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上帝給我們派來的天使|親子教育|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_網易女人

2021-01-16 網易親子

有這樣幾個「令人頭疼的孩子」:

一個小孩四歲才會說話,七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含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

一個孩子不愛上學,上課時心不在焉,像是白日做夢,學習成績一塌糊塗,有一次老師問他1+2等於多少?他回答是3,看到老師拍桌子,又改口說是2。同學們都說:「那傢伙是個呆子!」

一個孩子上小學時總是倒數第一,老師曾半開玩笑半帶鼓勵地問道:「你能不能偶爾也來個第一名呢?」

一個孩子在讀小學時以善於打架和講故事著稱,而學習成績卻是全校倒數第一。

一個孩子在小學畢業時因為成績不好沒有拿到畢業證,念初一時,因為數學不及格而不得不補考。

一個孩子曾被父親抱怨是白痴,在眾人眼中,他是毫無前途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

一個孩子經常遭到父親的訓斥:「你放著正經事不做,整天只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麼辦?」所有教師和長輩都認為他資質平庸。

如果你「有幸」成為這幾個孩子的父母,是不是一定會感到很絕望,但是如果你知道他們是誰,就會大吃一驚。

他們分別是: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

19世紀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

英國大文豪司各特。

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

偉大的雕塑藝術家羅丹。

偉大的生物學家、生物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

這些不可教的笨小孩,每個人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如果他們的父母僅僅因為他們一時的表現下結論,那麼,人類將損失多少偉大的成就。

所以說,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派給我們的天使。我們要在心裡深信每個孩子都會成功,只不過途徑不同、時間不同、領域不同罷了。

陶行知曾告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每一位偉人都是從「醜小鴨」變來的,他們童年時都表現了與眾不同的特點,但這不妨礙他們成為人類歷史的創造者。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才能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不同。不僅身材、長相、聲音不同,興趣愛好和性格也不同,還有每個人的能力有差異,比如我擅長數理化,你擅長文學寫作,他擅長音樂,另一個人做一手好菜——各有所長,各有所好。美國哈佛大學《零點項目》的主持人蓋德勒教授經多年對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藝術教育的研究,證明了人類思維和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人的智力至少有七種劃分:數學、邏輯、外語、音樂、空間思維、運動,還有兩項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如何實現理想和對待人生中的恐懼與障礙。

其次,我們得承認任何一種才能都重要,不分主次、貴賤。如果一個人音樂才華出色,他可以成為音樂家,或當音樂老師等;如果繪畫才能出眾,他可以成為畫家,或做工業設計等;如果一個人在烹飪上有才華,他能做一名優秀的廚師。

這個世界正是因為有了各種不同才華的人,各行各業才興旺發達,我們的生活才豐富多彩。如果所有的人都當科學家,沒有音樂、繪畫,沒有人做廚師、當清潔工,這個世界將不堪居住。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你會驚喜的發現,你的孩子身上具有很多的優點,也許你的孩子調皮好動,沒有紀律觀念,但是,他喜歡勞動,樂於助人;也許你的孩子學習成績並不突出,但是,他喜歡畫畫,而且作品充滿想像力;也許他見人羞澀,說話不流利,但是他熱愛讀書,比同齡的孩子知識面廣……

可悲的是,現代絕大多數父母無視孩子本身存在的個體差異,盲目的向孩子索要好成績,只要成績不好就說孩子太貪玩,不用功。很少有父母會去觀察孩子學不好的真正原因。如果家長能結合孩子的自身潛質,找到其合適的興趣點,來激發孩子學習知識的熱情,那取得好成績就不成問題。反之,學習對於他們就只是一種機械枯燥的任務,用功就無從談起。

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如果我們手中只有「學習成績」一把尺子,那麼,不知有多少「醜小鴨」被扼殺在搖籃裡,失去成長為「白天鵝」的機會。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孩子就會多一次成長的機會。雖然我們不能給每一種才能設置一個考評的標準,但是,父母心裡一定要清楚,考試成績只說明孩子某一方面的情況,說明不了孩子的整體情況,我們要給孩子展現自己的時間和機會。絕對不能一棒子打死,過早的下結論。

