並不是一個小手術,因此網友對於楊天真的決定還是有些不敢置信,紛紛勸其可以通過加強鍛鍊、控制飲食等科學的方法來改善身體狀況。但楊天真表示這些方法在她身上就是「零信用」,因為人的自律都是有限的,她把自律給了工作,實在沒空鍛鍊,再者堅持走路、跑步、控制飲食這些方法在她身上就是沒有用,那就只好去切胃了。
  • 減肥不是不吃主食,而是要吃優質碳水,這樣不用挨餓也能瘦
    這就給我們減肥帶來了很大困難,忍飢挨餓會很折磨我們的意志,過不了幾天就會產生報復性飲食,從而導致我們減肥不成反彈快的情況。其實減肥不是不能吃主食,而是要選擇優質碳水化合物作為主食,下面就來分享一下減肥主食應該如何選擇。什麼是優質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