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小曾先生01 普外科曾醫生
早期的胃癌可以在胃鏡下切除,為什麼醫生建議切胃呢?
病房收了一位50歲的中年男子老李,因為上腹部隱痛、反酸,吃藥沒效果,反反覆覆發作。去醫院做了一個胃鏡檢查,胃鏡發現胃裡面有一片大約5*3釐米的黏膜紅腫和糜爛。
給他做胃鏡的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內鏡醫生,儘管沒有潰瘍,醫生覺得這些黏膜和正常的不一樣,有可能是早期的癌變,給他在多個部位,取了很多個活檢,就怕漏診。
不出所料,病理結果出來了,低分化腺癌。接下來,醫生給他完善了CT,超聲內鏡等必要的檢查。
根據目前的檢查結果來看,患者胃癌是確定的,而且是早期的胃癌,超聲內鏡和CT都沒有發現淋巴結轉移。而且,超聲內鏡提示腫瘤非常表淺,只在胃的黏膜層,沒有侵犯黏膜下層和肌層。
胃壁從裡往外,可以分為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胃癌發源於黏膜層。老李的腫瘤目前局限在黏膜固有層,是最早期的胃癌,屬於T1a。
那麼,下一步應該怎麼治療呢?
對於早期的胃癌,有兩種治療手段,分別是胃鏡下局部切除病變,這種方式很微創,只要在胃鏡下做手術就可以了,而且只要切除癌變的胃黏膜,不用切掉胃,術後不影響消化吸收能力。
另外一種是切胃手術,需要切除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胃,同時清掃胃周圍的淋巴結。這種手術要切掉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胃,手術創傷大,術後肯定會影響消化吸收能力,對以後的生活會有一定的影響。
那麼,老李最早期胃癌,可以做局部切除嗎?
很可惜,老李儘管是最早期的胃癌,但卻不適合局部切除,因為老李的腫瘤面積大,超過2釐米,而且腫瘤是低分化的,這樣的腫瘤容易出現淋巴結轉移,而且局部切除復發率比較高。
儘管CT和超聲內鏡沒有發現淋巴結轉移,但是這兩項檢查,並不能100%發現淋巴結轉移,有一些小的淋巴結轉移,需要病理診斷才能100%確定。
經過內鏡醫生和我們普外科醫生的綜合診治,建議老李做第二種手術,切除大部分的胃。
老李是一位中學老師,有很高的文化和學識,他知道自己是早期胃癌之後,去網上查閱了很多資料,還在網上諮詢了一些醫生,他還是非常希望做第一種手術,希望不要切胃,並且表示,有醫生建議他立即轉院,去他們的醫院看病。
患者與醫生的意見不一致,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我和老李做了一次詳談,原來,老李在網上看的資料,都是從某搜尋引擎找的,而且他在網上諮詢的醫生,也不是什么正規的醫生,某田系的可能性大。
對付老李這樣的知識分子,必須以理服人,我把最新的,各個國家的胃癌指南,都拿來給他看,美國NCCN指南,中國的胃癌指南,還有日本的胃癌指南,特別是日本的指南,日本早期胃癌非常多,日本醫生做內鏡下切除特別多,對於老李這樣的情況,日本的指南也不建議做局部切除。
其實,像老李這種高級知識分子,他怎麼可能不知道網上搜病不靠譜,他只不過心存僥倖而已,對於切胃手術非常恐懼。
老李聽完我的詳細講述,內心開始出現鬆動了,但還抱有一絲僥倖,怯怯地說道:「可不可以先做局部切除,如果切緣陽性,再追加手術?」
「不可以,這樣做並不安全,如果切緣是陰性的呢?局部切除並不能清掃淋巴結,你這樣大的腫瘤,很可能有淋巴結轉移!如果你執意這麼幹,那就出院,我不能犯錯誤,不能害你」我大聲說道。
老李可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家屬們也勸他,其實切胃並不像老李想像的那麼恐怖,現在做腹腔鏡胃癌切除,手術創傷小,術後恢復也很快的。
術後病理證實了醫生的判斷
老李最終答應了做胃癌切除手術,手術很順利,切除了大約2/3的胃,術後恢復也很快,術後第二天就排氣了,第三天開始喝水,第五天喝粥,術後七天拆線出院。
今天,病理結果出來了,果然如術前所料,儘管胃癌只是在黏膜層,但是已經轉移到了周圍的淋巴結,而且有兩枚淋巴結轉移。如果按照老李的意見,只做局部切除,那麼淋巴結裡面的癌細胞,就繼續留在體內,可以轉移到其他的淋巴結,轉移到肝臟,腹膜,肺臟等遠處器官。
如果胃癌出現遠處轉移,那就是晚期胃癌,晚期胃癌治療效果非常差,5年生存率低於10%。醫生的堅持,救了老李一命。
通過這個小故事,曾醫生希望告訴大家一個道理,看病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對於自己的病情,你的主治醫師是最清楚的,網上諮詢或者查詢病情,一定要十分小心,網上的資料十分混雜,要謹防上當受騙。
作為一名醫生,需要耐心的向患者解釋病情,堅持自己觀點,堅守住自己的底線,要以患者的生命健康作為第一要務(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健康人生,從一篇有溫度的醫學科普開始,點擊關注普外科曾醫生,每天分享靠譜、有趣的醫學科普知識!
原標題:《最早期的胃癌,卻差點丟了性命,醫生的一個舉動救人一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