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弓蛇影,要得到正宗老白茶,只有從新白茶開始存?

2021-01-1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茶圈流行一句話:存新茶,喝老茶。

這話,適用於兩種茶。一是「帶頭大哥」普洱茶,二是茶圈新銳白茶。二者不約而同地具備一個屬性——長期收藏。

普洱茶的收藏性,想來列位看官早有耳聞,甚至身體力行正在努力踐行著。一餅上世紀的保留下來的普洱茶,那可是稀缺貨,人人都想一嘗滋味。那些拍出天價的普洱茶,多數都是一些「老傢伙」,上了年紀後更加值錢。

歷史總是意外地相似。

在茶圈能夠長期收藏的,還有白茶。

白茶具備收藏性,早已被寫進國家標準中。「應符合GB/T 30375的規定。產品可長期保存。」

一句話,官宣了白茶的可收藏性。

然,收藏白茶或者是普洱茶,不可避免會遇到一兩件糟心事。其中最讓人深惡痛絕的,便是買到做舊茶。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誰說「存新茶,喝老茶」不是買到做舊茶的後遺症呢?

這些做舊茶慣用的套路,興許您也中招過。

《2》

那些年,走過最遠的路,是做舊老白茶的套路!

先來一波名詞解釋。

1.做舊

做舊,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讓一個東西變舊。如古董、字畫、瓷器等,新物件卻有了老樣貌。這種方法,就是做舊。

往簡單了說,做舊就是歲月神偷,輕而易舉就能將光陰盜走。

在白茶裡,也有做舊的情況出現,在某些手段下,新白茶成了老白茶,這資歷順帶也拔高了些。

但這種偷來的尊榮,做不得數,只能是掩耳盜鈴。

2.老白茶

目前行業內比較認同的,是白茶存放不低於三年,即可稱為老白茶。

醜媳婦熬成婆,需要花時間。新白茶變成老白茶,更需要時間。

正是因為這種時間上的珍貴,讓老白茶成了不少茶友的掌中寶,備受追捧。

老白茶,還是有個性的茶。在一千多個光陰的陳化下,白茶擁有了藥香、陳香、粽葉香、棗香(壽眉餅獨有)等特別的香氣。隨著陳化的進行,老白茶的口感還變得更加善解人意,溫柔地不像話,湯水稠滑溫和,入口瑩潤清甜。且老白茶還有獨特的保健功效,降三高,保護心血管系統,抗氧化等,都是小能手。

老白茶從香氣到口感再到保健功效,堪稱翹楚,難怪茶友們念念不忘。

家有一老(白茶),如有一寶。

老白茶,是個寶,但加上「做舊」兩個,卻成了草。

白茶的做舊方式,十分殘暴,慣用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渥堆,二是高溫烤乾。

這兩種方式,都能讓白茶中的色素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葉綠素快速衰敗,原本蔥綠的顏色漸漸變黯淡,逐漸失去光彩,色彩上如同枯木,形容枯槁,十分沒有生命力。

偏偏這種老氣橫秋的外觀,會被一些初入門者視為老茶。

只在外觀上讓白茶變老,這並不能打動消費者。真正讓茶友心甘情願買單的,是做舊老白茶的價格。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些大肆售賣做舊老白茶的人,深諳人性的弱點,抓住了消費者心理,將做舊老白茶的價格一降再降,甚至比新白茶還要便宜。

這種白菜一般的價格,換做任何一個人都願意一試。

在某寶上,經常能看到一餅五年八年的老白茶價格只要幾十元,銷量還不低,基本都是好評。

多數人抱著僥倖的心理,這樣一餅不貴的老白茶,基本消費得起,就算買到了做舊茶,頂多給個差評,而後不了了之。

這種不了了之的心理,恰好是做舊老白茶滋生的溫床,放任不管,才讓這些做舊茶大肆橫行,白白玷汙了老白茶本尊的美名。

價格戰,輕而易舉攻陷人們的心理防線。

但這種一昧看低價買茶,往往會買到做舊白茶,若是被傷害次數多了,自然會有心理陰影。

常言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對老白茶的一腔熱血被做舊茶潑了冷水,難免心灰意冷,對老白茶避而遠之。

《3》

杯弓蛇影,要得到正宗老白茶,只有從新白茶開始存?

