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四聖」中此人排第四 卻能和秦始皇平起平坐 他有何厲害之處

2021-01-08 小春說歷史

「兵家四聖」中此人排第四 卻能和秦始皇平起平坐 他有何厲害之處

前言: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勢力形成,諸侯間互相兼併,弱亡強存,頻繁而激烈的爭霸戰爭,促使人們開動腦筋,在競爭中謀生存,圖發展。諸侯國國君爭相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由此帶來了人們思想的空前活躍,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前所未有的局面。

不過,在諸子百家中最為輝煌的,當屬兵家。因為戰亂年代,要以力取勝,以智取勝,更多的是用軍事統帥、軍事將領,所以兵家的著述比較多,兵家的觀點比較深刻,兵家的地位也最高。

當時,有所謂「兵家四聖」的說法,公認的是孫武、吳起、孫臏和尉繚四人,對於前三位大家應該相當熟悉了,但是對於尉繚,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他有什麼厲害之處呢?

尉繚,何許人也?

關於尉繚的背景,《史記·秦始皇本紀》只有一句話:「大梁人尉繚。」就是說,尉繚是魏國都城大梁人。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以及後世軍事史家之考證,戰國中期與後期,各有一個「尉繚」。戰國中期的尉繚,是個軍事家,著有《尉繚》31篇,被《漢書·藝文志》錄入「兵形勢家」流派。戰國後期的尉繚,也就是入秦為嬴政所用的尉繚,也是個軍事家,因其任職國尉而得名尉繚。這個尉繚也著有兵書——《尉繚》29篇,被《漢書·藝文志》錄入「雜家」流派。宋代輯錄的兵書《武經七書》中的《尉繚子》,軍事史家一般認為,應該是前一個尉繚子。

依據歷史的邏輯分析,這兩個尉繚,應該是血統傳承關係,祖孫關係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尉之為姓,源出於春秋時期的武官——尉。到了戰國時代,尉的設置在各國普遍化,各國尉官或其後人,以尉為姓者開始出現。尉繚能以平民之身,有兵法之學,其最大的可能性根源就是家傳。當然,無論這兩個尉繚是不是血統傳承關係,都不影響我們對後一個尉繚的評判——這個尉繚是個傑出的軍事家、謀略家,並且具有出色的總攬軍政事務的才能。

與秦始皇平起平坐,並助其統一六國

這個尉繚的師承很有意思,他所在的學派叫作商君學,這是因為當時商鞅變法成功,得到了許多法家人士的景仰,所以許多人就自發地組成了這樣一個研究商鞅變法的學派,尉繚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對尉繚,嬴政非常賞識,經常和他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一有機會就拉著他攀談。

之所以這樣受重用,因為尉繚是一個很有長遠眼光的人,他認定統一六國不難,關鍵是要循序漸進,採取軟硬兼施的策略,用遠交近攻的方法完成大業。當時的秦國,不缺李斯那樣的文臣,也不缺少王翦這那樣能徵善戰的將軍,真正稀缺的,卻正是尉繚這樣具有卓越戰略眼光的統帥,所以嬴政把國尉的職務交給了他,尉繚從此也便成了秦國的大臣。

此後,秦王嬴政在進行統一霸業的過程中,便採用了尉繚的計策。秦國派出一些能言善辯之人,攜帶著金珠寶玉,到諸侯國去遊說各國國君。一旦發現各諸侯國中有名望、有權勢的人,他們便以重金加以賄賂,以便收買人心;不肯接受賄賂的,便設法消滅他們。

作為一個兵家,尉繚看人看事的眼光都很準,比如在趙國問題上,他曾經建議嬴政收買趙王身邊的寵臣,施反間計害死李牧,李牧的含冤身死,尉繚其實是始作俑者。對嬴政的看法,尉繚非常精準,他認為嬴政缺少恩德,心似虎狼,得天下後會吞食天下人。後來的事實證明,他所言不假。

在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尉繚的事跡也就沒有了記載,可能是死在秦國了。

《尉繚子》

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之一,尉繚留下的兵法著作《尉繚子》是和《孫子兵法》齊名的軍事寶典。

《尉繚子》反對軍事上相信「天官時日、陰陽向背」的迷信觀念,強調政治、經濟對軍事的決定性作用,見識頗高。其思想有糅合儒、法、道各家的傾向,這大概是該書被列入雜家的原因。後半部《重刑令》以下十二篇,對研究戰國時代的軍法頗有幫助。

