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地球2.0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還發現了什麼?
方向明 克卜勒452b,是幾天前被確認的一顆迄今發現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 它由一架太空望遠鏡的名字而命名。 這架耗資6億美元、2009年3月發射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如何發現地球2.0的呢?除此之外,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還有其他什麼令人類驚奇的發現呢?
-
美媒盤點:2020年九大史詩級太空發現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月2日刊發一篇報導,題為《2020年你可能錯過了的九大史詩級太空發現》。全文摘編如下:醫學發現佔據2020年的新聞頭條,但即使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情況下,天文學家也在繼續開展研究工作。銀河系的X射線氣泡數百萬年前,銀河系中心的一次爆炸引爆銀盤上方和下方的能量物質。現在這些物質依然可見,在伽馬射線光譜中發光,形成兩個於2010年被發現、被稱為「費米氣泡」的結構。2020年,研究人員在同一區域又發現一對氣泡,在X射線光譜中清晰可見。這對亮度偏暗的巨大氣泡高於費米氣泡,其從一端到另一端的寬度達4.5萬光年。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eROSITA氣泡」。
-
NASA發布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梅西耶星表圖集
誕生於 200 年前(18世紀)的梅西耶星表,為我們指出了宇宙中百餘個明亮的星雲、星團和星系的精華部分,天文愛好者們用小型望遠鏡都能欣賞到。令人欣喜的是,美國宇航局剛剛發布了一批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梅西耶星表圖集,畫面的震撼力遠超普通人的想像。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一個龐大的恆星家族
本文轉自【cnBeta.COM】;瞥了一眼下面的圖片,我們不難發現銀河系裡有大量的恆星。天文學家表示,銀河系中充滿了恆星流,但其中一個恆星流裡面似乎有近500顆恆星。天文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在銀河系中發現了8292個恆星流。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這10張最精彩照片,很有可能是你沒有見到過
導語哈勃望遠鏡是一個太空望遠鏡,是目前最大、用途最廣的望遠鏡之一,也是天文學的重要研究工具之一,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望遠鏡之一。哈勃望遠鏡給我們「傳來」了許多遙遠太空世界的照片。感謝它,我們才知道我們的宇宙,不僅遙遠,而且充滿著神秘感,存在太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圖像。今天,在這裡,分享一些通過哈勃望遠鏡發回的圖像。1.南天風車星系(梅西耶83)梅西耶83(又稱南天風車星系)是一個中間旋渦星系,位於距地球約1500萬光年的地方。這是天空中離我們最近、最明亮的旋渦星系之一,用雙筒望遠鏡就能看到它。
-
天文學家發現110光年外宜居行星上存在水,可能是宜居的大號地球
這一發現表明,圍繞一顆距地球110光年的紅矮星運行的行星K2-18b的大氣層中含有水蒸氣。這是第一次發現行星位於我們所認為的宜居帶上。相關研究的兩篇論文一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一篇上傳在arXiv網站上。
-
1400光年外,發現一隻巨大粉色「蝴蝶」!兩隻翅膀尤為驚豔
發現一隻巨大粉色「蝴蝶」!兩隻翅膀尤為驚豔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宇宙其實是一片黑暗的,因為那時還不存在恆星,也就沒有光,此時的宇宙是一個死寂的、單調的世界,毫無美感,但是過了這麼多億年,一批又一批的恆星誕生了,數不清的恆星依靠引力聯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股物質橫流,點亮了一處又一處的黑暗地帶,這才造就了種種奇景,讓我們能夠看到瑰麗的宇宙。
-
「北極熊」望遠鏡發現B模式極化
圖片來源:「北極熊」望遠鏡團隊這個團隊在宇宙微波背景的極化中發現了被稱為「B模式」的明顯的扭曲圖案。這些印跡表明,宇宙中的這種背景光線,已經在傳播過程中被沿途經過的物質結構扭曲了。這些物質包括神秘的暗物質,以及出了名難以捉摸的中微子。這份初步報告只公布了首個觀測季的結果,繪製出了3小片天區的B模式圖案。
-
美到窒息:NASA發布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梅西耶星表
誕生於200年前(18世紀)的梅西耶星表,為我們指出了宇宙中百餘個明亮的星雲、星團和星系的精華部分,天文愛好者們用小型望遠鏡都能欣賞到令人欣喜的是,美國宇航局剛剛發布了一批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梅西耶星表圖集,畫面的震撼力遠超普通人的想像。梅西耶星表的編者是聲望頗高的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梅西耶(Charles Messier),他靠自己的觀察和同事們的幫忙,將漫遊的彗星和更遙遠的靜態物體(比如星雲)區別開來。
-
大發現!科學家首次在銀河系捕捉到數十光年長的「大象鼻子」!
