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廈門第一鴨,薑母鴨: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2021-01-08 秋瑟小語

風靡全國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有這樣一句話,深得我心: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

就如同這薑母鴨,普普通通,它卻是人間的至美之味。

這是廈門的一個城中村,幾條不寬的街道縱橫交錯,街上卻人潮湧動,熙熙攘攘;街道兩旁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店。一個逼仄的小店立於一個十字路口邊,一塊小小的招牌,上面寫著「灌口薑母鴨」。

店老闆是一對年輕的夫妻,30來歲的樣子。每天上午,卷閘門一拉,七八個砂鍋往灶上一列,夫妻兩個就開始忙乎起來。老闆開始把鴨大卸八塊,老闆娘調味,配料。

不一會,砂鍋在灶上氤氳嫋嫋,一份沁人心脾的香味緩緩溢出,彌散了半條街。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美食家蔡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每到一地,必要逛一下當地的菜市場,那裡是城市裡最市井,最真實的地方。

而這小店林立的城中村,這窄窄的街道,亦是城市中最市井,最真實的地方——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一)

廈門是一個旅遊城市,遊人如織,大家往往會流連於當地的海鮮,或者一些名小吃:沙茶麵、花生湯、土筍凍……其實,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廈門其實是一個吃鴨的城市。

廈門與鴨有關的美食,除了薑母鴨,還有冬鴨粉、番鴨面線、燻鴨、鴨肉粥等等,花樣繁多,琳琅滿目。

薑母鴨這道美食,歷史由來已久。據《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記載,這道菜原為宮廷御膳,首創者為商代名醫吳仲,他用麻油、燒酒再加上姜燉煮鴨肉,湯汁鮮香味鮮,甘甜中微帶辛辣,食之可以提氣養神,令人血氣通順,因而這道菜被視為是滋養進補的聖品。

後來,這道菜的做法流入民間,在閩臺兩地廣為流傳。閩臺兩地薑母鴨的製法中,又以廈門地區最為正宗,於是薑母鴨便有了「廈門一寶,閩臺一絕」,「廈門第一鴨」的美譽。

「薑母鴨」是「姜」加「母鴨」嗎?不是的,廈門人將三年以上的老薑稱為「薑母」,篤信它有驅寒祛溼之效。而用老薑和番鴨結合而烹製的美食,自然便被稱之為「薑母鴨」了。

(二)

一道好的美食,好的原料是關鍵。

正番鴨就是製作薑母鴨的絕好材料,「風華正茂」的青年正番鴨,肌肉均勻,肥瘦相宜,口感極佳。

廈門氣候炎熱潮溼,而鴨肉涼補溫和,祛溼活血,所以備受廈門人的推崇,再加上廈門靠海,可以在海水裡放養鴨子,番鴨的飼養條件可謂是得天獨厚。

製作薑母鴨之前,必須要讓正番鴨的血水排淨,這正是製作薑母鴨過程中保持絕佳口感的關鍵。

姜呢?當然是三年的老薑了,切片後,明黃色的老薑一片片被晾置在空氣中,水分被風逐漸帶走,老薑的脈絡更顯清晰;薑黃素被濃縮在薑片中,積蓄能量,蓄勢待發。

烹製的器皿同樣重要。烹飪薑母鴨需要在傳統砂鍋中完成,一鴨一鍋,砂鍋有著微小的細孔,煮燉過程中,受熱均勻,能讓鍋中的鴨子和薑母、麻油等調料更好地相互浸潤,水乳交融。

(三)

在砂鍋中置入薑母,放入切好的鴨塊,配好麻油、老抽、米酒等各味調料,爐火燃起,薑母鴨便將在這砂鍋中完成了它妙曼無雙的神奇美味轉換之旅。

同樣是美食家的蘇東坡,發明了名菜「東坡肉」,他對烹製豬肉時的火候控制頗有心得,在他的《豬肉頌》中有這樣的話: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薑母鴨,對火力的把握就更顯重要了,火候過了焦苦, 火候未到不酥。

在霧氣升騰的店門口,老闆有條不紊地處理著,時間的把握拿捏得恰到好處。在他的嫻熟的揭蓋、合蓋,大火轉小火的操作中,鍋內的薑母和調料親密融合,環繞在鴨肉周圍,在高溫下溫柔地融入鴨肉的纖維之中。

於是薑母鴨變得越發細緻柔嫩,慢慢透出了誘人的「焦糖色」,厚重濃鬱的香味,氤氳、彌散、飄遠。

經過高溫淬鍊過的薑母鴨,入口焦香濃鬱,溫潤可口:它混合了鴨油和麻油的香,鴨肉的腥味被薑母一掃而盡,只餘下醇厚和鮮香;薑母的辛辣也已完全消失,浸染上了鴨肉的醇美,只剩下了耐嚼的質感和微微的甘甜。

