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昭通發現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 復原身長2米(圖)

2020-11-22 觀察者網

據云南網1月25日報導,中美法三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了發現在雲南的距今600萬年前一巨型水獺新種化石,並將其命名為「似獾泰國水獺」。

水塘壩似獾泰國水獺生活場景復原圖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發現

2010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領導的聯合發掘隊,在昭通市昭陽區水塘壩一個廢棄的磚廠煤坑,發現這一化石。這是目前歐亞大陸發現的體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獺化石之一。

研究

這一化石來自於距今6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

這一類群最早發現於泰國,頭骨牙齒既像獾又像水獺,因此命名為「似獾泰國水獺」。

是水獺亞科最古老的支系之一,在東亞地區已經滅絕。

復原

體重:大於50公斤,是現生水獺的約2倍,與狼相似。

身長:1.5到2米。

食性:半水生的食肉動物,上下頜骨大且有力,適合咀嚼大型水生螺殼和貝類。而600萬年前的水塘壩屬於淺水沼澤環境,螺殼、貝類及水生植物非常豐富。

昭通水獺與現生水獺大小和體重對比 王曉鳴供圖

新華社24日報導,中美法三國科學家在昭通水塘壩發現了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這是目前歐亞大陸發現的體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獺化石之一,命名為「似獾泰國水獺」。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系統古生物學》1月23日刊載了這一研究成果。

這一化石是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領導的聯合發掘隊2010年在昭通水塘壩的晚中新世褐煤層(距今約624萬年)發現的。化石由幾乎完整的頭骨、下頜骨和頭後骨骼組成。

論文第一作者、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曉鳴研究員介紹,CT復原後的水獺頭骨牙齒既像獾又像水獺,這一類群最早發現於泰國北部湄莫盆地,因此,昭通新發現的標本被命名為「似獾泰國水獺」。這一類群代表了東亞地區已經滅絕的古老的水獺支系。

化石發現者、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員介紹,以前發現的晚中新世時期水獺化石不但記錄少,標本也極其破碎,多是一些零散的牙齒。而新發現的這一水獺化石,是幾乎完整的化石組合標本,比泰國的同類標本晚了大約600萬年,而共同祖先可能追溯至1800萬年前。

「水塘壩標本的完整性讓科學家能更好地了解水獺的進化史,特別是這種知之甚少的中新世神秘屬種。」王曉鳴說。

該研究得到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昭通市和昭陽區人民政府、美國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基金聯合資助。

(記者 楊質高)

