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2020-12-10 小小寶讀書

常言道:」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擁有最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每當《舌尖上的中國》背景音樂響起,主持人濃厚低沉的嗓音開始念稿,我就不由自主的舔了舔舌頭,防止自己的口水流下來。

吃飯

01美味不可辜負

德州扒雞、蒜泥白肉、全聚德烤鴨、西湖醋魚、王麻子鍋貼、毛家紅燒肉等等美食從食材到做法,介紹的非常詳細,看電視時就垂涎欲滴,每一道美食都讓人慾罷不能。

豐富的美食讓中國人大飽口福,但人們對飲食的追求遠不止於此。擅長烹飪的中國人懷著對食物的理解,將無限的想像空間賦予各種食材,演繹出無數新的、各具特質的食物。

紅燒肉

作為一名普通食客,懂吃固然重要,會做更為關鍵。如果能夠掌握中華傳世美味的製作方法,即便是在家裡,也能夠嘗遍南北大菜、風味小吃。

02導演眼中的美味

陳曉卿,中國內地導演、製作人。2012年,執導中華美食文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火遍全網。

我印象裡面有一個讀者,他說了一句特別棒的話。他說,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它在我的舌頭上。 ——陳曉卿

網上出現過一個段子,有人說看到陳曉卿就想吃飯。他履歷豐富而且經驗老道,善於從細微之處著手,對鏡頭的造型美學和光影的運用上十分用心。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優點才拍出了《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

他不是什麼美食界大神,他只是一個走街串巷找館子,讓人倍感親切的吃貨。哪裡有好館子,哪家店裡的菜地道,他都能一一道來,就是一本行走的美食地圖。

03舌尖上的中國靈感來源

《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之後,導演陳曉卿出了一本書,叫《至味在人間》。他在《至味在人間》這本書中用了將近150萬字,寫下了自己近10年的舌尖之旅。

這本書裡面記錄的是我十年以來,關於美食稍縱即逝的一些心得。因為我給自己的定位也不是一個美食家,我只是一個美食愛好者,我寫的東西裡面是我的好奇心,它相對的就會比較容易滿足。

美食文章滿溢人間煙火氣。既不高冷,也絕非小清新,陳曉卿的美食文章獨具特色,喜歡鑽研街邊巷尾小館子的獨門看家菜,喜歡跋山涉水跟著朋友品嘗各路不上檯面的特色江湖菜。

年夜飯

其實,對於他而言,吃什麼、在哪裡吃這些問題遠不如「和誰吃」來得重要。所以,作者在不同場合,多次理直氣壯地說:「其實,世界上最好吃的永遠是人。」

04美味就在身邊

不在乎大魚大肉,滿足食慾即可。餓的時候來一碗麵,喝一口熱湯,飢餓感煙消雲散。小籠包、肉夾饃、餡餅、燒麥、豆漿油條等等能讓人流口水的早餐就在身邊,打動你的味蕾,滿足你的食慾。

陳曉卿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10餘年走街串巷體驗美食,相信獨特的味道就在大街小巷,就在街道路邊小攤。

路邊攤

從千裡之外的江湖之味到靈魂深處的家鄉味道,從四面八方覓食的掃街嘴到飲食變遷的滄海桑田,從食客廚子店小二談到飯菜與共那一人,平民食物才是人間美味。人間至味往往醞釀於人與人之間,最好吃的永遠是在和誰「一起吃」。

05推薦書籍

#今日推薦書籍#如果你是一個吃貨,那你一定不要錯過這本好書。《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十年談吃記錄於此,《至味在人間》讓你感受人間煙火之氣。

我一直覺得陳曉卿的美食文章比他導演的美食紀錄片更好看,因為一個紀錄片由於各種原因很難讓他完全按自己的意願來,但文章卻可以由他任性地掌控,雖然信馬由韁,卻原汁原味原生態。原來陳曉卿可以更有才!——白巖松

團圓飯

這本書價格非常便宜,點擊下方卡片進入即可購買。喜歡「吃」的朋友可以多多支持!

