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聽見許多做父母的抱怨:養個孩子真是難,往往是吃力不討好,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剛好,自去年偶然間養了兩隻烏龜,頗有收穫,寫下來與朋友們分享一下。
去年夏天的一個清早,去家附近的公園玩,看見公園的道旁有許多賣烏龜的。五分硬幣般大小的小龜在水盆裡爬來爬去,許多孩子圍在四周,一顆顆小腦袋攢動著,一雙雙眼睛好奇地隨著龜的爬動而移動著一雙雙小腳就此膠著再也不挪動半步,見此情景,許多家長紛紛解囊為孩子買龜。
兒子也跑過去圍在了水盆邊。「多少錢一隻?」看兒子如此有興致,我詢問賣龜人,「五塊錢一隻。」每隻五元,價錢也不貴。看著兒子喜歡,我打算買兩隻,「怎麼挑龜呢?」我詢問賣龜人:「挑那龜甲完整無缺損的,眼睛睜得很圓亮的,行動靈敏、活潑好動的……」。我讓賣龜人給我挑選了兩隻。賣龜的人用兩個火柴盒大小的盒子將小龜裝起來遞給了我們,捧著兩個裝著小龜的小盒子,兒子歡天喜地地和我回家了。10元錢就買到了兒子的歡喜,我也很高興。
賣龜人說,夏天是養龜最好的時候,因為天氣暖和,而且一般的可以盛水的器具都可以養龜,剛好家裡有養魚的玻璃缸,我們小心翼翼地把兩隻龜放了進去,我知道龜是兩棲動物,不能長久地呆在水裡,為了給龜創設出水陸兩棲的生活環境,我們還去河邊裝了一些沙石,我們在魚缸裡放上了沙子,而且做成了斜坡型,這樣,龜可以在水裡遊一會兒,再爬上沙沙灘上玩一會兒。兒子說,小龜膽子小,要給它們造一個洞穴,所以,我又用石頭在魚缸中為它們搭建了個洞穴,雖然忙活了一整天,但看著小龜的家,我不由得想:有水,可以遊泳;有沙,可以散步;有洞穴,可以休息。小龜,是不是,很愜意?
小龜很快就適應了在我家的生活。
小龜的住解決了,但吃呢?我很自責自己思慮不周,竟沒想到「吃」的問題,第二天一早,我去花鳥蟲魚市場買了一袋龜食,並仔細諮詢了餵養方法:龜食每隔兩、三天投放一、兩顆就行了,特別小的烏龜用專門的飼料;大一點的烏龜可以用我們吃的蝦和瘦肉等。
小烏龜的食慾比較旺盛,餵食時,為了避免把魚缸裡的水弄髒,我用了一個小盆兒接上自來水,放在陽臺上將它曬兩天,把水曬暖了,再在裡面投放龜食後將小龜舀出來,放進暖水中看它們吃食,漸漸地,除了龜食,我還在水裡面放上瘦肉末、麵包屑等,兩隻小龜在裡面吃的可歡實了。
因為是夏天,兒子說想讓小龜曬曬太陽,我們每天中午把它們移到了陽臺上曬太陽半個小時。
十月份龜慢慢地開始停食了,我知道,它們將要冬眠了。我們索性就不太理它們,偶爾,投食,他們會慢悠悠地探出頭來,碰一碰,但很少吞食。
冬天到了,它們一動不動地浮在沙子上。兒子說他們在冬眠。所以,我就注意不去碰觸它們,也不需要給它們餵食,但是,我想,它是海洋生物,應該是離不開水的,所以,我會不定期的在魚缸裡添入水,注意讓魚缸裡的沙石保持適當的溼度。整個冬天,它們都一動不動,我常常以為它們已經死了,但是,當你把它們放進水裡面時,它們又會慢騰騰地探出頭來……
冬天過去了,因為新冠疫情,我們整日宅在家裡,有了更多的時間來觀察它,它們一隻將半個身子埋進沙子裡,一隻躲在石縫中,但都一動不動,看來他們還在冬眠期,
昨天,4月10了,天氣已經很暖和了,可它們還是趴在沙子上一動不動,「活著嗎?」兒子問我,我用樹枝伸進去碰碰它們,它們仍然一動不動,我將它們拎起來放進水裡,終於,它們懶洋洋地探出了頭,前足也從龜殼了伸了出來,還在水裡撥拉了兩下,「活著的。」可是,它們的龜殼卻都翹起來了,而且,我將肉絲投進水中,它們也無動於衷,是「生病了嗎?」「媽媽,你在百度上查一下吧,你看,它們的殼不但翹起來了,殼上還長了黑黑的東西,一個冬天都沒吃東西了,怎麼也餓了呀!」兒子說。
我在百度上查了一下,烏龜殼翹起來的原因:一、是草龜長大了的表現,屬於正常現象;二、有可能是腐甲病,屬於不正常現象,需要進行防治。腐甲病致病的原因:往往是因為飼養密度過大,水質管理不好,沒有及時檢查清洗過濾器具、加熱器具等。我認為可能是腐甲病,因為整個冬天,因為小龜在冬眠,所以,我沒有清理過魚缸,也沒有換過水。
同樣,在百度上,我搜索了腐甲病的治療方法:1.先用濃度為10%的鹽水洗淨龜的傷口創面,清除壞死的皮膚,下手要輕,儘量減少給龜帶來疼痛。2.然後用金黴素軟膏(眼膏)塗抹。治療期間除餵食時把龜放入水中,其餘時間不能下水,換藥時要把舊藥清洗掉,再上新藥。每天換,說是這樣就可以來治療。我依此方法將冷開水中加入鹽,用牙刷蘸著鹽水將小龜背上的殼輕輕刷洗了一遍,又將它們翻了個身,將龜殼邊沿以及除頸(因為它們將頸緊緊地縮進了殼裡。)外的頭、軀幹、四肢、尾都用鹽水刷洗了一遍,刷洗完後,我用金黴素軟膏塗抹將它們的全身塗抹了一遍。然後,將它們放在陽臺的石頭上曬太陽,半小時後,我將它們移回了家——魚缸裡,放在了沙子上。
今天,當我再次投食時,它們明顯活潑了許多,還探頭吞了幾顆龜食,看來,昨天的治療是有效果的。
而我也備受鼓舞和啟發,養龜就和養孩子是一樣的,不但要用心還要講究方法,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