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保護地新政速覽(三)

2021-01-20 蘭坪雲嶺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地是生態建設的核心載體、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美麗中國的重要象徵,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居於首要地位。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務。

21.如何優化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

改革分頭設置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化自然遺產、地質公園、森林公園等的體制,對我國現行自然保護地保護管理效能進行評估,逐步改革按照資源類型分類設置自然保護地體系,研究科學的分類標準,理清各類自然保護地關係,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22.國家公園建立後,在相同區域可否設立國家森林公園或自然保護區?

國家公園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關鍵區域中具有首要地位,在保護最珍貴、最重要生物多樣性集中分布區中具有主導地位,其保護價值和生態功能在全國自然保護地體系中具有主體地位。國家公園建立後,在相同區域一律不再保留或設立其他自然保護地類型。

23.怎樣整合交叉重疊的自然保護地?

以保持生態系統完整性為原則,遵從保護面積不減少、保護強度不降低、保護性質不改變的總體要求,整合各類自然保護地,解決自然保護地區域交叉、空間重疊的問題,將符合條件的優先整合設立國家公園,其他各類自然保護地按照同級別保護強度優先、不同級別低級別服從高級別的原則進行整合,做到一個保護地、一套機構、一塊牌子。

24.相鄰自然保護地怎樣歸併優化?

國家將制定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辦法,明確整合歸併規則,嚴格報批程序。對同一自然地理單元內相鄰、相連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打破因行政區劃、資源分類造成的條塊割裂局面,按照自然生態系統完整、物種棲息地連通、保護管理統一的原則進行合併重組,合理確定歸併後的自然保護地類型和功能定位,優化邊界範圍和功能分區,被歸併的自然保護地名稱和機構不再保留,解決保護管理分割、保護地破碎和孤島化問題,實現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在上述整合和歸併中,對涉及國際履約的自然保護地,可以暫時保留履行相關國際公約時的名稱。

25.自然保護地如何實行統一管理?

理順現有各類自然保護地管理職能,提出自然保護地設立、晉(降)級、調整和退出規則,制定自然保護地政策、制度和標準規範,實行全過程統一管理。建立統一調查監測體系,建設智慧自然保護地,制定以生態資產和生態服務價值為核心的考核評估指標體系和辦法。各地區各部門不得自行設立新的自然保護地類型。

26.自然保護地分級行使管理職責有哪三類情況?

自然保護地實行分級管理體制,按照生態系統重要程度,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分為中央直接管理、中央地方共同管理和地方管理三類,實行分級設立、分級管理。中央直接管理和中央地方共同管理的自然保護地由國家批准設立;地方管理的自然保護地由省級政府批准設立,管理主體由省級政府確定。

27.如何解決自然保護地內自然資源資產權屬不清的問題?

我國將進一步完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辦法,每個自然保護地作為獨立的登記單元,清晰界定區域內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劃清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使用權的邊界,明確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種類、面積和權屬性質,逐步落實自然保護地內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代行主體與權利內容,非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實行協議管理。

28.自然保護地建設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自然保護地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分區分類開展受損自然生態系統修復;建設生態廊道、開展重要棲息地恢復和廢棄地修復;加強野外保護站點、巡護路網、監測監控、應急救災、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源疫病防控等保護管理設施建設,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現代化設備促進自然保育、巡護和監測的信息化、智能化;配置管理隊伍的技術裝備,逐步實現規範化和標準化。

29.如何解決自然保護地原住民搬遷、水電開發、探礦採礦等歷史遺留問題?

對自然保護地進行科學評估,將保護價值低的建制城鎮、村屯或人口密集區域、社區民生設施等調整出自然保護地範圍。結合精準扶貧、生態扶貧,核心保護區內原住居民應實施有序搬遷,對暫時不能搬遷的,可以設立過渡期,允許開展必要的、基本的生產活動,但不能再擴大發展。依法清理整治探礦採礦、水電開發、工業建設等項目,通過分類處置方式有序退出;根據歷史沿革與保護需要,依法依規對自然保護地內的耕地實施退田還林還草還湖還溼。

30.自然保護地原住民的權益如何保護?

依法界定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原住居民權益,實現各產權主體共建保護地、共享資源收益。制定自然保護地控制區經營性項目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特許經營制度,鼓勵原住居民參與特許經營活動,探索自然資源所有者參與特許經營收益分配機制。推行參與式社區管理,按照生態保護需求設立生態管護崗位並優先安排原住居民。(信息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相關焦點

