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系列】素食與護生(四)

2021-01-14 佛光祖庭宜興大覺Temple


圖說:人人若能多一分清淨心、慈悲心,多增加一分惜生愛物的行為,社會必然會更加和諧,世界必然更加和平安寧。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

在生物鏈中,有所謂「弱肉強食」的說法,甚至有人說「動物的生命要靠殘殺才能存在」。因此,說要世間人完全止殺,也是不大可能。不過,在一個文明的社會裡,總要慢慢求其進步,能減少殺生那也是人民素質提升的象徵。

當然,佛教講「不殺生」,重要的還是在於不要有殺心。記得過去我到小琉球弘法,有一位校長告訴我:「師父啊!你們要來這裡傳教是不可能的,我們這個地方以捕魚為生,叫我們不殺生,日子要怎麼過啊?」

我一聽,心想:問題嚴重了,佛教講「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這該怎麼辦是好呢?當然,當地人民也可以就聽從我們的話不再殺生,但將來他們的生活怎麼過呢?後來我就說:「雖然殺生的行為沒有辦法禁止,但是只要不要有殺心就好。」

就等於有人問:醫學上以動物做實驗,不免會要傷害生命,這樣不就犯殺生戒了嗎?人往生後,用以舉火荼毘的木柴裡,藏有許多寄生蟲,一把火燃起,牠們全都被燒死了,是否也算殺生?或者問說:人生病了,給醫生看病,一針紮下去,會殺死很多的細菌,該如何是好?固然慈悲愛物、愛護生命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基本道德,但是這個世界,畢竟還是一個以人為主的世界,許多事情有時也是叫人無可奈何的。

總之,佛教講「不殺生」,有「殺行」與「殺心」的分別,起心動念才是主要的關鍵。就如釋迦牟尼佛過去世修行時,見到一個壞人要殺害五百個過路的商人,他毫不猶疑地就將這個壞人殺害了。這麼做,無非是佛陀的慈悲,因為他為了救人,也免得壞人殺害更多人,而不得不擔負起這個責任啊!

在佛教的戒律中,有所謂的「三聚淨戒」,除了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修習善法的「攝善法戒」,更重視的是利益一切眾生的「饒益有情戒」;在佛教的主張,積極的行善更勝於消極的不做惡事。所以,佛陀這種「殺一救百」,為了饒益眾生而以慈悲心殺人的行為,又哪裡是瞋心殺人所能相比的呢?

話再說回來,數十年前,西方人士總批評臺灣落伍,不愛護動物,為了這些輿論,我也曾經向當時的高雄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高雄有很多山區,不妨選擇一處,撥出兩千畝土地,在不破壞水土的原則下,就著山勢,將它圍成一個獨立的動物保護園區,讓各種各類的動物得以自由自在地在裡面生活,避免受到無知民眾的侵害。

尤其近年來,依據臺灣《動物保護法》條例的規定,凡抓到收容所安置的流浪動物,十二天之內若沒有人領養,就要施予安樂死。但是就在最近,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新聞,有一位臺大獸醫系畢業的高材生,考上獸醫執照後,選擇到海邊偏僻的動物保護教育園區服務,由於職務的關係,必須為動物安排執行安樂死,卻因此受到動保人士指責,最後承受不了壓力,而一殞性命。

事發後,政府對於這種案例,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是好。但我想到過去寺院叢林裡設立有「放生園」,豢養有恩於人類的牛、羊、豬、狗,心中倒是有一個建議,將來或許可以在臺灣的東西南北四個區域,各撥出兩百公頃土地,設立寄託中心,用以安置這許多流浪貓、流浪狗,再讓喜好動物的人前來認養。這不外也是一种放生的方式,讓動物一來免於安樂死,二來得以自然死亡,才是真正合乎現代社會所講究的「生權」。

況且這些貓子、狗子也很可憐,幼小時,被人類當作寵物疼愛,但是老邁之後,豢養牠們的主人卻從此失去了慈悲心,一點都不念過去動物陪伴他度日的情分,隨意地就將牠們丟棄野外。當然地,這許多貓狗露宿街頭,為了填飽肚皮,只有每天到處竄來竄去,不料,最後卻因為「流浪動物」之名,而成為「階下囚」,慘則遭受安樂死的命運。

