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啟動消化道腫瘤篩查和早診早治項目:只需2毫升血就能知道胃癌...

2021-01-1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李煦 記者 何麗娜

「每100個人進行胃癌篩查,就會檢出4人患上胃癌。」這是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杭州地區早期胃癌篩查工作得到的一組數據。

消化道腫瘤越來越高發,死亡率已經躍到惡性腫瘤首位。消化道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無論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都至關重要。

消化道腫瘤篩查項目啟動

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做

近日,由國家消化系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消化內鏡質控中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等多家單位聯合推動的「胃愛護航」——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項目,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啟動,該項目將覆蓋上城區和下城區兩個區的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於區內百姓。

只需要2毫升血

就知道有沒有胃癌風險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張筱鳳副院長說,在看診過程中,經常有患者感到身體不舒服才來門診看病,這類人群,一旦檢查出癌症,大多數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

如果能把檢查工作前置,可以大大提高治癒率,相當多數患者甚至可以僅僅切除病灶,保留完整的胃、腸等。相關數據表明,早期消化道腫瘤治療後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發展期腫瘤5年生存率只有 30%左右。因此,消化道腫瘤篩查任重而道遠。

張筱鳳介紹,如今,早期胃癌篩查的流程十分便捷。只需要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抽2毫升血,由社區醫務人員對胃癌風險進行評估,把檢查人群按照風險高低分為A、B、C三類,如果被評估為B和C類就表示患癌風險高,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配合早期篩查項目,市一醫院消化內科專門為B和C類病患開通了綠色通道——患者可去專門的腫瘤篩查門診進行深層次檢查。

癌症發病率死亡率上升

癌症篩查勢在必行

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與藥物政策處袁北方處長說,近年來我國癌症總體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根據2015年全國腫瘤登記結果,預計全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429.2萬,死亡病例281.4萬,防治形勢十分嚴峻。

為積極做好癌症防治工作,儘快遏制我國癌症上升勢頭,國家衛健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癌症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癌症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行動提出了近三年內的工作目標、主要措施和保障措施。

其中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推廣癌症篩查及早診早治策略,優化篩查適宜技術,擴大早診早治項目覆蓋面,通過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逐步提高重點癌症5年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此次胃癌早診早篩項目的啟動正是契合國家對癌症防治的目標指示,通過國家級市級單位牽頭項目、由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張筱鳳副院長牽頭,基層社區醫院配合執行項目,同時由衛生職能部門指導執行,形成了學術機構發起、政府監督、基層單位落地的多方合力體系,最終通過胃癌教育、早期篩查、對接省級專家診斷治療等方式,有效提高杭州各社區胃癌的科普知識知曉率,提高胃癌患者的早診率,同時降低胃癌患者的死亡率。

「胃愛護航」——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項目,不僅有效響應國家的方針政策,同時也是浙江省省委省政府「雙下沉、兩提升」政策的擁護項目,通過市級專家下沉社區,有效指導、帶動社區醫院的醫療水平,推動基層醫生醫療水平的提升!

袁處長希望,通過胃癌早篩項目,提升杭州社區老百姓對胃癌的認知、降低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每100人有將近4人檢出胃癌

關注這份高危人群名單

以胃癌為例,胃癌已經成為杭州地區癌症相關死亡率第三的惡性腫瘤。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金杭斌副主任在會上公布了《杭州地區胃癌早期篩查項目及初步結果》,這項從2016年起開展的胃癌早期篩查項目,共覆蓋餘杭、淳安、桐廬、諸暨等4個縣(市)共有17000多人參加血清篩查,1400餘人行胃鏡檢查,其中54人檢出罹患胃癌,比例達3.72%,而這54人中,有40人屬於胃癌早期,收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這充分說明了進行胃癌早期篩查的必要性。

金杭斌醫生表示「胃癌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特別是高危人群,如果能做到早期篩查,將可以大大提升生活質量,節約有限的醫療資源。」

什麼人需要做胃癌篩查?

