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我們獲取信息也越來越便捷。但同時,也容易受到一些無用信息的幹擾!比如今天我們要聊得這個話題,在網上有盛傳這樣的說法:常吃的茄子顏色越深越容易中毒,千萬不能吃!這讓很多不明所以的人產生恐慌,吃了這麼多年的茄子竟然是有毒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茄子顏色越深,代表毒素越多?
網上的消息稱,這類茄子主要指生活中常見的紫茄子。但稍有常識的人們都會意識到這樣的說法簡直是無稽之談!因為,茄子皮的顏色深淺是由其所含的花青素(也有葉綠素)多少所決定的。花青素的合成和積累,同時又受光照、植物激素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即便是同一品種的茄子,其顏色的深淺也是不一的,有的是淺紫色,有的是深紫色,甚至是紫黑色。
但是,我們都知道花青素不僅沒有毒,反而對身體有益。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護心血管等功效。研究證明: 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比VC高20 倍,比VE還要高50 倍!因此,就茄子顏色的深淺,來判定其毒性大小,是站不住腳的。
再說茄子的毒性,其實茄子裡確實含有對身體不利的物質,它就是龍葵素(包括茄鹼和卡茄鹼)。不光是茄子,很多茄科植物中,如番茄和馬鈴薯(土豆)也都有它的身影。不過,我們在談及毒性的時候必須還要考慮另一關鍵因素:劑量!
有學者研究對比了不同品種茄子內的茄鹼的含量,發現相比於綠色的茄子,紫茄子內的茄鹼含量確實高一點,但如果再加上水分這一因素,每百克紫茄子裡其實只有大約4毫克的茄鹼。注意,這是生茄子內的含量,如果再經過高溫油炸或蒸煮,這個含量會更低,遠不及中毒劑量(25毫克)。
我是喬妹,總之還是那句話,拋開劑量談毒性的都是耍流氓,是名副其實的造謠。茄子自晉代傳入我國,至今也將近2000年了,也沒怎麼聽說有人因為吃茄子中毒的,所以大家還是大可放心,不過發黴變質的茄子還是不要吃了!關於網傳的「深色茄子不能吃,容易中毒」這樣的說法,你有聽說過嗎?你是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評論,若覺得文章有用,別忘了點讚並轉發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吧,感謝您的支持(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