受了做舊老白茶的傷害,心裡的那扇門便悄悄關上了。對於老白茶似乎有了避諱,生怕又買到做舊茶。

可我們實在難以抵擋老白茶的種種好處,還是想要一睹老白茶的風採。這種情況下,究竟該怎麼做?

茶友們想出了一個好方法——自己存茶。

從新茶開始存,看著白茶在自己手頭慢慢老去,這總不會有錯吧。於是存新茶這項茶事行動,異常火熱。

存新茶,不失為一種得到老白茶的好方法。但存新茶,卻不能隨意為之,而是有所講究。

【存新茶,認準品質是關鍵】

存新茶,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選擇高品質的新白茶,其中首選高山白茶。

選擇高山白茶,可省去諸多煩惱。

高山白茶,其生長環境得天獨厚,溫度適宜、光照適中、水分充足、土壤疏鬆物質豐富、雲霧繚繞……在這些條件的共同作用下,高山白茶的含氮物質充足,芳香族物質豐沛,茶多糖、果膠等物質也是一等一的充分。

物質豐富有什麼好處?

1.香氣充足

2.口感甜潤

3.回甘清甜

4.轉化能量充足

前三個好處,完全滿足口腹之慾,為的是喝茶舒服、暢快、愉悅。味蕾得以饜足,自然能對茶產生好感,對品茶更有興趣。而第四個好處,完全是就是存白茶的強大動力。

唯有新白茶的物質充足,經過轉化後,老白茶才能佔據上風與優勢。

老白茶那陳香、藥香、粽葉香、棗香等香味,便是從這些強大的物質軍團中而來。還有老白茶的醇厚、圓潤、豐盈的口感,也少不了內在物質的辛苦付出。

認準新白茶的品質,才是制勝關鍵。

《4》

存新茶,並不是得到老白茶的唯一方法。

真正要收割老白茶,最直接的方式還是從老茶入手,享受勝利果實,買個三年的老白茶,撿個現成,豈不是很好。

挑選老白茶,先從三年的開始入手,最為妥帖,

三年,是劃分新白茶與老白茶的重要風水嶺,跨過了三年這個坎,白茶的身價眼瞅著一路往上飆。三年的老白茶,也比較保險,買茶的時候不容易遇到做舊茶。

一般做舊,就來個狠的,直接偽裝成十年八年的白茶。三年麼,人家覺得年份尚淺,不屑。故而要買老白茶,買三年的比較保險。

那麼,在買老白茶時,有沒有什麼訣竅呢?

當然有!

作為過來人,分享三個買老白茶的技巧。

第一:拒絕白菜價老白茶。

低價雖誘人,勸君要三思。社會經驗教會我們:價值決定價格,真正值得購買的老白茶,在價格方面絕對不會讓你撿便宜。一餅350克的白茶餅,只要十幾元、三十元、四十元,天上是不會平白無故地掉餡餅,太過於低價的白茶,必然有貓膩。

了解市場對老白茶價格的定義,才能避免花冤枉錢,三十元那也是辛辛苦苦掙來的,不是麼。

第二:學會「察顏觀色」。

買老白茶還要學會看顏色,從外觀入手,能做出初步判斷。

老白茶,顏色自然過渡,色彩豐富是基本特徵。自然陳化的老白茶,外觀秉承老白茶一貫的做派,色彩過渡自然,沒有大起大落。若是那些外觀顏色黑,色澤深,沒有半點鮮亮的顏色,必定是不正常的茶。