金醫生表示,以下人群被列為高危人群(第1條和2-6中任一條者),建議及早進行胃癌篩查。

1. 年齡40歲以上,男女不限

2. 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3. HP(幽螺門桿菌)感染者

4. 患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

5. 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6.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附: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名單

杭州市上城區湖濱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杭州市上城區南星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杭州市上城區清波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杭州市上城區望江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杭州市上城區小營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杭州市上城區紫陽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杭州市下城區天水武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杭州市下城區長慶潮鳴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杭州市下城區朝暉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杭州市下城區文暉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杭州市下城區東新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杭州市下城區石橋街道衛生服務中心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家門口抽個血就能進行胃癌早篩!「胃愛護航」——消化道腫瘤篩查及...
    杭州網訊 「發現一例胃癌早癌,救人一命,就是救一個家庭!」13日下午,由市一醫院牽頭的「胃愛護航」——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項目啟動。項目覆蓋上城區和下城區共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於區內百姓,今後胃癌高危人群在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就能進行早期篩查。
  • 抽2毫升血就能知道得胃癌風險高不高 杭州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浙醫在線訊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發病率為34/10萬,胃癌患者約佔全球的47%。在杭州,胃癌排在杭州市戶籍全人群惡性腫瘤發病前5位。「對胃癌患者來說,早期發現和晚期發現的治療結果是截然不同的。」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張筱鳳說,早期胃癌經過系統正規的治療,可以幫助患者保住胃,像正常人一樣繼續生活,5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
  • 直播實錄 丨西安交大一附院專家詳解消化道腫瘤的篩查與早診、早治
    2021年1月6日15:00,騰訊大秦網「微門診」欄目第224期,特邀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院)消化內科學科帶頭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任牡丹針對消化道腫瘤的篩查與早診、早治的相關問題進行在線科普與解答。
  • 胃鏡早癌精查,一步到「胃」早診早治
    本著「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條生命,幸福一個家庭」的宗旨,2020年9月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李婕琳教授的指導下,使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奧林巴斯EVIS290電子胃腸鏡系統和GIF-H290Z放大內窺鏡開展胃鏡早癌精查術,旨在提高胃、食管早癌檢出率,更好的服務於患者。什麼是胃鏡精查?
  • 最全腫瘤科普:腫瘤預防、早診篩查、治療 一文全包括
    本文將近15000字,可謂是史上最全腫瘤科普,關於腫瘤防治的基本知識都在裡面:什麼是癌症,癌症預防,癌症篩查和早診,癌症早期徵兆,腫瘤標誌物,基本診治原則。著名節目主持人   李詠去世的消息刷爆網絡,大家都表示震驚,不敢相信。確實,一直以來,李詠都是陽光正面的形象。
  • ​早查早診早治 讓消化道癌"無所遁形"
    90%的早癌是可以及早治癒的,越早發現越早治療甚至可以實現根治、不復發,在消化道腫瘤真正變成「癌」之前,胃腸鏡檢查和鏡下治療完全可以將疾病扼殺,且具有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預後好等優勢。因此,常規胃鏡、結腸鏡篩查能有效預防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發生。治療後
  • 一次手術剝離3處早癌病變 煙臺山醫院專家:胃癌的早診早治很重要
    據悉,該手術達到了治癒性切除的目的,避免了早癌病變發展為進展期胃癌。當時,這位老年患者因「上腹不適」到煙臺山醫院消化內科就診。消化內二科副主任王玉村在為患者做胃鏡檢查時發現了分別於胃角中央、胃體下段大彎側、幽門前區的3處早癌病變。經科室討論並結合患者的病情,消化內科專家決定為患者開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 @重慶人,這五種常見癌症可以免費篩查了,快看你是否符合條件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重慶市腫瘤防治辦公室供圖一年一度的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開始了。今日(8日),來自重慶市腫瘤防治辦公室消息,2021年度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已經啟動。即日起,我市符合條件的居民可以進行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肝癌五種常見癌症的免費篩查。對5萬人進行防癌風險評估據介紹自2012年起,重慶市每年都會啟動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該項目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牽頭,是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 內鏡「神探」讓消化道腫瘤「無處藏身」