有位富有教育智慧的老師,為了鼓勵某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利用孩子生日的機會,為他們講一個「生日故事」:

當地球還很年輕的時候,樹和植物就定居下來了。他們心滿意足。百合花為她的白色花朵高興,玫瑰為她的紅色花朵而喜悅,紫羅蘭心情愉快,雖然她羞怯地把自己藏起來,但總會有人找到她,讚美她的芳香。雛菊是最幸福的花朵,因為世界上每一個孩子都愛她。

樹和植物為自己選擇家。橡樹說:「我應該住在遼闊的田野上,靠近道路,旅行者可以坐在我的樹蔭下休息。」百合花說:「我願意住在水塘裡。」雛菊說:「我願意住在陽光燦爛的田野上。」紫羅蘭說:「我的芬芳會從長滿苔蘚的石頭旁溢出。」每一種植物都為自己挑選了喜歡的家。

然而有一顆小小的植物,既沒有紫羅蘭的芬芳,也不像雛菊那樣被孩子喜愛。她不能開花,她太害羞不敢提出任何要求。「但願有人樂意看見我。」她想。

一天,她聽見大山說:「親愛的植物們,你們願意來到我的巖石上,用美麗的顏色覆蓋它們嗎?冬天它們寒冷,夏天被太陽烤得滾燙,難道你們不願意保護它們嗎?」

「我不能離開池塘。」水中的百合花喊道。

「我不能離開苔蘚。」紫羅蘭說道。

「我不能離開綠色的田野。」雛菊拒絕道。

小小的歐石楠激動地顫抖起來,「如果雄偉的大山能讓我去,那該有多好。」她想道。最後她輕柔小聲地說:「親愛的大山,你能讓我去嗎?我不像她們能開花,但我會努力為你阻擋寒風和烈日。」