經過酷刑折磨的做舊老白茶,漏洞百出,首當其衝的便是顏色發黑,色彩深,顏色怪異。

那些顏色枯槁的茶,第一時間淘汰。

買老白茶,另外有個訣竅,比如我們買的是白牡丹、壽眉這類有芽有葉的白茶,認準有沒有蠟黃的葉片即可。自然陳化的白茶,會帶著有臘質的黃色葉片,這些黃色葉片,只有在自然狀態下才會留存,若是做舊則不會有,色素物質早被破壞了,談何顏色自然。

第三:懂得老白茶該具備什麼特徵。

老白茶的基本特徵,這是買茶必備技能之一。按圖索驥,不失為一種保險的方法。

老白茶該有的外觀、香氣、口感特徵,都需要一一知曉,如此才能放心買到正宗老白茶。

《5》

做舊老白茶,的確令人深惡痛絕,如同咽下了一隻蒼蠅,不管是是死是活都足以讓人噁心。

做舊過後的老白茶,要香氣,沒有。要湯水醇厚、甘甜,更是不具備。回甘生津麼,更是別再肖想。

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不再喝老白茶,不再與老白茶打交道。正確的做法是克服它,並且找尋到與老白茶邂逅的優質方式。

第一種:存新茶。

看著新白茶在自己手中慢慢蛻變為老白茶,不失為一種最放心的做法。養在眼皮子底下,少操不少心。

第二種:買老茶。

這種方法,需要強大的經驗支撐,需要時間修煉。但這種方式,是得到一款老白茶最快速的方式,我們可不能因為做舊老白茶而徹底放棄老白茶。為一棵樹而放棄整座森林,並不是明智之選。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個魔咒還需要茶友們自己破除。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紅酒要醒酒,老白茶也要醒茶
    老白茶和紅酒有諸多的相似之處,其中之一就是「醒」,紅酒要醒酒,老白茶也要醒茶。而且年份越老的福鼎白茶越需要醒茶,只有通過醒茶才能品飲到最溫潤醇和的老白茶滋味。福鼎白茶有傳統工藝與新工藝白茶之分,新老之別,還有散茶和緊壓茶,不同的白茶,醒茶方法也有不同。散茶一般不需要再進行衝泡前醒茶。
  • 白茶不是喝鮮爽的嗎?為什麼老白茶,價格更高?
    至於白茶,在儲存的過程中,則是一直累積增加內質,越來越豐厚。 經過轉化之後,老白茶當中的內質物,比新白茶更多。 就像是開始學習手藝的學徒,沒有經驗,手法生疏。 而在經過了兩年三年的歷練之後,擁有了一定的經驗技巧,在有天分的情況下,已經是一位手藝人了。
  • 老藏家藏茶經驗分享:存白茶,在品質前提下,請學會廣撒網!
    茶友B留言:「白牡丹存幾級的好?還有壽眉呢?」誠然,等級方面話題備受關注。實際上,茶是否值得收藏,不必拘泥於等級高低,一級與二級,只要品質好,均可放心大膽存。在此,村姑陳要提醒各位的是:合理存茶,注重茶品質,而不是單一注重茶等級。《2》點石成金是故事,收藏白茶,須品質過硬。
  • 喝了幾年老白茶,三點血淚經驗總結,望新老茶友周知!
    在這個優點的加持下,不少茶友會認為「只要白茶老,就是好。」若是您之前也有這個誤區,那可一定要改正,白茶越老越好,有前提條件。老白茶好,首先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老白茶茶青好第二,老白茶工藝好第三,老白茶保存好茶青好,是白茶品質的基礎,是根本。萬丈高樓平地起,優質老白茶,從茶青開始。
  • 你買的福鼎白茶正宗嗎?
