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種實驗:不是物競天擇,而是順勢而為

2021-01-20 吳曉波頻道

吳聲是我最懂網際網路營銷的朋友之一,他出名是因為那個風靡一時的「凡客體」。去年,他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場景革命」,引起一番熱議,他還據此出版了一本同名暢銷書。現在,他要搞一場新物種實驗,吳曉波頻道也是發起機構。


物種之新,與行業無關,有關的是基因的再造,譬如通用汽車與特斯拉汽車,計程車公司與滴滴、Uber,外賣公司與美團、餓了麼。吳聲的想法是,向全國徵募幾家公司——最好你是特「傳統」的行業,用他和他的專家團隊的能力,在眾目睽睽之下,把它們打造成「新物種」。


這個行動,聽上去就很熱血。


想參加的,現在請舉手。


——吳曉波



| 吳曉波與吳聲暢談 |


文/場景實驗室 吳聲



這個世界的疆域一直在擴展,不止於物理增長,在更多的維度,現實、虛擬、三維、四維、二次元。一直在躍進,一直在掙脫。


今天的土壤重金屬超標,但數據也是新的「土壤」。


今天的水需要淨化,但微信QQ也是新的「水」。


今天的空氣有汙染,但直播也是新的「空氣」。


今天的能源仍有危機,但IOT(物聯網)也是新的「電」。


新的土壤、水、空氣、電,新場景,意味著新生長,意味著新物種破土而出。



 


起初,假裝成電視,相同的屏幕,略顯簡潔的遙控器,貌似一樣佔據客廳和臥室的企圖,唯一不同的是雞肋的作業系統。但進化更頻繁,慢慢地,直播、點播、更主動的訂閱和定製、升級,開始有黏性,預製模式的電視回不去了。除了索尼黑科技外,樂視超級電視和小米電視,比三星和LG更年輕也更有可能。


網際網路電視不是電視。關鍵詞是作業系統。

 

通用汽車發布2015年財報,是107年來最好的年報,全球銷量980萬輛,總收入396億美元,淨利潤63億美元,但通用汽車市值只有476.78億美元(5月9日)。同樣2015年,特斯拉交付5萬輛,總收入52.9億美元,淨虧損8.89億美元,但特斯拉市值283.84億美元(5月9日)。


網際網路汽車不是汽車。關鍵詞是軟體和服務。



 

沒有人願意再忍受大街上的計程車等待,也沒有人容忍千篇一律的標準化酒店,所以迅速增長的是更有效率的Uber、滴滴、神州和易到,更具多樣性與個性化的airbnb、螞蟻短租、小豬短租和途家。共享經濟不是存量分享。


撮合經濟不是淘寶C2C。關鍵詞是連接與效率。

 

餘額寶雖然驚鴻一瞥,但螞蟻花唄、京東白條、趣分期和分期樂,卻讓信用更年輕地流動。眾籌不是眾包,也非眾享,在京東眾籌上感受對創新的推崇,對生活美學儀式感的確認。


網際網路金融不是金融。關鍵詞是數據。



 

辦公是靈感與智慧,也是效能與業績,但在年輕人,也許是社交的豐富性,創業的有趣、有種和有料。Wework、Blue Bottle、優客工場,更加浸潤的場景讓聯合辦公成為每日新鮮。


網際網路辦公不是辦公。關鍵詞是社交。


有的是傳感器、顯示設備、晶片,長出了VR設備、人工智慧。


有的是微信、H5、文案,長出了訂閱號、GIF。


有的是APP、配送網絡、網絡支付,長出了O2O、移動電商。


有的是直播技術、4G、社交網絡,長出了新網紅。


有的是新能源網絡、開源作業系統,長出了自動駕駛、智能電動汽車。


有的是WiFi、咖啡館、沙龍,長出了BP、創業者。



LBS定位每個人成為信息的消費者。


社交網絡連接每個人成為內容的分享者。


網紅共享每個人成為人格的擁護者。


IP演繹每個人成為電商的交易入口。


社群聚集每個人成為亞文化的伴隨者。




新的連接和賦能方式,分化、組合、增長、重組。複雜恐龍的消逝,精美偶像的黃昏,總有新生命破繭而出。不是物競天擇,而是順勢而為;並非基因遺傳,而是常態突變。新物種起源,跳躍、迭代、混合、形成。

 

馬化騰說,生長即未來。不一樣的生長何以造就未來的撲面而來?