「你來吧!」大山叫道,「如果你能來我非常地高興。」

很快,歐石楠用她的綠色鋪滿了多石的山脈。大山得意地對其他植物說:「瞧!我的小小歐石楠是多麼美麗啊!」其他植物回答:「是的,她明亮又鮮綠,可惜的是她不會開花。」

就在第二天,小小歐石楠突然長出許許多多的花朵,從那時起她一直開放到今天。

作為孩子的父母,要相信孩子總有一天會像故事中的歐石楠那樣,盛開出美麗的花朵。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自閉症,每個星星的孩子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美劇《良醫》
    上帝為他關了門的時候打開了一扇窗。雖然與人溝通交流很艱難,但是他的業務水平棒棒噠!患有自閉症的天才醫生的故事。《良醫》The Good Doctor小天使墨菲醫生。深藍色的無辜大眼睛,仿佛是小鹿斑比,可鹽可甜,眼睛裡有星辰大海,童星出身,飾演過《貝茨旅館》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恐怖連環殺手,曾經殺人的人現在來救人,卻讓人毫不出戲。畢竟是醫療劇,每一集都要來個疑難雜症是不可避免的,本劇更偏向於關注手術的過程,畢竟這個過程不需要太多的人與人交流,敘事更流暢更有張力衝突會出現但是多事專業方向的,突出人物的技術優勢。
  • 《超新約全書》我們都是孩子
    這個造型,這個辦公環境,熟悉的味道熟悉配方,有一天上帝的女兒小天使無意中闖入辦公室發現了爸爸的喜歡虐待人類的小秘密,傻白甜得在餐桌上指責父親,不出意料換來一頓上帝之鞭的胖揍,打得小天使懷疑自己不是人生的。越獄之前,耶穌哥哥不忘傳授一番心得比如逃跑路線啦,怎麼招募門徒之類的。看樣子離家出走也算是貴家族的光榮傳統之一的。
  • 嘰裡呱啦六周年為孩子建了一個魔法親子樂園,用啟蒙教育陪伴孩子成長
    在呱呱的魔法親子樂園現場,我們見證了嘰裡呱啦的英語啟蒙「魔法」:即使是英語零基礎的小朋友,在活動現場跟著老師一起唱跳英語兒歌、看英語動畫故事、讀英語繪本,只要15分鐘,小朋友就能學會簡單的英語單詞和口語。「我們在嘰裡呱啦APP裡也是這樣學兒歌、看動畫、讀繪本,開開心心地就學會了英語,孩子特別喜歡。」
  • 請還給孩子一雙翅膀,希望每個孩子都有勇氣展翅高飛,鵬路翱翔!
    親子關係之路,總是充滿著坎坷!孩子的成長就像一棵樹長大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有培養呵護還有風吹雨打,更重要的是對小樹的不斷修剪,小樹才能越來越挺拔!俗話說:「小樹在於砍,孩子在於管!」「好孩子是管出來的,壞孩子是慣出來的!」
  • 攜程親子園管理方回應:涉事的是保潔員,給孩子...
    「涉事的三人及園長第一時間被開除她強調,「我們已經第一時間向家長道歉了。等警方調查清楚後,我們會給家長一個說明。」「為了孩子」學苑旗下是否還有其他親子園或幼兒園?張葆葆稱,只有攜程親子園一家,「如果再冒出來其他的,我們還會去打假。」這次事件發生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 兔比兔朝悅親子教育嘉年華 開啟親子教育新體驗
    據悉,兔比兔朝悅親子教育嘉年華將於6月16日-18日在北京海德溫泉酒店舉行。本次活動由兔比兔AI共享教育平臺主辦,二十餘家品牌親子教育培訓機構共同參與協辦,精彩的皮影表演和豐富的品類課程讓家長和孩子們體驗感受,希望每個家庭度過一個輕鬆、愉快的端午小長假。 我們旨在通過學習圍棋、美術、舞蹈、音樂、書法、國學、體育、樂高機器人、英語、高爾夫、閱讀、播音主持等30多種寓教於樂的精美課程,全面提升孩子的認知、溝通、創造、表達、運動、社交能力!
  • 教皇方濟各告訴LGBT家庭:上帝愛你的孩子,因為我們都是上帝子民
    近日,教皇方濟各告訴LGBT家庭,「上帝愛你的孩子,因為我們都是上帝子民。」他這樣做是因為他們都是上帝的孩子。他教皇方濟各是在與梵蒂岡聖達馬索文藝復興時期的庭院中的公眾聽眾見面後,與大約40名義大利LGBT孩子的父母短暫相處。
  • 上帝不再信任人類,第一次發了大洪水,這一次派出了天使
    那麼吉普也一樣,他覺得自己就應該幫助查莉,接納查莉和孩子,沒有道理可言。好吧,雖然他們都不願說是冥冥中上帝安排的,觀眾其實比他們更明白,上帝就是要他們等在這裡,等一個孩子的降生,也等一個來殺孩子的天使。麥可就是電影開頭的天使,雖然不知為何沒有了翅膀,可能是忤逆上帝的意思就只能做一個折翼天使吧。
  • 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讓父母懂得孩子,同時也讓孩子懂得父母!
    生活充滿各種挑戰和未知,伴侶和子女與我們在一起時間最長,值得我們好好溝通!為什麼不學習一門心理學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過的更舒服一些?讓愛孩子有更好的路徑?對比嚴肅的心理學,九型人格會更適合親子教育。因為目前眾多心理學親子課,只是單方面讓父母改變,經由父母的改變影響孩子。學習九型人格親子教育法,父母立即改變,孩子也當下改變。
  • 你家孩子表現平平?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天賦!教育專家教你如何挖掘