在我覺得,西方人士對生權的重視,對動物的友善,的確有其可取之處。例如,他們每戶人家都會在自家的後院裡,備有一個小盆子,裡面放入一點水、一點米麥,供給各處飛來的鳥類吃喝。佛教講「一切眾生平等」,世間上所有生命都是無比尊貴的,動物雖不會開口說話,卻同樣具有生存的權利,這種善待動物的表現,實在是值得我們學習。

不過,說起現今社會很多護生的政策,也真教人百思不得其解。例如今年(二○一六年)是猴年,想到左近高雄壽山公園裡過去活蹦亂跳的猴群,現在不知生活得可好?世風日下,不知是否遭人捕捉了?因此,適逢過年假期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就想,如果能在佛光山設立一處空間寬大的生命教育園區,讓幾隻獼猴在裡頭跳躍,供來山的兒童觀賞,也會是很好的生命教育活教材。

但是我們接觸了幾家收容猴子的機構,他們都說獼猴屬於保育類動物,不可以流入民間供人觀看欣賞。在我們認為,即使是坐牢獄的人,每天也都有半小時的放風,可以出來曬曬太陽、透透氣;難道讓猴子每天關閉在一個區域裡,限制牠的行動,就是「保育」嗎?即使是一些養狗人士,他們也都會牽著愛犬到郊外散散步;而對於猴子,既然說要愛護牠,難道把牠關閉起來,就叫做「保護動物」嗎?

我覺得,人類尚且還要出差呢,那麼讓猴子走出牢籠,和人類交流,不也是很好嗎?何況又不是要殺害牠,而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要保護牠啊!所以,愛護動物的人士們,你們想讓動物有生路的一片愛心,確實令人敬佩,但是也希望各位能再進一步讓動物活出牠們的尊嚴哦!

那麼,為了推廣「護生」的理念,過去,佛光山也曾在山門外綿延的牆面上,懸掛有豐子愷的「護生圖」;現在,我們則進一步將它做成立體彩繪浮雕,雕刻在佛陀紀念館兩側長廊外的牆壁上,用以作為生命教育的教材。畢竟人和一般動物是不同的,人有人性,所謂「人性」,也就是具有惻隱之心,能慈悲為懷。因此,身而為人,我們可不能沒有惻隱之心、不能沒有慈悲心哦!

也希望今日所有提倡放生的人,倒不必一定要去放生,能擁有一點保護生命、愛惜生命的心,才是社會之福啊!如果人人都能多一分清淨心、慈悲心,多增加一分惜生愛物的行為,社會必然會更加和諧,世界必然會更加和平安寧了。(全文終)

