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龜要有自己的方法,不能照搬照抄

2020-12-05 愛龜的人

別人吸貓,我吸龜。親愛的龜友們大家好,歡迎點擊關注。專注分享養龜知識,打造龜友交流平臺!

我們養龜大都是出於對這種可愛小生命真正的喜愛,當我們擁有一隻龜的時候,總想為它提供最好的環境、最好的食物。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從網絡、書籍上找尋養龜的各種知識,看到各種養龜大神們的經驗方法,總會試圖按照別人的方法來操作。但是在嘗試別人的養龜方法前,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這種方法適合自己的龜嗎?

龜的種類繁多,不同品種龜的生活習性千差萬別。同一品種、不同個體之間的生活習性也可能存在很大差異。即使是同一隻龜,在不同的生活地點,也需要不同的飼養方法。當我們入手一隻龜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水質等各種條件,從萬千的養龜方法中篩選出和自己的龜習性相符合、環境最接近的來嘗試,並在過程中不斷調整、不斷優化,總結出自己的養龜方法。

每當我發布一篇養龜的知識文章,總會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也很樂於和龜友們探討不同的飼養方法。但是有時候一些個例的飼養方法,並不能作為成功的經驗去廣泛傳播。比如我說「養龜的水要充分晾曬再使用」,有人會說「我一直直接用自來水,龜從來沒問題」;比如我說「不能給龜餵含有添加劑的熟食」,有人會說「我天天餵火腿腸、剩飯菜,也活得好好的」等等。

我不否認這些龜友用這些方法也的確可能把自己的龜養好,但是如果新手朋友也照著這種方法去養,大概率是養不好的。而我在做的就是,從眾多的養龜知識中,找到廣泛適用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幫助更多初入「龜坑」的龜友們少走彎路。

養龜的方法千千萬,但追溯本質其實就一點「遵從自然法則」,給龜提供最適合的生存條件。而什麼樣的生存條件才是最適合自己愛龜的呢?這就是我們需要去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的。

親愛的龜友們,您對給龜餵熟食這件事情是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如果您覺得看完文章有收穫,請把它分享給更多養龜的朋友,謝謝!

