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柿子要撿軟的捏,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肯定是要挑那些薄弱環節進行破局。因此很多人就非常好奇,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猛獸只吃食草動物呢?難道也是因為欺軟怕硬嗎?實際上原因並不是這麼簡單。
只要是學習過大自然食物鏈的人,就應該明白食草動物本身屬於是很低端的動物了,之所以能夠長期的繁衍下來,主要就是依靠大量的繁殖,依靠自己每次能夠產生的後代,數量超過獵食者吃掉的部,例如兔子這種一年能生好幾窩的動物,就是最典型的食草動物了。
而肉食性動物因為本身屬於是非常強悍的品種,它們不論是生活當中進行繁衍,還是狩獵的時候劇烈運動,都會消耗掉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只能夠依靠即使其他動物來進行補充,因此這種能量上的大量消耗,本身就註定了肉食性動物的數量難以出現急速增長。
而人類卻是其中的例外,人類的數量隨著科技進步不斷增長,對於肉類的需求是在逐年遞增的,想要滿足人類對於肉類的渴望就需要有大量可以迅速繁殖的家養牲畜,如果全部都是那些吃肉長大的猛獸類的話,我們幹嘛不把餵他們的肉直接拿過來自己吃呢?
滿足了數量需求,就開始追求口感和味道了,食草類動物雖然性格軟弱,但是它們的肉質卻往往是比較嫩滑的。因為食草類動物主要的天賦都放在了躲避和短距離爆發上,就算是肌肉的部分,也不像猛獸類身上的肌肉那麼可怕,屬於是比較好入口的。
而猛獸類想要在大自然當中存活下來,天生就註定了要非常的兇悍,身體的肌肉也會非常的緊密,以至於這些猛獸類的肉往往會過於乾柴,很難體現出鮮美的風味,牙口不好的人可能吃著吃著會塞得滿口牙都痛。因此不論是從數量來看,還是從口味來看選擇吃那些食草類動物都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