  • 中國自然保護地新政速覽
    《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近日採訪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以一問一答的簡明方式,推出一組自然保護地新政速覽,以便公眾快速了解我國自然保護地的相關重大政策、理論與實踐問題及基本知識。 1.中央關於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是哪一份?
  • 【國家公園新政速覽】(一)
    為宣傳解讀好我國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這項重要新政,《中國綠色時報》以一問一答的方式,推出這組國家公園新政速覽,以便公眾快速閱讀了解國家公園的由來、概念、理念、目標、意義及為何建、怎麼建、如何管等重大政策、理論與實踐問題和基本知識。問習近平在致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賀信中所作的重要指示是什麼?
  • 綠色發展要聞|中國林長制新政速覽
    為方便公眾快速了解我國林長制實施的相關背景與政策要點,《中國綠色時報》特別策劃推出一組林長制新政速覽。1.為什麼要出臺《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意見》開宗明義: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對於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 中國林長制新政速覽
    為方便公眾快速了解我國林長制實施的相關背景與政策要點,特別策劃推出一組林長制新政速覽。1.為什麼要出臺《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意見》開宗明義: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對於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 權威解讀:自然保護地政策法規知識問答(建議收藏)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務。《中國綠色時報》記者採訪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整理出中央關於自然保護地政策、法規、管理等有關規定,供自然保護地從業者和關心自然保護地的讀者了解。1.什麼是自然保護地?
  • 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地
    中國綠色時報大數據系統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地專題播報 01 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域熱度榜單近年來,為保證東北虎生存空間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中國政府開展了以東北虎、東北豹為旗艦物種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試點以來,吉林、黑龍江兩省共修復培育6000畝頂級森林群落,林下栽植紅松3萬畝,修建野生動物通道3處,關閉退出礦山企業19家。完成森林撫育17367公頃,林(參)地清收還林2130公頃。
  • 建立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
    原標題:建立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地丨0715林草播報
    中國綠色時報大數據系統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地專題播報01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域熱度榜單TOP10地域熱度分布廣西、北京、內蒙古、青海、湖北、河南、廣東、新疆、山東、吉林註:該權重值基於全網權威媒體信源,通過大數據算法監測信息總量測定形成。
  • 晏殊是慶曆新政的宰相,暗中阻撓新政,歷史認可範仲淹為新政之首
    主持慶曆新政的範仲淹是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而當時的宰相是晏殊。範仲淹的副手韓琦和富弼是樞密副使,而當時主持樞密院的樞密使是呂夷簡。宋仁宗的這種安排讓新政團隊從一開始就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在朝廷中受到各方面的掣肘,給新政帶來了種種阻礙。既然如此,為什麼宋仁宗不讓範仲淹當宰相,或者讓宰相晏殊來主持新政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慶曆新政的起因講起。
  • 孝感市局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
    結合政策、現狀、實際,科學開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整合優化後,該市自然保護地由32個調整為18個。  二是科學管護提質量。健全自然保護地監督實施體系,加強溼地管理,該市建成國家級溼地公園5個,省級溼地公園2個,省級重要溼地目錄1個。  二是注重宣傳提質量。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
    《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全文如下。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務。自然保護地是生態建設的核心載體、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美麗中國的重要象徵,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居於首要地位。
  • 突出海洋自然保護地的整體性規劃
    新規劃要真正解決通過圍填海「向海借地」難題  「十四五」規劃編寫內容上要注重科學性和有效性,合理設定目標、定位、原則和措施。  在目標和定位上,要契合新時代我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把國家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海洋強國、海洋生態安全、自然保護地的政策性要求,在規劃中進行充分表達。
  • 湖南省張家界市專題研究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成果及自然保護地...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1月16日訊 11月9日,湖南省張家界市政府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成果及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修改及上報工作。會議在認真聽取市林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於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匯報基礎上,對《張家界市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和《張家界市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方案》修改成果進行了審查並原則通過。劉革安強調,要高度重視、認真做好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一是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
  • 發達國家自然保護地之森林資源生態保育制度綜述
    其對保護地的定義反映出生態保育是自然保護地的主要目標之一,許多國家通過建設國家公園建立自己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對本國的各類自然資源進行保育。我國國家公園體制已經提出並實行了5年,諸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以國家公園體制為主體,建設、整合各類自然保護地的方法,從生態資源的保護、空間布局、管理以及內部管理體制設計等方面提出了意見。但我國保護地體系仍面臨種種問題,西方發達國家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的實踐證明,保護地是一種在保護各類自然資源時有效的規劃管理體系。
  • 首屆環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警務協作會在青海省海北州祁連縣...
    11月26日,首屆環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警務協作會在青海省海北州祁連縣召開。會前,青海省副省長、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王正升發來賀信,祝賀會議的勝利召開,感謝各地領導同志對甘青兩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支持關心。
  • 【政策探討】發達國家自然保護地之森林資源生態保育制度綜述
    文中通過對西方發達國家(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自然保護地體系的研究,發現通過規劃、管理、立法等政策調整,將自然保護地立法與相關林業立法相互協調,同時重視公眾參與、引入特許經營以及界外管理等措施能夠對森林資源生態保育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並對構建我國森林資源生態保育制度提出了建議。
  • 自然保護區內開發5A級濱海旅遊區,全國僅三處,堪稱典範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開發5A級濱海旅遊景區,全國僅三處,即東營市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盤錦市紅海灘風景廊道景區和江蘇鹽城市大豐中華麋鹿園景區,濱海溼地生態旅遊的典範。來這裡享受原始生態,還美的不要不要的。其一:東營市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位於黃河口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中國「六大最美溼地」之一。
  • 中國海關寵物新政正式施行 部分寵物可直接入境
    (原標題:部分寵物貓、狗可直接入境)中國海關寵物新政即日起正式施行,符合條件的「汪星人」和「喵星人」可以直接入境。寵物新政將對來自不同國家處於不同動物衛生水平的寵物實施分類監管,符合免予隔離檢疫條件的寵物,將免於隔離檢疫;對不符合免予隔離檢疫條件的寵物,則必須從指定口岸入境並在指定隔離場隔離檢疫30天。
  • 【三分鐘警事速覽】褐鼯鼠誤闖村民家中 民警幫助回歸大自然
    【三分鐘警事速覽】褐鼯鼠誤闖村民家中 民警幫助回歸大自然 2020-04-13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屆環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警務協作會在青召開,王正升發來賀信
    會上,來自甘肅省公安廳,張掖市、武威市、嘉峪關市、酒泉市和青海省公安廳,西寧市、海東市、海西州、海北州兩省公安機關的領導和代表齊聚天境祁連,共敘情誼、共商合作、共謀發展,為進一步推動環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凝聚了共識、形成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