相關焦點

  • 同為兵家四聖,為何他鮮為人知?秦國雖戰將如雲,兵家卻只此一位
    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兵家四聖,但大多數人都是只知其三不知其四,確實和兵聖孫武、亞聖吳起、計聖孫臏比起來,尉聖尉繚的名氣顯得微不足道,註定是選擇題四個選項中最與眾不同的那一個。即便有人聽說過,也是傳聞尉繚是兵仙韓信的師父,對其事跡卻鮮有耳聞。
  • 他是「兵家四聖」,一生未嘗一敗,死前一計讓殺他的人給自己陪葬
    古代能被列入「兵家四聖」的人有很多,因此也就產生了幾種不同的說法。比如,有些人認為「兵家四聖」是兵聖孫武、亞聖吳起、計聖孫臏、尉聖尉繚;也有人認為「兵家四聖」是兵聖孫武、謀聖鬼谷子、亞聖吳起、次聖孫臏。不過,幾乎在每一種說法裡,都有亞聖吳起的名字。
  • 秦國第一將:兵家四聖之一,能輕鬆滅六國,秦王為啥非要弄死他?
    秦國第一將,兵家四聖之一,能輕鬆滅六國,秦王為啥弄死他?說的是誰呢?就是秦昭王時期的白起。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在當時堪稱秦國第一將,後世將其列為兵家四聖之一,在軍事方面有很高的歷史成就。白起自從領兵打仗,就屢立戰功。
  • 王陽明究竟有何厲害之處?中國五千年兩個半聖人為何有他?
    中國有很多聖人,如詩中聖人杜甫,酒中聖人杜康,兵聖孫武,武聖關羽,畫聖吳道子,書聖王羲之,大聖孫悟空等等。但這些「聖」都是某一方面造詣突出,達到了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稱之為「聖」,但這些聖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聖人。真正意義上的聖人,是思想上的聖人,是精神上的聖人,是民族的精神導師,是超脫凡人的軀殼,接近於神的聖人,這樣的聖人就寥寥無幾了。
  • 兵家四聖之一,打遍天下無敵手,卻最終死於婦人之手
    這五千年來多少朝代更替,每個朝代的更替都必然伴隨著流血和戰爭,戰爭是武將和將軍們的舞臺。留名青史的名將有很多,無論哪個朝代都有驚豔天下的名將,韓信就是這樣一位留名青史的天才。韓信的出身並不好,一介布衣,而且家貧,當不了官又不會經商,只能做一個無業游民。當他母親去世時,甚至連安葬的費用都沒有多少。
  • 難怪王母娘娘能夠和玉皇大帝平起平坐,你看她有多少厲害的寶貝?
    難怪王母娘娘能夠和玉皇大帝平起平坐,你看她有多少厲害的寶貝? 因為自古以來,我國就一直有男權主義的說法,所以無論是在影視劇還是在各種小說中,幾乎男性都是第一主角,就比如我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一般,其中有一個說法就是三清、四御、五方五老和六司七元八極等等說法。
  • 兵家四聖候選者之得意忘形
    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不過劉邦沒看的中。之後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從長安到達南鄭跑數十位將領,韓信也跑了,最後被蕭何追了回了,並且說服劉邦挑了個好日子,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拜韓信為大將。
  • 兵家四聖候選者之幹的都不是人事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菏澤市定陶區)人,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為什麼我要說他幹的都不是人事呢,只因為他幹了三件事。第一,吳起出身豪門,家財萬貫,但是他為了當官找路子,通關係,可是呢沒找對方向結果吧破產了,當然啦破船也有三寸釘,再窮也窮不到那裡去。
  • 玉帝是三界之主,為何如來佛卻能和他平起平坐?
    道家的最高人就是玉皇大帝了,他是三界之主,而佛家的最強者似乎就是如來佛祖了。但要論玉帝與如來哪個地位更高的話,答案毫無疑問是玉帝。換句話說,玉帝是整個世界的統治者,那麼如來就只是西方極樂園的老大,後者在地位上不如前者。再打個形象的地方,玉帝是皇帝,如來也就頂多算個藩王,2人之間有很大的差別。
  • 在眾多的仙俠小說中,封神裡的修士有何獨特之處?特點有四個
    封神演義中的神仙有四大特點,第一是精妙神奇的人體改造技術,第二是一轉手就不認主人的法寶,第三是身份神奇的坐騎,第四是業務高度專精的技術小組很多。但是從長遠看該技術弊端也不少,有限制和透支潛力的副作用,哪吒和楊戩的對比差距隨著時間越拉越大。我們觀看其他的修仙類小說中,修士的法寶都是經過認主的,有收入體內和遠程回收的作用,甚至在關鍵時刻可以引爆當做對敵手段來使用。
  • 《俠客行》中此人武功一般,但在電視劇中比石破天還厲害,不科學
    金庸大師的《俠客行》中武功高強的人很多,其中最強的當屬石破天了,他看到了牆壁上的文字後領悟到了其中的奧妙,於是演練起來,結果龍島主與木島主聯手也不是石破天的對手了,因此在書中石破天堪稱第一高手。龍島主與木島主的武功除了石破天以外無人能比,再其次就是張三、李四、妙諦、謝煙客等人了。
