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人」,其實不知不覺中我們都會犯這樣的錯誤。口頭上說說多麼的簡單,又不用費多大力氣,但是實際上去實施和操作就難辦了,就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了。咱們喜歡龜,養龜,如果也只是嘴上說說那多簡單呢,理論派大師應運而生。但要是真的動起手來,就不是這麼個情況了,理論和現實的差距就立馬體現出來了。很多事情,只有我們真的上手了才會知道,很多養龜的樂趣和辛酸,也只有自己真的飼養了才會明白。
既然做了理論功課,肯定就是為了飼養,只喜歡研究而不上手的,那就有點看不懂了哦。養龜之後,就要切切實實的為它服務了,身體得真的動起來。換水餵食清理糞便,這些都是少不了的功課。只有真的飼養之後,才會發現很多事情不是之前想的那麼簡單,也有很多自己未預料到的。不少龜友也會因理論和現實的差距,而退坑的,也是時有發生。
自從開始養龜的你,一定會深刻體會到:1、「看」和「養」,完全是兩個概念。看到別人曬出來的龜,圖片裡的龜,各個都是精神奕奕,活潑可愛,體態外貌都十分出眾,家庭點綴也是非常精美。於是乎自己也想入坑,其實還有很多事不明白。真正養了龜,才知道麻煩的事還不少呢,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龜雖然好伺候,但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很多細節問題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它的諸多不適。再稍不注意,龜龜可能就魂歸自然了。
例如:剛到家的龜仔需要歇龜的,不能立馬放水裡和餵食的,需要有緩衝的時間。不是說不這樣操作一定會不好,但是這個風險你要自己承擔的,對於環境的改變,龜是很敏感的,很可能就要了龜命,這個在你接觸龜之前都是始料未及的吧
除了需要日常的餵食、換水、清理之外,別只想著逗它們玩,還得學會多觀察它們的狀態,是否有精神不振、浮水、流鼻涕、撓眼等等不正常的表現。
龜要是病了,得學會怎樣判斷它的病因,怎樣治療,還得學會以後怎樣避免。
如果因為品種的問題,有時候還得學會加溫;自家條件的緣故,說不定還要有曬背燈.......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一定在你動手飼養前沒有很好的了解到吧。原來「龜老爺」也有這麼伺候的時候啊。不過,要是用心的龜友,還是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好好的布置環境,首先在第一步就可以順利完成。
二、主動的花時間陪伴,才有機會培養感情。
我們知道,龜不會主動的粘你,也不會表現出和需要你的感覺,這是它的優勢。但往往這樣也會讓人覺得,它缺少互動性,不夠飼養樂趣。我們經常看著別人的龜都很有靈性,很有互動性,總是投去羨慕的目光,卻不知道別人付出了多少。別只是隨意的餵食投食就草草了事,這樣還能等待它的熱情相擁?龜龜也是需要花時間去陪伴的。讓它熟悉你的存在,熟悉你餵食的習慣,熟悉有你,互動與信任慢慢的建立。雖然這個時間有長有短,但並不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龜的喜怒哀樂調皮搗蛋,或許只有養龜的你才能體會吧,養龜的樂趣與辛酸,不養龜永遠只能臆想了。
三、不少食物對於龜來說是禁忌。
平時看著龜的胃口很好,好像什麼都能吃。但其實龜不能吃含鹽類食物,熟食也不宜餵龜,沒有完全解凍的食物最好也別餵龜,含有刺激性物質的東西也別餵食......這些或許你在養龜之前就知道了,但也是在你養龜之後才深知的吧。
四、自從養了龜之後,自己的生活狀態也在慢慢跟著改變。
養龜以後,更多的心思會在這些小傢伙的身上。變得更加細心了,耐心也足了,平時浮躁的情緒也容易得到控制。更喜歡健康有序的生活,也養成了經常看天氣預報的好習慣。出去吃吃喝喝的次數也減少了,更多的是早點回家。平時總喜歡慵懶的躺著不愛動,養龜以後勤勞指數也在呈線性增長。
還有,自從養龜之後,無論自己怎麼的省吃儉用,發現錢包怎麼也胖不起來。「養龜不燒錢!」已然成為了一種傳說,這應該也是我們在養龜之前沒有預見到的吧,沒想到啊沒想到,養龜如此的燒錢。這些在你養龜之前,也是不會預見自己的變化。
相信很多關於龜的認知和飼養細節,都是龜友們在養龜之後才慢慢體會到的吧。不去做,又怎麼能好好感受呢?當然,這其中的快樂與感受,也只有飼養之後才會有所感悟。沒去養龜,你是不懂的,其中的樂趣和美妙之處也正是我們深陷龜坑之中的原動力。與其在一旁呆呆的看著,不如我們好好的去實踐一把。
養和說,還真的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