特別公告


星雲大師一生秉持《佛遺教

經》:「不販賣貿易、安置

田宅」之教示,非佛不做。

他的著作版稅,皆用來開山

建寺、推廣佛教文化、公益

信託基金;甚至信徒的供養

,也全歸到僧伽基金。因此

凡有借大師之名開光、販賣

等商業行為,皆非星雲大師

   本人,請大眾三思。


佛光山星雲大師唯一官方微信公眾號

微信號:masterhsingyun

相關焦點

  • 素食與護生(下)
    圖說:2004年佛光山上的素食動物園誕生新生命,園內的母山羊「小福」產下雙胞胎。圖/資料照片人間系列-素食與護生(下)文/星雲大師只是說,舉世滔滔,在這麼廣大的社會裡,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飽受著生命的威脅,光靠這許多善舉,又能釋「放」多少「生」命呢?
  • 人間菩提:20140122敬天修德 齋戒護生
    核心提示:印尼行舟濟鄉親菲災復甦聚福緣齋戒護生遠災疫降伏貪慾歸本真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在大陸,人民返鄉過年的大遷徒,可能助長禽流感流行,曾經被SARS影響的香港,梁淑明就是受害者之一,先生因為SARS
  • 人間菩提:志在環保‧惜物護生
    人間菩提:志在環保‧惜物護生 2015年01月30日 09:21 來源:慈濟基金會
  • 春季護生 | 不吃三月鯉 莫打三春鳥 農曆三月三 重溫佛教的護生理念
    我們一起重溫佛教的護生理念,呼籲越來越多的人愛護一切生命,放生、護生、戒殺、吃素。佛教的護生理念是怎樣的?佛教又是如何看待人類吞啖生命與傷害動物的行為?今天的動物保護運動與古老的佛教護生傳統又該怎樣結合併相輔相成?
  • 素食護生:佛教護生與動物保護 永恆智慧的生命箴言
    然而今天,由於傳統文化的斷代與當今「科學主義」的盛行,一說起動物保護,我們卻顯得非常的陌生,總以為那是來自西方的文化輸入,這種對我們優秀的文化傳統的心靈忘卻與邊緣意識,引起了長期致力於素食運動與動物保護研究的清華大學蔣勁松教授的關注。那麼,佛教的護生理念是怎樣的?佛教又是如何看待人類吞啖生命與傷害動物的行為?今天的動物保護運動與古老的佛教護生傳統又該怎樣結合併相輔相成?
  • 讓慈悲從餐桌開始 2013中國素食文化論壇在京舉行
    北京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廣化寺住持怡學法師;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會長常大林;清華大學教授蔣勁松;素食作家田永勝;營養專家餘力;素餐館代表以及清華大學素食協會等百餘位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參加了本次論壇。廣化寺住持怡學法師在發言中指出,從素食與中國佛教的淵源,佛教對待一切有情生命的慈悲平等觀念,以及佛教對於戒殺護生的重視,體現了佛教高度的生命覺悟與價值判斷。
  • 人間菩提:20150310 護生惜水 培育良醫
    虛擬幻象造紛擾 護生惜水守三勿 醫王往診愛無量 無語良師育良醫 慈濟新加坡分會,第一次舉辦「國際慈濟人醫論壇」,11個國家地區的醫護人員參與,來自臺灣的大醫王,分享與病患真誠互動的故事,另外,慈濟大學醫學系無語良師課程,也引起共鳴。
  • 解密佛教素食的九大疑問
    中國古代就有慈悲護生的思想,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佛教為了愍護眾生,倡導不斷大悲種,包含了素食的精神意義。但佛教的流傳,以人為本,因應各地風俗,對飲食並沒有強烈的要求。今日素食漸漸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在印度,鐵路餐廳皆以素食為主;在美國,有的鄉鎮不準葷食進入。這些國家不是以宗教的立場,而是站在人道、健康的觀點倡導素食。
  • 殿堂級文化精品《護生畫集》體悟「護生即護心」
    《護生畫集》(珍藏版) 豐子愷 畫 朱幼蘭、虞愚、葉恭綽等 書 上海譯文出版社日前,《護生畫集》再版推出。該書是文化界諸位先賢、大師們合作的結晶,堪稱藝術文化之精品,在詩、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藝術地位。《護生畫集》是豐子愷先生漫畫風格的代表作品。
  • 為什麼生頭畫眉鳥食用的飼料應該素食多於葷食呢?
    大多飼養過畫眉鳥的飼養者應該對此都有所了解,畫眉鳥食性偏雜,在野外,畫眉鳥主要以林中的昆蟲為食,或者以各種漿果果腹,然而,我們今天說到剛下山的生頭畫眉鳥,那麼生頭畫眉鳥的飼料為何要求素食多而葷食少呢?剛抓的生頭畫眉鳥1.畫眉鳥食用過多葷食容易上火,從而一方面會影響畫眉鳥的健康,另一方面則不利於畫眉鳥服籠,有些生頭畫眉鳥可能由於性格問題服籠本就不太容易
  • 中國大乘佛教僧人提倡素食的由來
