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億年的進化,如今在地球的海上生活著兩大生物霸主,它們分別是鯨魚和鯊魚。
鯨魚和鯊魚都是站在海洋生物鏈最頂端的兩種生物,鯨魚能夠成為海洋食物鏈最頂端生物,憑藉的是它龐大身體,根據科學家考察,在鯨魚中有一種叫藍鯨的鯨魚是目前世界上體重最重生物,迄今為止人類測得體重最重的一隻藍鯨體重達到177噸,如此巨大生物除了人類似乎沒有哪種動物可以奈何的了它。
寄生在鯨魚身上的藤壺
如果說藍鯨憑藉巨大身體取得優勢的話,那麼體型較小的鯊魚則是憑藉尖銳的牙齒和靈活的運動能力取得生物霸主地位的,在海洋中比鯊魚牙齒更尖銳的魚體型卻沒有它大,而體型比鯊魚大鯨魚卻又沒有尖銳的牙齒,所以鯊魚成為海洋中名副其實生物霸主,即使有時候體型較小的鯨魚都會成為鯊魚的盤中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鯨魚和鯊魚最大區別在於體型和牙齒上,通過這兩個差異可以很好的辨別出哪種是鯨魚哪種是鯊魚,不過對於一些生物學家來說,他們還有一種方法去辨別鯨魚和鯊魚,特別是一些體型差別不大鯊魚和鯨魚,那就是利用藤壺去辨別,如果身上寄生有藤壺的那就是鯨魚,沒有的就是鯊魚,問題來說,為什麼藤壺都寄生在鯨魚身上,而幾乎不寄生在鯊魚身上?
寄生在鯨魚身上的藤壺
首先我們了解藤壺是一種什麼生物,藤壺外形雖然看起來很像貝類生物,其實它並不是貝類,它更像是一種蝦蟹類生物,它還有另一種稱呼叫做「觸」、「馬牙」等,藤壺的主要特點是喜歡生活在水流緩慢、表面粗糙的石頭或者生物表面的環境裡,平時它們都是附在海邊的巖石上生活,不過科學家研究發現,如果藤壺生活環境改變了,比如水流變得湍急,或者色彩發生改變,它們就會進行遷徙,遷徙到一個合適的環境裡生活。藤壺還是一種喜歡群居生物,一旦選定某個地方進行繁衍就會在這個地方形成密集的群落,讓密集恐懼症看起來受不了。
寄生在鯨魚身上的藤壺
正是由於這個特性,有時候藤壺遇到鯨魚的時候,會攀附在鯨魚身上,然後利用自身產生的粘粘的物質將自己黏在鯨魚身上,完成了生活環境的轉換,後來藤壺覺得鯨魚非常適合生活,並且還有營養汲取,比其他地方生活更舒服而且不用擔心溫飽問題,於是長久在鯨魚身上寄居起來,就這樣生物學家有時候經常看見鯨魚身上寄生有一片密密麻麻的藤壺,讓人不忍直視。
鯨魚沒手沒腳,不能把這些藤壺抹掉,所以藤壺會長得越來越多,因為藤壺不斷地從鯨魚身上汲取能量,讓鯨魚遭受巨大痛苦,有時候身體難受的不惜「襲擊」船隻,除了使用撞船這種手段以外,鯨魚還時不時會浮出水面曬太陽以減輕藤壺給身體帶來的痛苦,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讓海鳥啄食身上的藤壺,不過這些方法收效甚微,鯨魚為了減輕痛苦最後無奈以撞船方式消除痛苦,藤壺為什麼那難清除?
依附在石頭上的藤壺
首先是因為藤壺生長的速度很快,可以在短時間內長滿鯨魚的某個身體部分,其次是藤壺的外殼很硬,海鳥無法啄食它,必須要使用鐵錘等工具敲碎它才可以清除,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藤壺的構造,科學家研究發現,藤壺的背部長有爪牙的嘴巴,如果海鳥站在上面有可能會被藤壺牢牢抓住讓海鳥難以逃脫,所以很少海鳥願意冒險去叮食藤壺,這樣導致鯨魚身上的藤壺越長越多,看上去密密麻麻的一片。
鯊魚
藤壺在鯨魚身上寄生除了讓鯨魚感覺難受以外,它還會不斷地汲取鯨魚身上的蛋白質,因為藤壺是一種異養生物,無法利用光合作用產生能量,只能從外部汲取能量,鯨魚身上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鯨魚成為藤壺最理想的寄生場所之一,有人說,鯊魚身上也有蛋白質或者其他營養物質,為什麼藤壺單單寄生在鯨魚身上而不寄生鯊魚身上,原因在於鯨魚的身體表皮比較粗糙,而鯊魚的表皮非常光滑,藤壺想攀附在鯊魚身上還沒來得及釋放自己物質黏住鯊魚就脫落了。
表皮光滑的鯊魚
除了鯨魚和鯊魚表皮有差異以外,還有一個原因讓藤壺無法寄生在鯊魚身上,那就是速度,鯨魚的遊泳速度很慢,速度慢意味著讓藤壺有更多的機會攀附在鯨魚身體上,而且在遊泳過程中不容易脫落,而鯊魚的遊泳速度極快,藤壺根本沒有機會攀附在鯊魚身上,即使爬上去了,以鯊魚靈活的機動能力,藤壺很快會被甩下來,所以藤壺幾乎不可能寄生在鯊魚身體上,而只能寄生在皮膚粗糙、速度很慢的鯨魚身上。
鯨魚
看到這些藤壺寄生在鯨魚身上讓鯨魚又難受而且還被汲取營養,這很好地詮釋了「一物降一物」的說法,鯨魚由於體型巨大,在海洋中沒有任何動物是它的對手,可是卻被小小的藤壺給「降服」了,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人類身上,人類在地球上是最強大生物,站在整個食物鏈的最頂端,可是卻對小小的病毒、細菌無可奈何,這讓我們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設計,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不是絕對強大,沒有最強只有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