    講座後接受家長諮詢時,除了正在進行留學準備的家長來和我交流各種問題,也有很多孩子還在上小學甚至幼兒園的父母擠上來,一臉焦急地問:「我的孩子怎麼著都學習不好,怎麼辦呢?」「我女兒還在幼兒園識字、數數就趕不上其他小朋友,以後我該做什麼?急人!」
  • 「教育內卷」時代,如果我們的孩子註定普通
    「教育內卷」時代,家長們人前說著「現在的孩子真累」,回家卻叮囑孩子「別人都在學,咱們也不能被落下!」誠然,時代不同了,教育觀也不同了,然追根究底,很多家長忽略了重要的一點:沒有任何一種教育方式適合所有的孩子。何為「教育內卷」?
  • 大冬天的,麗江這家魔法親子遊泳館竟然讓孩子在水裡做出這種...
    集贊最多的前三名進行可領取超值福利  (1月1日下午17點公布獲獎名單)  第一名  一桌一椅  每個浴池、每個點綴  都是滿滿的童真與可愛  更能起到開發孩子大腦的作用  >  並且在教育體系上  遊泳已經加入必考範圍
  • 喵爸親子閱讀:親子閱讀——孩子的最佳起跑方式
    人們眼中大部分的神童只是因為早期教育進行得好,起跑線比別人早了一步。相信大家都聽過《傷仲永》的故事吧,方仲永原本是當地的神童,可因為後天的不學習,最終「泯然眾人矣」。那麼原本就稱不上神童的我們的孩子們,如若不提前開始進行學前教育,又怎麼能期望後來者居上呢? 其實,提倡學前教育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超人一步的進行學習。
  • 蝸牛英語李石:把最好的英文系統教育帶給中國家庭
    李石:網易的網友們,大家好!網易教育:首先恭喜蝸牛英語獲得2020年度家長信賴兒童教育品牌獎項,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蝸牛英語。李石:蝸牛英語是一家針對0-8歲兒童家庭的英文閱讀教育機構,因為對於很多中國家庭場景而言,英語繪本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元素,但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很好的把英語繪本發揮到它應該發揮的啟蒙價值。
  • 愛學習田莉:讓每個孩子愛上學習、收穫成長
    2020年12月1日,第12屆網易教育金翼獎頒獎典禮在網易北京研發中心盛大舉行,32項大獎被一一揭曉,300餘名教育界人士齊聚一堂,圍繞「守正破局·創贏未來」這一主題進行熱烈探討。
  • 親子閱讀原版繪本,不用翻譯,孩子也能聽懂又喜歡
    想想我們給孩子買原版書、讀原版書,不就是為了讓孩子從小接觸原汁原味的英文,感受西方的文化,享受精彩的故事,從小養孩子的英文思維嗎?  從小開始親子閱讀英語繪本,可以提供孩子的英文興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提供孩子的英語理解能力,孩子還會自動生成語法文法能力和地道的口語表達能力。
  •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教育路上,永遠別指望孩子「自覺」!
    孩子的身上,往往藏著一個家庭的體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了多少,孩子的言行都會表現得一清二楚。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 關注每個「有點特別」的孩子 靜安區在全市首推區域「融合教育」行動
    嬉鬧的孩子中,3歲男孩苗苗(化名)乍一看和別的孩子並無二致,只是他的身邊多了帶班教師孫莉莉的身影,而他在跨越障礙物時,摔跤的次數比別的孩子多一些,但很快又爬起來繼續往前跑。「來,找找老師把小球藏在哪裡了?」孫莉莉用一個小球,鼓勵苗苗挑戰下一關。  這是記者在靜安區安慶幼兒園見到的一幕。就在幾個月前,苗苗剛入學時,還時常縮在角落,並不願意參與集體運動。
  • 16世紀時期的美洲教育問題,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怎麼做的?
    當時的美洲人都來自於歐洲各個國家。他們在那裡發展經濟,文化必然成家立業,有兒子孫子女兒。那麼他們的孩子肯定要有教育制度來教育他們的孩子。他們早期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的呢?是怎麼安排管理孩子的?1642年的法令要求每一城鎮挑選若干人出來管理當地的兒童,「特別要考慮到…他們閱讀和理解宗教教義 以及本地區基本法律的能力」。
  • 孩子對店貓狂吼!媽阻止「理性教育一段話」
    (圖/網友陳裡昂授權提供,下同)記者陳靜/採訪報導孩子的生命教育不能等!網友陳裡昂在臺中經營一間寵物與親子友善餐廳,店裡一共養了3隻貓、2隻兔子與1隻狗,許多小朋友用餐之餘看到毛小孩們都會相當興奮,導致有時候控制不好情緒,而對它們有些粗魯,不過陳裡昂卻對這天一位媽媽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她是難得會出手制止並教育小孩的家長。「身教真的很重要!」