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留給我們的一個問題:野味真的那麼好吃嗎?

2020-11-21 舊時堂燕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可謂是來勢洶洶:截至今天,全國共確診病例6081例,死亡132例,治癒118例。直到現在,病毒的蔓延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大家依然還要繼續待在家裡,繼續踐行「躺著為國家做貢獻」的口號;門也不出了,親戚也不走了,實在無聊了,就到廚房、衛生間走一走,就算旅遊了,可把大家都憋壞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著實危害不淺。

國家疾控中心指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來源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供人食用。那麼問題來了,野味他真的有那麼好吃嗎?值得一群人不顧生命也要去品嘗一番嗎?

國家疾控中心對新型冠狀病毒來源的通告

吃野味才是此次疫情爆發的根本原因

2020年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上發表了題為「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的文章,報導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nCoV-2019的來源。這篇報導也證實了之前國家疾控中心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自於蝙蝠的說法。

文章報導

許多傳染性疾病的爆發也都來自於野生動物

很多歷史上重大疫情的爆發都是來源於野生動物。2003年非典的爆發,一開始傳言是果子狸引起的,因為SARS始發與廣東,而果子狸是廣東人比較喜愛的野味。但是後來經過實驗證實,非典其實是來源於中華菊頭蝠,而非果子狸;果子狸只是病毒的傳播中介,患病後的它被人類吃掉,導致了病毒的爆發。到了2013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

果子狸

果子狸,學名:Paguma larvata,屬於食肉目、靈貓科、花面狸屬的一種珍貴的野生動物,體色為黃灰褐色,身體略胖,頸部粗短,和身體不易區分。現有17個亞種,中國有9種。果子狸為林緣獸類,夜行性動物。喜歡在黃昏、夜間和日出前活動,善於攀緣。屬雜食性動物,頗喜食多汁之果類;以野果和穀物為主食,也吃樹枝葉,還到果園中吃水果,偶爾吃自己的糞便。肛門附近具臭腺,遭敵時會釋出異味驅之。

果子狸

從上面這張圖片我們可以看出,她簡直就是老鼠的變形,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下得去嘴的。這果子狸長得跟老鼠這麼像,那麼他們為什麼不連老鼠一起吃了?老鼠還好養活,繁殖還比他快,吃他也算是為人類消滅「四害」做貢獻了,多好的事啊!

非典帶來的恐慌剛剛過去,那些喜歡吃野味的吃貨們卻還沒有吸取教訓。17年後的今天,又是這樣一群喜歡野味的吃貨,再次引爆了一場全國性的疫情。只不過這次爆發的地點不再是廣州,而是武漢!

目前,世界上有超過70%的傳染性疾病是來自於野生動物。鼠疫耶爾森菌來自於鼠類和旱獺;SARS病毒來自於中東菊頭蝠;愛滋病病毒已知的4種病株,均來自喀麥隆的黑猩猩及大猩猩;中東呼吸症候群、尼帕病毒來自於蝙蝠;馬爾堡病毒來自於馬爾堡的猴子;拉沙熱病毒來自於西非洲的野老鼠;麻風桿菌疑似來自於犰狳……

雖然我們不知道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哪裡,是通過什麼渠道進行傳播的,但可以確定的是,此次疫情的爆發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售賣的多種野生動物是脫不了干係的。「華南海鮮市場」這個名字乍一聽以為是賣海鮮的,其實他不只賣海鮮。天上飛的,地上跑得、爬的,水裡遊的,他都賣。在這裡,你可以買到活生生的蛇、鱷魚,還能買現宰的野兔、刺蝟等,只要你出得起錢,就都能買到。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之前,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張武漢市內一家名為「大眾畜牧野味」的餐館的菜單。從這張菜單中我們可以看到活孔雀、活蠍子、活蝸牛、活荷蘭豬等鮮活的野生動物;還有香豬肉、花豬肉等鮮肉。在這家餐館,只要你出錢,什麼山珍海味都可以品嘗一遍。他們甚至還可以送貨上門。

大眾畜牧野味餐館菜單

野味他真的那麼好吃嗎?