  • 嫪毐到底有何過人本領?能讓秦始皇生母對他百般寵愛,還為其生子
    這誇張的描述表明了他具有強大的性能力,完全有能力撫慰寡居後宮的年輕太后。朝夕相處和頻繁的性交,使這位還在盛年的女人懷孕了。趙姬聽聞其能力後大喜,與呂不韋合謀讓嫪毐假受腐刑,剪眉除須後,順利以宦官身份入侍太后。果然,身懷異能的嫪毐將太后趙姬侍候的舒舒服服,趙姬再也想不到找呂不韋。呂不韋本該鬆了一口氣,但他卻又不得不發起愁來。
  • 封神中截教最強法寶為誅仙四劍,那麼排在第二位的法寶又是哪個?
    而截教這邊,最強的法寶應該就是誅仙四劍,這是鴻鈞老祖在分寶崖分給通天教主的先天至寶,乃天地間第一殺陣,非四聖不破。也正因為誅仙四劍太過厲害,所以通天教主放在碧遊宮親自保管,根本捨不得分給弟子。不過由於誅仙四劍太過霸道,直接促成了闡教與西方教的聯合,最後四聖出手將誅仙陣破掉。
  • 中國古代十大戰神,楊再興墊底,陳慶之上榜,第1位是兵家之祖
    在將星璀璨的三國中,呂布無疑是其中非常耀眼的一顆。歷史上呂布被稱作「飛將」,另有史料記載:呂布有虓虎之勇,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呂布是三國時期公認的戰神,他身高9尺5寸,長的雄壯威武,俾睨天下。虎牢關下,呂布一人單挑劉關張三兄弟;下邳城前,呂布一人單挑典韋許褚等曹營六員一流猛將;轅門射戟時,呂布箭法百步穿楊。
  • 為了封他為侯,秦國太后趙姬甘願與秦始皇反目,嫪毐究竟有何魅力
    太監或者叫宦官,是中國封建歷史中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常年生活在皇宮之中,服侍皇帝和後宮眾多妃子、皇子。正所謂近「近水樓臺先得月」,有一些人也因此受到寵信和重用,在歷史的畫卷中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或是遺臭萬年,或是名留千古。我們都知道,宦官進宮之前,都是要先進行閹割的。
  • 西天取經後,為何孫悟空排在觀音菩薩前面,其實她和如來平起平坐
    話說到最後,師徒四人取回真經,也能回到大唐傳播教義了。而如來佛祖此時也分別對他們四人進行了分封儀式,此去經年,師徒幾人也紛紛成了大雷音寺中的一員。雖說四人都獲了分封,但是他們的地位卻又是不一樣的。按照原著小說我們不難看出,孫悟空和唐僧是這部著作的絕對主角。當然最後受封的時候,他們二人的級別也比八戒和悟淨高得多。
  • 揭秘:秦始皇煉丹之謎,長生不老藥到底有沒有煉出來!
    01事實上,古代每個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能夠永生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完成國家統一的皇帝,秦始皇當然也有這個永生之心。秦始皇明顯知道自己等不到長生不老藥,於是死後建造的秦始皇陵,成就了世界奇觀。03秦始皇陵的神秘之處,至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正是由於這些神秘之謎,讓人們對秦始皇陵多了許多猜測。
  • 東西方四聖聯手,曾打敗通天教主,又能否打贏鴻鈞老祖或女媧娘娘
    由於誅仙四劍有四門,必須四位法力高深的聖人級別神仙方能攻破,西方的準提道人眼觀東南二方有百道紅光沖天氣,便主動來尋有緣人,後又找到他的師兄西方教主——接引道人前來助力破陣。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兩位東方聖人,與西方聖人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組成了「四聖」小組,從「震」、「兌」、「坎」、「離」不同方向,分別進入了誅仙四門。
  • 他名氣不大,歷史功績卻高於秦始皇,外國人:他才是千古一帝
    不僅在中國人眼中,即便是大洋隔岸的老外,中國近300位封建帝王中,對這些神秘的皇帝也有排名。而在外國人眼中,此人才是中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只能排第二,此人才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皇帝。
  • 秦始皇銅車馬驚豔各界,卻不知那把傘才厲害,古代匠人巧奪天工
    ——《途經秦始皇墓》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他開啟了幾千年封建時代的開端,其一生有功有過,一生都籠罩著一層神秘又傳奇的面紗。上個世紀,他的皇陵被幾位農民發現,隨之出土了兵馬俑,其中一起出土的,還有他驚豔各界的銅車馬,然而這輛馬車最厲害的是車上的那把傘,可以說那把傘是古代匠人的智慧到達當時巔峰所產出的結晶,細節之處全是逆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