梁實秋在《燒鴨》裡說過,在北平吃燒鴨,照例有一碗滴出來的油,有一副鴨架裝。鴨油可以蒸蛋羹,鴨架裝可以熬白菜,也可以煮湯打滷。這就是所謂的「一鴨多吃」。

薑母鴨雖然沒有這樣的噱頭,但是鍋底的薑片,卻也是絕美的美味,幾片薑片下肚,可以讓你從胃裡暖到全身,所以薑母鴨的食用特別適合在秋冬季。

薑母鴨往往料厚而味重,因此和米飯是絕配。油潤醇香的鴨肉飽滿鮮酥,嚼勁十足的薑片甘辛兼備,就在你大快朵頤之際,一大碗米飯就這樣悄然見底了。

(四)

要吃薑母鴨,那是最容易不過的事情了,即使是在廈門的小巷中也深藏著薑母鴨的身影。小小的一個店,毫不起眼,躲在小巷一隅,幾張桌,幾隻凳,簡單得甚至有些寒磣,可是薑母鴨的味道卻是地道之極。

如果你要找名氣大些的,也有好去處——灌頂薑母鴨,名氣響噹噹的薑母鴨小店,堪稱廈門薑母鴨界的老字號,安安靜靜地開了幾十年。近幾年,搬到華僑博物館旁的小巷子裡了,依舊的安安靜靜,毫不張揚。

這家店的薑母鴨溫潤肥厚,味道略微輕柔。大約是店家重清新的口味,所以口感上相對清淡一些吧。

你要口味重一些的,你可以選擇好德萊薑母鴨,這家店在中山公園東門外的小巷裡。這家店的薑母鴨味道偏厚重,薑母微微有點衝,味道非常勁道,廣受好評。據說,這家的薑母鴨還曾上過美食紀錄片。

如果你是遊客,遊覽完廈門的美景,想回家帶一些薑母鴨,饋贈給親友,這也簡單,超市裡有真空包裝的,老字號的兩個牌子有銀祥和鷺珍;口感都非常不錯,一袋約400克左右,價格也不貴,40塊左右的樣子。

(五)

《舌尖上的中國》中有這樣一句話:

儘管一日三餐,幾乎成為人類共同的飲食制度,同樣的飯食在中國,卻變幻出不同的生活節奏,塑造出各異的人生感受。

《紅樓夢》裡有一道菜餚,也許很多人都知道——茄鯗,劉姥姥二進大觀園,賈母在榮國府宴請劉姥姥,劉姥姥吃了這道菜,讚嘆不已,但後來得知它的烹製之法繁複精緻,嚇了一大跳,驚嘆道:「倒得十來只雞來配它,怪道這個味兒。」

精緻如茄鯗的美味佳餚,山珍海味,固然味美,卻始終抵不過家人親手做的一頓家常便飯;人世浮沉,繁華退卻,我們才發現,其實粗茶淡飯才是人間至美:一把米,一瓢水,幾顆紅豆,慢慢煮著,飄出人間幸福的味道。

