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研究: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養一隻貓?

2020-10-20 明天心理

作為一個資深貓奴,我養貓的時間幾乎可以貫穿我的整個生命歷程。

所以,很早我便接下「鏟屎官」這一重要角色。

現在,我家裡養著四隻貓,三隻橘貓,一隻狸花貓,均重10斤以上。

不僅如此,我身邊許多朋友家裡也養有貓。

根據狗民網發布的《2019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9915萬隻,比2018年增長766萬隻。

寵物貓只數為4412萬隻,比2018年增長8.6%,寵物貓只數增幅超過寵物犬。


該數據仍舊存在一定的偏差,加上未錄入系統的寵物來看的話,其實實際數量要比報告中多。

而其中寵物飼養主要人群集中在25-35歲之間,佔比61%

其中30以下年輕人佔比50%,其中主要以貓狗寵物為主,養狗比例:54.4%,養貓比例:43.1%。


仿佛貓已成為當代年輕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成員。

養貓人數還在逐年增加中。且領養拾撿比例在不斷的增大。

當代年輕人養寵的實際情況受到經濟狀況和整體素質的影響。

那麼,為什麼有如此多的年輕人選擇養貓,養貓又能給人帶來什麼?


一、身邊有個情緒穩定的生命太重要了

許多年輕人養貓的本質仍舊與當下時代發展有關,養貓實則是處於高焦慮時代下的現代年輕人豐富情感的安全投放。[1]

除此之外,在高壓環境中生活的年輕人,在面對高速變革時代化影響下,迫切的需要一個移情對象,而這個對象則需要有著穩定的情緒狀態和豐富的情感互動能力。

這樣,可以滿足人們對缺失情感的需求!

且大量研究數據也表明,北上廣等超一線城市地區,年輕人養寵物的比例最大。


相比養狗,養貓所付出的資金成本、時間成本和情感成本相對較少,所以如此條件之下,加上早期文化背景的映射,養貓則呈現出絕對化的優勢,成為當代小年輕的首選寵物之一。


對於養貓的人而言,貓帶來了哪些可視化的好處?

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我的貓很專一,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它都看不起我。」

為什麼如此「高傲」的貓會成為諸多年輕人追捧的對象呢?

實際上這裡的「高傲」中所折射出的更多的是一種態度:「情緒穩定」

而身邊有一個情緒穩定的存在對一個人來說,太重要了。

這意味著在它面前,你可以不用偽裝,也不用刻意去表現,甚至你可以不用壓抑著內心的憤怒、焦慮和不安,畢竟反正它不會怎麼理你,當然你也不用擔心它會拋棄你。

換句話說,你可以在面前完全的做你自己,這是一種何等的輕鬆,而正是這種輕鬆,卻是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難以獲得的。


而一個情緒穩定的存在不僅可以讓我們卸下偽裝,更加輕鬆,還能有效的幫助人們舒緩情緒,幫助人們調節自己的情緒。

前段時間,我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心理諮詢師能不能在諮詢中哭?」

許多回答中,有一條回答我的印象很深,大致意思是:「在一次心理諮詢中,我的諮詢師在聽我講述完後我沒哭,諮詢師居然哭了,我覺得無比的尷尬。」

其中還有幾個有過類似經歷的求助者回答的也差不多一個意思,就是難以接受自己的諮詢師比自己要「玻璃心」。

其實這也呈現出求助者的一個需求:「他們更加需要一個情緒穩定的陪伴者」

當然,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是可以哭的,這也是一種情感表達,但是心理諮詢師必須要做的是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和合理的情緒表達,而不是感性。


而養貓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實現這個需求的,貓的情緒穩定,且成年後不好動,似乎永遠都是那種安靜祥和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是會影響到主人的情緒管理。

有相關研究顯示:養寵物有緩解壓力的作用。養寵物的人,相比沒有養寵物的人來說,他們更容易保持心身愉悅,更能夠較好的舒緩自己的情緒,提升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的能力。

就比如,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腿上睡著一隻貓,身邊左右躺著三隻,我一伸手就可以摸到他們圓滾滾的肚子和肥碩的大腦袋,這種感覺非常的愉悅,也非常的減壓。

二、時代影響下的角色替代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周圍的人結婚年齡似乎越來越大?