    近三個月來,威海口腔醫院內鏡室通過精細檢查,共查出十幾例早期消化道腫瘤,年紀最小的患者27歲,這些查出早期消化道腫瘤的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威海口腔醫院內鏡科主任車毅提醒,45歲以上人群可通過內鏡檢查來篩查消化道腫瘤。
  • 中國職場人群Hp篩查關愛」項目暨「中國公眾/醫生幽門螺桿菌(Hp...
    」項目暨「中國公眾/醫生幽門螺桿菌(Hp)認知現狀調查」在滬啟動。  這是一項大型的胃癌防治公益行動,此項目由國家消化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共同發起,由全球生物製藥企業武田製藥、移動醫療平臺春雨醫生、職場社交平臺脈脈、專業檢測機構華亙安邦聯合支持,面向職場人群提供10000個免費篩查名額,以期提升公眾尤其是職場人群對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相關性的正確認識,推動我國Hp檢出率的提升和以及Hp規範化診療體系的建設
  • 國際肺癌日|提高肺癌生存率最有效的方法是二級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
    圖2 肺癌篩查推薦流程經過一年的發展,我國在肺癌早篩早診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不錯的進展,我們來梳理一下最近在肺癌早篩早診方面的重要消息。10月19日,北京胸科醫院肺癌早篩早診門診開診,為北京首家。北京胸科醫院牽頭北京市衛健委的「北京市肺癌基線調查及早期防治策略研究」,是北京最大的肺癌基線研究,納入北京6個區縣3萬例人群,篩選出近8千例高危人群,篩查出的可疑人群和早期肺癌患者經胸科醫院多學科專家團隊會診,均得到了最佳治療模式,在肺癌早篩早診早治方面經驗豐富。
  • 診斷食管癌胃癌準確率超98%
    核心提示:你知道,地球上每天會有2.2萬人因癌症去世。但你可能不知道,如果早診早篩,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有可能痊癒。你知道,全球有50%的上消化道癌發生在中國,超過85%的患者在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你知道,地球上每天會有2.2萬人因癌症去世。
  • 肺癌成惡性腫瘤「頭號殺手」腫瘤是兒童致命「二號殺手」
    早發現早治療要重視孩子體檢  安徽省兒童醫院普外一科主任高群介紹,目前,兒童腫瘤的檢查,大多還是靠意外事故偶然發現,一旦發現,基本都是晚期,即使檢查結果為良性,也會帶有很多併發症。高群建議,要關注兒童腫瘤發病情況,從重視兒童體檢做起,將B超納入常規體檢項目,爭取做到腫瘤早發現、早治療,以提高患兒治癒率、降低死亡率,提升兒童生命質量。
  • 基因檢測之癌症早篩行業深度報告:藍海市場,新興賽道
    在過去的 20 年,美國患癌人群總死亡率已經下降 25%,而中 國的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仍處於上升態勢,未見拐點。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 我國對腫瘤的早診早治認知不足,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患者就診時大多數為中 晚期,治療預後差,導致我國腫瘤治療效果遠不如西方國家。在充分有效且副作 用低的癌症治療技術被被開發出來之前,癌症的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 治療效果的關鍵。
  • 泛生子攜手正大天晴開拓肝癌早篩市場
    日前,知名癌症精準醫療企業泛生子在江蘇南京與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基於液體活檢技術的肝癌早篩產品HCCscreen籤署中國獨家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開拓肝癌早篩市場,進一步提升HCCscreen在國內癌症早篩領域的滲透率和普及率。
  •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什麼?當心4種疾病找上你,早發現
    消化道出血並不是單純出現的疾病,而是屬於消化疾病的症狀。人體消化道指的是從食管到肛門的全部通道,在臨床上將其分為上下兩個部位,上消化道指的是十二指腸以上的器官,而下消化道指的則是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下的部位,包括了直腸、結腸等部位。也就是說無論消化道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造成消化道出血發生。
  • 常規體檢能篩查出早期癌症嗎?這幾個指標一定要注意
    其實若癌症在早期發現,患者的生存率可提高不少,所以做好癌症早篩、早診、早治尤為重要。但如何早期就發現「默默無聞」的癌細胞呢,我們做的常規體檢又是否能「查」出癌細胞的存在呢?常規體檢≠防癌體檢大家可能都有疑問,每年單位組織的常規健康體檢到底能不能查出癌症呢?山東省腫瘤醫院特需二病區主任醫師朱慧表示常規體檢並不等同於防癌體檢。
  • 諾輝健康獲國內首個癌症早篩註冊證 未來布局多管線大規模商業化
    同時,由於結直腸癌病期發展長的特性,留出了充分的時間實現癌前病變和早期腸癌的幹預和治療。「儘管我國癌症態勢嚴峻,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還是得到了一些控制。」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趙平教授表示,結直腸癌的防治重點在於早診早治,結直腸癌的早診率可以超過90%,這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技術,可以滿足臨床和被檢人群的根本需求。陰性預測值(NPV)表示陰性的受試者中,真正未患病者的所佔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