在現在很多人的觀點裡,野生的就是純天然、無公害,沒有任何添加劑,肯定比那些家養的對人體好,野味肯定也是這樣的。所以很多「藝高人膽大」的吃貨們就開始向野生動物下了毒手。但是他們沒有想過,野生動物因為是自然生長的,沒有經過任何消毒殺菌處理,身上可能攜帶了多種病毒。再說了,他們要是能吃,老祖宗為什麼不將他們也馴化了,老祖宗花了幾千年才將這些動物挑選馴化完,結果你們卻要去吃那些被老祖宗丟棄的,你們是在懷疑老祖宗的努力嗎?

古人對於野生動物也是有諸多禁忌的。西漢禮學家戴聖編著的《禮記》中第十二章《禮記·內則》裡記載了許多食用野生動物的禁忌,如「不食雛鱉,狼去腸,狗去腎,狸去正脊,兔去尻,狐去首,豚去腦,魚去乙,鱉去醜」。還比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孔雀肉鹹、涼,有小毒;鴛鴦肉味鹹、涼,有小毒,食後令人終生頭痛;野馬肉味辛、苦、冷,有毒,多吃生瘡患痢……就連一直被人認為大補的熊肉,李時珍也說痼疾者不可食。由此可見,古人對於吃野味也是有諸多講究和禁忌的。

不過要說以前的人為什麼吃野味,那也是家裡實在是沒有糧食了只能出來打獵,找點跟自己平時吃的差不多的野味回去吃。注意,這裡是找一些和自己平時吃的差不多的野味回去,也就是像是家禽一類的,可不是什麼都吃的。所以現在的我們物質水平已經極大豐富了,為什麼還要去吃那些野生動物呢?恐怕老祖宗都想不明白吧。

不過就算古人找了野味,那也是要經過各種工序,做成熟食才能吃的,因為這些野生動物的體內攜帶了大量的寄生蟲和病毒細菌。比如野豬身上就攜帶有絛蟲、鉤蟲、吸蟲和蚴蟲等,這些寄生蟲一旦進入了人體,就會引發多種不良反應。比如囊尾蚴侵害皮膚時,表現為皮下或黏膜下囊尾蚴結節;侵入人體肌肉,則表現為肌肉酸痛、僵硬;侵入眼中,可影響視力,引起眼底視乳頭水腫,甚至失明;侵入腦內,則因腦脊液壓力增高,腦組織受到壓迫而出現精神錯亂、幻聽、幻視、語言障礙、頭痛、嘔吐、抽搐、癲癇、癱瘓等神經症狀,甚至突然死亡。所以,這些人為什麼要生吃呢?

囊尾蚴

還有之前人們一直推崇的,說有大補功效的魚翅,真的是一點都不補啊!

魚翅

魚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 從含有蛋白質來說,魚翅中的蛋白質質量比不過雞蛋和肉類,它含有的是不完全蛋白;而從不飽和脂肪來說,魚翅和普通海魚一樣,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價值。 還沒有確切的科學根據證明魚翅對健康有效。魚翅湯的美味主要來自它的配料,而不是魚翅本身。 另外,根據科學期刊,鯊魚翅和肉中含高濃度神經毒素BMAA(β-N-Methylamino-L-alanine ),可能引起腦退化和運動疾病。BMAA是不能被機體代謝的胺基酸,服用後會積累在腦部持續刺激神經元受體,導致神經元毒性損傷,進而引起側索硬化、帕金森樣痴呆等腦退化疾病。——《百度百科》

所以說你們吃魚翅是為了什麼,圖什麼?圖個老年痴呆?要說吃魚翅可能是為了顯示自己高端、有錢,那我就不明白了,那些吃蝙蝠的人是為了補什麼,他們要幹什麼?想變成蝙蝠俠?想補點冠狀病毒,補點伊波拉病毒?

所以說,那些還在吃野味的人嘴下留情吧!他一點都不好吃,千萬別害人害己了!

