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讀完這本書,忍不住出去擼了個串,又刷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國

2020-12-03 手機鳳凰網

第一次讀這本《至味在人間》,是因為餓,沒想到,讀完更餓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溫暖,深夜裡讀到最後,忍不住去廚房給自己做了一個蛋炒飯,食物通過嘴進入到胃裡,那一刻好幸福。

《至味在人間》作者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說到這,你應該能輕鬆判斷出來,這人一定愛吃、會吃。且在吃這件事上,挺認真。

他的文字平實、風趣、不拖泥帶水,極富情感與人間煙火氣,就好像坐在一尋常巷陌的小館兒,幾個人圍坐一桌,聽著八方而來的食客,用著各家方言,侃侃而談,即便聽不懂,也覺得精煉利索,有意思,長見識。篇幅都很短,文章中不乏冒出幾句熟悉的舌尖體,讀著舒服。

字裡行間,能看出他對食物的尊重。食物通過舌頭,與牙齒纏繞在一起,再到胃裡,感受不同食材帶來的味覺體驗。他描述的,從來不是單一的食物,他不會單講花生、螺螄粉或者滷煮,而是富含情感在裡面的,講煮花生的訣竅,做螺獅粉的廚子和滷煮的細節。他有一篇寫道醬,「母親每年都做醬,黃豆煮熟,拌上很多炒麵,平鋪在大大的竹匾上,一寸來厚。折來馬鞭一樣長相的香蒿,洗乾淨均勻碼在黃豆上。天很熱,三四天,黃豆和蒿子之間便布滿了白色的黴菌,那是微生物在活動。準備好鹽、生薑切丁,用中藥的鐵碾子,把辣椒、花椒、八角、香葉碾成粉末,便可以下醬了… …,母親會切一些蘿蔔片進去,這樣,成醬出來時,蘿蔔甚至比醬還受歡迎… …」,讀這一段,覺得非常親切,小時候,我姥姥也每年都做黃豆醬,家裡有一口專門裝醬的渾圓大缸,每次姥姥從這缸裡盛出一碗神奇的醬,給我們做雞蛋醬、炸醬麵、醬豆腐、醬茄子,香的很,這麼多年過去,想到那醬,味道就會回到我鼻尖,想起姥姥。

「酒店的早餐,永遠是程式化的食物,果腹可以,享受則遠遠談不到。因此,哪怕麻煩一點兒,我都要去實地,找最本地化的小吃,像重慶的小面、西安的臘汁肉夾饃、桂林的馬肉米粉、鄭州的胡辣湯、安慶的豬肝圓子… …」,全然一個在吃這件事上,特別認真的形象。

《至味在人間》描述的很多吃,都很有意思,比如他說,將十幾粒北歐的鱘魚子放在鴨皮薄片上,一口下去,耳朵都鳴笛了,這個形容太逗了,大葷大腥,葷腥極致… …,比如說他費了很大勁在北京找正宗的蕭縣羊肉湯,一家在鬧市口宿州駐京辦,一家是中關村皇冠假日,業主專門請了蕭縣的廚子,每次去,他就點一碗羊肉湯,兩個油酥饃,服務員每次都僵掉… … 比如他去山西運城拍片,村裡招待他們吃扯麵,北京去的都不吃,唯獨他吃了兩大碗,村長拍著他肩膀問「陳記者老家哪裡啊?」答「安徽!」村長說:「噢,難怪,也是苦地方啊。」,比如說吃素的羅永浩喜歡吃豆腐乾,劉春喜歡菜湯拌飯,讀庫老六喜歡吃人挨人坐的熱乎飯,柴靜直到上大學,才知道菜和飯是分開吃的。

飲食江湖,刀光俎影,想起之前看蔡瀾老先生的書,大篇幅的筆墨寫吃,喜歡吃肉,尤其喜歡豬油拌飯和羊肉,蔡瀾這個老頭也很好玩,他在吃裡面能琢磨出很多見解和學問,看似淺顯,裡面都是人生的道道。是啊,吃多重要啊,通過吃,人與食物產生關聯,人與人產生關聯,人與地點產生關聯,人與祖國的天南地北產生關聯,吃裡有母親的味道,有兒時的回憶,有三五好友的圍爐暢談,也有江湖相逢的緣分情誼,歡聚時吃,別離時吃,開心時吃,難過時吃。在這裡我也感謝我的媽媽,感謝她在我們從小到大,一日三餐這件事上,用心和付出。也想說,所有當了媽媽的人,還是要練練自己的廚藝,因為兒時記憶裡媽媽飯菜的味道,是會留存一輩子的。