根據中國民政部,華經產業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2018-2019年,25-34歲初婚人群佔比超過50%。

而發達城市生活的年輕人結婚年齡相比其他城鎮和鄉村要更晚。

成家和立業在現代社會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但是實際情況是,在普及教育後,人們的受教育水平和自身知識貯備明顯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對自我角色的思索和探究。


同時,早期教育的影響和成長環境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現代年輕人的情感缺失,而在當今時代的對比之下更加的明顯。

所以,便有了對情感滿足的需求。

而養寵物則能夠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試想:

如果小情侶沒有結婚,但是喜歡孩子怎麼辦?

如果沒有伴侶,但是不想孤獨怎麼辦?

如果自我存在感低,渴望被關注被需要怎麼辦?

這時,寵物便自然的充當了滿足人們情感需求的替代角色。

這才有那麼多年輕人開始養貓。


比如,有的將寵物當成孩子,以爸媽自居,滿足內向父愛、母愛泛濫急需釋放的情感需求。

有的人則將寵物當成一個替代伴侶,滿足那種被「偏愛「的情感需求,畢竟在貓咪的世界裡,你就是全部,而這同時也能有效緩解孤獨感。

同樣的,寵物還可以作為一個朋友、陪伴者、傾聽者等等角色,滿足不同人的情感需求。

而他們只需要能夠吃飽喝足就行了,不需要我們付出太多,卻能夠給予我們太多。

而讓貓咪來替代這些角色能夠極大的減少人們所付出的代價和成本,所以自然而然的貓咪便在當代年輕人中充當著各種各樣的角色,滿足著現代年輕人那些缺失的情感。


當然,這些角色的替代並不僅僅只是貓才能做到,其他寵物一樣可以,所以你現在可以回想一下,你家的小傢伙到底充當了什麼角色,給你帶來了哪些情感滿足?

對此,你要不要給它準備一兩個罐頭、小魚乾或其他食物作為它辛苦付出的獎勵?

即使,它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三、早期經歷中的創傷或可通過寵物被治癒

上面我們談到了養貓可以給人帶來愉悅的情緒體驗和長期有效的情緒調節,緩解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壓力外還可以充當替代角色,滿足人們當下的情緒滿足需求。

除此之外,養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療人早期經歷中的情感創傷。

在心理治療中有一種通過人和寵物之間的聯結來調整人心理狀態的方法:寵物治療。


甚至早期國外的心理諮詢師在諮詢中也會常常將貓當作助手,以此來緩解求助者的緊張情緒,達到情緒舒緩的作用。

同樣的,在一天的疲憊回到家裡後,始終不變是一個等待你回家的小生命,那種被需要和被期望的感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癒那些在早期經歷中缺乏關注、缺乏情感支持甚至被拋棄的人。

而長期穩定的陪伴可以給人無盡的力量去面對困難,戰勝挫折。

相比人而言,寵物所提供的陪伴和情感支持會更加的穩定和長期。


而且,寵物的角色替代可以幫助那些早期經歷中受過創傷的人以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去面對和處理創傷事件,達到自我治癒的效果。

除此之外,和寵物相處的過程中,還可以激發人的優越感和成就感,這對那些自信不足的人而言無疑是良藥。

當然,養寵物的好處還不僅僅是這些,它們還可以幫助人喚醒心中的責任感、社會感、仁慈感等等·····

所以,現在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要養一隻貓。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最後問大家幾個問題:

你有沒有養過寵物?

它們都給你帶來了什麼?

想不想養寵物?

想養什麼寵物?

歡迎評論區分享!

寫完我突然有種感慨,其實養貓有時候也是一種負擔,因為從我拿出電腦寫文開始,我身上趴著一隻貓,身邊四仰八叉躺著三隻貓,寫著寫著我就忍不住想摸一摸它們,親一親它們。


雖然很滿足,但是······這嚴重影響了我的寫文進度!



