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動物博物館開展「實驗動物-我們的朋友」主題活動

2020-12-04 中國青年報

攝影:孫羽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張文凌)「實驗動物的種類有哪些」「實驗動物的家是什麼樣的」」「實驗動物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哪些貢獻」。9月22日,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開展的「禮讚共和國、智慧新生活」、實驗動物-我們的朋友主題活動,吸引了昆明不少中小學生參與。

攝影:孫羽

本次活動由中國實驗動物學會、雲南實驗動物學會、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大理白族自治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中心(雲山保護)、在地自然主辦。

活動邀請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高苒教授和有「西部猴王」之稱的中國科學院昆明靈長類研究中心副主任呂寶龍教授,分別舉行了「實驗動物與人類健康」、 「實驗動物與動物福利」的講座。

據高苒教授介紹,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培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實行控制、遺傳學背景明確或來源清楚,用於科學研究、教學、生物製品或藥品鑑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隨著我國醫學和生命科學的飛速發展,實驗動物代替人類接受各種藥物治療試驗和疫苗預防等試驗,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

據悉,目前,科學家們常用的實驗動物主要包括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兔、犬、貓、豬、羊、猴、雞、魚和蟾蜍等。除此之外,還包括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實驗動物,例如經過基因修飾的基因工程動物,模擬人類的動物模型。

「舉辦這一活動,是要讓公眾通過知識分享,了解生命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試驗,科學試驗又離不開實驗動物,並向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的實驗動物致敬。」昆明動物博物館副館長李維薇說。

活動當天,還開展了「願千山常青,猿聲常鳴」課堂、探秘長臂猿,森林飛行猿的輕功秘籍、黑葉猴科研成果分享會、博物館裡的自然繪、長臂猿、滇金絲猴面部彩繪、你劃我猜,長臂猿行為描述互動遊戲等活動,以此讓公眾了解靈長類動物的瀕危現狀和最新科研成果。

攝影:孫羽

李維薇介紹,昆明動物博物館是中科院昆明動物所歷史最悠久的支撐部門,建所以來開展最早的一項科研工作就是野生動物資源的調查研究。博物館是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收藏量最為豐富的動物專題博物館,館藏各類標本約88萬號,涵蓋了雲南「動物王國」和臨近省區幾乎所有生態類型的動物標本。

與博物館合作共同開展這一活動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中心(雲山保護),其發起人是幾位長期關注中國西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獸類學家、鳥類學家、生態攝影師、自然教育導師、以及NGO 保護項目管理者。他們中有的人紮根雲南開展在地化的保護工作,選擇以長臂猿和其他靈長類旗艦物種的研究與保護為突破口,保護我國西南地區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原始森林生態系統。