喜歡文章的朋友長按下方點讚按鈕,一鍵三連,每天分享好的書籍給你!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美食——廈門第一鴨,薑母鴨: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風靡全國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有這樣一句話,深得我心: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就如同這薑母鴨,普普通通,它卻是人間的至美之味。這是廈門的一個城中村,幾條不寬的街道縱橫交錯,街上卻人潮湧動,熙熙攘攘;街道兩旁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店。一個逼仄的小店立於一個十字路口邊,一塊小小的招牌,上面寫著「灌口薑母鴨」。
  • 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 跳跳魚吃起來
    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出現在節目中的很多美食一夜之間成為「熱門食品」。而閩南人所熟悉的跳跳魚,因在《舌尖2》的第一集中出現,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熱賣食品。  記者昨日在淘寶網上搜索「跳跳魚」一詞,搜出相關2565件寶貝。其中有的標註為「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每250克售價48元。
  • 「舌尖上的中國2」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之三(組圖)
    剛看完《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是不是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呢?讓我們一起在一張張美圖中回顧這些人間美味,順便學習一下它們的英文說法吧。 第三集 《時節》Seasons美味菜名雙語對照:老鴨雁來蕈Old duck stewed with lactarius deliciosus 相關閱讀「舌尖上的中國
  •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食物是打開世界的一把鑰匙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  「太滿意了。」因為疫情,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的開播日期從正月十五一直拖延至4月下旬;也因為疫情,對總導演陳曉卿的專訪不得不通過電話完成。接通電話,寒暄著問他前三期的播出效果是否滿意,本以為會得到一個委婉客套的回答,沒想到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這位與美食紀錄片打了近十年交道的老饕客帶著幾分欣喜和激動這樣回答我。  遺憾  很多美食沒拍上  過往的大多數春節,陳曉卿都在路上,在拍攝現場。因為新年是食物匯聚的高峰,拍攝與美食有關的紀錄片,節慶是最「出活兒」的黃金時段。
  •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全球觀眾開啟探索之旅  如果說《風味人間》第1季是在全球視野裡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那麼第2季便是從食物的連接中窺見全球美食的奇觀。作為一個製作周期歷時一年半回歸的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雖然僅僅播出了一期,但卻不難窺見其勾勒全球美食地圖的「野心」。據悉,《風味人間》第2季首播期間特別開放全球播出,全球用戶一同開啟全球美食探索之旅。  甜蜜,作為人類最初的美味體驗,在眾多美食中脫穎而出,開啟了《風味人間》第2季的全新篇章。
  • 《風味人間》火了蘇州禿黃油拌飯
    讓記者來為你起底,這深得吃貨心的蘇州禿黃油拌飯。「舌尖上的世界」來了在「後舌尖時代」,美食節目還能玩出什麼花樣?《舌尖3》曾引發全民吐槽,常識性錯誤、科學誤讀等槽點至今想來還令美食界心有餘悸。擔任《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這是陳曉卿此前最廣為人知的標籤。
  • 《舌尖》總製片人:已無力控制「被廣告」(圖)
    今晚,《舌尖上的中國2》播出《秘境》。昨天的看片會上記者發現,早在網上以「舌尖」名義打廣告的華子魚其實在今晚這一集裡才出現。對此,總製片人無奈表示,如此「被廣告」,我們也無力控制。  《舌尖2》開拍之初所定下的主旨是展現尋常美食,總導演陳曉卿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我們在這個片子裡面,更想通過食物來探討中國人和食物的各種微妙的聯繫,真的沒有美食推薦的用意在裡面。在片子裡呈現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吃的,可能會有更好吃的東西。」但以《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程度,這一創作本意在商業社會難以正面立足。
  • 疫情過後,我一定要和你吃遍雲南美食!
    疫情過後,我一定要和你吃遍雲南美食!, 沒有吃過雲南的美食? 想起那些平常的日子, 路過那些平常的街頭, 隨時隨地都能吃到那些平常的美食, 和見到那些溫暖的人們, 原來,只道是尋常, 才是人間最美好的煙火
  • 舌尖上的學問,你不知道的中國美食知識|馬蘭頭|涼拌|青團|春卷|...
