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床老人九步洗澡法

2021-01-08 齊魯晚報網

老人長期臥床,衛生是一大挑戰。給老人定期洗澡非常重要。美國「每日護理」網站最新載文,介紹幫長期臥床老人洗澡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首先,應準備好必須的物品:浴巾、毛巾、軟海綿、一桶溫水、中性肥皂、臉盆、棉籤或指甲刷、保溼霜以及爽身粉。

洗浴可遵循以下過程:1.在老人身下墊上大浴巾,以防弄溼床鋪。2.用溼毛巾或海綿輕輕擦洗面部,最好不用肥皂,避免刺激肌膚。3.捲起被褥或毛毯,露出老人上半身。一般來說,儘量只暴露要清洗的身體部位,以免身體其他部位受涼。4.用另一塊乾淨的溼毛巾或海綿清潔老人身體,必要時可使用中性潔面皂。5.依次擦洗老人上身、胳膊和雙腿。6.用棉籤或指甲刷清潔指甲下方和周圍。7.幫老人翻身或轉身,以便用毛巾或海綿徹底清潔後背、私處和臀部。要注意,所有褶皺部位必須徹底清洗後擦乾。8.用毛巾或海綿清潔雙腳。9.塗抹保溼霜,擦爽身粉,換上乾淨衣服。對有溼疹的老人,這一工作尤為重要,否則容易引起感染。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臥床老人洗澡難?老人陪護公司上門助浴,舒適又安全
    家有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庭,時常會為照顧老人頭疼。尤其是臥床老人、坐輪椅的老人,要想洗一個舒服澡,更是難上加難。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家裡浴室也是危險的地方。如果老人洗澡時發生意外,情況會十分危險。因此,失能、半失能老人洗澡,最好要有專業的人協助,做好準備工作,用專業的工具輔助才能讓老人洗澡既安全又舒服。清檬養老上門助浴服務就是一項專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洗澡的專業服務。一起來看看清檬是如何為老人洗澡的呢。
  • 浴缸可組裝攜帶方便 長期臥床失能老人的洗澡難題終於解決了
    洗澡,這件普通人覺得稀鬆平常的事,但是對於長期臥床的失能老人,舒舒服服洗個澡可以說是一種奢侈。為了讓這批老人享有更高質量的晚年生活,在繼「助餐」「助醫」「助學」「助潔」(保潔)服務之後,普陀區長徵鎮老齡辦再次直擊居家養老難點,根據社區老人的實際需求,對轄區內60歲以上、長期臥床的失能老人推出了上門「助浴」服務。
  • 苗慄開通「行動沐浴車」 護工上門幫失能老人洗澡
    「行動到宅沐浴車」,由1名護理師、2名居家照顧員隨車到住家提供洗澡服務。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月29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苗慄縣有數千人失能在家臥床者,長期只能擦澡簡單清潔身體,縣府與一家慈善事業基金會合作,昨天(28日)啟動首輛「行動到宅沐浴車」,1名護理師、2名居家照顧員隨車到住家幫忙洗澡,試作業期間有些失能者幾年都沒有洗過澡,露出難得笑容。
  • 小小「神器」上門入戶 這些老人的洗澡難題終於解決了
    在很多人看來,洗澡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對常年臥床的失能老人來說,受家中洗浴條件有限、搬不動老人、缺乏專業護理能力等種種因素的限制,「洗個舒服澡」成了他們心中最大的願望。圖說:助浴師做準備工作 長徵鎮供圖目前,普陀區長徵鎮申請長護險服務,被評為重度失能的老人就有近1500名,相當一部分老人的洗澡只是「擦擦身」。
  • 武漢臥床老人自行拔出胃管 餵食誤吸入肺部引起肺炎
    武漢晚報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 崔毅)插著胃管不舒服,臥床老人自行將胃管拔出,沒想到兒女餵食後竟誤吸到肺部,引起了肺炎,在醫院治療了一個月才出院。「多虧了你們的悉心治療和精心護理,我母親才能恢復得這麼快這麼好!」
  • 老人15年沒洗澡,終於等來了這個80後
    這背後代表的是,農村空心化和留守老人「被遺忘」的窘境。李立平是村裡可以告訴老人「啥是佩琪」的那個年輕人,不僅如此,他還開通了「洗澡」服務、防保健品被騙服務……李立平那天像平常一樣出門,但隨身還帶了小鋤頭和砍柴刀。因為村子連續大雨,一連下了好幾天,怕路走不通。果不其然,走著走著就遇到了塌方,他動手開出一條小路。
  • 冬季老人骨折高發 三大部位最容易骨折
    骨科醫生提醒,每到12月至次年1月,老年人骨折患者人數會明顯增加,常見摔倒導致骨折的場景有四個:過早晨練、早上買菜、洗澡以及起夜夜尿。當骨折發生時,很多老年人選擇長期臥床靜養,醫生強調,長期臥床是一種消極的做法,更容易出現廢用性骨質疏鬆,因此,應該前往醫院就診,及時對骨折進行處理,在康復階段宜動靜結合,適當的運動十分重要。
  • 80歲老人親做上萬個九連環 隨身攜帶免費送(圖)
    毛衣針、細鐵絲、算盤珠、小鐵片......幾個不起眼的東西經過杜金奎的手後,就變成了中國漢族民間智力玩具九連環。杜金奎從四五歲接觸到九連環,十幾歲開始自己製作,直到如今80歲,他已經自己動手做了上萬個智力玩具。老人覺得,九連環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文化,希望更多的人玩九連環。
  • 入冬以來,浴室發生多起老人暈池 老人洗澡難該咋解?
    冬天到了,到浴室洗澡,有人會暈池。暈池,就是洗澡的時候,因為溫度過高、溼度過大、體質較弱等關係而有頭暈,甚至昏厥等。記者昨採訪了解到,一位七旬老人在澡堂洗澡暈池,把眾人嚇了一跳。採訪中,一些浴室負責人表示,對於老年人的身體狀況,他們主要通過走路姿勢、面容以及講話等細節判斷,這類人群他們會明確要求家人陪同洗澡,但這樣的判斷並不能做到精準。而老人洗澡難問題,如何破解?