▷新商業模式會不會破局而出?Uber、airbnb、滴滴,無論叫不叫共享經濟。


▷新空間形態會不會體驗為本?VR主題公園、IMAX,無論是不是以人為本。


▷新魅力人格會不會聚合流量?超級IP、網紅經濟,無論能不能內容復興。


▷新虛擬實境會不會扮演上帝?VR設備、智慧機器人,無論算不算奇點臨近。



萬物生長,萬象更新。

新物種實驗合伙人,我們虛位以待。

新物種稀缺,點擊按鈕

秒測你的新物種指數


相關焦點

  • 學者:人類並不是由猿猴進化來的,而是本來就存在的生物?
    畢竟人從猿猴演變過來的這種說法,缺乏足夠的實證,生物科學界對此的質疑之聲不斷,很多人都認為我們和猿並不是同一個物種,他們認為人類並不是由所謂猿猴進化來的,而是本來就存在的生物。我們都知道,在中世紀的歐洲,曾經盛行過很長一段時間瘦腰為美。
  • 寒號鳥不是真正的鳥,這種神奇的物種是哺乳動物?
    然而,人們很少見到真正的寒號鳥,因為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和考證發現,寒號鳥其實根本不是鳥,而是一種哺乳動物——鼯鼠。 2017年的一次物種調查,為我國現存的哺乳動物增添了很多新成員,鼯鼠家族因此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其實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了它們的存在,著名的《本草綱目》就記載了有關鼯鼠的信息。
  • 匈牙利科學家做實驗,意外將兩種瀕危鱘類雜交,竟造出新物種
    據《每日星報》7月20日報導,近日,匈牙利科學家在實驗中意外將兩種瀕危鱘魚雜交,得到一種新的雜交魚類。據悉,這個匈牙利科研團隊在實驗室中將美國匙吻鱘的精子放進了俄羅斯鱘的魚卵附近,意外造出了這種新物種。報導稱,美國匙吻鱘和俄羅斯鱘這兩種鱘魚的歷史都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
  • 這4種動物,並非是自然界孕育的,而是人類科學實驗的結果
    自然界中的生物種類數不勝數,一個物種是生存下來還是被淘汰,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意外,現在就有很多動物在雜交的過程當中產生了新物種,就比如馬和驢雜交之後產生了騾子。除了自然界的產物之外,有很多的生物雜交體,則是科學家用改造基因的方式創造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
  • Smeal創始人曹鵬: 不要去教育市場,而是去「順勢而為」
    Smeal創始人兼CEO曹鵬在品類的選擇上有自己獨到的方法論:在舊賽道的交織點上尋找新空間。他將「瓶裝代餐奶昔」引入國內,倡導「瓶裝一切粉末」,用包裝創造流行,在消費者心中種下了「奶茶級口感」的新認知,又一手培養了「吃不胖的新輕食」子品牌「輕食獸」,在消費場景和人群的拓展上開啟了新一輪大冒險。
  • 科學家為辨別人類和黑猩猩存不存在生殖隔離,親身實驗,結論顯而易見
    這個理論認為人是由南方古猿進化而來,從古猿進化成猿人,然後是能人、直立人、智人、最後進化成現代人,而近代和人類最為相似的動物,就是黑猩猩了,它是類人猿的一種,也就是說它和人類有著同一個祖先,在生活習性上和人類也最為相似,於是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如果把黑猩猩的精子或者是卵子與人類的相結合,能不能產生一個新的物種,這個物種會是什麼樣子?
  • 「斯坦伯格謎鱷」不是恐龍,不是鱷魚,科學家:新物種
    文/玉濁清「斯坦伯格謎鱷」不是恐龍,不是鱷魚,科學家:新物種有的時候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有很多未知的生命存在,也有很多的物種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消失,並且泯滅。通過科學家的不斷研究和探索,也發現了很多未知的化石,比如說,被命名為「斯坦伯格謎鱷」的一個物種。這是在1980年,一個登山愛好者在攀登阿爾卑斯山脈時,發現的一種海怪化石,只不過一直到兩年之後,人們才發現了它的價值,正式開始挖掘。
  • 物種之間既然有生殖隔離,為何獅虎獸會存在?科學家給出解釋!
    跨越物種生殖隔離,人類與大猩猩是否會有後代?獅虎獸為何存在?地球自誕生生命以來,已經過了46億年的時間,而現在地球上目前被人類已知的物種大約有870多萬個,甚至還有更多,因為人類目前只發現了這些並沒有,還有很多物種沒有被發現。
  • 這種恐怖生物多次被人目擊,是人類的生化實驗,還是神秘新物種?
    地球上的生命已經有三十八億年的發展演化史,這一路上滅絕的物種新生的物種數量太多,目前為止地球上已知有870萬個物種,沒有發現的物種也依然存在。雖然現在人類已經發展出智慧文明,掌握的知識以及思維認知等等,都排在地球生物的首位。但是地球46億年的歷史太過於漫長,也埋藏下了諸多的秘密等待著人類去發掘。
  • 順勢而為,e趣商城SCM銷售合作模式迎來新機遇
    e趣是全球幸運折扣新消費引領平臺。而e 趣商城已為這些創業者們提供了一個穩定的購物分享生態圈,一個消費者會因為信任某個人而產生購買行為,復購還會受到價格、質量、物流等因素的影響。而平臺則在其中起撮合作用,對商家、商品質量進行篩選和把控。 以社交推薦的形式面向終端消費者,終端消費者交付回報價值和價格空間、規模預期可以更大,且對公域銷售流量的影響較小。SCM銷售合作模式可以更好的滿足商家在客源,宣傳營銷等方面的需求。