相關焦點

  • 野味真的那麼好吃?淘寶禁售「野味」
    原標題:淘寶禁售「野味」,已搜不到信息,不能再用生命為食客的愚昧埋單鈦媒體1月23日消息,根據國家疾控中心的消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來源很有可能是武漢海鮮市場交易的野生動物。23日凌晨,淘寶上搜索「野味「或果子狸、黃麂子、肉獾肉、獐子肉等野生動物的名字,均已搜索不到結果。
  • 華農竹鼠能否算作野味?新型冠狀病毒之下或將被強行關閉
    華農竹鼠能否算作野味?新型冠狀病毒之下或將被強行關閉。最近由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野生動物被推上了輿論頂峰。縱觀全網,網友們幾乎一邊倒都在痛斥吃野味的食客,就是他們管不住自己的嘴,讓許多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 新型冠狀病毒來襲,我們的寵物還能養嗎?
    20日晚間,央視《新聞1+1》欄目播出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新聞。在節目中,央視主持人白巖松連線採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鍾南山院士肯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存在人傳人的現象,並認為該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染給人的可能性比較大。此番話一出,很多養寵人心裡犯起了嘀咕,既然能通過動物傳播,那如果我的貓狗得了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給我怎麼辦?
  • 新型冠狀病毒來了,還敢瞎吃野味嗎!
    截至1月21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國內13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440例,死亡9例,新增3例,全部為湖北病例。報告新增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49例,收到日本通報確診病例1例,泰國通報確診病例3例,韓國通報確診病例1例。目前,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2197人,已解除醫學觀察765人,尚有139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 家裡的貓狗,會傳染新型冠狀病毒嗎?
    新型冠狀病毒的暴發,再次讓人反思人類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從SARS到新冠,「吃野味」這一行為都是元兇。據信,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蝙蝠。 正因如此,許多人開始對動物「草木皆兵」,開始懷疑常見的家養寵物是否也有可能攜帶或傳播病毒。貓和狗這兩種常見的寵物便首當其衝地成了「一級戒備對象」,甚至有小區要對它們進行撲殺,「防患於未然」。
  • 闢謠:除了蝙蝠,吃其他野味就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了嗎?
    所有野味都不要吃! 此次引發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事實上,蝙蝠身上的病毒可不止新型冠狀病毒,目前發現,蝙蝠攜帶的病毒超過100多種,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SARS病毒、MERS病毒、伊波拉病毒等。
  • 較真| 穿山甲真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嗎?
    還需要搞清楚的事情有:排除這些穿山甲樣品並非從人身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查明武漢及周邊是否出現過攜帶與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的穿山甲;查清早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是否接觸過帶毒的穿山甲;以及搞清楚穿山甲身上的冠狀病毒是如何傳播到人身上的。國內其他團隊也在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的中間宿主,其中水貂的可能性比較大。
  • 野味真的好吃嗎,為什麼有人喜歡吃野味?看完你就明白了
    野味真的好吃嗎,為什麼有人喜歡吃野味?看完你就明白了!我是一個美食博主,平時就愛好在廚房裡倒騰各種美食。以前最大的愛好,就是希望有大把的空閒時間,好在廚房裡折騰一些喜歡的美食,然後看著家人把它們都吃光光。這次因為這個肺炎,算是遂了心願,但是卻讓我有點厭倦廚房了。
  • 淘寶禁售「野味」了嗎?這個冠狀病毒常見宿主,別吃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野味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日前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袁國勇也呼籲稱:「我們都不應該吃野味。」  「拒絕野味,人人做起!」
  • 新型冠狀病毒——打野打出的病毒新高度,我們要如何愛野生動物?
    我們這張嘴,品嘗了不少美味,同時,也給自己製造了不少「災難」。比如SARS,比如新型冠狀病毒。大張偉不就在歌裡唱到:「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嗎?假如吃了的,真能吐出來就完了,那就太好了!那從華南海鮮市場買野味的人肯定大吐特吐,遺憾的是,沒有這樣的假如。對於這傢伙——新型冠狀病毒,我想不用再多做介紹。
  • 又到一年世界穿山甲日,它卻成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元兇的中間宿主