見多了地球的凡塵俗世,來看看「巨型象鼻」吧,它是科學家剛剛發現的神秘宇宙結構,比「創世之柱」大10倍!眾所周知,創世之柱是位於鷹狀星雲中心的宇宙氣體和塵埃的高聳結構。在1995年,哈勃望遠鏡拍攝了創世之柱的經典照片,首次揭示了這3個由冷空氣構成的巨柱真實面貌以及此前從未見過的細節。
-
每1.4秒自轉一次,科學家在銀河系發現已知旋轉最快的磁星
每1.4秒自轉一次,科學家在銀河系發現已知旋轉最快的磁星 Connor Feng • 2020-07-08 16:30:44 來源:前瞻網 E2121G0
-
科學家為什麼要把天文望遠鏡建在太空中?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生活中一些攝影和氣象員都會有自己的天文望遠鏡,通過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外天空的一些景象。在地上我們有小型的天文望遠鏡,而在太空中還有大型的「哈勃望遠鏡」,只不過太空的望遠鏡看得更遠更清晰。那它為什麼要建在太空中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講講吧。
-
我國科學家對銀河系有了新的認識,過去的認知有可能是錯誤的
很多人都是從NASA了解銀河系的,這與NASA早期對宇宙的探索和它先進的探索設備有關。中國航天事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目前,中國已經進行了幾次載人航天探索,並正在建設自己的空間站。此外,中國還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這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可以說,中國的太空探索也在飛速進步。
-
人類能用肉眼看見的那些星星,它們是否都在銀河系之內?
那麼人類能用肉眼看到的這些星星都在銀河系範圍之內嗎?是的,它們都是處在銀河系範圍之內,而且大部分都是距離地球不超過1萬光年的能恆星。地球上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中的牛郎星,就位於太空17光年外的距離,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近的,心大星位於550光年外等,這些星星都是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的。銀河系的直徑達10萬光年,而我們能用肉眼看到的星星大部分處於1萬光年之內,相對還是非常有限的,想要看到更遠的星星,只有通過天文望遠鏡才行。
-
黑暗之心:銀河系中心黑洞即將爆發
對於未來的爆發,我們應該能夠分辨出來,這要得益於名副其實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要看清人馬A*的最細微之處,就需要儘可能使用最大的望遠鏡,事件視界望遠鏡符合這一要求。它其實是一臺「虛擬」的望遠鏡,由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相連而成,這使得它的等效口徑足有地球那麼大。
-
宇宙中所有星球都「懸浮」在太空,那是什麼力量在支撐它們呢?
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沒錯,在它的繼任者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服役之前,這個服役了30年的太空望遠鏡依然是目前人類最強大的望遠鏡。自1990年4月24日發射以來,這個耗資21億美元(約144億元人民幣)的太空望遠鏡在30年服役時間了,為人類拍攝了無數經典的太空照片。
-
NASA新太空望遠鏡SPHEREx將探秘「宇宙大爆炸」
為此,美國宇航局(NASA)設計了一臺太空望遠鏡,它將能夠探測宇宙,尋找那些最早時刻的證據。NASA還宣布,其望遠鏡建造計劃中的宇宙歷史分光光度計、再電離紀元和冰層探測器(SPHEREx)進展順利。目前,NASA將開始進行最後的設計工作,並開始建造望遠鏡,希望在2024年到2025年之間發射該望遠鏡。
-
展望太空 2021:中國自己的空間站、火星上的聚會、馬斯克的野心
《華盛頓郵報》在最近的一篇報導中表示:2021 年對太空來說將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展望屬於太空的 2021。2020 年 3 月 17 日,NASA 公布了其四大太空望遠鏡之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退役前捕獲到的最後一張鑲嵌圖。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於 2003 年 8 月 25 日發射,2020 年 1 月 25 日最後拍到了上面這張加州星雲(California Nebula)圖像,最終於 2020 年 1 月 30 日正式退役。
-
首次發現的7顆「戀母」行星有3個宜居,或有生命存在
在北京時間23日凌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NASA又宣布了一個令人吃驚又興奮的新發現:科學家們通過斯皮策紅外太空望遠鏡,在距離地球39光年的地方,首次發現了7個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一顆恆星運行的行星系統,更重要的是,其中3顆恆星位於母恆星TRAPPIST-1的宜居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