  • 怎樣判斷新物種? 物種之間有什麼區別?新物種怎樣演化而來?
    也就是說,生物分類學可以告訴我們,人類其實不是猴子演化而來的,而是從一種人類和猩猩的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  有了這樣的分類工具,科學家們就開始給各種生物確定學名,並把它們安排在應該在的屬、科等結構下,就像我們前邊說的,現在已經有200萬種生物有了自己的學名。  但是自然界中依然有許多的生物沒有被命名,它們有的是生活在偏僻的山林或者海島上,我們很難接觸到。
  • 高群耀:轉危為機——移動電影院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2020年5月28日,移動電影院創始合伙人兼執行長高群耀博士受美國矽谷AAMA亞傑商會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CIDE邀請,結合疫情給國內和世界電影市場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一場題為《轉危為機—移動電影院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的線上主題演講,並在線與來自美國、中國的嘉賓和觀眾們進行了互動交流。
  • 《恐龍的興衰》:一個物種的盛衰,順勢而為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商人的目的是打造以恐龍為主題的公園,結果操作失控。這座恐龍「樂園」變成人類的「地獄」,人們棄島而逃。這部電影也揭開了人類研究恐龍的冰山一角。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最龐大的物種,不知為何卻滅絕了,這無疑也是一大自然之謎。生物學家從來沒停止對恐龍的探尋。而史蒂夫·布魯薩特就是這其中一位。
  • 世界上除北極熊之外的白熊,不是基因變異,而是純天然的物種
    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其實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只有一種「白熊」存在,它們是地球上除北極熊以外唯一長有白色皮毛的熊,目前數量非常稀少,它是由動物學家柯莫德於1905年發現的,並因此命名為柯莫德熊。柯莫德熊也稱白靈熊,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卑詩省中岸溫帶雨林帶的大公主島、科裡布島,喜歡在森林和灌叢中出沒。
  • Smeal創始人曹鵬: 不要去教育市場,而是去「順勢而為」 | 有數青年家
    他將「瓶裝代餐奶昔」引入國內,倡導「瓶裝一切粉末」,用包裝創造流行,在消費者心中種下了「奶茶級口感」的新認知,又一手培養了「吃不胖的新輕食」子品牌「輕食獸」,在消費場景和人群的拓展上開啟了新一輪大冒險。
  • 南極發現不明生物骨架,此前從未見過,地球出現新物種?
    這段視頻在社交平臺上被瘋狂轉發瀏覽,甚至還有人對這一個殘骸進行分析,這一骨架極有可能和史前生物有關係,或者是從未遇到過的新物種骨架,可是如果是新物種的話,它們為什麼會選擇來到南極呢?不應該會選擇一個更加適宜的環境延續自己的文明,繁衍自己的子孫嗎?
  • 人和黑猩猩後代實驗,外國科學家尋找的5個女子,結果怎樣?
    當然,除了我們國家,其他的國家也都非常重視自己的後代,還有一些外國科學家,甚至研究起人和猩猩在一起,並且做出相應的實驗。曾經有一位外國科學家,想尋找到五個女子,為的就是做這項實驗,那麼,這項實驗的結果又怎樣呢?大自然的規律是同種生物相互交配,延續後代,然而國外有一些人試圖創新,想要打破現有的生態平衡,創造出新的物種。曾經就有一位另類的科學家,他開啟了這項實驗。
  • 中國科學家確認發現小鯢新物種——"吉林爪鯢"
    新華網長春3月8日電(記者齊海山)中國科學家最近確認在吉林省發現的一種小鯢為新物種,並命名為吉林爪鯢。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幾年前聯合開展小鯢物種研究與調查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奇異的小鯢,經過實驗室遺傳學分子實驗,確認為小鯢新物種。
  • 四本末世科幻小說,開最強體質,走逆襲之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今天給大家帶來:四本末世科幻小說,開最強體質,走逆襲之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李萱並沒有開口說話,反而是一個充滿威嚴的女性聲音從天上傳了下來,在這個聲音響起的一瞬間,地下原本不斷對安冉等人發起攻擊的巨鼠們,全都趴在地上開始瑟瑟發抖。
  • 地球一直都有物種滅絕,那有新物種在誕生嗎?
    地球一直都有物種滅絕,也一直有新物種誕生,只是我們無法感知到它們的進化。新物種的誕生根據現代進化論我們知道,物種是在不斷進化之中的,我們之所以感知不到進化的發生,是因為進化的過程非常緩慢,需要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才能夠形成新物種。但是,人類的育種方式能夠加快生物的演化速度。大約在1萬年前,人類通過各種方式馴化了狼,將狼變成了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