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及中西醫聯合治療 抗疫一線專家分享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治癒...

2020-12-06 華龍網

現場記者提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7日17時40分訊(記者 伊永軍 馮司宇)重慶市今(7)日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例行新聞通氣會。正在萬州工作的市級駐點專家組萬州片區組長、重醫附二院感染科主任胡鵬,在新聞通氣會現場視頻連線介紹情況。

胡鵬在會上分享了救治過程中的兩個案例。第一個案例是重慶市的第一例病人,也是第一例治癒出院的病人。1月20日,胡鵬和相關專家第一時間奔赴巫山去確診該病例,同時也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判斷。因為該患者屬於重型,當天凌晨就把患者轉至三峽中心醫院進行強有力的救治。同時,渝東北片區的市級專家組都陸續集結,包括感染科、呼吸科、ICU、中醫、檢驗和影像各個學科的醫護人員參與。通過多學科強有力的救治,患者最後非常好地治癒出院。

另外一個例子是重慶第一例危重症治癒出院的患者。胡鵬說,患者當時出現了呼吸衰竭,按照以前的經驗,呼吸衰竭死亡率非常高。但是在這一次的救治過程中,醫護人員採用了多學科的聯合會診模式,即MDT模式,各學科專家一起制定整個救治方案。通過多學科以及中西醫的聯合治療,患者從危重症降為重症,再由重症降為輕症,最後治癒出院。這個案例也給整個治療團隊樹立了更強的信心。

胡鵬介紹,目前從萬州片區的救治情況來看,科學救治,強大的專家團隊是整個救治強有力的保證。另外,從最新的數據來看,全國的新增病例有所減少,重慶包括渝東北片區整個新增的病例病情比較平穩,以輕症為主,這些都是好消息,大家要充滿信心,不恐慌,持續做好疫情期間的防控措施。

