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如何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松江醫生提醒注意這些

2021-01-09 瀟湘名醫

在中國有句老話講,十人九胃!就是說,十個人裡可能有九個人胃都不太好。像是胃疼、胃酸、胃脹、消化不良這些症狀,雖然感覺都是胃部的小毛病,但是難受起來也是挺要命。

胃部的小毛病拖久了就可能會變成大麻煩——惡性腫瘤「胃癌」。胃癌作為「隱形殺手」,在胃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一旦發現症狀,胃癌往往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那麼面對胃癌,我們究竟如何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呢?我們邀請到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松江南院)胃腸外科主任李繼坤為您支招!

出診時間:每周三全天 特需門診和專家門診

胃部不適,需不需要去醫院檢查?

還是應該去。很多中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胃病。年輕人一般以胃潰瘍、胃炎這類疾病為主。但一般過了40歲,或45歲以後,胃癌發病的機會就會增加。所以不同年齡段的病人,如果出現了長期的感覺胃不舒服,還是應該去醫院做檢查。

我國胃癌現狀怎麼樣?

一高:發病率高。

三低:早期診斷率低、根治性切除率低、五年生存率低。

早期胃癌的治癒率是多少?

我國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

5年生存率:惡性腫瘤通過治療以後,如果復發,70%--80%都發生在三年以內;80%-90%都發生在5年以內。一般過了5年以後,如果沒有復發,將來再復發的機會是比較小的。臨床上,就把5年定為腫瘤的臨床治癒。

我們應如何看待胃病?

一定要增強防癌的意識!胃不舒服,立刻就診,千萬不要胃一難受,就到藥店買點胃藥吃,以為能解決胃病。長時間不到醫院就診,耽誤病情。尤其要到專業的醫院就診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儘早發現早期胃癌呢?

一般人到了40歲以後,一定要到醫院做一次胃鏡!有過胃病病史的人也要定期去醫院複查!40歲以後,我們發生胃癌的可能性會增加。而胃癌和一般胃病,像是胃炎、胃潰瘍在症狀上沒有什麼不同。一般都是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

如果以前做過胃鏡,發現有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者有胃病病史,都是胃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到醫院進行複查。

胃鏡檢查會不會很難受?

大家不用擔心!胃鏡都是軟鏡,管子的直徑也細了!還能做無痛胃鏡!

胃鏡前的準備工作:做胃鏡前需要空腹8小時以上!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HP)就一定會得胃癌嗎?

不一定!但有「基礎性胃病」+「幽門螺旋桿菌」就一定要根治!幽門螺旋桿菌(HP)是唯一可以在人體胃裡寄生的細菌。被稱為「第一致癌因子」。

早期胃癌如何治療?

早期胃癌只要通過手術幹預就可以了。大多數早期胃癌,不需要後期的其他治療(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老年人可不可以做手術治療早期胃癌?

可以!但是要在手術前做手術評估。

1. 評估病灶能不能靠手術切乾淨。

2. 評估老年患者的身體狀況能不能承受住手術。

網上說的 「抗癌食物」是真的嗎?

沒有食物能夠真正「抗癌」。但是新鮮的蔬菜水果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可以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

保持胃部健康的「七原則」:

1.絕對不吃過期的食品。家裡的剩菜剩飯絕對不碰。

2.油炸食品、燒烤、燻醬儘量少吃。

3.不吃太燙的食物。

4.吃飯細嚼慢咽。

5.不抽菸、不喝酒。

6.不熬夜。

7.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吃優質蛋白,比如牛肉、蝦等。

內容來源:上海松江

【來源:松江科普】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登革熱如何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防蚊隔離
    原標題:早發現 早診斷 早治療 早防蚊隔離 7月25日,海南省疾控中心針對登革熱防控,再次面向公眾發布相關預防知識。 海南省疾控中心有關專家介紹,目前登革熱尚無經審批註冊的疫苗上市,既無法通過注射疫苗預防登革熱,也尚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採取支持及對症治療措施。
  • 市一啟動消化道腫瘤篩查和早診早治項目:只需2毫升血就能知道胃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李煦 記者 何麗娜「每100個人進行胃癌篩查,就會檢出4人患上胃癌。」這是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杭州地區早期胃癌篩查工作得到的一組數據。消化道腫瘤越來越高發,死亡率已經躍到惡性腫瘤首位。消化道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無論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都至關重要。
  • 國際肺癌日|提高肺癌生存率最有效的方法是二級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
    對於肺癌,專家早已達成共識:提高肺癌生存率最有效的方法是二級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目前常用的標記物主要為:①胃泌素釋放肽前體,可作為小細胞肺癌診斷和鑑別診斷的首選標記物;②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用於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和治療反應監測;③癌胚抗原,主要用於判斷肺腺癌復發、預後以及肺癌治療過程中的療效觀察;④細胞角蛋白19片段,對肺鱗癌診斷有參考意義;⑤鱗狀細胞癌抗原,對肺鱗癌療效監測和預後判斷有一定價值
  • 「官員抑鬱症」早發現早治療為好
    「官員抑鬱症」早發現早治療為好   還有一點很清楚,無論是公司裡他身邊的人,還是他家裡的人,都沒有及時發現他的抑鬱症,更沒有預料到這麼嚴重的後果。倘若能夠早點發現,及時治療,並在他身邊安排專人護理照料,這個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既然是「巨大損失」,我們就需要共同努力,防止類似「巨大損失」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今年的官員體檢,是否應當增加一項抑鬱症檢查?
  • 如何早發現肺癌?
    如何早發現肺癌?關於肺癌的科普十大問題,本文一次說清楚,希望對大家有幫助。1、引起肺癌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肺癌的因素主要有遺傳、吸菸、空氣汙染、工作環境等,而吸菸不管是二手菸、三手煙都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 AI醫生真的來了!診斷食管癌胃癌準確率超98%
    癌症治療,就是與時間賽跑,跑贏了,就贏得一條生命!但,要怎麼贏?  「在中國,每年有1.3億患者需進行消化道內鏡檢查,然而我國內鏡醫生人數不超過5萬人,內鏡醫生缺少、精查耗時長等客觀原因的存在,需要我們尋找更高效準確的早診方法,並將其推廣應用至各地各級的醫療結構,是目前改善上消化道腫瘤發病與預後的關鍵。」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院長說道。
  • 如何發現早期胃癌?這4個暗號一定要留意
    面對這樣一個神秘的「刺客」我們應該如何尋找它的蛛絲馬跡呢? 如果您有「胃痛、胃脹、反酸、燒心、口苦、口臭、噯氣、腹痛、腹脹、便秘」等胃腸不適症狀應及時進行胃腸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三類癌症即使早發現,治療效果也不理想,關鍵是預防
    相當於平均每一分鐘,就有7人接到了診斷報告。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恐懼癌症,通過網絡了解各種防癌、抗癌的內容!在所有提及癌症的治療文章中,無一例外的都說到了六個字的治療原則:早發現、早治療!事實也的確如此,大部分癌症越早發現,預後效果也就會越好。這是因為癌症本身就是「惡性腫瘤」,它與良性腫瘤的最大區別,就是造成癌腫出現的癌細胞具有侵襲、轉移和浸潤特點。
