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擁有最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每當《舌尖上的中國》背景音樂響起,主持人濃厚低沉的嗓音開始念稿,我就不由自主的舔了舔舌頭,防止自己的口水流下來。
01美味不可辜負
德州扒雞、蒜泥白肉、全聚德烤鴨、西湖醋魚、王麻子鍋貼、毛家紅燒肉等等美食從食材到做法,介紹的非常詳細,看電視時就垂涎欲滴,每一道美食都讓人慾罷不能。
豐富的美食讓中國人大飽口福,但人們對飲食的追求遠不止於此。擅長烹飪的中國人懷著對食物的理解,將無限的想像空間賦予各種食材,演繹出無數新的、各具特質的食物。
作為一名普通食客,懂吃固然重要,會做更為關鍵。如果能夠掌握中華傳世美味的製作方法,即便是在家裡,也能夠嘗遍南北大菜、風味小吃。
02導演眼中的美味
陳曉卿,中國內地導演、製作人。2012年,執導中華美食文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火遍全網。
我印象裡面有一個讀者,他說了一句特別棒的話。他說,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它在我的舌頭上。 ——陳曉卿
網上出現過一個段子,有人說看到陳曉卿就想吃飯。他履歷豐富而且經驗老道,善於從細微之處著手,對鏡頭的造型美學和光影的運用上十分用心。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優點才拍出了《舌尖上的中國》。
他不是什麼美食界大神,他只是一個走街串巷找館子,讓人倍感親切的吃貨。哪裡有好館子,哪家店裡的菜地道,他都能一一道來,就是一本行走的美食地圖。
03舌尖上的中國靈感來源
《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之後,導演陳曉卿出了一本書,叫《至味在人間》。他在《至味在人間》這本書中用了將近150萬字,寫下了自己近10年的舌尖之旅。
這本書裡面記錄的是我十年以來,關於美食稍縱即逝的一些心得。因為我給自己的定位也不是一個美食家,我只是一個美食愛好者,我寫的東西裡面是我的好奇心,它相對的就會比較容易滿足。
美食文章滿溢人間煙火氣。既不高冷,也絕非小清新,陳曉卿的美食文章獨具特色,喜歡鑽研街邊巷尾小館子的獨門看家菜,喜歡跋山涉水跟著朋友品嘗各路不上檯面的特色江湖菜。
其實,對於他而言,吃什麼、在哪裡吃這些問題遠不如「和誰吃」來得重要。所以,作者在不同場合,多次理直氣壯地說:「其實,世界上最好吃的永遠是人。」
04美味就在身邊
不在乎大魚大肉,滿足食慾即可。餓的時候來一碗麵,喝一口熱湯,飢餓感煙消雲散。小籠包、肉夾饃、餡餅、燒麥、豆漿油條等等能讓人流口水的早餐就在身邊,打動你的味蕾,滿足你的食慾。
陳曉卿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10餘年走街串巷體驗美食,相信獨特的味道就在大街小巷,就在街道路邊小攤。
從千裡之外的江湖之味到靈魂深處的家鄉味道,從四面八方覓食的掃街嘴到飲食變遷的滄海桑田,從食客廚子店小二談到飯菜與共那一人,平民食物才是人間美味。人間至味往往醞釀於人與人之間,最好吃的永遠是在和誰「一起吃」。
05推薦書籍
#今日推薦書籍#如果你是一個吃貨,那你一定不要錯過這本好書。《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十年談吃記錄於此,《至味在人間》讓你感受人間煙火之氣。
我一直覺得陳曉卿的美食文章比他導演的美食紀錄片更好看,因為一個紀錄片由於各種原因很難讓他完全按自己的意願來,但文章卻可以由他任性地掌控,雖然信馬由韁,卻原汁原味原生態。原來陳曉卿可以更有才!——白巖松
這本書價格非常便宜,點擊下方卡片進入即可購買。喜歡「吃」的朋友可以多多支持!
喜歡文章的朋友長按下方點讚按鈕,一鍵三連,每天分享好的書籍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