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網訊 繼昭通古象、古猿之後,昭通水塘壩化石地研究再現重大成果:出土的巨型水獺下頜骨化石為600萬年前華南溼地沼澤中的「霸主」,體型比現生同類要大幾倍。
2009年,科學家在昭通水塘壩發現距今600萬年前的古猿頭骨化石,引起國內外轟動。隨後,中美科研人員在此地相繼發掘、發現古象骨架、古猿頭骨及其他哺乳動物、植物化石5000多件,並確認、發表了亞洲最早的中華乳齒象、中國南方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群、皺皮花椒、雲南芡實等動植物新屬、新種突破性研究成果,這對史前動物進化和環境演變研究意義重大,從而奠定了昭通水塘壩作為我國南方最晚中新世時期地質、古脊椎動物和古氣候研究典型地點的地位。
今年10月9日至11日,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昭通水塘壩學術研討會在昭通召開,參會5位中科院院士及30多位古脊椎動物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昭通水塘壩古生物化石地是亞洲發現早期人類起源「缺環」的關鍵地區之一,它打開了一扇面向600萬年前亞熱帶生態系統的「窗口」。
據項目組中方負責人、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教授介紹,於11月9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刊物《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上)》的《昭通水塘壩巨型水獺下頜骨化石為600萬年前華南沼澤溼地「霸主」》驚人發現,是由美國水牛城大學傑克·泰森博士領銜,與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通過對昭通水塘壩出土的巨型水獺下頜骨化石進行高精度CT掃描、計算機模擬研究他的咬合和咀嚼功能、以及與現生13種水獺中的10種比較得出的結論。研究結果表明:這一大小似狼的600萬年前史前食肉動物水獺下頜骨比預期的要堅固得多,意味它具有超強的咬合能力,比以往發現的任何同類的捕食能力都要強,除食用大型螺、蛤等軟體動物外,還捕食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等。這種強大的能力加上超大的體型,使其成為當時華南沼澤溼地中其他動物難以對付的超級超級「霸主」。
對600萬年前昭通水塘壩水獺的生活環境,項目負責人之一的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態學家蘇慧嫻教授認為:600萬年前,水塘壩水獺生活在淺的湖泊和沼澤環境中,周邊生長著常綠和茂密的森林,水塘壩生活著多樣化的水生動物群,包括魚類、龜鱉類、螺蚌類、蛙類及不同種類的水鳥,成為水獺的捕食對象,水獺強有力的捕食能力使它比其他捕食者更有優勢獵食獲取水中獵物。
傑克·泰森博士在研究中認為:「新的研究提出了關於下頜與食物硬度無關而與體型大小相關觀點。他說,現生水獺會使用石頭工具以自己的胸脯作為平臺壓碎食物,因而下頜咬合力變得較弱,而原始的水獺強壯的下頜可能意味著它沒有使用工具的能力,配上巨型的身體尺寸,這足以說明他很可能是一個頂級的捕食者」。
雲報全媒體記者 蔡侯友
推薦閱讀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在越南峴港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 [詳細]
9月初,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立即停止。參與此次案件偵辦的民警張昊告訴記者,這家公司自建了兩個交易平臺:一個平臺負責鈦克幣交易,另一個則負責虛擬的礦機交易。[詳細]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校友中,有這樣一位年輕帥氣的校友,他叫陳偉來,生於1994年,是一位帥氣的90後飛行員。去年畢業於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飛行技術專業,現就職于吉祥航空公司,擔任副駕駛一職。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來自於一個高顏值的「飛行世家」,爺爺、父親、...[詳細]
一年一度的上海國際馬拉松賽今天上午在申城舉行。今年55歲的張煥森來自寶島臺灣,這是他第一次參加上海馬拉松。[詳細]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拿撒勒國際關係阿拉伯中心主任哈立德·哈利法2014年曾到中國上海訪問,參觀了上海發達的工業區和環境優美的鄉村,親眼目睹了中國的發展成就。[詳細]
據外媒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薩瑟蘭斯普林斯教堂槍擊事件發生後,槍手戴文·凱利的前妻日前首次接受採訪。布倫納曼還說,她曾經因為一張超速罰單而遭到凱利拔槍威脅,凱利也曾威脅要殺了她和她全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