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動物都需要進食,食物不僅可以滿足正常的生理需求和身體中的各項化學反應,同時,也可以保證壽命正常的延續。拿人類的食物來說,人類的食物主要組成部分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和水,水我們自不必說,它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都離不開它。其它的我們可以通過植物、動物來獲得,當然,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其它的手段來滿足我們的身體需求,比方說營養素、發酵產品等等。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都依靠採集、耕種、畜牧、狩獵、漁獵等方式來獲取食物,不過,有一點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人類的食譜中,為人類提供肉食的都是食草動物,比方說我們常吃的牛羊肉、豬肉、雞肉、鴨肉等等,我們很少回去吃食肉動物,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食肉動物的肉不好吃嗎?
我們都知道大自然中存在著食物鏈,簡單來說,在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無論是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都可以在食物鏈中找到可以維持生命活動的食物。食物鏈屬於攝食關係,物質的能量通過大自然中的食物鏈,進行流動和轉換。
生物學家表示:大自然的食物鏈一般包含3-5個環節,1個食物,1個食草動物,1個肉食動物,當然,為了保持自然界的平衡不被破壞,不同生物的食物鏈環節也都存在偏差。在這裡,我們會發現問題的所在,人類的食物鏈好像只有2節,第3節肉食動物去哪裡了呢?其實人類也不是不吃肉食動物,只不過數量很少罷了。
同時,生物學家指出,自然界的食物鏈都是環環相扣的,人類作為食物鏈的最頂端,只能我們向下攝食,並不會存在以捕獵我們為食的生物,就好像老虎、獅子一樣,它們同樣是自然界中的頂級捕食者,我們往往都說老虎吃什麼,從來沒聽過老虎成為某一種生物的特定食物,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
同時,人類之所以不吃肉食動物,也有安全的原因。比方說,我們都知道食物存在著富集效應,在這裡為大家舉一個例子,植物通過吸收太陽能生長,然後被一隻兔子吃掉,不過植物中含有非常少的毒素,兔子不斷地吃草,就會導致體內的毒素越來越多,而老虎作為兔子的捕食者,老虎吃的兔子越來越多,老虎體內的毒素就要比兔子體內的毒素豐富得多,因此,從食物安全的角度來講,人類吃兔子要比吃老虎更安全。
而且,我們都知道肉食動物都非常的兇狠,它們普遍具有極高的危險性,不僅不好飼養,而且人類如果以肉食動物為食,很容易被反噬,而性格溫和的草食動物就完全沒有這種困擾了,它們更容易被馴化,所以,人類才會以草食性動物為主。那麼,問題來了,大家最喜歡吃什麼動物的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