相關焦點

  • 李玫瑾的教育方法,網友質疑不認可:育兒經驗不能生搬硬套
    同時在這過程中對孩子進行有意識地訓練,讓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學校的生活。那些不認同李玫瑾教授育兒理念的人,是因為沒有理解這一育兒理念的真正目的。他們也不想去理解,他們既想教育孩子又嫌麻煩,他們只願意接收一些現成的育兒方法和理念,照搬照抄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 龜龜馬上就要冬眠了,我們要準備點啥?有哪些要注意的問題呢?
    之前和大家分享了如何確定自己飼養的龜龜能否冬眠。確定了之後,自然就要為龜龜冬眠的事情做準備啦,那麼,我們要做哪些準備呢?或者說,我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呢?今天就簡單說一說關於龜龜冬眠我的一些想法。龜龜也是同樣的道理哦!2.避風——減少溫差。在之前關於秋季養龜注意事項的文章中,也有提及避風的問題。避風的主要目的就是減少溫差。由於家庭飼養龜龜能夠提供的空間比較有限,而龜龜冬眠期間,應該也會有很多小主使用相對小些的容器給龜龜進行冬眠。
  • 適時給龜的飼養容器清潔,不要偷懶哦
    當然,任何動物都是一樣的,有著自己適宜的生存環境。這時候你就不能抬槓,那些潮溼陰暗的角落裡依然有很多物種生存,這是物種存活的條件和環境不同,我們所指的當然是大多數例子。龜也是一樣的,太骯髒的環境它們自然是不喜歡的。很多龜友也是意識到了這點,而且平時自己也是很愛乾淨的。會經常清理龜的飼養環境,減少蚊蟲病害,又可以不會發生太大異味。
  • 養龜界的這幾個問題,有沒有經常困擾著你?
    有些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些問題困擾著而感到心情不舒暢,總是有一個事掛在那,解決不了或者沒有統一的答案。很多問題的答案並不唯一,又不是解數學題,都是需要我們去親身實踐總結的。而自己總結的答案往往適合自己,對於別人,可能又不適用了。在養龜方面尤其是這樣,很多問題我們可以借鑑,但是一五一十的照抄,並不一定行得通。
  • 養龜記:養只小龜,要付出勞動,還要講究方法,何況養孩子?
    賣龜人說,夏天是養龜最好的時候,因為天氣暖和,而且一般的可以盛水的器具都可以養龜,剛好家裡有養魚的玻璃缸,我們小心翼翼地把兩隻龜放了進去,我知道龜是兩棲動物,不能長久地呆在水裡,為了給龜創設出水陸兩棲的生活環境,我們還去河邊裝了一些沙石,我們在魚缸裡放上了沙子,而且做成了斜坡型,這樣,龜可以在水裡遊一會兒,再爬上沙沙灘上玩一會兒。
  • 在家養烏龜也犯法?哪些龜不能養
    章先生表示很冤,自己不偷不搶,知法懂法,咋就坐牢了呢?原來是跟他的愛好有關。原來章先生有個愛好,就是沒事時喜歡養養烏龜。2018年至2019年期間,章先生分別以2830元的價格,分三次從王某處購買5隻陸龜,作為陪伴自己的寵物。沒多久,公安機關就上門調查,扣繳了他三隻陸龜。這三隻分別是蘇卡達和赫曼陸龜。
  • 養龜要注意什麼?烏龜最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龜友要看
    龜類不怕人,壽命長,十分好養,巴西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那我們養龜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呢?龜屬於水族箱寵物之一,所以養龜我們需要準備一個水族箱,水族箱裡要擺放烏龜需要的曬臺。養龜的設備決定著龜的生活環境,關係到龜的健康狀態,所以我們不能忽視。
  • 養龜其實很簡單,這些養龜經驗,我們要掌握
    在踏足龜圈之前,大多數人都認為養龜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了,但當我們真正開始接觸養龜,才發現養龜遠沒有傳言中的那麼簡單。要想把龜養好,是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去維護的。養龜最主要的是要重視細節,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你會發現把龜養好其實也沒有多難。
  • 發現自己養龜環境有了異味,要怎樣去除?
    養龜之前,我們總是信心滿滿,幻想著自己肯定能養得好,並且眼前總是浮現龜活蹦亂跳的場面。養龜之後,才發現現實與理想的差別,落差之大,好像玩了一次蹦極。總是會有諸多的問題出現,比如養龜容器總是會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出現,就是很大的問題。
  • 深水養龜有訣竅,想養出好龜,這個方法值得嘗試
    對於養龜水位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有人選擇淺水飼養,認為安全風險低;有人選擇深水飼養,認為更有利於龜的成長。俗話說「深水出好龜」,從自身養龜經驗來說,我更推崇深水養龜。深水養龜的好處我認為有這些。毫無疑問,深水養龜的觀賞性是要強於淺水的,不論是從欣賞造景,還是從欣賞龜的姿態來說,深水養龜都更有樂趣。利於龜活動。
  • 養龜小知識:常用的接種方法有哪幾種呢?
    一、常用的接種方法有哪幾種?(1)靠接接種法這種接種法的特點是簡單方便,但需要有現成的綠毛龜,且所需時間長,接種數量少,不能大規模生產。(2)孢子水接種法這種方法是先養龜背基枝藻,使之成熟,在水中釋放出大量孢子(相當於莊稼的種子),形成所謂的「孢子水」,然後將基龜放入孢子水中,不久孢子附著在龜背上長成「綠毛」具體做法是:5月份,將保存的龜背基枝藻洗淨,
  • 養龜順口溜,秘訣要牢記
    按說烏龜是種比較好養的寵物,但仍有很多朋友養不好,這可能是我們的飼養方法存在問題。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簡單實用的養龜技巧,學會了不愁養不好烏龜。 增大水體量,降低龜密度; 餵食要合理,減少殘留物; 過濾要配備,促進水循環; 綠植和蝦螺,分解有機物。
  • 為什麼龜龜養著養著就真菌了?要如何預防呢?
    很多小主以為養龜有了過濾就萬事大吉,於是不換水只加水,過濾棉也是很髒很髒才想起來換。殊不知,水清並不代表水質好。再強大的過濾系統(生態過濾除外),如果沒有定期清理,並且長時間不換水,隨著時間的推移,則可能會變成各類細菌滋生的理想場所。有一種說法應該很多人都聽過:用過濾養龜,龜龜容易得真菌。
  • 養龜要用水,對水要了解多少?
    養龜肯定是離不開水,尤其是對於水龜而言。 養龜用什麼水:自來水,生活中,最廉價也最容易獲得的自來水即可。有些地方的自來水可以直接使用,但最好還是用除過氯的自來水,這樣最為安全。
  • 新手養什麼龜好?新手選龜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新手養什麼龜好呢?最近已經有不少朋友問到這個問題。今天小編就來說下,對於大部分朋友而言,也包括小編在內。養龜就是作為一個寵物,或者是因為家裡的小朋友喜歡,自己才開始琢磨養龜,這種情況下,選擇一些容易上手的龜就可。
  • 沒有達到這19條養龜知識的要小心了!
    3.不盲目養龜,養的越多,需要的資金就越多,做到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內,不要讓龜變成自己的負擔。 4.不盲目混養,每一種龜的生活習慣和環境都不同,而且龜與龜之間也會發生撕咬,儘量不要不同品種混養。 5.
  • 看別人養龜和自己養龜,這能一樣嗎
    咱們喜歡龜,養龜,如果也只是嘴上說說那多簡單呢,理論派大師應運而生。但要是真的動起手來,就不是這麼個情況了,理論和現實的差距就立馬體現出來了。很多事情,只有我們真的上手了才會知道,很多養龜的樂趣和辛酸,也只有自己真的飼養了才會明白。
  • 龜友都有自己的養龜態度,但並不是玩玩而已
    且不論它的雞湯力量有多強,單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這句話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做事做人都講究一個態度,有一個好的態度才有後續的發展道路。養龜雖說只是小事一件,同樣也是需要態度的!一個怎樣的心態會決定你的養龜路徑。飼養龜還需要有個態度?是的,你沒看錯,作為飼主必須了解自己的養龜態度。
  • 龜友都有自己的養龜態度,但並不是玩玩而已
    且不論它的雞湯力量有多強,單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這句話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做事做人都講究一個態度,有一個好的態度才有後續的發展道路。 養龜雖說只是小事一件,同樣也是需要態度的!一個怎樣的心態會決定你的養龜路徑。
  • 我們為什麼要養龜,給一個說服自己入坑的理由
    當然,這個大軍裡也包括我們喜歡的龜。從早些年種類單一的幾個品種到現在多種多樣的龜任由你選擇,也說明了龜的受歡迎程度不低。各位龜友都是愛龜之人,相信會走上養龜之路,都是因為龜身上有著吸引你入坑的優勢,才會讓你久久不能脫坑。即使有的龜友因為各種原因抽身出來了,但是心裡還是心心念念的想著又朝一日「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