  • 一次手術剝離3處早癌病變 煙臺山醫院專家:胃癌的早診早治很重要
    據悉,該手術達到了治癒性切除的目的,避免了早癌病變發展為進展期胃癌。當時,這位老年患者因「上腹不適」到煙臺山醫院消化內科就診。消化內二科副主任王玉村在為患者做胃鏡檢查時發現了分別於胃角中央、胃體下段大彎側、幽門前區的3處早癌病變。經科室討論並結合患者的病情,消化內科專家決定為患者開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 預防胃癌,從自律吃喝開始 出現這些症狀,警惕胃癌早期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胃癌年新發病例超過40萬,位列第二位,而死亡人數約為29萬,位居第三位。南京鼓樓醫院消化道疾病專家鄒曉平教授提示大眾:「胃癌防治從早做起,發現危險因素,早診斷、早治療,讓胃癌不再是影響人類健康的病魔。」
  • 胸悶氣短喘不上來氣,松江醫生提醒注意這些
    胸悶氣短喘不上來氣,松江醫生提醒注意這些 2020-12-28 1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胃鏡早癌精查,一步到「胃」早診早治
    簡單來說,與普通胃鏡檢查相比,內鏡精查是在常規胃鏡檢查發現可疑病灶後,進行放大內鏡、染色內鏡、電子染色內鏡等檢查,使病灶觀察更細緻入微,從而判斷是否癌性病灶,癌的側向浸潤範圍,垂直浸潤深度,分化程度,有無鏡下治療指徵。
  • 白內障手術別等完全看不見後再做 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更好
    「從囊內的摘除、後面到囊外的摘除、後面又到超聲乳化,現在在我們醫院可以開展飛秒雷射手術導航,現在科技發展給白內障帶來非常精準的治療模式。」巫雷說,目前人工晶體基本上已經非常成熟,白內障手術人工晶體一旦植入以後,只要沒有眼底其他疾病的情況下,基本可以終身使用,因此選擇晶體也顯得尤為重要。
  • 早治療早健康
    早治療早健康 時間:2021-01-07 16:55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附屬門診部 肝囊腫是一種肝臟良性病變,大部分狀況下是良性的。但因不良生活習慣、其他行為也會導致肝囊腫向惡性病變開展,因而,患者有必要做好相關的護理作業。除外,在生活中也需忌口酒精、辛辣影響性食物、高熱量食物等。
  • 18歲高中生體檢查出胃癌,家長痛哭,醫生怒斥:這3件事早該注意
    家住柳州的某重點高中,當地的醫療條件還是比較允許的,學校每年都會帶學生做一些比較常規的統一體檢,就在今年的體檢中,18歲的小玉被查出了胃癌,這屬實是學校的一個例外了,說起癌症一般能想到的就是上年紀的人,誰曾想竟然低齡化這麼嚴重了。
  • 專家談糖尿病:重視糖尿病危害 早發現早治療可實現逆轉
    廣東省糖胖病逆轉研究所所長徐谷根主持人:既然糖尿病發病率這麼高,請您說說如何遏制糖尿病的大流行?目前糖尿病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方法?徐谷根:糖尿病併發症非常多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據研究表明,得了糖尿病的患者的醫療費用是沒有得糖尿病的9-10倍,我國醫保開支的15%-20%左右用在糖尿病及其併發症身上,所以如何遏制糖尿病的蔓延或者併發症非常關鍵。
  • 湖北流調顯示:肺癌是癌症「第一殺手」 早發現早診療是關鍵
    「早發現、早診療是關鍵,早期肺癌患者可獲得根治」,中國胸外科聯盟主席、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提醒:50歲以上以及其他重點人群可拍首次胸部CT,為肺部留下一張底片,根據醫囑定期觀察。  早發現是關鍵   中部五省合力驅「癌魔」  「早發現早治療將大大降低個人和社會的疾病負擔」。
  • :糖尿病纏身痛苦不堪,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親愛的寵主,是時候注意自家貓咪「腰圍」是否合格啦! 所以對於糖尿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即使貓咪目前沒有患該病,也要合理的進行預防。 04 貓咪糖尿病的治療重點 以及預防方式 1、糖尿病治療重點—早治療早康復
  • 遠離「糖網」致盲 早發現早防治很重要
    遠離「糖網」致盲 早發現早防治很重要蘭大二院主任醫師陶明詳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防控及治療陶明每日甘肅網10月29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趙匯)「你知道糖尿病會引起失明嗎
  • 注意!「么蛾子」要來整事了!早發現,早治療!
    我國發現這種么蛾子時間是2018年12月26日,發現時間早。防禦及時,所以去年沒在中國造成太大危害。據央視報導,2020年,受境外蟲源、省內定殖蟲源和國內回遷蟲源「三股勢力」的疊加影響,截至4月19日,已在15個州市101個縣發生,累計發生面積62萬畝次。那麼究竟是什麼蟲子危害這麼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