相關焦點

  • 全國科普日 昆明動物博物館邀您一起打開「動物世界」的大門
    9月22日,在昆明動物博物館開展的「全國科普日:實驗動物——我們的朋友」主題活動上,專家向前來觀展的人們進行科普。  據介紹,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培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實行控制、遺傳學背景明確或來源清楚從而用於科學研究、教學、生物製品或藥品鑑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隨著我國醫學和生命科學的飛速發展,實驗動物代替人類接受各種藥物治療試驗和疫苗預防等試驗,為人類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
  • 雲南省首屆實驗動物技術培訓交流會在昆明召開
    會議以「加強實驗動物科技工作者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提升實驗動物從業人員技能」為主題,圍繞靈長類動物、樹鼩、大小鼠等實驗動物的規範化管理、動物實驗技術等開展交流與討論。主辦方邀請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副所長劉江寧等20位專家分別作了精彩的報告,報告圍繞我國實驗動物的發展現狀、靈長類/樹鼩轉基因技術、靈長類動物的規範化管理和實驗操作技術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與討論,並為參與培訓的實驗動物科技工作者頒發培訓證書或學分證書。會後,與會人員還參觀了昆明動物所靈長類研究中心和昆明動物博物館。
  • 迎接COP15 昆明舉辦科普動物專場活動
    迎接COP15 昆明舉辦科普動物專場活動 11月22日,由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報業傳媒集團(昆明日報社)承辦的「COP15全民愛科普開放日」體驗活動舉行。
  • 雲南珍稀瀕危明星動物見面會亮相昆明動物所昆明動物博物館
    昆明動物博物館副館長李維薇以提問的形式引出主題,館藏的亞洲象、滇金絲猴、白頰長臂猿、西黑冠長臂猿、黑頸鶴、綠孔雀、犀鳥、褐鳳蝶、金斑喙鳳蝶、格彩臂金龜等十餘種瀕危珍稀動物標本,以「走秀」的獨特方式一一與公眾見面,加深了公眾對它們的了解。
  • 為什麼要開展動物實驗?
    本公眾號也以不同實驗動物角度列舉了一些例子,但還是有必要系統梳理下開展動物實驗的必要性。因此科學家可以通過動物實驗來模擬人類的生理活動及疾病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以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為例,截止到今年,在219位獲獎者中,有183位的工作與動物實驗相關。
  • 教師帶子女走進滇池溼地
    開展生物多樣性主題活動 —昆明日報
    本報訊 記者孫瀟報導 日前,昆明市滇池度假區實驗學校組織200名教師及其子女走進古滇精品溼地公園,開展了一場以「感受滇池生態多樣、激發生態教育活力」為主題的團建活動,迎接2021年即將在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 昆明動物研究所通過實驗動物飼料生產認證
    11月29日,昆明市科學技術局為昆明動物研究所頒發實驗動物飼料生產許可證,許可生產的七種飼料包括:實驗猴繁殖、維持飼料,樹鼩繁殖、維持飼料,大小鼠繁殖、維持飼料,實驗兔維持飼料。根據實驗動物飼料生產許可證的認證程序,首先七種飼料要通過實驗動物飼料檢測部門的抽樣檢測,且各項營養指標要達到實驗動物飼料國家標準。
  • 中科院昆明靈長類研究中心動物實驗倫理審查會議召開
    中國科學院昆明靈長類研究中心(Kunming Primate Research Center, KPRC)實驗動物使用與管理委員會(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 IACUC)於9月23日至24日在昆明滇池溫泉花園國際大酒店召開動物實驗倫理審查會議。
  • 探秘「植物界的吃貨」 昆明科普盛宴精彩上演
    圖為小朋友們在參與趣味科學實驗 鍾欣 攝中新網昆明9月17日電 (記者 馬騫)探秘「植物界的吃貨」,與科研人員一起「雞密大作戰」,超酷的機器人舞蹈……17日正值全國科普日,昆明一場場科普盛宴正在上演,精彩紛呈。
  • 神奇動物在哪裡?居然都藏在這個昆明展館
    昆明博物館眾多,每個展覽中都有一些令人記憶深刻的藏品,如……而今天我們探索的這個博物館據說80%的昆明人都不知道,昆明市動物博物館有多厲害通過50多年的科研積累,2000年,中國科學院和雲南省人民政府合作籌建「昆明動物博物館展示館
  • 北方森林動物園舉辦「動物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世界動物日主題...
    10月4日是國慶假期的第4天,是我們的假日。對地球上的動物小夥伴們來說,更是它們的節日——世界動物日。今年的世界動物日,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發起「動物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世界動物日主題活動」,通過科普講解、趣味科普問答、叢林大冒險主題活動,促進市民自然科學素質提升,進而提高人們的動物保護意識。選取幸運遊客與動物親密互動,以及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大型鳥類放飛活動,讓遊客深刻體會人與動物、自然的和諧共處的美好。
  • 【尚瓏幼兒園】小一班11月主題活動《動物朋友》
    動物,是人類最親密的朋友。
  • 昆明今年共發出17張實驗動物許可證
    記者日前從市科技局獲悉,今年以來,昆明市已發出17張實驗動物許可證,審批時限壓縮至14個工作日,發揮科技對產業、經濟的推動作用,深化社會化治理工作。在生物安全及多領域科技創新中,拿不到實驗動物許可證,科研工作便無法繼續。
  • 雲南珍稀瀕危明星動物標本「走秀」 與小朋友和公眾見面
    中青在線昆明6月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文凌)今天,中科院昆明動物所、雲南省林業廳在昆明動物博物館開展了以「留住最美的它」為主題的雲南珍稀瀕危明星動物見面會大型科普活動,讓全社會共同關注和保護瀕危野生動物。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開展 2020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組織開展2020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今天是第7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組織開展以「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
  • 首家實驗動物機構通過CNAS認可現場評審
    本報訊 (記者丁 瑩)記者從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獲悉,近日,CNAS在雲南昆明首次開展了實驗動物機構認可現場評審,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作為我國首家申請實驗動物機構認可的單位,通過現場評審。據介紹,實驗動物是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技術不斷發展的基礎材料和支撐條件,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生物來源,實驗動物質量將影響著科技研發數據的質量。
  • 博興實驗小學開展「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教育活動
    召開主題班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高夢君 通訊員 王立芳 濱州報導  在全國第九個「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博興實驗小學開展了各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
  • 吉大教學動物醫院與吉大附中力旺實驗小學成功舉辦「關愛動物,從娃娃抓起」的公益活動
    2018年7月18日上午,吉大教學動物醫院與吉大力旺實驗小學一年十五班開展了「關愛動物,從娃娃抓起」公益活動。
  • 關愛流浪動物主題公益活動在北京大學正式啟動
    5月20日,以「讓愛,再延伸一米」關愛流浪動物為主題的公益活動在北京大學啟動,來自幸運土貓網站、「流浪的天使」網站的志願者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等高校的近百名師生參加了活動。在自然界中和人類最親近的朋友就是貓和狗了,然而在越來越多的動物在成為人們愛寵的同時,每年都有很多貓狗或者其他小動物被虐待甚至殘害。人類對伴侶動物無情的遺棄,加之動物自身的繁殖,導致很多小動物流浪街頭,飽受饑渴和疾病的折磨。據了解,目前在各大高校、社區流浪動物數量急增,已經成為困擾學校師生和社區居民的一大難題,流浪動物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全民關注的社會問題。
  • 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動物實驗對治療疾病有多重要?
    不僅如此,使用單位還要有動物管理委員會,主要是管理實驗動物,比如是如何對它進行飼養和養護的,提供什麼樣的條件滿足它的福利和倫理。除此之外,還有動物倫理委員會,主要是審查使用單位開展動物實驗符不符合倫理,是不是隨便開展動物實驗。我覺得我們目前最缺的,是對實驗動物的科學知識普及,這也是我今天來到這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