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罐診」,幫你理清拔罐顏色深淺與健康的關係,果斷收藏!
拔罐與刮痧、針灸一樣,是中醫傳統物理療法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對於拔罐,絕大部分人都不陌生,拔完罐後,皮膚表面通常會出現紅、紫色的罐斑,罐斑顏色的不同可以反映出身體不同的健康狀況。那麼拔罐有什麼神奇的作用呢?拔罐後皮膚顏色怎麼鑑別呢?
一、拔罐的治病效果
拔罐在中醫上又叫「罐診」,是一種通過走罐來觀察、治療疾病的方法,現代更多的人是作為養生的方法在使用。
1、感冒
拔罐是講究取穴的,在大椎穴、風門穴等穴位拔罐,能夠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不適症狀。
2、肩頸腰疼痛
現代人的通病,頸肩腰椎疼痛,與經絡不通有關,在患處以及大椎穴、肩井穴、風門穴、膏肓俞穴、膈俞穴、天宗穴拔罐,能夠起到溫經通絡,解除肌肉痙攣的作用。
3、亞健康調理
總覺得疲勞、肌肉酸痛、頭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失眠等,這是亞健康狀態。可以從督脈的大椎穴至腰陽關穴、膀胱經的大杼穴至膀胱俞穴拔罐,改善亞健康狀況。
4、部分皮膚病
可以對長瘡、蓄膿的皮膚疾病進行拔罐處理,簡易易行,縮短病程。
二、拔罐的方法
1、閃罐
閃罐法指將火罐吸拔在相應部位後馬上取下,如此反覆一拔一取的一種拔罐法 。通常不會在皮膚表面留下痕跡,是幾種手法中刺激性最小的一種。
2、走罐
將火罐吸附於體表,手握罐體,循著經絡來回拉動。走罐之後如果身體有問題會在走罐的部位留下成片的痧痕,如果沒問題一般就是罐印,很快就會褪去。
3、留罐
將火罐吸附於體表,留置10-15分鐘後起罐,並用棉球將皮膚表面擦乾淨。
4、刺絡拔罐
使用一次性採血針在皮膚局部點刺——留罐——起罐,用棉花球將湧出的血擦乾淨。
三、拔罐顏色深淺與健康的關係
罐體內壁有水氣=體內有溼氣。
罐印灰白顏色淺=體內虛寒,溼邪較重。
罐印紅而暗=體內有熱邪。
罐印鮮紅而豔=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罐印發紫並伴有斑塊=體內寒凝血瘀,氣血不暢。
罐印呈散在紫點狀=體內氣滯血瘀、寒阻凝滯。
罐印紫黑而暗=體內血瘀,身體供血不足,行經不暢。
當然,除了拔罐顏色分類以外,像結核病人、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均不宜拔罐養生,骨折病人和靜脈曲張患者也最好不要行罐,以防加重病患。由於拔火罐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建議大家不要在家自己隨意拔罐,去正規機構進行,將養生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