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裝有方學骸骨的盒子裝上車
從臨沂到諸暨,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近一千公裡的行程,在方家人和守墓人的護送下,12月16日凌晨2點,烈士方學(即方益品)終於落葉歸根,回到闊別70載的故鄉。
14日晚上10點多,烈士方學的後人方剛一行十人趕到臨沂市沂南縣大莊鎮后土山村,「家裡一切都準備好了,眼看著我這三十幾年的心願,馬上就要達成了。」方學的女婿劉永祿激動地告訴記者。
15日一早,劉方兩家人就早早地起床,為遷墓做準備,「按照我嶽母的意思,作為一名黨員,程序一定不要麻煩,只要將老人帶回家,簡簡單單的最好。」站在墓前,劉永祿說,「嶽父,今天我們來帶您回家,家裡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了,就等您回去了,您的父母、兄弟姐妹也都一直在等著您,這次回去,我們就真的團聚了。」
臨行時,劉長濤的父親依依不捨的拉著方剛的手,一旁的劉永祿則不斷的叮囑他好好保重身體,以後常聯繫。
知道方學要「回家」了,村裡的鄉親們紛紛自發趕來,想要送烈士最後一程,「年年清明都有孩子來添土、送花圈,這一走,心裡還真有點兒空得慌,但不管怎麼說,都是好事兒,這是回家嘛,我們都來送送。」村裡的老人們都絮絮叨叨地說著自己的不舍,其實在老鄉們心中,方學早已經是他們的親人了。劉長濤堅持跟隨護送方學烈士回家,他說,「這是我奶奶的囑託和心願,也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中午,大家簡單地吃了點兒午飯,方剛、劉永祿、劉長濤就急匆匆地踏上了返回浙江的行程。「家裡人都在等著,我們也都很著急。」連續兩日的奔波,記者擔心已經年近七十的劉永祿身體吃不消,可劉永祿說:「我現在一點兒都沒覺得累,從知道找到我嶽父的消息後,雖然一直兩地奔波,可從來也沒覺得辛苦過,心裡高興啊,就不覺得累了。」
16日早上9點,在諸暨市浣東街道湯家店村安山崗的公墓園區內,方剛把裝有小太公方學烈士遺骨的盒子小心翼翼地放入墓內,蓋上大紅色黨旗,隨著墳墓緩緩合上,一切塵埃落定。
丁非老人和女兒女婿於方學墓
方剛靜立在一旁長嘆道:「終於回來了!」
在方家人的心目中,方學不但是他們的長輩,更是一名愛國英雄。當天一大早,除了方家上上下下幾十號人外,還有不少村民齊聚方學墓地前祭奠,鞠躬致敬,現場一片濃濃的哀思。而最令人動情的一幕是,方學的遺孀丁非老太太掙扎著從輪椅上起身,蹣跚走到墓前,顫抖的雙手摩挲著墓碑上丈夫的照片,眼角淚花點點。
讓老人同樣激動的是,再次見到七十年前故人的後代,丁老太太緊緊握住劉長濤的手,嘴裡不斷地說著感恩的話。
其實,15日下午,方學遺孀丁非就從寧波出發趕往諸暨了。最近幾年,丁非老太太發生過兩次腦溢血,出於對其身體的考慮,兒女們曾多次勸母親放棄前往諸暨的念頭,可老太太態度堅決:「誰都不必多說,他入土我是一定要去的。」
丁老太太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來湯家店,這些年她多次想代丈夫到他家鄉探親,可惜都沒有實現。當年兩人結婚後,丈夫曾跟她提過自己是諸暨湯家店人,他生前一直期盼戰爭勝利的那一天,能回家看看。
「今天親眼看到他回來了,我這輩子也就沒有遺憾了。
現在,讓兩家人魂牽夢繞了70年的夢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責任編輯:劉國棟、劉曉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9-8025117,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9-8025117,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