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2020-12-05 薛丁格的科學

除了魚類外,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我們平常吃的肉類要麼是食草動物,要麼是雜食動物,很少直接以食肉動物為食,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人類之所以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其實有3個主要原因:

獵食食肉動物比較危險能量傳遞是有上限的重金屬的富集效應

獵食食肉動物的危險性

任何動物在捕食獵物的時候,都會優先選擇安全係數比較高的獵物,比如:老虎之所以不捕食狼,而是捕食牛、羊等食草動物,是因為狼具有攻擊力,老虎如果以狼為食,那麼即使付出再多力氣,也無法滿足自己每日的能量需求。

人類雖然具有智慧,可以設置陷阱、使用弓箭等遠距離攻擊食肉動物,但是人類攻擊食肉動物獲取的能量,和捕食食草動物獲取的能量,幾乎一樣。

比如:人類食用500kg的老虎,和食用500kg的牛獲取的營養價值幾乎相同。然而人類吃老虎,相對於吃牛,更易感染病毒。

這是因為牛是食草動物,它的食物是植物,即使植物身上攜帶病毒,也不會輕易傳染給動物,比如:危害植物界的黃枯病,很難造成動物感染。

因此,人類食用食草動物相對而言比較安全。

但是食肉動物的食物是動物,如果它吃的食物攜帶者病菌(有可能攜帶病菌,但不發病),將有可能造成食肉動物也感染,甚至會升級,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將有可能造成大規模病毒泛濫。

也就是說,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不僅在捕食獵物時更易遭受攻擊,而且還存在病毒感染的風險。

能量傳遞有上限

我們知道,自然界中的能量來源幾乎都來自於太陽能量,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一部分能量,而動物由於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合成能量,只能通過植物來獲取能量,比如:食草動物吃植物,食肉動物吃食草動物。

也就是說,能量沿著:太陽——植物——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等路線傳播。

我們要知道,能量在傳遞過程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產生大量耗損,比如:牛吃100斤草,也不能長10斤肉,就是因為大多數能量在傳遞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不能100%被下一層級利用。

因此,就造成了植物數量>食草動物數量>食肉動物數量。(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生物大滅絕,之所以每次大滅絕之後都能恢復,就是因為每次大滅絕時植物滅絕的數量和種類都較少,能夠為動物提供足夠的能量。)

也就是說,食肉動物是食物鏈的頂級,不存在比食肉動物更高級別的動物。人類和其他食肉動物一樣,都屬於食物鏈的頂級。

而食物鏈頂級的物種,數量都遠遠小於食草動物。比如:一片70多平方千米的森林,可以養活2000多隻鹿,150多隻野豬,300隻左右的羊,但是只能養活3-5隻老虎。

如果人類以食草動物為食,那麼一片70多平方千米的森林完全可以養活100多口人,甚至更多;然而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一片70平方千米的森林連1口人都無法養活。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人類才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重金屬富集效應

在自然界中,會存在著一些天然重金屬,這些重金屬隨著河流衝擊,流入湖泊、土壤之中,再經過植物吸收,聚集在植物體內。而伴隨著食草動物通過吃植物,食肉動物吃食草動物,就這樣重金屬逐漸富集到食肉動物體內。

假如:1株植物會儲存0.1g重金屬,那麼牛體內可能存儲1g重金屬,老虎體內可能存儲著10g重金屬。

也就是說,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重金屬很有可能會超量,導致人類生病或者其他症狀。其實除了重金屬,還有塑料顆粒、其他汙染物等會聚集在生物體內,生物所處於的食物鏈等級越高,越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人類食用食草動物更安全。

總結

人類之所以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從安全性上來說是因為:食肉動物更具危險性,但古人其實也沒少獵殺食肉動物,除了因為食物競爭外,還因為要獲取食肉動物的皮毛等。