而簡單的半隻薑母鴨,幾碟蔬菜,一碗米飯,一盞清茶,亦是人間最暢快舒爽的享受。

蕭伯納說過:任何一種愛,都比不上對美食的熱愛真切。而對食物的熱愛的人,更是對生活熱愛的人,因為——人間有味是清歡。

相關焦點

  • 廈門薑母鴨,一起酥軟的感覺,舌尖也贊同的美食美味
    說到鴨,其實他的做法也是挺多的,比如說在家裡的時候母,親喜歡把它用來燉湯呀,小炒等等給每一個人補充一下身體,但是在廈門這個地方卻有另外一種獨特的做法就是薑母鴨。用老薑還有其他藥材香料所混合而成進行慢燉。所以吃到這一個薑母鴨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它有一股藥材的香味。這些藥材不是為了去掩蓋這個鴨的味道,而是為了給這個人的身體促進進一步的營養。在製作的時候可能還會淋上糖,還有麻油等等。
  • 廈門薑母鴨,老薑的香味,細嫩的鴨肉,真是大型的「真香」現場
    在廈門的老街旁,經常可以看到充滿煙火氣的畫面,這個人間最有煙火氣息的城市,到底有什麼故事呢?今天我們介紹的薑母鴨算是閩南地區的特色美食,在廈門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據說,沒有一隻鴨子能或者離開廈門廈門人,對待鴨子異常隆重,尤其是八市,八市就是傳說中的老廈門,承載著無數人的「味蕾記憶」薑母鴨作為這裡的特色,一定要隆重出場,土黃色的砂鍋,一端上來還在撲通撲通的冒泡泡,細嫩的鴨肉,伴隨著濃濃的醬汁和老薑的香氣,讓人非常有食慾,本來我是一個不愛吃薑的人,聞到這個薑母鴨的香氣也忍不住要還原
  • 網紅廈門:薑母鴨——天下第一鴨
    導讀:網紅廈門:薑母鴨——天下第一鴨小編從江城宜昌來到廈門讀書已經三年,馬上也將迎來在廈門的第四個年頭,也算是半個廈門人了。這三年間,小編也沒閒著,把學校附近的廈門美味吃了個遍,那麼接下來的幾天,小編將帶大家遊玩在廈門,饕餮在廈門。
  • 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有關美食的劇情向日劇,推薦給大家
    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願你此生遇美景吃美食看美人。 遇見的正是愛人。今天推薦4部美食劇情向日劇。1.《單戀美食家日記》 暗戀妄想美食喜劇講述出版社漫畫編輯部的部員·所圓為了接近心儀的男性,營業部部員·八角直哉,和他吃同樣的東西並進行體驗的故事。這部劇很有特別的一點就是片尾會有一段美食科普。還是很有意思的。2.
  • 廈門薑母鴨,景區美食街為什麼很難吃,正宗的到底藏在哪?
    真正屬於廈門本地的特色菜,其實是不多的。我們在中山路、鼓浪嶼、曾厝垵看到的海蠣煎、土筍凍,薑母鴨其實最早是起源於隔壁城市泉州,後來才傳入廈門、臺灣一帶,如今是屬於閩臺共享的地方特色菜。因為廈門旅遊業比較強勁,這幾道閩南特色菜在這座城市賣得格外火。
  • 廈門小眾旅行地推薦,隱藏人間煙火的八市和浪漫文藝的沙坡尾
    而廈門真正的文化與魅力,都不在商業街和旅遊景點,需要你穿過大街小巷,走近那些百年老街,才能深挖廈門最地道的故事。 人間煙火氣——八市 八市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菜市場,鮮有人知;但是隨著近年廈門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下,這個地方因其美食林立和獨特的煙火氣,逐漸被人所知曉。 中山路背後,那些年代感久遠的騎樓充斥著市井味,今天起個大早,到這裡感受一座城市最純粹的一面。
  • 閩南地區最受歡迎的廈門薑母鴨
    薑母鴨這道美食發源於閩南地區,是那裡最受歡迎的食補小吃之一。據 《中國藥譜》及 《漢方藥典》 兩書所記載,為保君王龍體,商代有位名醫叫做吳仲,利用麻油、燒酒再加上姜燉煮鴨肉,湯汁香而味鮮,甘甜中帶著些許姜的辛辣感,吃下之後可以提振精神,並且全身感到血氣通順,舒暢無比,被視為是滋養進補聖品。
  • 在廈門熱門打卡地曾厝垵,吃上了最正宗的薑母鴨,過癮
    歷史上的曾厝垵一直是作為農村而存在的。那裡的人們以打漁和出租房子為生。曾厝埯的村民「男漁女耕,男人出去打漁,女人留在家裡耕田帶孩子。而如今,曾厝垵儼然成為廈門最熱鬧的地方,尤其是入夜時分,燈光讓整個村落黑白分明,越發妖嬈迷人,小巷盡頭,掩蓋著多少躁動的青春。夜的曾厝垵,真心愛。自助遊,慢行步道,漫住客棧,尋覓美食,妙不可言。
  • 鮮味十足的沙茶麵,香味四溢的薑母鴨,這是屬於廈門的閩南風味
    有很多人第一次來廈門都是衝著他的美麗海景而來的,但是卻有不少人一不小心就被廈門的閩南老風味給俘獲了。廈門是一個傳統的海濱城市,這裡的很多美食都具有十分典型的閩南口味,讓我們通過廈門美食一起走進老廈門的生活吧。廈門最廣為熟知的一種小吃,大概就是沙茶麵了。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常言道:」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擁有最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03舌尖上的中國靈感來源《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之後,導演陳曉卿出了一本書,叫《至味在人間》。