    白茶的製作工藝有效保留了茶葉中的各類營養物質,儲存年份越久,茶葉越醇厚香濃,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且陳化後保健效果更好,因此極具收藏價值。但市面上白茶的質量層次不齊,並不是所有掛著「福鼎白茶」之名的都是正宗的福鼎白茶。建議新人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認準正規廠家生產的,具有國家質量認證的產品。
  • 綠茶當年喝、巖茶隔年喝、白茶存老喝?六大茶類什麼時候喝才準確
    初次認識白茶的人,會對白茶產生一種誤區,那就是新白茶不能長期喝。 對新白茶還是有著滿滿的偏見。 其實無論是新白茶還是老白茶,只要品質都可以長期喝,而且好喝。 老白茶雖好,但是新白茶並不差,剛剛做好的新茶,滋味鮮爽,曼妙,喝起來如沐春風般暢快。
  • 品品香敬歲月,一杯40年老白茶的不惑之旅
    ……2020年11月1日,一場古董級老白茶品鑑、探秘白茶繼往開來的盛會在千年古都陝西·西安隆重舉行。一杯老白茶,閱盡茶的千變萬化之後變得醇厚從容,從泡著喝到煮著喝,從初遇到回味,從入門到不惑,穿越40多年的時間跨度為廣大白茶愛好者答疑解惑。
  • 荒野白茶與臺地白茶有什麼區別,看這篇文章就可以了!
    文/小陳茶事<01>近來,小陳白茶的隊伍逐漸壯大,越來越多的茶友開始接觸白茶、了解白茶。小陳倍感欣喜,證明白茶的好處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新茶友的增加,關於白茶的一些「日常問題」也多了,比如一位新加的茶友問:荒野白茶和臺地白茶有什麼區別呢?我要怎麼區分這二者之間的區別呢?好怕買到假的荒野白茶。
  • 四大原因告訴你,玻璃罐存白茶並不可取,圖解正確的存白茶容器!
    朋友很驚訝,你不是說要密封嗎,我這個罐子口是帶橡膠墊圈的,很密封。這樣為什麼不行?(茶友不同意發他的圖片,於是在網上搜索了類似的圖片)玻璃罐存白茶,果然是個新玩法。好看,美觀,但肯定不能這麼存。不推薦。原因嘛,請看下文。
  • 紫砂罐和陶瓷罐,既能避光,還能密封,怎麼不適合存白茶呢?
    所以,將紫砂罐用來存白茶,一點好處也沒有。往往存不了多久,裡面的茶就容易受潮變質,生出怪味。這點,對大部分愛茶的朋友來說,肯定是不願意看見的。再來說,陶瓷罐存茶。比起,紫砂、粗陶等材質,陶瓷罐多上了一層釉。因此,陶瓷材質本身的密封性,要比紫砂好很多。但是,陶瓷罐存茶的密封性能,依舊不盡如人意。
  • 福鼎白茶與安吉白茶:所屬茶系、感官特徵、產地、品種、都不同
    3.起源歷史不同:福鼎白茶:關於福鼎白茶的起源,目前說法不一,得到茶學界認可的是:在茶聖陸羽所著《茶經·七之事》曾引用《永嘉圖經》中的一句話:「永嘉東三百裡有白茶山」。備註:永嘉今溫州一帶。由此可見,白茶起源於唐代之前。安吉白茶:曾經有兩段歷史。
  • 這三種去除老白茶雜味的方式,不靠譜
    一塊老木頭,就如同是朋友,舊得更讓人安心。老樹葳蕤,老木滄桑,被時光磨平的稜角後,老舊的木頭會有一股非人力穿鑿的美感。厚實、質樸、而又耐看。喝白茶,有很多人認為是老的好。甘香醇美的老白茶,圈粉了無數人。但是自己的老白茶放久後,出現了雜味,又該怎麼辦?
  • 梅子味老白茶、酸醋味老巖茶、酸味紅茶,它們是香餑餑還是變質茶
    自己存老茶,能喝到年份真實有保障的茶,這點不假。但在漫長的儲存等待過程中, 稍有出現差池,必然會讓人很心累。前個禮拜,有茶友聊起老茶收藏的話題。他在存白茶和巖茶時發現存到最後,茶葉喝起來都會帶些酸味。然後他想知道,在茶葉沒有存壞變質下,老白茶、老巖茶會不會出酸味?以及茶葉發酸有分好的酸,和不好的酸嗎?