這本《至味在人間》,建議你吃飽狀態下讀,否則我怕你看著看著,情急之下,忍個不住,在這深更半夜,出門找館子去了。

看完書後,我又去找來陳老師在一席上的演講《傳奇遠而粥飯近》,引用他最後說的那句話結束:

珍惜自己的一日三餐,對每一頓飯都不苟且。

相關焦點

  • 牧者教你如何一年讀完一遍聖經
    但是,也有弟兄姐妹苦惱,儘管想要很好地讀經,但是往往一年很難通讀完一遍,平時讀經時也會較多選擇喜歡的經文書捲來讀,不喜歡的連一遍都看不完。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怎樣才能有效率地讀完一遍聖經呢?福音時報通過電話諮詢了幾位牧師,讓他們來給大家提一提經驗和建議。
  • 良心推薦三本完結小說:窮鬼、驚悚、回貓,書荒總忍不住再刷一遍
    今天推薦三本完結小說,本本都是仙草,老書蟲強烈安利,書荒總忍不住再刷一遍!1.《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非玩家角色,103萬字【簡介】變身單身流。穿越到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她曾經歷了長平之戰,也曾率領大秦鐵騎與六國逐鹿天下。她曾見過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 你有多久沒認真讀完一本書了?
    Hi,this is米娜姑娘,想成為你的寶藏公眾號~這是米娜姑娘更新的第97 篇原創文章全文字數 1896 你有多久沒認真讀完一本書了? Hi,親愛的,你好呀。我們今天先來思考幾個問題如何?你有多久沒認真讀完一本書了?你還記得你上次讀完一本書是在什麼時候嗎?
  • 讀完《光輝的歷程》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讀完《光輝的歷程》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頓時,想到了我們的祖國從一個平窮落後的面貌,在歲月的煎熬和歷史的洗禮,以後變成了一個身強力壯的「巨人」,我生為中華兒女而感到自豪!在這本書記錄了建國60周年紀念改放30周年的歷史。60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只不過是短短的一瞬間。
  • 吃個1蚊雞串串,我被小學生鄙視了……
    不論葷素,全都1蚊雞 阿叔每天凌晨5、6點開始準備食材,至少串1000+根串串,每一串都是自己親手串,這數目也是有點驚人,respect食材全都處理得很乾淨新鮮,重點是不論葷素,通通1元1串,25年都沒漲過價。這年頭,在深圳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能吃到這樣價格的串串,真·撞大運了。
  • 劍網3會戰唐門怎麼刷 很多人都在玩的熱門遊戲
    劍網3會戰唐門怎麼刷     老一軍陣     老一軍陣開怪後會派出騎兵打月弄痕和毛毛,四十秒以後會開啟山陣和箭陣,效果分別是無敵和全屏AOE。這四十秒之內只要擊殺三個盾兵或者三個弓兵,那麼四十秒之後便不會開啟對應的陣法。
  • 《舌尖上的中國》唯美呈現臺灣蘭嶼「飛魚季」
    中國臺灣網5月4日消息 臺灣蘭嶼的飛魚,不但是當地達悟族人的傳統食物,每年3到6月的飛魚季,更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色彩。據臺媒報導,最近央視熱播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就特別前往蘭嶼拍攝,用水中攝影,呈現捕捉飛魚的景象。
  • 比《深夜食堂》更火的是合肥這些營業至深夜的館子 夜貓族的宵夜選地
    最近熱播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反響平平,拋開演員的演技不講,作為一檔以美食為切入點的電視劇,泡麵、香腸、章魚飯,做法過於粗糙,沒有看出一點用心。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實在忍受不了對吃這麼草率,特地搜來合肥幾家比《深夜食堂》更火的館子,營業至深夜,夜貓族們的宵夜選地。
  • 燒腦情報串|大晚上倆蝸牛在深夜裡偷偷摸摸幹什麼呢?
    原標題:燒腦情報串|大晚上倆蝸牛在深夜裡偷偷摸摸幹什麼呢?昨天濟南的大暴雨如期而至,果不其然!濟南不少地方都「看海」了,今天仍然有很多地方積水。快看,這就是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探訪濟南老居民區裡的(腿部)自拍!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擁有最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每當《舌尖上的中國》背景音樂響起,主持人濃厚低沉的嗓音開始念稿,我就不由自主的舔了舔舌頭,防止自己的口水流下來。