了解更多心理學知識,請關注「明天心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養貓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前幾天在朋友圈裡看到我姨吐槽我表哥,也就是她兒子,大意是表哥養了一隻貓,工作之餘就和貓待在一起也不找女朋友。我笑表哥孩子氣但轉念一想,這不是個例,我身邊單身養只貓的人還真不少。親手養大一隻貓咪,看它慢慢的從走路搖搖晃晃到開柜子、開門,會給鏟屎官一種自家傻孩子慢慢出息了的成就感。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養貓
    當今社會,養貓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養貓,通過我家裡養了九隻貓的經驗和跟一些貓友的交流我個人覺得以下幾個原因1:現在上班一族,往往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無論自己買房子,還是租房子住,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都或多或少的缺少陪伴,而貓這種愛賣萌,愛乾淨性格又好的動物就成人們的選擇。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養貓?這幾個理由有沒有戳中你
    你養貓了嗎?你身邊有人在養貓嗎?你也渴望有一隻憨態可掬的貓嗎?面對這三個問題,我想你至少有一個答案是肯定的!貓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最愛養的寵物之一,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養貓呢?小汪列舉了幾個原因,看看哪一條能戳中你的心底!
  • 好多年輕人都喜歡養貓,數量也越來越多,背後的秘密你不知道
    如今社會中,養寵物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好多年輕人都在朋友圈裡曬擼貓吸狗的照片,這似乎成為了年輕人朋友圈裡的標配了。特別是這些貓咪鏟屎官們,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喜歡宅在家裡不出門,唯一的樂趣也就是在家裡擼擼貓,這好像成為了很多年輕人解悶的必備。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貓而不是養狗呢?
    我的家裡有人開餐館了,老一輩的人就捉了一隻貓去,說招財的。然後就是捉老鼠。很多人會說,現在的老鼠很少了,大城市很少看到。那是因為現在的樓房多了,住的高所以在家裡看到老鼠的機會少了,但並不代表就沒有老鼠了。現在餐飲店滿大街都是,大多在一樓,老鼠也很多。所以有隻貓就好多了。第二,就是條件的限制。也是因為樓房的原因。不像原來的一樓,有寬敞的房子,還有庭院這些。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雲吸貓」?
    在如今的世界裡,養貓成為了一大熱點,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養貓。可惜美中不足的卻是那些喜歡貓但是無法養貓的人群。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無法選擇養貓呢?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雲吸貓」?1.條件不允許養貓像學生、上班族等諸多年輕人由於自身的生活環境、學習和工場所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想要養一隻貓就會變得非常艱難。 即便他們想辦法養了屬於自己的貓咪,也會因為各種原因暫時無法養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貓咪。
  • 為什麼養貓的人越來越多?
    相比養狗,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養貓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在外打拼的年輕人,說自己就是加班狗,還養什麼狗啊?第二,貓咪很皮實養狗是需要出門溜的,大大提高了生病的機率第三,貓咪很省心養狗要訓練,每天運動做遊戲,不然無處發洩精力
  • 為什麼養貓的人越來越多?貓為什麼難以馴化?
    一、孤獨隨著80後、90後趕上計劃生育政策年輕人成為社會的生力軍,新生勞動力的減少,人口紅利消失,面對逐漸老齡化社會,日益上漲的物價,結婚率下降,離婚率越來越高,這群年輕人,生活寂寞如雪,在大城市工作居住在狹窄的房子裡
  • 當代年輕人為什麼更喜歡養貓?
    年輕人選擇寵物,是高度匹配住房環境後的綜合結果。養貓就像和渣男談戀愛貓為什麼能贏得年輕人的芳心,有句話或許可以解釋:「養貓就像是和渣男談戀愛,死乞白賴求抱抱,結果對方一臉不耐煩地走開。而養狗的時候呢,覺得自己就是這個渣男。」這年頭,大家都不想當渣男,只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 為什麼現在養寵物貓的越來越多?你養貓為了什麼?
    首先養貓是因為喜歡貓咪萌萌的外表和它神秘莫測的性格。早在上大學時就想養一隻貓奈何寢室管理太嚴格養貓的願望就落空了。於是就只好沉迷於雲吸貓,最喜歡的一隻網紅貓咪就是貓叔,它頭頂萬物的憨態真的是治癒,很可惜的是貓叔在今年去了喵星。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寵物?