    往往有人一旦說自己吃素,馬上就會讓人聯想到是不是信佛了,究其原因是人們對素食概念的混淆造成的。確切的講素食是對五穀雜糧的泛稱,中國古時的方士餐風飲露,中醫治病都提倡素食。而素齋才是遠離葷腥的漢地佛教飲食傳統,它與素食的根本不同在於其中還有五辛的忌諱,五辛即:蔥、韭菜、大蒜,小蒜(一種類似韭菜的野生蒜,根莖均可食)、興渠(此物只有印度有,中國並無)。
  • 東林寺淨土苑東林大佛·蓮香齋素食餐廳免費開放啦
    我們放生、護生,目的在於生態環保,亦是珍惜生命,救度眾生。正如古德寒山問拾得:放生可成佛否?答曰:諸佛無心。惟以愛物為心。人能救物之苦。即能成就諸佛心願矣。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日,吃素是最好的放生。久等啦,東林寺淨土苑蓮香素食餐廳於國際素食日免費開放啦!來,我們先睹為快!十菜一湯,還有麵條、點心、水果等任意享用。一次可坐530人,每天可接待2000人用齋。
  • 埃及美食系列7:素食也美味
    埃及的素食有很多,並不像大家印象中的那樣:埃及只有肉。之前為大家介紹了一些,今天Sayed Ali接著為大家介紹埃及的素食。讓素食愛好者來埃及旅遊時,也能吃得好好的。1、Bisara用蠶豆,蔥,蒜頭,香菜製作而成。
  • TheBodyShop帶你認識「素食美妝」
    1976年,TheBodyShop在英國成立,多年來一直堅持「素食美妝」的護膚理念,堅持不使用動物原料,並堅決反對動物測驗。 取之自然,回饋自然 歷經44年,TheBodyShop堅持自然護膚理念,只選用優質的、純淨的綠色植物成分,用以研發一系列以天然為本的美容產品:覆蓋護膚、美發、香氛等。推出了很多受人喜愛的人氣產品,成為綠色環保護膚的先驅品牌。
  • 略論素食的起源與發展---慎言
    佛陀在《四不壞淨成就經》中說:「若有欲殺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戒。」在《十善業道經》中,佛陀說不殺生有十種利益:一者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者常於眾生,起大悲心。三者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者身常無病。五者壽命長遠。六者恆為非人之所守護。七者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者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者無惡道怖。十者命終生天。佛教傳人我國,和我國文化相結合。
  • 用你的慈悲心去放生才是最好的護生
    用你的慈悲心去放生才是最好的護生佛教傳入中國後,慈悲不殺,護生放生之風更是大盛。到了南北朝蕭梁時期,梁武皇不但茹素奉佛,更敕令宗廟祠堂禁止宰殺牲畜祭祀。從此以後,護生、放生幾乎成了佛教特有的一項活動,在一些重大的佛誕日都會舉行一系列放生活動。
  • 學佛必須素食嗎,古今僧人的素食有何區別?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僧人必須素食的話題開始在坊間流傳。對於素食與學佛的關係,你肯定也有很多疑問,這篇文章就來談談「吃素」這個話題。學佛必須吃素嗎?儘管素食文化由來已久,但直到清朝末年,才出現了一本系統記載素食食譜,兼具論述素食觀念的書籍。此書是由宣統時期的翰林院侍讀薛寶辰所撰寫,書名《素食說略》。嚴格來說,此書的出現,為我們吃素食找到了理論基礎。
  • 深圳的素食餐飲是一種什麼狀況?老牌素食館的隱退與素食的新興
    原標題:深圳素食 生態調查一面是年輕人把素食當時尚,一面是老牌素食館遭遇困境,深圳的素食餐飲是一種什麼狀況?但在豆瓣小組裡搜索「深圳」和「素食」的字眼時,卻發現早已有成百上千的網友抱團組成了素食圈子;而江映儀所在的深圳環保人士微信群裡,也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吃素的行列。「素食已經發展成一種年輕人的時尚了。」江映儀說。老字號素食餐廳的隱退「啊?新梅園倒了?」吃著飯的江映儀突然抬起頭,兩眼瞪大,露出詫異的神情。
  • 佛弟子戒殺素食 原來是出於這個原因
    佛教從漢代初年傳入中國時,所傳來的經典大都是小乘經典,由於戒律裡並沒有明文規定不許僧人食肉,而且由於在印度的僧人就不以素食為主,來到中國弘法的印度高僧大德自然也是非素食者。所以起初中國的僧人與他們來自印度的師父一樣,也是非素食者。但是由於儒家「仁慈」與「孝道」的影響,這時在中國僧人當中也有不少是素食者。如道安、慧遠等高僧都是素食者的代表。
  • 素食談|妙蓮老和尚說吃素七個好處
    淨土宗大德印光大師就常提倡一件事;母親在餵奶時不能生大氣;象吵架時生了大氣,此時絕對不能餵奶,否則嬰兒吃了不病也要亡,這叫:「毒乳殺嬰兒」。現在已很少人宣揚這件事了,印光祖師就很注重。他還說明:如果哺乳的母親生了大氣,一定要把奶水擠掉,最好休息一天以後,等情緒穩定,血液正常了,再來餵乳才能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