點擊圖片看專題


相關焦點

  • 專家分享重症患者救治關鍵點
    專家分享重症患者救治關鍵點科技日報  作者:王祝華  2020-04-26 「發病後10天左右是疾病轉歸的分水嶺,針對血淋巴細胞、炎症因子、氧合指標、肺部影像學的變化,及早給予診治,防止患者向重型...
  • 戰「疫」專訪丨國家衛健委重症救治專家組成員盧雲:與西醫形成優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表示,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的核酸轉陰時間顯著降低,發熱、咳嗽、咽幹、食慾減退、心慌等10個症狀也明顯改善,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顯著縮短。中西醫結合治療法正被更多層面認同。2月20日,國家衛健委再次抽調了12名中醫專家和12名西醫專家成立了重症救治專家組前往武漢,希望中西醫結合法在減少重症患者、降低死亡率方面發揮更多的作用。
  • 盧雲:下苦功夫奮戰抗疫一線
    盧雲教授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重症病房帶領中醫救治「突擊隊」進行中醫教學查房作為四川唯一一名加入國家衛生健康委成立的重症救治專家組的中醫專家,30天的「武漢戰疫」中,他始終堅持醫療救治與臨床攻關並重,一方面進行危重病的中西醫結合救治,減少病死率與重症轉換率;另一方面積極開展烈性傳染病中醫藥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在急診救治的「快」與中醫科研的「慢」之間,尋求平衡。
  • 北京市屬醫院危重救治力量支援佑安醫院一個月成效顯著
    帶著對兄弟醫院的情誼,帶著抗「疫」必勝的決心,來自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以及北京回龍觀醫院的26名精兵強將陸續集結、鼎力相助,匯聚佑安參與支援救治。目前,支援救治工作已滿一個月,支援人員與佑安的醫護工作者一起在一線衝鋒陷陣、發揮專業特長,並在工作中相互融合、交流,共同提高救治水平和能力。
  • 甘肅首次成功使用純中藥治癒危重甲流患者
    來源:西部商報  作者:記者 金奉乾 通訊員 蘇寶鋒  2009-12-22 10:06  編輯:耿寧 純中藥首次治癒危重甲流患者>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 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用純中藥治癒甲流危重症病人的案例,引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新聞聯播》定格的華中大戰「疫」時刻!
    同濟醫院中法院區副院長祝文濤接受採訪時表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跟時間賽跑,收治更多的危重症患者。2.8武漢:形成三級分層防護體系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是武漢收治重症患者定點醫院之一,以最短的時間緊急擴充改造了符合傳染病患者診療的病區和ICU病房。
  • 湖北專家出徵吉林
    本文轉自【湖北日報】;為做好吉林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工作安排,1月17日8時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同濟醫院」)急診與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房明浩作為國家級專家,緊急飛赴當地提供支援。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副院長朱冬冬:患者痊癒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當新冠肺炎爆發後,吉大中日聯誼醫院被確定為我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症定點救治單位,朱冬冬立即帶領重症醫學及相關學科的精銳力量迅速組建成立了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新冠肺炎危重症專家治療組,並擔任組長。「因為新冠肺炎目前沒有特效藥、也沒有多少臨床經驗,我們只能連夜查找相關類似病毒資料,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相應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 今天是為華西醫院和華西醫務人員點...
    2月16日,他率華西醫院69名醫務人員全面接管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重症病房,直接指導救治成都市的危重患者。他堅持親力親為,對所有重症、危重症病人進行逐一細緻查房,高效展開床旁監測與治療,從疫情現實出發構建多學科討論,在不斷地實踐中對病人實施精準治療。
  • 辭職84天後,我還在危重症病房
    早上8點,武漢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2病區。她穿戴好四層防護服,準備進入病房,開始護理新冠肺炎病人。(4月3日,武漢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2病區。醫護人員在穿戴防護設備,準備進入病區。)疫情發生之前,潘瀟瀟剛從學校畢業成為護士半年。
  • 抗疫公益微電影《印跡》今日上線
    紅網時刻6月4日訊(記者王義正)「疫情產生的,不僅是肉眼可看的痕跡,還有深藏在人們內心中的印記」,6月4日,抗疫公益微電影《印跡》上線儀式在湘雅三醫院舉行。《印跡》由豬鼻子影業公司公益製作,全片僅8分鐘。與傳統電影不同,影片中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甚至沒有一段完整的對白,然而,在光與影的碎片中,白衣戰士與疫魔戰鬥的感人場景通過鏡頭語言的拼接得以重構,無聲勝有聲。
  • 華西醫院榮獲全國抗疫先進集體 多名醫生獲得表彰
    華西醫院全面接管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重症病房,派出69人規模的醫護隊伍、歷時54天,在整建制接管後實現了重症、危重症患者零死亡的佳績。  全國首次建立5G遠程多科、多地會診模式,專家組每天對全省208家定點醫院每例重症危重症病患制定個體化、精準化的治療方案,使得四川省在成都以外地市周無一例患者死亡。
  • 聊城一患者心跳驟停,醫院多學科聯合成功搶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國曉寧通訊員高秀芬王昕10月14日,一名患者在高唐縣人民醫院就診過程中突發心跳驟停,值班工作人員立即為患者進行心肺復甦,急診應急團隊迅速將患者轉入急診搶救室進行搶救,並組織重症醫學科、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介入科等科室進行多學科會診
  • 聽聽疫情一線的專家怎麼說
    聽聽疫情一線的專家怎麼說 在這次新冠肺炎的治療中,定點醫院的中藥使用比例超九成,中醫治療取得了顯著成效。廣東省中醫院專家鄒旭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輕症患者接受中醫治療效果很好,重症患者則能夠減少向危重症的轉變。
  • 把更多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拽回來
    錢蘭供圖開欄的話「七一」前夕,市委召開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暨抗疫優秀黨員表彰會議,表彰了20名優秀共產黨員。義無反顧,帶領泰州醫療隊馳援武漢作為醫務處長,作為多年來工作在ICU一線的醫務人員,今年春節期間,李書清主動放棄休息,每天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指揮、布置、協調市中醫院全院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24小時堅守在崗,隨時待命。除夕夜,他作為醫療專家首批駐紮醫院發熱門診,值了一天班;大年初一,他又出現在發熱門診值夜班。
  • 醫院重症醫學科莊水龍醫生在湖南省瀟湘爭霸重症超聲雲病歷秀...
    案例的精彩演講勇奪比賽第一名,同時獲得了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重症超聲培訓師資格。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武均主任、湘雅醫院張麗娜主任等國內重症醫學領域專家參與討論,並對醫院重症醫學專業水平給予了高度評價。病例的成功展示,得益於醫院領導的全力支持,更得益於重症醫學科、急診科、超聲科同事的齊心協作和合力共為。
  • 歷經非典、甲流、新冠肺炎,河南「抗疫」專家張國俊三戰疫情
    他,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危重症學科主任張國俊。【臨危受命:每天忙到凌晨,還要注射胰島素】1月份以來,張國俊迅速投入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沒有硝煙的戰爭,參加省衛健委、鄭大一附院各種工作部署會,到市、縣各基層醫院進行會診,到確診的定點醫院進行巡診,每一天的戰「疫」工作緊張而有序。他說:「我已做好準備,什麼時候通知我,我隨時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