  • 便攜浴缸「提」著走,長徵鎮的老人助浴服務不一般!
    對於不少常年臥床的失能老人而言,家裡洗浴條件著實不能滿足洗澡需求。為了讓這批老人同樣能舒舒服服地洗個澡,讓他們享有更高質量的晚年生活,在繼「助餐」「助醫」「助學」「助潔」(保潔)服務之後,普陀區長徵鎮老齡辦再次直擊居家養老難點,根據社區老人的實際需求,對轄區內60歲以上、長期臥床的失能老人推出了上門「助浴」服務。
  • 法鬥生理期能不能洗澡
    法鬥的生理期時,羞羞處會流出一些紅色的分泌物,因此有的主人想給法鬥洗澡,但這是不建議的,因為法鬥生理期的時候免疫力低,此時給它洗澡,它容易感冒或者發生其他狀況。那麼不能洗澡的話,主人要怎麼給法鬥做清潔?以及在法鬥生理期,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 十五年悉心照料臥床愛人
    今天我們帶您認識一位67歲的老人王蒲花,她用十五年的歲月書寫了感人至深的愛情篇章。 近日,記者在長慶燕鴿湖基地二區見到了67歲的王蒲花。2005年5月,愛人曹福海突患腦出血入院治療三個月後,被帶回了家。「回來以後,他就不會說話也不能動,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我就一直這樣照顧他。」王蒲花說。
  • 給臥床老人拍背有這3條講究,你都知道麼?
    患有多種慢性重症疾病或骨折後的老年人,可能長期臥床治療,為了預防褥瘡、墜積性肺炎等併發症,醫生通常會要求病人家屬或陪護人員要經常給患者翻身、拍背。尤其是體弱的臥床老年人,本身抵抗力較差,發生呼吸道感染後炎症容易蔓延至氣管和肺部。
  • 十五年悉心照料因病臥床愛人
    銀川這位67歲的老人王蒲花,她用十五年的歲月書寫了感人至深的愛情篇章。 近日,記者在興慶區長慶燕鴿湖基地二區見到了67歲的王蒲花,2005年5月,愛人曹福海因腦出血導致癱瘓。「從醫院回來以後,他就不會說話也不能動,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我就一直這樣照顧他。」王蒲花說。從2005年丈夫患病臥床以來,王蒲花一直悉心照料,按摩、擦身、餵飯、處理大小便,王蒲花毫無怨言。
  • 如何方便老人洗澡「專用浴池」有待建立(圖)
    在記者走訪的幾家洗浴中心中,管理者紛紛表示,浴池的蒸氣多,容易缺氧,加之地面較滑,如果浴池當初好心收了老人,可萬一出了事,責任最終還得浴池背著,所以,老人洗澡的附加條件,浴池不得不考慮。  家政:提供洗澡陪護要額外收費  對於身體硬朗的老人來說,洗澡並不算麻煩。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給臥床的你堆一個雪人。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給臥床的你堆一個雪人。當81歲的唐自清老人把自己親手堆的雪人用託盤端到老伴面前的時候,已經臥床一年多的向光宇婆婆咧開嘴笑了。站在一旁的護工用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刻,當這張照片出現在網上時,網友們驚呼「這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模樣。」
  • 你見過刺蝟洗澡嗎?給刺蝟洗澡要牢記這「2」步,不聽別後悔!
    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小刺蝟,刺蝟小的時候很可愛,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看到小刺蝟都吵著要買回家,買回家以後又養不了幾天,只能送人或者是放走,其實養刺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比如說給刺蝟洗澡就是一件麻煩事。
  • 菏澤78歲兒媳照顧103歲臥床婆婆17年:這是我報恩的時候
    菏澤78歲的兒媳照顧103歲的臥床婆婆17年,成為網絡熱點。6月27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菏澤市定陶區李竹匠行政村,採訪到了這對婆媳,在這17年的時光裡,李富榮精心照料婆婆王紀榮,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 70歲老人可以通過健走鍛鍊嗎?具體應該走多少步,要注意些什麼
    尤其是對於那些70歲以上的老年人,究竟每天走多少步對身體才是有益的?7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運動6000步最為合適雖說多運動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一定要掌握一個合適的量,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鈣質會逐漸的流失,老年人的骨骼也會變得比較硬,也相對來說更脆弱,因此老年人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量力而行。
  • 長期臥床在家休養,疫情防控期間怎麼辦?身邊的家庭醫生暖人心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一些在家長期臥床或處於患病康復期的居民,他們的日常健康護理怎麼辦?記者從南京市鼓樓區了解到,守護居民健康的路上,有一支力量總是如影隨形,那就是始終貼心陪伴在居民身邊的鼓樓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