相關焦點

  • 雲南昭通發現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
    新華社昆明1月24日電(記者嶽冉冉)中美法三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了發現在雲南的距今600萬年前一巨型水獺新種化石,並將其命名為「似獾泰國水獺」。這項成果於1月23日發表在國際刊物《系統古生物學》上。
  • 科學家在雲南昭通發現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
    科學家在雲南昭通發現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 2017-01-   中新社昆明1月24日電 (記者 馬騫)記者24日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國際著名學術刊物《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系統古生物學)》23日在線發表了中美法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的一巨型水獺新種化石——似獾泰國水獺新種。
  • 600萬年前的雲南昭通曾有2米巨型水獺
    原標題:600萬年前的雲南昭通曾有2米巨型水獺   水塘壩似獾泰國水獺生活場景復原圖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昭通似獾泰國水獺大於50公斤   南美現生巨型河流水獺 22~32公斤   歐亞大陸現生水獺 7~12公斤   發現   2010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領導的聯合發掘隊,在昭通市昭陽區水塘壩一個廢棄的磚廠煤坑
  • 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現昭通:命名「似獾泰國水獺」
    摘要:這一化石是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領導的聯合發掘隊2010年在昭通市太平鄉水塘壩廢棄了的一個磚廠煤坑發現的。而從地層剖面研究顯示,600萬年前的水塘壩屬於淺水沼澤環境,螺殼、貝類及水生植物非常豐富。 「似獾泰國水獺」復原圖「似獾泰國水獺」化石和現生水獺骨骼對比據新華社昆明
  • 巨型水獺化石再揭新種起源之謎
    雲南昭通成古老物種避難所巨型水獺化石再揭新種起源之謎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  日前,在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類實驗室內,記者看到一具完整的水獺頭骨化石,它是剛發現的名為似獾泰國水獺的新種。
  • 【光明日報】巨型水獺化石再揭新種起源之謎
    似獾泰國水獺新種生活場景復原圖 雲南省文物考古所供圖  日前,在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類實驗室內,記者看到一具完整的水獺頭骨化石,它是剛發現的名為似獾泰國水獺的新種現生水獺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分布,但其化石記錄非常貧乏,尤其是距今6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這一類群最早發現於泰國北部中中新世湄莫盆地,但多是一些零散的牙齒。雲南昭通水塘壩化石地點最晚中新世褐煤層(距今約624萬年)發現幾乎完整的頭骨、下頜骨和頭後骨骼的化石組合,時代比泰國的同類標本晚了大約600萬年。此前發表的華北榆社盆地早上新世(距今約500萬年)的水獺頭骨頜骨也應歸為這一新種。
  • 昭通水塘壩發現的一巨型史前水獺具有驚人的咬合力
    研究人員根據對昭通水塘壩出土的巨型水獺新種的下頜骨研究分析認為,這一大小似狼的600萬年前史前食肉動物是當時溼地沼澤中的「霸主」,
  • 640萬年前中猴化石在雲南昭通發現
    研究人員發現了源於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昭通中猴化石,並揭示其與歐洲中猴同種。為此,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人類進化》連續在線發表了兩篇論文。(Mauricio Anton繪圖,Nina G.Jablongski提供)  中猴是最早被學術界記錄的靈長類動物化石之一,160多年前發現於希臘雅典附近的佩克米地區。隨後,在歐洲、西亞等距今820-710萬年的地層中都有發現,是地理分布最廣泛的非人靈長類化石代表之一。
  • 雲南昭通水塘壩化石地研究再現重大成果
    繼昭通古象、古猿之後,昭通水塘壩化石地研究再現重大成果:出土的巨型水獺下頜骨化石為600萬年前華南溼地沼澤中的「霸主」,體型比現生同類要大幾倍。  2009年,科學家在昭通水塘壩發現距今600萬年前的古猿頭骨化石,引起國內外轟動。
  • 雲南昭通發現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昭通水塘壩發現中猴化石標本,被認為是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出土的中猴化石考古人員表示,昭通水塘壩650-600萬年前是一片森林茂密,有開闊林地和補丁狀草地相間的湖沼邊緣靜水環境昭通水塘壩發現的化石證實了上述推斷。
  • 雲南昭通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化石
    中新社昆明9月2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2日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研究人員在雲南昭通水塘壩發現一組三件640萬年前中猴化石標本。該組化石的發現,證實此前科學家提出的金絲猴的祖先是由雲南地區的一種猴科動物演化而來。
  • 雲南昭通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新華社昆明9月4日電(記者趙珮然)中國、美國、希臘和澳大利亞四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水塘壩社區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這項成果形成的兩篇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人類進化雜誌》上。
  • 金絲猴祖先或被找到 640萬年前中猴化石現身雲南
    來源:科技日報金絲猴祖先或被找到 640萬年前中猴化石現身雲南新解記者9月2日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該所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在雲南昭通新近紀古猿動物群研究中取得最新成果。研究人員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昭通中猴化石,並揭示其與歐洲中猴同種。為此,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人類進化》連續在線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
  • 金絲猴祖先或被找到 640萬年前中猴化石現身雲南
    記者9月2日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該所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在雲南昭通新近紀古猿動物群研究中取得最新成果。研究人員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昭通中猴化石,並揭示其與歐洲中猴同種。為此,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人類進化》連續在線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
  • 昭通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昆明9月4日電(記者趙珮然)中國、美國、希臘和澳大利亞四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水塘壩社區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這項成果形成的兩篇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人類進化雜誌》上。
  • 640萬年前的化石在雲南現身,幫助金絲猴尋根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在雲南昭通新近紀古猿動物群研究中取得最新成果。研究人員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昭通中猴化石,並揭示其與歐洲中猴同種。為此,國際人類學權威刊物《人類進化》連續在線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
  • 驚人發現!昭通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化石
    ,160多年前就發現於希臘雅典附近的佩克米(Pikermi)地區。後來在伊朗、阿富汗、俄羅斯、巴基斯坦都有發現,是地理分布最廣泛的非人靈長類化石代表之一。而詳盡的解剖學特徵對比和定量分析表明,昭通發現的中猴與歐洲的發現為同一個種。700萬年以來,因歐洲東南部持續乾旱,而東亞由於青藏高原的隆升和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對熱帶-亞熱帶森林環境影響較為緩慢,直到距今300-400萬年前環境才開始朝乾冷方向快速惡化,由此保存了適宜新近紀動植物古老物種倖存和新物種形成的環境。
  • 昭通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中猴是最早被學術界記錄的靈長類動物化石之一,160多年前就發現於希臘雅典附近的佩克米昭通中猴化石標本發現於2009年和2010年,這是這一物種到達歐亞大陸最靠東部的化石記錄,也是這一物種在東亞的首次發現。新發現的中猴為一雌性個體,體重大約為7.26-7.11千克,與古猿大體處於同一時代。
  • 昭通水塘壩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東亞最古老的疣猴類跟骨》文章首頁中猴是最早被學術界記錄的靈長類動物化石之一,160多年前就發現於希臘雅典附近的佩克米(Pikermi)地區。歐亞大陸新近紀不同時期中猴的分布昭通中猴化石標本發現於2009年和2010年,這是這一物種到達歐亞大陸最靠東部的化石記錄,也是這一物種在東亞的首次發現。
  • [視頻]驚人的化石發現:巨型水獺體型和狼差不多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一隻體型和狼差不多大小的水獺曾出現在幾百萬年前的中國沼澤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