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幾個「令人頭疼的孩子」:
一個小孩四歲才會說話,七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含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
一個孩子不愛上學,上課時心不在焉,像是白日做夢,學習成績一塌糊塗,有一次老師問他1+2等於多少?他回答是3,看到老師拍桌子,又改口說是2。同學們都說:「那傢伙是個呆子!」
一個孩子上小學時總是倒數第一,老師曾半開玩笑半帶鼓勵地問道:「你能不能偶爾也來個第一名呢?」
一個孩子在讀小學時以善於打架和講故事著稱,而學習成績卻是全校倒數第一。
一個孩子在小學畢業時因為成績不好沒有拿到畢業證,念初一時,因為數學不及格而不得不補考。
一個孩子曾被父親抱怨是白痴,在眾人眼中,他是毫無前途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
一個孩子經常遭到父親的訓斥:「你放著正經事不做,整天只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麼辦?」所有教師和長輩都認為他資質平庸。
如果你「有幸」成為這幾個孩子的父母,是不是一定會感到很絕望,但是如果你知道他們是誰,就會大吃一驚。
他們分別是: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
19世紀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
英國大文豪司各特。
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
偉大的雕塑藝術家羅丹。
偉大的生物學家、生物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
這些不可教的笨小孩,每個人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如果他們的父母僅僅因為他們一時的表現下結論,那麼,人類將損失多少偉大的成就。
所以說,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派給我們的天使。我們要在心裡深信每個孩子都會成功,只不過途徑不同、時間不同、領域不同罷了。
陶行知曾告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每一位偉人都是從「醜小鴨」變來的,他們童年時都表現了與眾不同的特點,但這不妨礙他們成為人類歷史的創造者。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才能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不同。不僅身材、長相、聲音不同,興趣愛好和性格也不同,還有每個人的能力有差異,比如我擅長數理化,你擅長文學寫作,他擅長音樂,另一個人做一手好菜——各有所長,各有所好。美國哈佛大學《零點項目》的主持人蓋德勒教授經多年對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藝術教育的研究,證明了人類思維和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人的智力至少有七種劃分:數學、邏輯、外語、音樂、空間思維、運動,還有兩項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如何實現理想和對待人生中的恐懼與障礙。
其次,我們得承認任何一種才能都重要,不分主次、貴賤。如果一個人音樂才華出色,他可以成為音樂家,或當音樂老師等;如果繪畫才能出眾,他可以成為畫家,或做工業設計等;如果一個人在烹飪上有才華,他能做一名優秀的廚師。
這個世界正是因為有了各種不同才華的人,各行各業才興旺發達,我們的生活才豐富多彩。如果所有的人都當科學家,沒有音樂、繪畫,沒有人做廚師、當清潔工,這個世界將不堪居住。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你會驚喜的發現,你的孩子身上具有很多的優點,也許你的孩子調皮好動,沒有紀律觀念,但是,他喜歡勞動,樂於助人;也許你的孩子學習成績並不突出,但是,他喜歡畫畫,而且作品充滿想像力;也許他見人羞澀,說話不流利,但是他熱愛讀書,比同齡的孩子知識面廣……
可悲的是,現代絕大多數父母無視孩子本身存在的個體差異,盲目的向孩子索要好成績,只要成績不好就說孩子太貪玩,不用功。很少有父母會去觀察孩子學不好的真正原因。如果家長能結合孩子的自身潛質,找到其合適的興趣點,來激發孩子學習知識的熱情,那取得好成績就不成問題。反之,學習對於他們就只是一種機械枯燥的任務,用功就無從談起。
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如果我們手中只有「學習成績」一把尺子,那麼,不知有多少「醜小鴨」被扼殺在搖籃裡,失去成長為「白天鵝」的機會。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孩子就會多一次成長的機會。雖然我們不能給每一種才能設置一個考評的標準,但是,父母心裡一定要清楚,考試成績只說明孩子某一方面的情況,說明不了孩子的整體情況,我們要給孩子展現自己的時間和機會。絕對不能一棒子打死,過早的下結論。
有位富有教育智慧的老師,為了鼓勵某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利用孩子生日的機會,為他們講一個「生日故事」:
當地球還很年輕的時候,樹和植物就定居下來了。他們心滿意足。百合花為她的白色花朵高興,玫瑰為她的紅色花朵而喜悅,紫羅蘭心情愉快,雖然她羞怯地把自己藏起來,但總會有人找到她,讚美她的芳香。雛菊是最幸福的花朵,因為世界上每一個孩子都愛她。
樹和植物為自己選擇家。橡樹說:「我應該住在遼闊的田野上,靠近道路,旅行者可以坐在我的樹蔭下休息。」百合花說:「我願意住在水塘裡。」雛菊說:「我願意住在陽光燦爛的田野上。」紫羅蘭說:「我的芬芳會從長滿苔蘚的石頭旁溢出。」每一種植物都為自己挑選了喜歡的家。
然而有一顆小小的植物,既沒有紫羅蘭的芬芳,也不像雛菊那樣被孩子喜愛。她不能開花,她太害羞不敢提出任何要求。「但願有人樂意看見我。」她想。
一天,她聽見大山說:「親愛的植物們,你們願意來到我的巖石上,用美麗的顏色覆蓋它們嗎?冬天它們寒冷,夏天被太陽烤得滾燙,難道你們不願意保護它們嗎?」
「我不能離開池塘。」水中的百合花喊道。
「我不能離開苔蘚。」紫羅蘭說道。
「我不能離開綠色的田野。」雛菊拒絕道。
小小的歐石楠激動地顫抖起來,「如果雄偉的大山能讓我去,那該有多好。」她想道。最後她輕柔小聲地說:「親愛的大山,你能讓我去嗎?我不像她們能開花,但我會努力為你阻擋寒風和烈日。」
「你來吧!」大山叫道,「如果你能來我非常地高興。」
很快,歐石楠用她的綠色鋪滿了多石的山脈。大山得意地對其他植物說:「瞧!我的小小歐石楠是多麼美麗啊!」其他植物回答:「是的,她明亮又鮮綠,可惜的是她不會開花。」
就在第二天,小小歐石楠突然長出許許多多的花朵,從那時起她一直開放到今天。
作為孩子的父母,要相信孩子總有一天會像故事中的歐石楠那樣,盛開出美麗的花朵。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