    穿山甲2020年開年就不平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下,大半個中國已經「休養生息,商旅不行」。而在2020年2月初,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沈永義、肖立華等科研人員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那麼,穿山甲為何會成為病毒的中間宿主呢?穿山甲會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嗎?
  • 寵主必讀 | 新型冠狀病毒防護手冊
    儘管地球上的病毒種類多的像天上的星星一樣,但對我們有害的,只是病毒家族中極少數的一部分。2.什麼是冠狀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如此次中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來自武漢的那處海鮮市場,我們在現場看到,相當多(賣)的並不是海鮮,而是野味。
  • 冠狀病毒要熬過十天就沒事了嗎?
    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相關知識。1.新冠狀病毒熬過十天就沒事了嗎?其實我剛開始看到這個題目還是一臉懵的,因為我真的沒有看懂提問者是想問什麼?到底是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潛伏期還是指得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0天內沒事,以後就沒事了呢。由於我確實不知道這個提問者的目的是什麼,所以我只有把這兩個問題同時解答了。
  •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 武漢多家餐廳曾售賣獾、刺蝟等
    每經記者:李可愚 李 彪 每經編輯:陳 旭「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可能性比較大的比如說像竹鼠、獾這類的野生動物。」在1月20日晚央視的一檔專題節目中,接受連線採訪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首次披露了這樣一個重要事實——在湖北武漢首次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和那些被食用的野生動物,也就是俗稱的「野味」關係密切。
  • 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什麼?新型肺炎源頭是野生動物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消息,截至1月23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29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830例,其中重症177例,死亡25例。自23日10時起,武漢全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關閉,窮盡一切方法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這說明防疫形勢已經非常嚴峻。  專家:證據確鑿!
  •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記者調查:武漢多家餐廳曾售賣獾...
    每經記者:李可愚 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可能性比較大的比如說像竹鼠、獾這類的野生動物。」在1月20日晚央視的一檔專題節目中,接受連線採訪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首次披露了這樣一個重要事實——在湖北武漢首次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和那些被食用的野生動物,也就是俗稱的「野味」關係密切。
  • 野生動物捕殺屢禁不止 致命的病毒與吃野味的「陋習」你該痛恨哪一...
    原標題:野生動物捕殺屢禁不止 致命的病毒與吃野味的「陋習」你該痛恨哪一個?央視財經(記者 童盈)截至今日20點,湖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累計發現確診病例444例,共致17人死亡。千百年來人類最熱衷的事之一就是把美味的食材馴養以保證供給,多年持之以恆的努力,可以說好吃的基本都在人類養殖榜單上了。養殖意味著更安全的環境和質量管控,以及更適合食用口味的品種篩選。野味真的那麼好吃?野味更美味絕大多數毫無依據。野豬老柴的肉根本談不上美味,野雞野鴨都是如此。只不過,花了大錢的食客要自我安慰,既然錢必須花得值,硬著頭皮也得表示「真香」,這和皇帝的新衣沒有區別。
  •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蝙蝠?身上攜帶那麼多病毒,為何它們卻不會死亡
    要說,目前最讓全國人痛恨,莫過於就是那群吃野味的傢伙。這場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已經影響到全國各行各業,由於在春節前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來源於蝙蝠身上的病毒,也讓蝙蝠一再被推到風尖浪口上。新型冠狀病毒,是否真的來源於蝙蝠?
  • 「新型冠狀病毒源自貓狗」!非也!
    「新型冠狀病毒源自貓狗」?! 非也! 2/從「一個基因一個酶」的對應關係來說,請問,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和酶的表達,與犬類的表達關係完全吻合嗎?實驗室數據在哪裡? 3/以現有的554例病例來看(數據截至2020年1月23日上午09:30分),請問,證明是犬類傳播的證據在哪裡?請進一步明確和證明「狗傳染人只能空氣和接觸」這種傳播方式。
  • 拒絕野味,蝙蝠,果子狸算野味,那麼野雞野鴨野生黃鱔算野味嗎?
    眾所眾知,2020年的這次極為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舉國上下人心惶惶,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宿主為蝙蝠,這件事已經被大家所熟知,那麼為什麼除了禁止吃蝙蝠外還要禁止吃其他野味呢?01定義篇那麼話又說回來,到底哪些才算野味的範疇?象野雞野鴨,野生黃鱔野生甲魚這樣的生物是否算野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