  • 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
    肉香姜也香說到廈門美食,海鮮佔據半壁江山,另外半邊則是插翅也難飛的鴨子。作為廈門土著,從小拽著爸爸的衣角混跡在深夜街頭,深知這時候的老饕們,一定會在鴨肉攤前尋找,冬粉鴨、燻鴨、白斬鴨、鹹水鴨……「咔嚓,咔嚓」,店家的刀起刀落之間,下酒拼盤組隊集結完畢。但在眾鴨之中,廈門人最愛的還是薑母鴨,愛它的霸氣側漏,愛它還未出場已然香飄街巷。在入口的瞬間,薑母鴨所回報的香嫩,讓幾個小時的排隊等候,都變得值得!
  • 金箔炒飯、豆漿魚鍋、鮑魚薑母鴨,舌尖新味道,閩菜新體驗
    從兒時起好清香、新南軒、綠島都是代表著一代廈門人的美食記憶,很多有名的閩菜都是在這幾家店裡傳揚開來,可惜隨著時代變遷,屬於很多廈門人的酒家記憶已經只存在歷史裡。如今我作為美食愛好者(吃貨)的一員猛將,讓我發現了這家閩菜新代言人的——私廈裡。
  • 冬天吃廈門薑母鴨,身體暖到無需穿秋褲!
    攜程美食林一城一菜——廈門薑母鴨福建人愛補冬,閩南話講「呷補在交冬,呷介白蒼蒼」就是說立冬時節進補,能活到白髮蒼蒼。薑母鴨是福建的漢族名小吃,它氣血雙補,有滋陰降火的功效。屬於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喏,就是這隻啦,睡姿超銷魂!
  • 到廈門吃薑母鴨,45元半隻鴨,現點現做、放心吃!
    當有朋友從外地來廈門旅行,問到來這兒必須品嘗的美食有什麼,薑母鴨一定會在我的清單列表裡面。畢竟嘛,這一道菜品真的很具有閩南風味,而且是一道源遠流長的名菜,據說它的製作秘方可以從《中國藥譜》和漢方藥典兩部史書中發現,其創始人更是商朝時期的名醫吳仲。
  • 廈門人太愛吃鴨肉了,這道薑母鴨源自商代,「薑母」比鴨更受歡迎
    但在廈門,這裡的一系列鴨肉美食卻讓我愛不釋口,比如這道薑母鴨。薑母鴨是一道特色的閩南菜品,它的歷史也可以說非常悠久,根據史書《中國藥譜》、《漢方藥典》等記載,它由商代時期的名醫吳仲製作,最初是宮中的御膳,後在民間流傳開來。薑母鴨的主要食材是番鴨(一般選用紅面的)再搭配老薑,而老薑還有一個別名叫「薑母」,這也就是薑母鴨的名稱出處。
  • 「薑母鴨是姜+母鴨?」 蔡英文搞錯臺灣平民美食被酸「只吃法國菜」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4日報導,為慶祝創刊36周年,臺灣《天下雜誌》舉辦臺灣味發表會暨論壇,邀請臺灣地區領導人挑戰臺灣在地食材快問快答。結果,蔡英文在「薑母鴨是薑母加鴨還是姜加母鴨」一題上,一度選錯答案。
  • 汪曾祺8句經典語錄,滿含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告訴你:人間值得
    汪曾祺經典語錄選摘,短短8句話,滿含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告訴你:人間值得!1、 一定要愛著點什麼,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2、 家人閒坐,燈火可親。5、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6、 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我們今天應該快活。7、 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麼說什麼,沒有話說時,儘管長著碧葉。
  • 廈門八市,隱藏了五家你不知道的小店,都吃過算我輸
    在開禾路就有這樣的一個地方,在那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充滿著人間煙火的氣息,滿滿的市井味,走進其中你將會領略到廈門的另一番風情。它不再是那麼的高傲,那麼的冷漠,那麼的商業化;反而是多了一份樸實,多了一份平凡,多了一份人情味。
  • 念念不忘,人間有味是清歡
    溫暖的人間煙火,柴米油鹽的味道,總會將心靈深處的那一絲絲溫暖撩撥,逐漸蔓延成海。原來生活的趣味,就在這些平常的日子裡,就在腳步丈量過的萬裡山河處,就在這些溫暖的杯盤間,就是每個人舌尖上品出的酸甜苦辣。一位朋友說,工作之餘,回到家裡,他很喜歡為家人躲進廚房裡。
  • 自製薑母鴨,半裡飄香,聞著味就口水直流!
    這是一道經典的福建菜——薑母鴨。小編之所以想和大家分享這道美味,是因為前幾天有個朋友來湖南出差,都說我們湖南菜好辣,不習慣。在這兩天裡,他們感覺一直吃不飽。於是小編就邀請來家裡做薑母鴨給他吃。吃完飯,他對小編的技術讚不絕口。小編是用平常的方式為他做的。雖然它不同於正宗的味道,但它非常美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鴨肉是一種很常見的食物。營養豐富。雖然它也是肉類食品,但脂肪含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