  • 2019年,我是如何輕鬆做到瘦10斤和讀完30本書的
    另外,盤點了一下這一年讀過的書,不算2本正在讀的和一些半途而廢的,剛好有30本(正常上班、加班、帶娃、刷抖音、寫文章的情況下)。這對我來說,算是豐收的一年,今年我完成了過去10多年裡一直立下flag但卻從來沒有實現的目標。想必很多朋友,有著同樣的心願,所以我就獻醜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先說說我失敗的過往。
  • 一本書讀懂宋詞!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哈哈大笑著讀完詩詞!
    畢竟中國孩子上學第一天,就開始學唐詩宋詞。詩詞是咱們中國文化的家底,也是中國人表達情感最高級的方式!看到壯美的風景,有些人上來就是一句「臥槽,好看」,而你則隨口吟出《滕王閣序》的經典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跟簡單粗暴的網絡用語相比,詩詞是更高級的表達方式,言簡意賅,意蘊深長!
  • 最好的大米是什麼——《舌尖上的中國》這樣描述
    作為現代人們生活中的主要主食——米飯如果問一句「中國最好的大米是什麼」?可能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能回答這個問題。「晶瑩剔透,色澤潔白。」「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穀。」這些話全都是體現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對五常大米的描述。俗話說得好,「中國大米看五常,五常大米亂天下。」
  • 毛不易《不染》,毛毛的歌依舊很虐,忍不住聽了一遍又一遍
    毛不易,「巨星」的稱號去年夏天響徹了全中國。毛不易一首《消愁》技驚四座,時隔一年,毛不易為粉絲們交上了一副滿意的答卷。但就是這樣的歌,我還是忍不住聽了一遍又一遍。接下來說一下這首歌的歌詞,本人最愛的古風系歌詞。
  • 非洲人擼的老鼠串:這味道酸爽至極...
    非洲人擼的老鼠串:這味道酸爽至極... 盛夏傍晚,總有大街小巷的串香,瀰漫整個季節。未消的暑熱裡,烤串與啤酒更配哦!不過,非洲的鼠串兒你敢放肆擼麼?每年豐收季節後的馬拉威,在郊外的馬路邊常會看到一些男孩手持鼠串,向過往司機和路人叫賣。據男孩們講,這種老鼠與城市裡的老鼠不同,是更加乾淨衛生的田鼠。一名賣田鼠的男孩馬坦蓋尼告訴記者,他八年級就退學了,在家務農。
  • 滿屏是肉,這才是真正的深夜番
    光是截這幾張動圖,口水就已經在瘋狂分泌了。可以說,我們曾經跟著鏡頭,吃遍了中國大地。從南吃到北,從東吃到西,從早上,吃到晚上。想要做到這一步,需要保證食材的新鮮。必須是自己養的草膘羊,不要肉筋不要肥油。趁著新鮮穿到籤上,立刻放到保鮮層,千萬不能挨凍。
  • 千萬別在深夜看:一本見者砸吧嘴、聞者流口水的美味科普書
    而本書作者張辰亮,明明是一位昆蟲學碩士,卻幹了我們水產人的事情,而且還幹得這麼好,簡直要堵死我們水產人的學術之路啊,怎麼能忍?不能忍也得忍,因為翻開書之後,我就把這些全忘了,邊看邊傻樂。 這本《海錯圖筆記·叄》共分為鱗部、介部、虫部和異象四個部分,翻譯過來就是魚類、蝦蟹貝類、蟲子和奇奇怪怪的東西。作者自己也說了,寫前兩本《海錯圖筆記》時,他考證的是一些相對容易的物種,到了第三本,只好啃硬骨頭了。事實證明,張辰亮的牙口很好,這骨頭他啃下來了。 概括起來,本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圖文並茂顏值高。文圖搭配是本書最大的特色(其實科普書都這樣)。
  • 這9本輕鬆有趣的書,讀完令人捧腹大笑
    下面介紹的這9本書,能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捧腹大笑,並且收穫滿滿。一、歐美篇本書看點:◎ 小主人公哈克貝裡芬是個孤兒,無人管束,但心地善良,愛憎分明。他幫助黑奴吉姆逃往廢奴區,一路上遇見了各式人等,遭遇了許多艱難險阻,終於獲得了勝利。
  • 這本書能讓你的孩子玩得開心,又學得有益有趣
    就拿我最近入手的一本3D鏡面繪本《鏡子裡的馬戲團》來說吧,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奇妙的魔法書。為什麼說它是奇妙的魔法書呢?但這本3D鏡面繪本就與眾不同,它用鏡子貫穿全書,用鏡面產生的3D效果,帶領孩子們進入故事中,讓他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翻看書的第一頁,就有個小丑說:「嘿,快到鏡子裡來吧,歡迎來到鏡子裡的馬戲團,今天,特別邀請你來玩。」這讓去過馬戲團的孩子馬上代入其中,讓沒有去過的孩子,瞬間好奇起來,馬戲團裡面都有什麼表演呢?我好想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