  • 長期保存白茶,需要避開的三大存茶誤區!
    話說回來,之所以茶友們會被幹倉和溼倉概念所困惑,還是因為對白茶的保存條件不熟悉,不知道白茶該如何保存。茶友們日常又是如何保存白茶的呢?村姑陳先來分享自己的。《2》通常村姑陳儲存白茶,一定要注意3大條件:1、房間要具備通風條件,但不必開門開窗存茶的放假,最好能夠有一定的空氣對流。
  • 家裡有好幾種茶,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應該怎麼保存才好?
    難怪李易安要感慨,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潮溼陰冷的天氣,讓人難捱。同時,也給存茶出了大難題。前兩天,就有相熟的茶友,提了他的存茶困惑。「家裡有好幾種不同的茶,該怎麼存放比較好?」「有自己常喝的白茶、紅茶,也有親戚朋友送來的綠茶與普洱。」「想知道這些茶該怎麼保存比較好,擔心放到後面發黴存壞了。」
  • 鼠年開頭,喝什麼白茶都可以,就是別喝這種白茶!
    但是,茶友們在選購老白茶時,需要擁有一雙火眼金睛,去辨別它們。如果沒有,小白今天就為大家全方面解析,老白茶和做舊茶的區別,讓大家在選購的時候,不被做舊茶欺騙。暴曬,是讓白茶在強烈光照下,脫離茶葉中多餘的水分。水分是得到了一定的散發,可經過這麼猛烈的高溫烘烤,白茶中的內質物也消散差不多了。明明是綠油油的茶葉,經過這樣的折騰,顏色已經變成深褐色,咖啡色,甚至黑色。
  • 衝泡白茶之前,到底有沒有必要進行醒茶呢?
    一般在衝泡茶的時候需要醒茶,以便使茶從沉睡之中甦醒,展露出自己的風採,讓茶的香氣和滋味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睡美人一樣,雖然睡著了一樣美麗,但畢竟不夠靈動,只有喚醒了,才能看得見她真正的風採。醒茶通常採用的方式是使用適當溫度的水進行短時間的衝泡,讓茶可以在這個階段中慢慢清醒過來。
  • 不同類型的白茶之間,香氣口感滋味有什麼不同?一次性為你講明白
    究竟不同類型的白茶,香氣口感有什麼不同。 從學茶體驗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要想將白茶的風味弄明白,看文章,看內容,看視頻,僅能學到大概方向。 一款好茶的細膩細微處的滋味美妙,還得親自喝。
  • 深扒藏茶的真相,白茶、普洱、巖茶、紅茶,哪些茶才有收藏價值?
    覺得一款茶只要不發黴,不變質,不論什麼茶都能久存。老白茶、老普洱、 老黑茶可以存。武夷巖茶、桐木紅茶,也能長期收藏。甚至是綠茶、茉莉花茶、清香型鐵觀音、黃茶等,只要自己高興,照樣能將它們存老。話說如此,事實上可不是一回事。茶葉,是買來喝的。藏茶,亦是為了將來喝茶做打算。
  • 德物志攜手福鼎白茶傳承人推出瑞鶴系列白茶
    將其運用到德物志白茶上,藉由《瑞鶴圖》將帶我們又一次回到風雅大宋。陳家瑞,福鼎白茶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國家 級制茶大師,其家族世代做茶,在福鼎白茶製作技藝領域具有明晰傳承譜系,陳家瑞則是第五代傳承人。1993年,陳家瑞開始學習白茶製作技藝及栽培技藝,作為福鼎白茶的繼承者,陳家瑞這一入行就是30年,直到如今仍在不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