從能量傳遞上講:食肉動物數量更少,不能滿足人類對肉類的需求。再加上食肉動物的肉容易造成人類感染病毒,所以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從重金屬富集角度上,食物鏈頂級的生物,重金屬富集的越多,所以吃食草動物比較安全。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但在我們常吃的肉類當中,大多數都是一些食草類動物的肉,比如牛肉、羊肉、豬肉和雞肉等等,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那麼植物太多了自然需要其它生物來解決掉一部分,於是食草動物就上場了,食草動物食用了草之後會將草中的能量轉換成自己的能量,讓自己不斷長肉,但在轉換的過程中是有一定效率的,並且這個效率還不高,一般只有10%-20%,比如牛吃草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那麼就相當於牛吃十斤草才能長一斤肉,那麼再往上的話比如老虎吃牛,傳遞效率依舊是10%,那麼老虎要長一斤肉就得吃掉十斤牛肉
  • 人類愛吃肉,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不斷有人問,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老虎豹子的肉不好吃嗎?現實生活中還真是這樣子,別說老虎豹子了,就是家貓野貓的肉,一樣很少人吃。這個問題認真琢磨起來,還真是個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確定不是因為動物保護。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卻很愛吃食草動物的肉?
    可以說,只要味道到位,就沒有不能吃的。可就算是這樣,也有許多的動物並不在人類的餐桌上。比如說,獵殺者獅子、老虎、豹子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首先,人類吃的食肉動物,大部分是海洋生物和鳥類。而遠古時期,人類還是氏族狀態的時候,基本是抓到什麼吃什麼,一頓能吃飽就是好的。而且大多數不能填飽肚子的時候,也會選擇諸如野果之類的東西,可以說吃飯看天,看運氣,就是不看你到底想吃什麼。
  • 為什麼食肉動物不捕殺食肉動物,而是選擇食草動物?
    自然界裡,我們所熟知的一些食肉動物,比如說獅子、老虎,它們的獵物一般是羚羊、野牛之類的食草動物,而不是狼、獵豹之類的食肉動物。既然都是肉,食肉動物的肉為什麼就不受歡迎呢?又是什麼原因讓食肉動物對食草動物情有獨鍾呢?首先,捕殺食肉動物要比捕殺食草動物費勁兒得多。
  • 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這其中有什麼秘密嗎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當中,肯定也有一段時間會吃一些食肉動物的肉,但正是因為進化的原因,所以後來不吃了。這該如何理解呢?從人類發展歷程來說食肉型動物其實都是一些大型動物,對於遠古的人類來說,這些動物都不好捕殺,即便不去捕殺都有生命危險,更何況你為了一口吃的而去殺死他呢?更有甚者,一些大型動物可能剛剛吃過人。當你再去獵殺這一個動物的時候,即便殺死了,你吃得下去嗎?在自然界當中,很少有動物會吃同類的屍體。其實人也是如此。
  • 都是吃肉,為什麼人類喜歡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
    都是吃肉,為什麼人類喜歡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 當然,對於動物界來說,人類也並不是什麼肉都吃,有很多動物的肉,人類還真的就不怎麼待見,如果沒有到了一定的地步,是絕對不會吃的,比如動物界的大型掠食動物老虎、獅子等等,這些食肉動物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
    既然是競爭的關係就避免不了打鬥場面,有的時候獅子會被鬣狗群殺並且吃掉,有的時候雄獅會進行報復殺死鬣狗,但大多數的時候會直接把它們的屍體遺棄,很少會去吃鬣狗。這就能看出來明顯的不同之處,鬣狗是機會主義者,它們不會錯過任何的食物,有的時候腐肉也不在話下。
  • 人類為什麼大都吃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
    在我們日常的肉類需求中,雞、鴨、牛、羊、豬、魚是最吃的動物,在這些動物中,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屬於食草動物,魚、豬、雞、鴨嚴格意義上屬於雜食性動物,而牛、羊屬於純正的食草動物。同樣作為人類飼養下的動物,貓這種常見的食肉動物在世界範圍內吃得很少(吃狗肉的並不少哈)。
  • 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牛羊豬,很少吃食肉動物,為什麼?
    食肉動物裡,人在頂端位置,所有動物,天上飛的鳳凰,水裡遨遊的蛟龍,地上跑的老虎獅子,只要能吃,不會吃死人,統統都是人類的一道菜。動物裡面,又分為三大食物類:食肉、食草、葷素不限。吃肉的動物只吃肉,譬如豺狼虎豹,一口草不吃。
  • 人類吃食草型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你知道什麼原因嗎?
    人類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你知道什麼原因嗎? 人的一日三餐都離不開五穀雜糧,現在人的飲食講究多元化,除了蔬菜能夠人類提供維生素纖維之外肉類也可以提供脂肪和蛋白質,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是不好吃嗎?