    「別看有些人表面風光,其實背地裡連只貓都沒有。」 單身浪潮下孕育了萌寵經濟,養貓養狗似乎成為了年輕人的標配。 有貓有狗,人生贏家。越來越多人變身傲嬌鏟屎官,為了主子白天努力在外打工賺錢養家,晚上回到家抱著主子尋求心靈上的安慰,緩解一天的疲憊。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把寵物當孩子,卻不願意自己生孩子?
    國家開放二胎以來,並沒有預期中的生育高峰的到來,年輕人的結婚和生育欲望反而越來越低。與之相反的,養寵物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多。過去養寵物,寵物還兼具著一些實用功能。比如貓抓老鼠狗看家,只需要餵一碗剩飯菜,就能養活他們,還能解決家裡的一些實際問題。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人養寵物承擔使用功能的越來越少,更多人把寵物當做家庭成員或者孩子,寵物承擔的更多是情感功能。
  • 夜讀丨不交女朋友,養一隻貓?
    如今養貓、擼貓、吸貓成了年輕人的剛需,而且越來越捨得給貓花錢,甚至超過給自己的娃——啊?有貓,還要娃幹嘛?我從小就喜歡貓。外婆家養了很多貓,有隻三花母貓對我特別兇,因為我總是趁它不注意,去逗弄貓窩裡那些眼睛都沒睜開的小奶貓。這件事,母親至今仍津津樂道。
  • 吸貓成癮,養貓「致貧」?年輕人催熱「貓咪經濟」
    如今,貓作為寵物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養貓、去貓咖擼貓、「雲吸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日常。為貓消得錢包「瘦」「我可以不吃,但是貓一定要吃好」「為貓主子辛苦賺生活費」……「貓奴」們用各類詼諧段子調侃養貓的日常。在廣州上班的胡超一年前經不起身邊朋友都養貓的誘惑,領養了一隻橘貓。
  • 吸貓成癮,養貓「致貧」? 年輕人催熱「貓咪經濟」
    如今,貓作為寵物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養貓、去貓咖擼貓、「雲吸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日常。 1 為貓消得錢包「瘦」 「我可以不吃,但是貓一定要吃好」「為貓主子辛苦賺生活費」……「貓奴」們用各類詼諧段子調侃養貓的日常。
  • 研究表明,越來越多年輕人正成為貓奴,原因竟然是……
    有沒有發現,身邊養貓的朋友越來越多,特別是年輕人,即便他們工作得體,穿著光鮮,每一步都走在時尚的前沿,回到家裡卻淪為喵咪的奴隸,毫無尊嚴的成為它們的抱枕與鏟屎官。很奇怪,年輕人總是儘可能讓自己的腿看起來長一些,有些喵咪卻反其道行之,越短越萌。
  • 為什麼養貓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是這幾個原因,你是因為什麼呢
    為什麼養貓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是這幾個原因,你是因為什麼呢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寵物,很多人也在養寵物,看看自己的朋友圈,都是各種寵物照片,各種品種、花色應有盡有,打開朋友圈就可以看到。而這些養寵物的朋友大多養的都是寵物貓,聊天的時候也是三句話離開貓,人家秀恩愛,這都時曬貓照。養貓咪的人群大多都是80、90後等一些獨自生活的上班族,為什麼大家都開始喜歡貓咪了呢?而不是寵物狗,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
  • 半月談|吸貓成癮,養貓「致貧」?年輕人催熱「貓咪經濟」
    吸貓成癮,養貓「致貧」? 年輕人催熱「貓咪經濟」半月談記者 陸浩乖巧可愛,又可隨身攜帶。如今,貓作為寵物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養貓、去貓咖擼貓、「雲吸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日常。胡超說,目前生活艱難了點,但是選擇了養貓,還是會堅持下去,畢竟貓咪的陪伴和快樂是無可替代的。在廣州實習的小楊也是愛貓一族,曾考慮過養一隻英短。「考慮了很久,但想到貓每個月的生活開銷以及自己對貓生病後的風險抵禦能力,最終還是放棄了。」小楊說,她目前的實習工資還不足以給貓咪一個「體面的生活」。
  • 為什麼現在養貓的人越來越多了?貓咪:那是因為我好養
    據相關人員調查統計,在前幾年的時候,養狗的人是特別多的,這些人都表示很喜歡狗,以後也只會喜歡狗。當時確實社會的風氣確實是這樣的,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狗狗,並不喜歡貓。但是不知道現在怎麼了,據調查統計,現在是養貓的人越來越多了,前段時間,養狗養貓的人的數量都已經持平了。
  • 養貓原來還有那麼多隱藏好處?難怪養貓的人越來越多了
    一般來說,養動物帶有目的性有這種想法的人總是停留在農耕時期了,他們的行為是需要動物的勞動的。比如耕地的牛還有牧羊的狗狗。然而,今天的年輕人不需要找到養喵星人的理由。他們喜歡,認為自己可以照顧它們就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