    中國春季必吃美食  萬物復甦,春回大地,除了帶來大家萌動的春心外,還有被封存了一個冬天的美食!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必吃的時令美食,吃過才算是品嘗了春天!  7大旅遊美食城市,你吃過幾個?
  • 美食變現計:《風味人間》裡的蟹黃醬一夜成淘寶爆款,李子柒的網店6...
    作為《舌尖上的中國 1、2》的總導演,眼看著網際網路浪潮席捲各行各業,他終於也投身到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中來。「敬告:卡片上的人即日起從央視離職,有給他寄好吃的,別再寄到光華路了,謝謝。」去年10月23日,陳曉卿在朋友圈發文,正式宣布告別央視。
  • 大灣網美食推薦舌尖上的美食——廣州特色竹升面,讓你的胃滿足!
    總有一種面,可以讓你食慾大開。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廣東竹升面,它的味道超級美味,快來試試吧!由於家不在廣東所以很難吃到竹升面,一次在飯店吃了「雲吞麵」被竹升面那彈牙的口感深深地吸引了。再看了「舌尖上的中國」之後更加迷戀「竹升面」了。於是今天決定自己來自製竹升面。沒有鴨蛋就用雞蛋代替了,估計效果應該不會太差吧。步驟其實很簡單但是實在是太費時費力了我花了兩個小時來壓面,累的滿身汗。後還有這次我做的麵條有點粗了,大家見諒啊!
  • 河南美食將亮相"舌尖2相逢":鯉魚焙面 灌湯包(圖)
    兩季《舌尖上的中國》,都在試圖探討中國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試圖以食物為窗口讀懂中國。但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中原地區源遠流長的河南美食卻姍姍來遲。是遺憾?是必然?抑或,只是因為我們給予了一檔節目太多不合實際的期許?還是另有他因?連日來,大河報記者兵分多路進行了採訪。  「舌尖」裡的河南美食有啥?
  • 《風味人間2》開播,新一季食物X片來了
    4月26日,《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開播,預告片和海報更是早早便開始了一波刷屏。時隔一年半,那個曾一經播出就火遍全網,獲得豆瓣9.1高分的國產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帶著濃濃的煙火味,帶著令人垂涎的世界美食,帶著刺激味蕾的下飯文案,再度來襲。
  • 舌尖上的美食丨去塞班的最高境界就是逛吃逛吃!
    想問大家:「美食真多、真好吃」用英語怎麼說?告訴你句最簡單的翻譯:Welcome to Saipan!國際混搭範兒的舌尖塞班來到位於美屬北馬裡亞納群島的首府塞班島,最嚮往的莫過於美景與美食。熱情洋溢的海島當然不可能沒有「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的美食,這裡除了最具特色的查莫洛土著傳統美食外,還有融合美國、日本、中國、越南的外來美食,
  • 中國最好的大米是什麼——《舌尖上的中國》告訴你答案!
    現在我們大家的生活條件已經好了很多,大家在平時的時候對於飲食這方面也是越來越注意了,所以說很多人在平時都會做營養豐富的美食,但是大家在選擇原材料的時候也是非常注重的,選擇一些好的材料才能夠做出營養健康的食物,就像是大米飯一樣,大米是我們經常吃的一個主食,如果大米選擇好的話,做出來的米飯就會香氣四溢
  • 看看外國人吃中國美食什麼表情,網友:不要浪費中國糧食
    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誰也不能否認。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同樣各地有各地的美食,我們的美食文化也是千差萬別的。有的人為了尋找不同的美食,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總想吃到更美食的自己也喜歡的美食。可是美食哪有能全部嘗過來遍呢?人生總要有一絲遺憾的,美食同樣也不利外。
  • 舌尖上的美食——翟家香烤雞
    「民以食為天」,無論面臨什麼樣的壓力,吃永遠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人不可一日不餐,而熟食作為擁有上千年歷史的飲食文化小吃,千年不衰,美味依舊。就這樣誕生了雞中貴族、美味之神的翟家香烤雞。烤制出的烤雞皮脆、色黃、肉嫩,香味純正如骨,更具有非油炸,脫油脫脂,無添加,天然健康的特色。讓人唇涎欲滴,唇齒留香。37年來在美食界被譽為「想不到的香,忘不掉的味」,堪稱泰山美味之神。
  • 金頂是峨眉山的象徵,論人間煙火氣這裡的美食力壓成都
    四面十方普賢金像金頂是峨眉山的象徵,不到金頂等於沒有到峨眉山論人間煙火氣這裡的美食,力壓成都《舌尖上的中國》《人生一串》《早餐中國》幾乎每部高分美食紀錄片都有此地>關於峨眉,可以有無數種想像什麼能代表峨眉?
  • 這裡擁有出鏡於《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諾鄧火腿聞名於世-諾鄧古村
    蜘蛛在房簷下織了一圈又一圈的網,長在瓦間被炊煙燻得發黑的青苔,歷經歲月洗禮的夯土牆,默默堅守在路邊的堅石。它們見證著諾鄧村子不斷的變遷,從繁榮到衰落,再到新生。時間在空白的院落裡生出了一株生命之樹,它在大家的灌溉下蓬勃而生。只是那些曾灌溉過它的人,卻在日漸蒼老。如說,草木是一個四季,那人生便是一種輪迴。
  • 舌尖上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專欄《林調隊筆記》,記錄在西藏十年間的人事碎片。前幾天心情不好,只因看到資料,說我最鍾愛的折耳根,又名魚腥草,竟含馬兜鈴內醯胺A/B等化合物,實驗證明,這些化合物同濃度下,比臭名昭著的馬兜鈴酸對腎細胞損傷作用更強。不少中藥材都含有馬兜鈴酸。自認識馬兜鈴酸之後,我已遠離多數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