    人類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但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我們卻不吃食肉動物的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主要原因:吃食肉動物不划算根據現代進化論,人類是由類人猿演化而來的,而原本類人猿終生生活在樹上,以樹葉和果實為生,屬於典型的食草動物。
  • 人類作為雜食動物,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那麼為什麼人類幾乎只吃食草類動物,而很少會去吃食肉類的動物呢? 即使是到了現代,食草類動物的人工飼養成本相比較於食肉類動物來說也是低了非常多的,並且容易獵殺。其實早在原始時代,人類還是經常會一起圍捕獅子之類的一些動物來吃,但是到了現在獅子已經是保護動物了。
  • 作為雜食動物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其中作為人類蛋白質主要來源的肉類,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於食草類的動物。
  • 為何人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性動物?是不好吃嗎?
    人類作為雜食性動物,不僅吃植物、蔬菜和水果;,還吃肉,可以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人類幾乎都敢吃。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人類雖說愛吃肉,但不是什麼動物的肉都吃,而是有選擇性的。一般來說,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比如兔子、羊、牛;或者是雜食動物的肉,比如雞、鴨、鵝,幾乎不吃像獅子、老虎、黑豹這類的食肉性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食肉性動物的肉不好吃嗎?想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什麼是食草動物!食肉動物是哺乳動物的一種,顧名思義,食肉動物主要指那些以肉為食物的動物,比如老虎、獅子、獵豹、狼等。
  • 為啥人類只吃食草動物,卻不吃食肉動物?是不好吃嗎?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人類主要吃的是食草動物,很少有食用食肉動物,這是為什麼呢? 而且因為早期人類沒有制服兇猛的食肉動物的手段,在多少人類食用食肉動物的時候都是死去的食肉動物的屍體,人類在食用後就會生病,所以在人類的食譜中很少有食肉動物。
  • 同樣是食肉動物,為什麼獅子殺死鬣狗不吃,鬣狗卻恰恰相反?
    這也是兩種動物「結仇」的主要原因。其實,不僅是鬣狗和獅子,在同一生態位的兩種動物,通常都是競爭關係,而且都會有衝突,只是獅子和鬣狗的衝突較為尖銳而已。獅子為什麼不吃鬣狗,而鬣狗則恰恰相反?鬣狗為什麼吃獅子?我們這裡說的鬣狗,其實是鬣狗科下體型最大的斑鬣狗,而其他鬣狗由於群居性較差或者體型較小,對獅子是沒有威脅的。而斑鬣狗是純正的食肉動物,而且它還是機會主義者,這一點從斑鬣狗吃腐肉就能看出。作為機會主義者,鬣狗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吃肉的機會。
  • 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猛獸,只吃食草動物?難道是欺軟怕硬?
    因此很多人就非常好奇,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猛獸只吃食草動物呢?難道也是因為欺軟怕硬嗎?實際上原因並不是這麼簡單。只要是學習過大自然食物鏈的人,就應該明白食草動物本身屬於是很低端的動物了,之所以能夠長期的繁衍下來,主要就是依靠大量的繁殖,依靠自己每次能夠產生的後代,數量超過獵食者吃掉的部,例如兔子這種一年能生好幾窩的動物,就是最典型的食草動物了。
  • 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猛獸,只吃食草動物?難道是欺軟怕硬?
    因此很多人就非常好奇,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猛獸只吃食草動物呢?難道也是因為欺軟怕硬嗎?實際上原因並不是這麼簡單。而人類卻是其中的例外,人類的數量隨著科技進步不斷增長,對於肉類的需求是在逐年遞增的,想要滿足人類對於肉類的渴望就需要有大量可以迅速繁殖的家養牲畜,如果全部都是那些吃肉長大的猛獸類的話,我們幹嘛不把餵他們的肉直接拿過來自己吃呢
  • 為什麼野生食肉動物吃生肉,不怕寄生蟲呢?
    而在自然界,大量的野生肉食性動物,它們並沒有人類使用火烹飪食物的能力,所吃掉的肉食都是生的,為什麼感覺它們不怕寄生蟲呢?實際上,無論是人類也好,野生肉食性動物也罷,沒有哪一種動物是不害怕寄生蟲的,只不過由於它們或多或少地擁有著一些規避性的「本領」,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寄生蟲的危害而已。
  • 為何人類喜歡吃草食類動物,卻不喜歡吃食肉動物?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都依靠採集、耕種、畜牧、狩獵、漁獵等方式來獲取食物,不過,有一點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人類的食譜中,為人類提供肉食的都是食草動物,比方說我們常吃的牛羊肉、豬肉、雞肉、鴨肉等等,我們很少回去吃食肉動物,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食肉動物的肉不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